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cgi-bin/appmsg?t=media/appmsg_edit&action=edit&lang=zh_CN&token=1999695269&type=10&appmsgid=100001460&isMul=1
聆听云峰
当时的月亮
作者 云峰
十五的月亮 十六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就听到父亲常常说起这句话;在全国各地在过元宵节正月十五的时候,我们老家过的是正月十六。
当我某一天在北方过元宵节(正月十五)的时候,我才知道,正月十六,好像只有我们那里过。可我还是觉得我们那里正月十六的月亮最大、最圆。
小时候正月十六打灯笼,灯笼有小白兔的,小老虎的,也有简单的圆形的,记得还见过一次龙的灯笼。反正形形色色,什么都有。吃完晚饭,小朋友相约在一起玩耍,然后就熬时间,等待天黑。天一黑,小伙伴们就热闹起来了,点亮蜡烛,举上灯笼,然后就挨家挨户的去扫清洁。嘴上唱着童谣:“灯笼灯笼打老鼠 拾个石头开(擦)屁股。”意思是小孩子在这喜庆的元宵节,提着灯笼去每一家,唱着童谣送上新年的祝福,预示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庄稼有个好的收成。
那个时候每家住的都是老屋,老式的茅草土房,有的房屋有二层,需要爬楼梯,楼梯又黑又窄,小伙伴们就你拉我我拉你,相互协作,一起到二层,然后开始提着灯笼东转转,西瞧瞧,好像真的在找老鼠,要把它们赶跑;回到正房,老人们会给一些糖果,然后夸夸这个,也夸夸那个,笑声萦绕在老屋的房梁上,久久的,久久的回荡在夜空。
记忆里云南冬天的夜晚是很冷的,透着凉气,也透着明亮。月光皎洁的晚上,披上大衣,和表哥一起去抚仙湖,出海拉银鱼,他们家有一艘铁船,床上安置了一个船舱,船开到湖深处,洒下渔网,然后就躺在船舱里,听着机头的轰鸣声,望着夜晚抚仙湖上空的月亮和有些汹涌的海浪,感觉淡淡的恐惧感和些许的自由;夜深时分,到了收网的时候,我抱住桅杆,手里拿着手电筒,照着光亮给舅爹和表哥们起网收鱼,那个时候的美来自于专注和协调合作,男子汉那种气概在这个时候就显现了,你喊我弄,我弄我喊,真的是挽起胳膊,大干一场。很快的一网就收获了满满一大筐银鱼。
那是快要过年时候,父亲头一天晚上跟我说,让我和他一大早去城里买肉,把手里的肉票都给兑出去,可能以后都不用肉票了。父亲和我踏着早晨的寒月,骑着自行车,向城里驶去。记忆里第一次起的很早,记忆里第一次早上进城里,记忆里父亲第一次带我吃早餐,记忆里第一次吃豆浆油条,这种感觉去除了身体的寒冷,月亮不再寒,只有着温暖。
随着月亮渐渐长大,我也步入了大学,大学第一年假期回来,妈妈突然病倒了,得了严重的伤寒病,天天都是打针和吃药,家里的农活都落在了父亲一人身上,我的回归正好赶上摘家里种植的荷兰豆。以前在一起不怎么说话的我和父亲。这次可以有更多时间相处,一种久违的亲密也渐渐的离我们越来越近。
自从上初中开始,我和父母的关系渐渐疏远,交流少了,沟通少了,父母不知道儿子的想法,儿子也不知道父母对自己的看法,父母为了挣钱养活这个家,渐渐的话也少了,只有父母每天勤奋的种田。而这次情感的回归,还是源于生活,还是源于这块田地。
<>
白天和父亲一起采摘荷兰豆,采摘结束就去看望医院打针的母亲。摘荷兰豆是个辛苦的机械活,为什么这么说呢?豆棵有一人多高,有时要踩在凳子上才能摘得到。密密麻麻的豆子,从一开始的新鲜,到最后的麻木,脑子和手想法不在一块了,时间长了,腰酸背痛,动作也就机械了。再加上云南超级的紫外线和不可理喻的风,弄得干活的人美脾气。我和爸爸没有了脾气,只有更加相爱的氛围。那一年记得姐姐也离家到昆明去打工了,半年多来也没有她的消息。整个家里,仿佛像花开四季中,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我和父亲把豆子背回家,称重之后洒上水保鲜,然后就等待着洁白的月亮。第二天早上,月亮还在头顶时候,我和父亲开上拖拉机就向收购市场出发了。月光伴着我们,我哼着歌谣,真是月亮走,我们也走。赶上凌晨五点第一波卖货的人,这样有可能卖一个好价钱。
父亲背上荷兰豆,手上拿着手电筒,狗搂着身体,向市场走去,月光照在父亲的背上,长长的影子在我的脚边,一晃一晃,顿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曾几何时,父亲也是年轻的奋斗青年,为了生活,父亲慢慢的变老了,步伐也不如年轻时候矫健了。可就是这位长者,前些年我的心和他的心是那么的遥远,那么的陌生。
中午,我和父亲陪母亲打吊瓶。到吃饭的时候,母亲催促我们去吃饭。在去餐馆的路上,我平生第一次记忆里拉上父亲长满老茧的手。一股激动的暖流流遍全身,我说话也颤抖了,只能用一些不着边的话题,掩饰内心的激动。那一天中午吃什么,我已忘了,但是久违的亲切和爱却让我永生难忘。
今年的中秋难得和家人一起在老家渡过,可是没了赏月那份激动,反而增添了几分平淡。十五的月亮真的是十六圆吗?中秋节的晚上,躺在床上,反复的思考,思考过往生命,现在的我还需要那份悸动和热情,我想找回我自己,找回当时的月亮。
<>
十六日的凌晨四点,一个人驱车到了抚仙湖岸边,终于又一次看到了十六的月亮,它刚刚从一片块云层里露出笑脸,久违向我打着招呼,顿时我的眼睛又一次湿润了,原来月亮一直都在,它并没有离开,还是和那当时的月亮一样,还是那么的大,还是那么的圆,湖边的海浪欢快的敲打着岸边的沙石,远处传来阵阵童谣:“灯笼灯笼打老鼠,拾个石头开(擦)屁股。”
<>
渐渐的东方天空出现了鱼肚白,点亮了抚仙湖,也点亮了我回家的路。
END
云峰的世界
我们一起聆听
”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