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赫特河公国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05 22:56:35 作者:连笔君

授权自zhihu.com/question/48029709/answer/2346259022
01
赫特河公国(Principality of Hutt River),澳大利亚西部的一个公国。在澳大利亚有“第二大国”之称。面积75平方公里。赫特河有国门,有城墙,穿过国门,就是一大片的麦田。
常驻人口26人(梵蒂冈有800人),因承认双国籍,赫特河护照的持有者有1.4万人。签证费4澳元。
02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亲王和王后。亲王叫莱纳德亲王,也是开国国王;王后是法裔,叫雪莉。
有自己的国旗,邮票,货币。
货币叫做赫特元,和澳元兑换比例是一比一。
公国接受全球各主要国家的货币,包括美元、人民币等,但是不接受信用卡付款。公国还发行了自己的硬币,被各国硬币爱好者收藏。(公国硬币并没被收录进《世界硬币目录》,而是被收录在《世界异常币集》中)
1976年赫特河硬币
有自己的国防部队,还分成了陆军、海军,细分了炮兵司令部之类的。成立了一所皇家军事学院RHRA,有自己的司令和国防徽章。
但国防部队并不是常备军,不用于打仗,主要是在独立日和重要场合举行庆祝活动的时候起到礼仪性的作用。
03
国防部门的领导成员主要是由亲王莱纳德和他的家人组成。亲王夫妇有7个孩子,20个孙辈和30个曾孙辈。虽然一部分王室成员没有住在公国,但也比国内常驻人口多。亲王在外交部任职,偶尔承担导游、批签证等活。侯爵是邮政局局长,同时承担邮差的工作。王妃掌勺御膳房,同时割麦子喂猪。两个大公主则在浣衣局当职。整个公国只有两栋政府大楼,一栋就是办公室和邮局,王子在这里负责讲解以及给护照盖章。
王室成员还曾准备筹划在国内建一所“国立大学”。
04
赫特河公国的建国史,其实是一段心酸的历史。西澳是澳大利亚面积最大的州,占澳洲1/3的面积,地广人稀。卡斯勒家族曾在这里生活,几代人在地广人稀的西澳不断开垦农田种小麦。到60年代末,开垦小麦田几千亩。1969年,莱纳德和妻子雪莉带着7个孩子辛勤劳作,获得了大丰收,预估能收108万公斤小麦。本来是件大喜事,结果全球小麦都丰收,库存爆了。澳洲政府为了保护国内粮食市场,推行“小麦配额”制度,规定每家每户出售小麦都要有个上限,四万四千多斤。这意味着96%以上的小麦没办法出售,只能烂在地里。如果把粮食封存起来,按这速度,要卖二十多年才能卖得完。卖粮钱,只够支付收割卡车的租金,根本不够一大家子的开销。农场主一片哀嚎,眼看就要破产了。莱纳德只好去找政府,希望得到政府的通融,结果去了几次,政府说解决不了。莱纳德甚至还找到了当时的总理,总理也摇摇头说解决不了。忍受不了莱纳德的不断“骚扰”,政府直接把他赶出门外。莱纳德一腔怒火,决定反了,打算自立为王。
05
为了独立建国能在法理上合理,避免被澳洲直接来个军事毁灭,莱纳德找到了一条法律。这条法律就是1495年,英国亨利七世时期制定的一条“自我保护”原则:如果经济和土地受到严重威胁,可以宣布独立。这条法律虽然过去了500年,但是一直没有被废止,澳大利亚作为英联邦的一部分,理论上来说还是有效的。用这条法律,莱纳德居然打赢了政府,真的独立了!独立之后,成立了赫特河省,宣布脱离澳大利亚,但仍然将自己当做英联邦的一部分,把英女王当做君王。但澳政府不肯承认赫特河省的独立,接下来的几十年,澳政府和赫特河省不断地继续打官司。曾有一次,被澳大利亚逼急了,莱纳德向澳大利亚下了正式战书。他引用《日内瓦公约》:非战败国应该得到尊重!只要发动了战争且保证不战败,澳大利亚政府就应该尊重我们!其实,当时赫特河省还没建立国防部,无一兵一卒。过了48小时,莱纳德再次发函,宣布停战。他无非是想要得到澳政府的重视与尊重。
06
有一次,澳政府以莱纳德欠款4澳元为理由,将他抓进了监狱。莱纳德被折磨到有一只眼睛差点失明。
饱受挫折的莱纳德没有放弃,开始设计国旗,国徽,钱币,邮票,搭建政府组织架构……不过国旗设计出来后,连批量制作的钱都没有,只能宰杀国库里本来用来配种的牛羊,卖出去,才凑够了做国旗的钱。莱纳德独立建国的故事传遍了澳洲,吸引了一位叫凯文·盖尔的商人加入了赫特河省。凯文是位很有领袖魅力、能力出众的人,加入了之后,很快就从贵族头衔升为了摄政王。他回到昆士兰之后,把移民宣传都搞到了欧美那边去了,在欧美积极地出售赫特河的贵族头衔和爵位头衔。而且还以赫特河省的二把手自居,带着一群人到处搞慈善活动,一度做到了黄金海岸。他还把持了赫特河的财政大权,并且背地里大规模发行赫特河邮票和货币,所得利润都被他截胡了。久而久之,能力出众的凯文不甘心做二把手,他开始筹划推翻莱纳德的统治,希望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建立一个真正独立主权,受到国际认可的赫特河公国。可惜,70岁高龄的凯文正准备发动政变时,却去世了。莱纳德在他去世之后,才发现了他的政变阴谋,还发现他截胡了不少利润,于是宣布凯文叛国,并剥夺了他的所有头衔和荣誉。
07
赫特河省主要经济来源是卖花卖粮食。莱纳德发现这些也没赚多少钱,他决定发展旅游业。没景点?那就自己造。立个自己的亲王石像,再搭个棚子。
为了吸引中国人来旅游,建了个大门,用中文写着“向往自然精神世界之门”。
你只要花上48澳元,就能在这个国家一日游。在亲王的努力下(包括亲自当导游),每年吸引了4万名游客,最高达6万人。甚至常住人口一度达到三十多人。2006年,莱纳德将赫特河省改成了赫特河公国,自封“亲王”。之所以是亲王不是国王,是因为英国的法律中有一条是这样的:如果支持某位亲王,即使这位亲王以后出事了,支持的人也不会被判为“叛国”。为了不连累别人,莱纳德含泪只当了个亲王。
08
澳官方对该公国的解释是,这只不过是一个私人农场,所谓的“亲王”只是一个农场主而已,是个人行为的商业炒作,公国也没有被其它国家正式承认过。但在澳大利亚官方出版的旅游图上,却标明了该地区的几个特色旅游景点,并提到了该公国已经宣布独立。而且澳洲领土局文件里,也曾称呼莱纳德为赫特河省行政长官。对于赫特河擅自建造公国的房子,提供公司注册、制造货币、出版邮票,筹划办大学等事情,澳政府也不管,不干涉赫特河公国的“主权”。澳大利亚的邮政机构曾经表态过正式中断对该公国的相关服务,但是在行动上,却并没有阻止信件寄到该国,也没有阻止黏贴了赫特河邮票的信件寄出去。不过,澳官方可不是省油的灯。
不阻止赫特河的业务,还在旅游图上宣传赫特景点,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澳大利亚,增加旅游收入。不允许赫特河拖欠税款。2016年,澳政府把莱纳德告上了法庭,控告其家族拖欠税款277万澳元。2017年,澳政府再次以拖欠税款、罚息、滞纳金的理由告了莱纳德家族。法官的表述非常直接: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己的房屋中宣布自己为主权国家,但他们不能不交税。主权可以丢,但税不能不交,钱不能不收。
09
本来,赫特河公国一直都死扛着澳的压力。澳大利亚几十年都没把赫特河公国给压垮。但是新冠疫情后,一年内就把公国给压垮了。2020年1月,为了防止新冠疫情传播,公国宣布暂停对游客开放。旅游业是公国的主要收入来源,旅游业停滞了,收入大为减少。而此时担任亲王的莱纳德的儿子格莱姆,他没有父亲的斗争精神,再加上澳政府对公国税款的步步紧逼,于是格莱姆“怀着沉痛的心情”,最后在公国的官网上宣布“亡国”。拖欠的300万澳元税款,则依靠出售公国土地来偿还。

一个传奇,有着50年历史的微型国家就此谢幕。

老王:我替男足问问,他们有足球队没?

上一篇:假黑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