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伽蓝记》刻本很多(编辑者注:一说有171种刻本,说见韩结根《洛阳伽蓝记选译·前言》),学界称明刻本和清刻本。在明刻本和清刻本中,按其源流可分为二大系列:如"隐堂本"、"古今逸史本"。二者可称后世一切刻本之祖本。其中尤以如隐堂本为善本,在各刻本中占有权威的、重要的地位。古今逸史本虽传刻不多,但由于出世较古,故多为后世校勘家所参证。
如隐堂本不知何人所雕(注:赵万里曾考为长洲人陆采所刻),据周祖谟,此版刻出于明代嘉靖间,应是现存最早《洛阳伽蓝记》刻本。如隐堂本原刊本已不易见到,现易见者为董康及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本,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李木斋书中有之,但无清代人藏书印记。源出如隐堂本的有:绿君亭本及其衍生本嘉庆间张海鹏所刊学津讨原本等,嘉庆吴自忠真意堂丛书活字本,道光吴若准集证本等。应该指出的是,吴若准集证本是如隐堂本钞本而来,辗转传钞,造成与如隐堂本有所不同,并且厘定了书中的原文与子注。也因此,《洛阳伽蓝记》有了最早的校对本。后来的西平禅院本、李葆恂本、四部备要本源亦出于吴若准本。
古今逸史本为明万历间吴蓝所刻。观其内容当是来源于《永乐大典》本。逸史本与如隐堂本来源不同,文字有异。逸史本讹误颇多。逸史本从时间上晚于如隐堂本,但亦是如隐堂本之外的另一较古刻本,后世刻者亦有宗之。源出古今逸史本的主要有:乾隆间王谟辑校之汉魏丛书本(注:此本出自明人何镗辑刻,历代有增刻,清人王谟辑校重刻);徐毓卿本,不题刻书年月,观其字体及款式大概在清朝初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