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迫性尿失禁
急迫性的尿失禁是指有想要尿的欲望的时候尿液不自主的流出,严重的尿频、尿急的症状。 急迫性尿失禁可通过药物和电击治疗,可以去正规医院找出病因并给予治疗。
意见建议:坚持提肛缩阴锻炼,尽量不要憋尿,学会调节情绪,放松心情。
女性急迫性尿失禁吃什么好 女性急迫性尿失禁饮食注意
尿失禁并没有严格的饮食限制,鉴于增加腹压会引起尿失禁,建议保持大便通畅,多食水果蔬菜,少食干硬食物,避免用力排便,保持大便规律。
请问专家,急迫性尿失禁是一种什么病?有怎样的特征?
急迫性尿失禁是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表现,患者会突然有急强烈的尿意而无法忍住尿很快就流出来的情况,是因膀胱紧张过度和尿道括约肌的合作不当所引起。目前尿失禁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膀胱的过度活动,即膀胱的肌肉更容易受到各种刺激而出现频繁的不自主收缩,从而导致这类症状的发生,不过生活紧张也会引起急迫性尿失禁,这类问题就需要患者自己注意。判断是否患有相关病症的依据主要有尿急、尿频(多于每两小时一次)、膀胱收缩或痉挛、夜尿(每晚多于两次)、不能及时赶到厕所排尿等。现在常用的治疗药物就是索利那新,疗效不错。
真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 急迫性尿失禁 充溢性尿失禁的区别
尿失禁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充溢性尿失禁、无阻力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急近性尿失禁及压力性尿失禁5类。
1,充溢性尿失禁是由于下尿路有较严重的机械性(如前列腺增生)或功能性梗阻引起尿潴留,当膀胱内压上升到一定程度并超过尿道阻力时,尿液不断地自尿道中滴出。这类患者的膀胱呈膨胀状态。
2,无阻力性尿失禁是由于尿道阻力完全丧失,膀胱内不能储存尿液,患者在站立时尿液全部由尿道流出。
3,反射性尿失禁是由完全的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排尿依靠脊髓反射,患者不自主地间歇排尿(间歇性尿失禁),排尿没有感觉。
4,急迫性尿失禁可由部分性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或急性膀胱炎等强烈的局部刺激引起,患者有十分严重的尿频、尿急症状。由于强烈的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而发生尿失禁。未能抑制逼尿肌收缩的原因有妨碍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如脑血管意外、脑瘤、痴呆、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或脊髓损伤。尿路感染、粪便嵌顿前列腺增生症子宫脱垂和膀胱癌等引起的膀胱或尿道局部炎症或激惹也可产生膀胱功能失调。不良的排尿习惯如频繁排尿可引起不稳定膀胱反复的低容量排尿使膀胱不能容纳正常量的尿液,出现尿频和尿急。典型的急迫性尿失禁发生在膀胱充盈度较高时。
5,压力性尿失禁是当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下楼梯或跑步时)即有尿液自尿道流出。压力性尿失禁主要与膀胱和尿道括约肌松弛,闭合不全有关,主要原因是肾气虚、膀胱不固所致。
典型症状是病人在站立时因咳嗽、大笑、打喷嚏、举重、跑跳、下楼梯及剧烈活动时使腹压突然增高而尿液不自主的由尿道流出。轻者只是偶尔流出数滴,重者则经常不断滴沥。
压力性尿失禁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三度:I度:咳嗽、大笑、打喷嚏、用力、剧烈活动时发生尿失禁。II度:站立、行走、屏气等轻微用力时或由坐位站起时即可发生尿失禁。III度:尿失禁与活动无关,卧位时即可发生尿失禁,即尿失禁随时随地均可发生。
急迫性尿失禁怎样治疗?
上海江东医院尿失禁专科的童晓文教授表示,急迫性尿失禁的诊治应采取循序渐进原则:1.原发病的诊治
急迫性尿失禁有时为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因此正规的泌尿外科诊治常在原发疾病稳定后进行;2.行为诊治
让患者采用“时钟定时”排尿方法,每周逐渐延长排尿间隔5~10分钟,每周进行一次排尿日记随访,行为诊治又称“膀胱训练”;3.药物诊治
针对性的药物有奥昔布宁和托特罗定两类,这些药物均可影响逼尿肌收缩力,并有口干等副作用,因此必须除外梗阻,用药还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直到出现疗效或出现明显副作用为止。对药物诊治者也须进行排尿日记随访;4.自家导尿
对急迫性尿失禁合并逼尿肌受损时应考虑间歇自家导尿,因为此时药物诊治为禁忌;5.电刺激诊治
对上述诊治均无效时可考虑采用电刺激诊治。以上就是上海江东医院尿失禁专科对于急迫性尿失禁的诊治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