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妓不为师”的深度思考
刚刚过去了教师节、中秋节,在祝福双节快乐的同时,我对自己的职业不免略加审视,教师除了知识与时俱进之外,没有必要为了面子跟那些老板、商人争福,到头来,hoid住的恐怕为零。
最近,网络上炒的沸沸扬扬的教师宁为妓不为师的言论,人们在抨击极个别教师伦理堕落的同时,有没有从社会的角度反思这件事。面对社会物欲横流,物价的快速飞涨,一旦教师自我感觉良好,总认为自己很富,这时,如果受到外界的一点点刺激,心中不免有不平之气,郁积于内,不免发泄于外,过激的言论也在所难免。说不定,提出这个言论的老师在生活中可能还是好教师呢?
只不过,有许多教师藏于内心深处没有表达出来而已。做了十几年的教师,我们经历了两三次瞬间的富贵,难免会沾沾自喜,总认为自己发财了,殊不知这只是暂时的、很快就要消失的。
每次,国家加工资,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的老板都会遇着奉承一下,至于走在路上,那些不知内情的人们,难免有羡慕之意,再加上平时阿Q式的精神吹捧,教师节各界的异常重视,这个职业很快变得高贵无比。
每当这时,我总想起《阿Q正传》里,赵老爷老是阿Q这样一个问题,“你发财了!”阿Q一听飘飘然欲成仙,高兴得唱起歌。其实,赵老太爷老早就富贵了,只不过是一时的恭维话而已。孔乙己也不例外,一旦有些小钱,到酒店喝酒,排出九文大钱就是最好的写真。想想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们被绩效了,工资得到了改善,内心也不免跟阿Q和孔乙己一样,快乐得忘了自我。冷静的思考,那些公务员们、老板们可以说老早跟赵老太爷、丁举人一样了,我们自我陶醉反而显得可怜。
每天,当你走进校园,总有同事问你,何时买汽车,似乎有了汽车就是身份的象征,可以跟社会上的那些大佬们平起平坐了,这时候,额外的费用来临了,那些真正有钱人如在身上挠痒痒,作为老师,难免会露出穷酸相。面对手上的钞票不够花,又会进一步愤世嫉俗,那无辜的孩子出气,消极怠工的现象偶有发生。
教师由于生活的圈子狭小,见识也未必远大。每当遇到荣誉、好处,争权夺利也不能免俗,旁边的人看到,不免大掉眼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不能管饭吃,只有评职称了,才能长点工资,以便自己追求幸福。
有一些人耐不住寂寞,下海的下海,从政的从政,有人形象的统计,如果让从事过教育行业的人回到这个岗位上,政府会瘫痪,经济要倒退。可以看到,教师的富贵有多么短暂。即使涨了工资,还要炒的沸沸扬扬的,我们还要齐唱赞美诗,感谢政府、感谢人民。
自古以来,几乎都是落魄文人才从事教师这个职业,不信,你看看《聊斋志异》,那里的穷酸秀才,都会谋一个差事,往往是私塾先生,遇上荷花三娘子或者什么狐仙,男才女貌,憧憬着美好生活,只不过一场黄粱梦而已。元朝把妓女这个职业列于文人之上,这里的文人往往是落魄书生,达官贵人不在此列,文人仅比乞丐好一点,否则文化大革命,人们也不会称老师为臭老九了。
深思宁为妓不为师的言论,看看许多教师没有认清自己,我的大脑里总是盘旋着孔乙己摸出四文钱的惨状,那时斯文可真的扫地了!(钱永华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