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来的是哪里的荔枝?
又是怎么来的呢?
据《唐书》载:“杨贵妃好荔枝,南海岁贡荔枝,飞驰以进。”又据《太平御览》载:“妃子生于蜀,好荔枝,南海生胜蜀,每岁飞驰以进,则涪不进久矣。”以上均明确记载荔枝的产地为南海。
立夏过后的长安,天气已有点闷热,杨贵妃感到心燥口干想吃水果。高力士令小太监从冰窖里取来满身是刺的榴莲,她摇头嫌它有异味;奉上又圆又大的雪梨,她摆手说它寒性水分多不够甜……
高力士想起早些时候家乡进贡两大筐荔枝干,于是叫小太监从冰窖里拿出。贵妃接过这从未见过的果感到很新奇,
问:“这果叫什么?”
答:“荔枝”,
再问:“出产何处?”
再答:“我的故乡高州”。
她品尝后,越嚼越甜,齿颊留香,回味无穷。贵妃想,鲜果定比果干好吃得多。她向玄宗撒娇:“我要吃新鲜的荔枝。”
玄宗“金口”传口诏:“将军,朕令你回高州故里,无论如何,一定要把色味新鲜不变的荔枝带回长安!否则,拿你是问!”
高力士儿时是在高州度过,对荔枝特性了如指掌,是最不耐贮藏之果,从树上摘下二三天色味就变。想把色味新鲜不变的荔枝带回万里迢迢的长安,难过上青天。
古人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圣上的命令怎敢违抗,高力士马上率领飞龙禁军日夜赶回高州,请地方官帮忙。
县官见到朝廷大官衣锦还乡,隆重接待,东迎西请。高力士每想起口诏“一定要把色味新鲜不变的荔枝带回长安!否则,拿你是问!”心头就像压了一块巨石那样沉重,忧心如焚,无心赴宴,而是催促他们带队去根子柏桥采摘荔枝。
高力士来到根子,马上就向一位须白如霜的老农请教荔枝保鲜技术。老农说:“这有何难!砍下特大的单竹(空心阔),锯成每段三尺余,凿通竹节,把荔枝连蒂带叶,用叶包住果塞进竹筒,筒口用沾泥封住,再涂蜡,每二天换一次新鲜竹筒就行了。”高力士急切地问:“这妙法真的有效吗?”老农微笑答曰:“此法我们多次使用荔枝,十多天色味新鲜不变。”
听完老农讲述,高力士压在心头大石卸下了,眉开眼笑。不顾官仪,握住老农泥黑的手,把他当做救星,说:“老人家,多谢您的教诲!”把从长安带来的“手信”塞进老人家手里。
根子的乡亲热情好客,知道他们要把荔枝运往长安,就选最优质的果采摘。
唐代的信息传递是当时全世界最快的,60里为一驿站。高州至长安路途遥远,普通人舟车骑马要月余才到。但高力士率领的飞龙禁军先行军,人马百里挑一,日夜兼程,快马加鞭,运送荔枝。
骊山下,华清宫内,恹恹的杨贵妃骂高小子笨手慢脚,盼了半个多月不见他回来。眉头紧锁,在莲花形的汉白玉小浴盆沐温泉消愁。
华清宫外,高力士率飞龙禁军如箭飞回……
无精打采的杨贵妃,忽变得容光焕发,艳光照人,红唇儿开了,酒窝儿露了,她品尝了色味不变的果中珍品,笑了!
老头子玄宗看到年轻绝代佳人贵妃百媚的笑容,乐得像个少年手舞足蹈,重奖高力士。口诏:“传旨——把高州根子柏桥荔枝地,辟为大唐‘贡园’!”
讯息传回柏桥,村民欢欣鼓舞,把贡荔冠以贴切诗意浓郁的名字——妃子笑。
大约东汉开始,“离支”写成“荔枝”。
最早关于荔枝的文献是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文中写作“离支”,割去枝丫之意。原来,古人已认识到,这种水果不能离开枝叶,假如连枝割下,保鲜期会加长。
对此,明代李时珍也认可。《本草纲目·果三·荔枝》〔释名〕:“按白居易云: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三日味变。则离支之名,又或取此义也。
荔枝主要栽培品种有三月红、圆枝、黑叶、淮枝、桂味、糯米糍、元红、兰竹、陈紫、挂绿、水晶球、妃子笑、白糖罂等十三种。当中桂味、糯米糍是上佳的品种,亦是鲜食之选,挂绿更是珍贵难求的品种。
三月红
三月红
因在农历3月下旬成熟,故名。属最早熟种。主产广东的新会、中山、增城、广西的灵山等县。果实流心脏形,上广下尖;龟裂片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缝合线不太明显;皮厚,淡红色;肉黄白,微韧,组织粗糙,核大,味酸带甜,食后有余渣。
黑叶
黑叶
果实短卵圆形,果顶浑圆或钝,果属平;皮深红色,壳较薄,龟裂片平钝,大小均匀,排列规则,裂纹和缝合线明显;肉质坚实爽脆,香甜多汁,多数为大核。6月中旬成熟。较耐贮存。
桂味
桂味
又名桂枝,因含有桂花香味而得名。是最优良的品种之一,广州市郊和广西灵山县所产最佳。桂味有全红及鸭头绿两个品系。果实圆球形,果壳浅红色,薄而脆;龟裂片突起小而尖,从蒂膊两旁绕果顶有圈较深环沟,此两者为桂味的特征;向黄白柔软饱满,核小,味很甜,7月上旬成熟。
糯米糍
糯米糍
又名米枝,为广东价值最高的品种。是闻名中外的广东特产果品。主产广州市郊区萝岗区和增城市新塘镇,其次是从化、东范等县。果实属心脏形,近圆形,果柄歪斜为其品种特征;初上市黄腊色,一旺期鲜红色;龟裂片大而狭长,呈纵向排列,稀疏,微凸,缝合线阔而明显;果顶丰满,蒂部略凹;肉厚,核小,陶色黄白半透明,含可溶性固形物达20%,味极甜,香浓,糯而嫩滑,品质优良。为消费者最喜爱的品种。最适宜鲜食和制干。7月上旬成熟。
挂绿
为广东增城的荔枝中珍品,也是广东荔枝的名种之一。封建时代列为贡品。《岭南荔枝谱》记述:其果“蒂旁一边突起稍高,谓之龙头;一边突起较低,谓之凤尾。熟时红装相间,一绿线在贯到底,改名。”果实大如鸡印,核小如豌豆;果皮暗红带绿色;龟裂片平,缝合线明显;肉厚爽脆,浓甜多汁,人口清香,风味独好。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
中华红
白糖罂
又名蜂糖罂、中华红。为早熟品种,主要产区在茂名市的高州根子镇,电白羊角镇等地亦有零星栽培。约有二三百年的栽培历史。
妃子笑
妃子笑
四川叫铊提,台湾称绿荷包或玉荷包。妃子笑盛产于厦门、广东、四川、台湾等地区。妃子笑的特点是果皮青红,个大,肉色有如白蜡,脆爽而清甜,果核小。传说当年唐明皇为搏杨贵妃一笑,千里送的荔枝就是妃子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杨贵妃号称中国四大美女之一,唐玄宗李隆基也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风流皇帝。两人相逢,自然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佳话。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到了成熟的季节,要求每天都能吃到新鲜荔枝。
但荔枝产于南方,多在两广、福建、四川、台湾等地。但唐朝的都城却在西安,离最近的荔枝产地尚有千里之遥。加上鲜荔枝难以保存,“一离本枝,一日而变色,二日而变香,三日而变味,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唐玄宗为了杨贵妃,就吩咐岭南的高力士用快马日夜不停地运送,常常味道不变就已达京师。
晚唐诗人杜牧有一首绝句,题目叫《过华清宫》,中间有名句专门写此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至今荔枝中仍有一个品种叫做妃子笑,是由此而得名的。
过华清宫绝句 三首·其一杜牧
唐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