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读】
学车全程记 我的一段爱情故事
名镇吴桥史话 娄勤俭教育情怀
游走宜陵老街 麾村史话
古镇小纪史话 郭村史话
蒋勋细说红楼梦 | 80回大合集
养母情深
江苏长青农化 刘志平
我比别人幸福,我有两个母亲。
我的出生并非是一件让家人高兴的事,在我之前已有四哥一姐,多了一张嘴,添了母亲的愁。好在母亲的干妹妹喜孜孜地要了我,她没孩子,就这样我成了人家的养子。母亲说,我是糠箩里跳进米缸里了。
养母对我很好,很疼我,当作亲生的儿子,只差没在自己肚子里怀上十个月。
养母人生得很俊,两条弯弯细细的眉毛,很秀气,文文雅雅,说话柔声柔气的,没高声,很有教养。
养母不像别人家怕养大了儿子又飞走,我天天往生母家跑,她从不拦我。养母欢喜我,不放在脸上,怕宠坏了我,成不了人,长大了没出息。我不听话,惹了祸,她照样指责我,但从不打我骂我,错闹大了,才告诉生母。生母性子暴,一发火,就会用那皮实坚硬的藤拍子抽我屁股,疼上好几天。
由此我总愿意听养母的调教,而不想去生母那儿找揍,更谈不上去生母那儿撒娇卖嗲,生母养了那么多伢儿够烦了。我在养母家小日子过得很惬意。
养母在饭店当售货员,每天早上在店里卖早点。找零钱的铅币放在票箱边上的小瓷碗里,那铅币曾经强烈地诱惑了我,让我的馋嘴恣意地享受了一番。被养母发现后,从未打过我的养母,居然用一根宽宽的皮带抽我,平生仅打我一次的养母,使我受到一生中最深刻的教训。那次惩罚的效果很好,让我这个虽没有什么大作为的人,成长为遵章守纪品德良好的公民。
养母生于镇上一个旧式人家,知书达理,对有学问的人很敬重。养母对我寄于厚望,想让我成为有学问的读书人,平日对我的学习抓得很紧。当然我也没让她失望,每次考试都得高分,每个学年是三好学生,年终老师评语都是赞誉。每每这时,养母舒展的眉儿更好看了。
文革开始,我失去了继续求学的资格,大约是养母喂养我的这米缸有点“霉菌”。养母家社会关系有点复杂,政治不清白,我也就不能继续求学而成为有学问的人了。养母的希望落了空,眉儿皱得紧紧的。
后来,人们的日子好过了,养母眉儿展展的,很开心。可她病重了,气喘吁吁的,一到冬天,人喘得像破风箱,久之久之,转为肺癌。大家瞒着她,其实养母心里知道,也不捅破这层窗户纸,只是独自一人暗暗地啜泪,一来人又满脸笑。
生母送来了许多美味可口的食品,还有一支陈年的老参,养母看着这么多的东西,已是咽不下,只是两眼直直地瞅着生母,瞅得生母心里直发寒,养母有话对她说。
话是非说不可了,养母拉着生母的手不放松,气喘吁吁地说:姐,我对不起你,没把平儿拉扯大成个家,连家具也没置一套,我只想给孩子打张床,让我看看,也心安……
当晚请来了木匠,吃了开工酒,养母很高兴,吃了一碗粥,说了很多话。夜里,养母长叹一口气,走了。
等我结婚后,睡在那张红漆堂堂的床上,总想起我的养母,含着泪和妻说起我的养母,要是养母能活到今天,该多好。
我有两个母亲,很幸福,又很不幸。
来自江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