连笔字网 > 知识库

我爹我娘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06 04:23:31 作者:连笔君

自从我七拼八凑在这小城买了房子,就不再住娘家了,我觉得我自己有了房,多少也了却了爹娘一桩心事。

一个人带着孩子十多年住在娘家。每次下班回家,我不看爹娘,我就知道身后爹娘看我的眼神的分量……

所以我瞒着父母,在身上仅仅只有1万多块钱的情况下,给弟弟和同学、朋友借了些钱付了首付,买了一套这个小区仅剩的三套大户型的房子的一套。

之所以买它:一,因为它是现房,买了就可以住。二,首付十万,比其他期房要便宜五六万,三,开发商急于出手,去其他地段投资,按造房价格出售这几套房子。

我铺了地板砖,刷了一下墙漆,仅仅买了几张床和吃饭的桌子,便入住了,从此我也背负了几十万的债务。

还好,我感觉最起码我有个家了,有个属于自己和孩子的家了,每逢春节我就不用捂着被子从年三十睡到年初二了。(我们这边有个风俗,女儿不吃回头饺子的说法)

以我个人的思维角度,女人有个房子就是有个家。

父母最初是不知道我具体欠多少债的,只知道自从我在城里有了房,就很少回到他们住的那地方了,除了农忙,我回去帮父母收收种种后便也急匆匆赶回。

父母不多问我也不愿意说。

我开始很辛苦很辛苦的挣钱,忙起来,几乎电话也顾不得给父母打,娘识字不多,不会打电话,就让我读小学的侄子给我打电话,我多半都是:姑姑,正忙着,等我不忙了,回去看你爷爷奶奶。

但是,父母很少等到我兑现我说的话的,我自己也知道。

偶尔回去,细心的娘看到我气色不好,消瘦疲倦,总是给侄子说:你姑姑忙的肯定是吃不好,你看你姑脸色蜡黄蜡黄的……

于是,娘和大隔三差五给我送些蒸好的馒头,青菜,米面油等,一把捆的整齐的豆角和韭菜,一些辣椒、白菜等。娘和大还会从乡下带来点鸡蛋,说城里买啥都贵……

娘和大每次来送菜和有事,事先不会跟我说,怕我担心他们路上骑车的安全,每次到楼下才给我打电话。

娘和大第一次来我这里,我下楼去接娘和父亲,我一手扯着娘,一手提着娘从老家带来的东西,抬起头来给娘说:那个飘着窗花的窗台是我的房子,娘和大迷起眼,仰着头,同时说:恁高,害怕不?我笑着说,不怕,娘咱们上去。

娘不习惯乘电梯,都说有点晕,娘一只手紧紧的抓住我的手,我打开房门,大是老三届,到了女儿这里还讲究,又要脱鞋换鞋……

我告诉大:“不用,穿你自己的鞋可脚,好走路……”。

我告诉你娘:茅子(厕所)也在房间,你先去个厕所吧。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不想用书面语给爹娘说话,我觉别扭,从老家到我这里,我知道大骑车要接近两个小时,路上是找不到厕所的,城里比不得老家,老家几乎每一户都有内厕和外厕,父母年龄大了有便勤便急的习惯。每次我接父母上楼,打开房门,就会给爹娘说,你们先去个厕所,再在沙发上躺一会儿歇歇。

这年龄了一路坐车累骑车也累。我不想让爹娘在我这里受半点拘束。

大进城方向感差,总是不辨东西,每次出门下楼总是先走向几个卧室的地方,然后自己再走回来,娘看见便说:“你大又转向了”。我便笑着问:“大,转向难受吧”?大说:“没有,就是不知道东南西北。”父亲母亲看惯了老家的南地北地,在这里只能从窗子往外看……

往外看时大总是说:你看你花这么多钱买这楼有啥好?吃喝拉撒都花钱,父亲的话沉甸甸的……

娘偶尔来这里小住几天,总是说,家里鸡狗猫什都要着吃,你大又不会做饭,明天你该送我走了……

几乎同时也会接到父亲的电话:让你娘来吧,在你那里啥都贵……

我突然觉得父母虽然磕磕绊绊吵了几十年,但是父母这份心有灵犀的牵挂,让我感觉是一种温馨的幸福……

每次我搀扶着娘,走进电梯,坐上公交,车窗外我看到父亲弯曲着双腿面向公交车开来的方向立在站牌的熟悉的身影,身旁有他接娘回家的电车,车上放着让我顺便带回来的一把拣得整齐的小白菜,几根掐掉干叶的小葱,几根嫩嫩的青丝瓜……

我坚信这幅是我这辈子看到的世界上最美的画面……

作者简介:夏瑜斐,女,70后教师,中国散文作家协会会员,徐州市作协会员,哈尔滨市呼兰区萧乡文学社会员,青年文学家理事会员、中国诗歌圈官网执行主编。文章曾在《农民日报》《彭城晚报》《青年文学》《丰县报》《文化丰县》《萧乡文学》等刊物发表。95年出版合集《缘分》。有多篇小说、散文、诗歌获奖。散文《父亲进城》获:“学党史开新局 书写百年辉煌” ——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优秀奖。诗歌《那夜偶遇你疲惫的脸》入选2021年中诗网《民间优秀诗选》,诗歌《青春,那年我们正好》《你的样子》荣获2021年第八届中外诗歌散文一等奖。

上一篇:心连心老人网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