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忘年恋电视剧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04 15:41:20 作者:连笔君

这阵子,陈建斌和李一桐组CP的电视剧《爱我就别想太多》遭遇观众群嘲。观众不喜欢的倒不是萝莉和大叔“忘年恋”,而是议论这对儿恋爱的演员没选好,生生变成了“爹味儿恋”。新浪微博上有个博主,领着博友拉名单,让大家提名“爹味儿恋”的剧,可以胜任大男主的演员有哪些,博主本想推举出一票合适跟小清新们谈恋爱的大叔演员,但是冯巩可否入选在博友间有了较大分歧 .....我并没有看这个剧,仅通过订阅号看了些吐槽文,感觉还是剧本基础不成。不知怎滴,上世纪八十年代国产电影有没有“忘年恋”这个问题就冒出来了,那咱说说1982年公映的故事片《勿忘我》吧。故事片《勿忘我》电影宣传海报《勿忘我》是黑龙江作家鲁琪和刘畅园夫妇根据他们六十年代下放农村劳动的经历创作的。1979年本子就写好了,长影导演于彦夫看了喜欢,只是对核心内容有点不放心,最大的问题倒不是男女主的“忘年恋”,而是男主人公的身份—— 右派。声乐界资深前辈张权女士曾是“右派”,幸得周恩来总理过问,在六十年代就“摘帽”了,但“摘帽右派”在那时期也属于有过“劣迹”,文革中经历的迫害跟未摘帽的比,差别不大。说回故事片《勿忘我》。《勿忘我》中的男主人公叫周虹,本是在医科大学就读的青年学子,被划为“右派”后也摘了帽,但还是被流放到山里劳动改造。1981年长影投拍《勿忘我》前,谢晋执导的《天云山传奇》已经公映,影片歌颂的是被错划的“右派”,实际起到了破局作用。《勿忘我》面临的政治风险骤减,“忘年恋”成为关键的剧情,但恰恰,“忘年恋”这对儿CP出了问题。刊登在杂志上的《勿忘我》剧照周虹由焦晃扮演雯雯由张芝华扮演图源自互联网,首发是谁我忘了看过这电影的列位看了上面这幅剧照想到了啥?咦~~~~~~~!是的,这个片子中途换角了上映版是下面这对儿:故事片《勿忘我》视频截图周虹(李志舆扮演)与雯雯(方舒扮演)中途换角是业内经常发生却又不宜公开的事。上个月有个影视剧圈内人搞的订阅号拉过标题,称“爆剧组换角的料,是缺德的”。但我这篇不是爆料啊,是事实梳理 剧组自己把第一期主演的剧照都公开了......而且张芝华自己也对记者聊过这件事。在说换角这事之前先把剧情回忆一下:70年代初,在一个偏僻的山村,女知青雯雯接到被打成"叛徒"、"走资派"的父亲病逝的电报,她赶去省城悲痛地取回了父亲的骨灰。途中,她受到小流氓的欺辱,经奋力搏斗才脱险。失去父母,遭受凌辱和歧视,使她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同村中年医生周虹救了雯雯,在他精心治疗下,雯雯恢复了健康。大病初愈的雯雯在山坡上采了一束蓝色的小花。周虹叔叔告诉她,这是一种富有诗意、用来表示爱情的"勿忘我"花。雯雯来到周虹的茅舍,看到书架上放满了书,知道他是有学问的人,便拜他为师,孜孜不倦地学习。10年来,周虹为农民治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写出了《北方农村病的防治和诊断》一书。可是因为他是"右派",没有出版社出版。不久,在公社会议室,靠造反起家的李书记诬蔑周虹的医学著作是右派写的黑书,并把他为雯雯补课当作搞复辟,要送他去劳改。老支书张庆林明批暗保,把周虹的医书手稿当卷烟纸骗到手,还给了周虹,并将他送到二道岭避风。雯雯对周虹的不幸遭遇忿忿不平,还因自己牵连周虹深感不安。粉碎"四人帮"后,雯雯赶车到二道岭去接周虹。她情不自禁地扑到周虹怀里,兴奋地告诉他"四人帮"打倒了。不久,雯雯来到省城领取了补发给爸爸的工资,她给乡亲们和朋友买了礼物,给周虹买了一皮箱急需的医书。雯雯在周虹的鼓励和帮助下,考取了全国重点大学。临行前,雯雯问周虹为什么不结婚,周虹讲述了自己不幸的经历,告诉她不愿再给别人增加痛苦。雯雯将一束"勿忘我"花送给周虹,表达了自己对他的爱慕之情。夜晚,雯雯又来到周虹家,要向他一吐衷情的辞行,却发现屋中无人。原来,周虹对雯雯的表白感到不安,他不愿贻误雯雯的前途和幸福,便悄悄地离开了家。雯雯焦急地等了一夜。次日早晨,雯雯看到周虹留给她的信,信中鼓励她勇敢地去迎接新的生活。雯雯热泪盈眶,取下了镜框内的周虹青年时代的照片,为他做了一桌丰盛的早餐,将"勿忘我"花端正地放在饭桌上,恋恋不舍地离去。阳光洒满了大地,一列火车行驶在山峦翠谷中,雯雯在车厢里含着热泪,深情地望着窗外。远处,周虹奔上开满"勿忘我"花的山坡,向远去的火车凝望……《<勿忘我>艺术总结》一文中,于导检讨了换角举措对前一组演员的伤害,也对此举加大制片成本表示了愧疚。因何换角?他的原话是最初,我只想必须把年龄差距明显地拉开......经过一段拍摄之后,发现周虹的形象过分衰老,雯雯过分弱小。由于过分强调悲剧效果,致使形象失真、失调,人物关系上,演员找不到合理的依据,失去了信念,无法进入角色。单纯地追求年龄上的差异,不仅唤不起人们的同情,相反使人感到厌恶,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不得不更换了。长影导演于彦夫(1924-2005)于导这段话,我读数遍,自以为看懂了,其实核心问题就是——CP不相谐。客观上是男主角容颜显老,女主角的戏羸弱。剧组给的创作环境也不好——感情戏过于强调含蓄内敛,对手戏“糖度”不足,俩演员自己都觉得没可能来电,越演越别扭。那么后来李志舆和方舒的组合为啥看上去比较和谐呢?

故事片《勿忘我》视频截图

我感觉有两点比较关键——男主的外貌气质 +女主能不能捋明白角色的感情线递进。“焦张”的CP没成功,就是这上面出了问题。1981年春节,焦晃(后排右一)在长影招待所与上戏校友们的合影这是他拍摄《勿忘我》期间男主人公周虹对女主的保护和体贴,没有力道,外形上还需要带着些文弱,他靠学识建立起的强大内心和与恶抗争的韧性让小女生敬仰,女孩子再把这份感情慢慢变成了依恋和爱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焦晃接了不少知识分子类型的角色,包括《勿忘我》中的周虹。但他在这类角色上没有打开局面,下图是1983年上映的某故事片影像截图。焦晃饰演的也是一个被打成右派的十七年期大学生,被下放到基层农场监督劳动,和周虹的轨迹近似。我们从焦晃日后获得声名的角色再回望他在八十年代接的那些戏,就能体会到影视剧与演员气质底色的密切关系。这些剧情如果移植为舞台剧让焦晃来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而且很可能出彩。但影视剧的镜头让脸变得格外重要,无论如何,再困苦的环境,让一个十六七的小姑娘对这样气质的大叔生情,真是别扭,而且很可能因为两位演员带不动剧情,造成了“使人感到厌恶”的观感。(引号内的词儿是于彦夫导演那篇文章里的话)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焦晃与张芝华

女方那边,张芝华是个典型的小花旦,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戏张芝华容易演好,她有伶俐可人的那股劲儿,但像雯雯这样内心波澜大于形体表情的角色,她不是不能演,但要有足够的带动和刺激。《勿忘我》中的雯雯该是她这辈子遇到的第一个文戏,如果片子是顺拍,一点点让她与角色共同”成长“,兴许有望在后边的表演中找到质感,但电影往往受抢外景以及其他生产因素的限制,故事线和摄制进度并不一致。假如她只能在绽放少女感的戏份中发挥演技,被换掉也无话可说。故事片《勿忘我》视频截图蓝色小草铺撒大地,大地充满了春意,你温暖了少女的心房,心房激起幸福的涟漪,听!小花喃喃细语:“怎能忘记,怎能忘记,怎能忘记,怎能忘记!”春草坡上你我相遇,相遇未几又别离,你回避了少女的心愿,心儿留下痛苦的回忆,听!小花喃喃细语:“怎能忘记,怎能忘记,怎能忘记,怎能忘记!”

最后聊聊该片的主题歌《勿忘我》,这歌当年圈粉啊,中唱发行的唱片封面都拿它当招牌吸睛——

唱片编号M-3046,1983年发行

作曲者吴大明回忆这首主题歌他写了八稿,力图用犹如“勿忘我”花一样质朴的音乐语言,委婉诉说雯雯的心情。乐队部分柔弱隐忍的伴奏时而穿插一些对答。两段歌词情绪不一。第一段略明朗,第二段略低沉。每段最后反复吟唱“怎能忘记”,强弱有起伏,每个字都有着深刻的情感。这首歌曲的旋律也是贯穿全片器乐的主旋律。

故事片《勿忘我》视频截图

配唱者武春好多时候被写成了武春霞,她是北京歌舞团的,早年间我没有查到她的身份,猜测她是长影乐团或者在吉林长春驻地院团的女高音。后来通过施万春先生的著作了解她和施先生首次合作的作品 → 悼白桦先生,听故事片《苦恋》插曲 ,

这位女高音原来是张权女士带过的学生,她能去配唱《苦恋》是因为张权向施万春推荐她。

武春震的歌唱比较本真,如同自言自语,符合歌曲的情境要求。

上一篇:援鄂护士确诊癌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