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访华背景
既然是课堂上用那就简单点有条理些吧,当时的政治背景是:
1、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冷战进入高峰时期,此时苏联国力很强处于攻势尤其在欧洲
2、美国身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之中胜利无望,相当部分的海陆空军都部署在越南,无力顾及战略重点欧洲陆
3、中国与苏联关系处于较紧张的时期,珍宝岛打了一仗后,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之多,给中国很大的军事压力
4、基于上述三点,中美有共同的敌人,于是走到一起就不奇怪了,
综上所述,这是中美关系的转折点,是中美苏三角关系形成的起点,中国也是在这之后开始重返国际舞台的
尼克松访华是在哪年
尼克松访华是:1972年2月21日
评价:
尼克访华的一周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中美两艘大船在当时的世界格局中,各自转个180度大弯来之不易。此后中美逐渐打破坚冰,建立彼此尊重的关系,启发了国际政治中意识形态体系的更新,推动了世界和平与经济流通,堪称20世纪政治史上的里程碑。
同时,中美关系的改善对中国的意义重大,这使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联系加强,关系得到改善,为以后的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当时,使中国不再处于两个拳头打人的不利局面,在实际上结束了以往的以意识形态决定对外政策的指导方针。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八十年代末苏联、东欧剧变对中国的影响。
促使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D
首先可以排除B项,因为美国人民不是制定政策的决策者,谈不上是主要原因。A、C项都有维护国家利益的含义,可是1972年前后美国所处的国际形势是经济增长趋于缓慢,又陷于侵越战争的泥潭,不得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改变这种不利局势是当时的首要任务。故A、C项也非主要原因。
尼克松访华的意义?
结束了中美两国长达二十二年的敌对状态,使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联系加强,关系得到改善,为以后的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当时使我国不再处于两个拳头打人的不利局面,与苏东国家的距离进一步拉开,在实际上结束了以往的以意识形态决定对外政策的指导方针。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八十年代末苏东波对我国的影响。
这张照片的历史背景,请详细点说明。就是关于尼克松访华的原因、背景,这照片说明的问题等等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为期七天的历史性访问。访问期间,尼克松总统会见了毛泽、东主席,同周恩、来总理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着重讨论了印支问题和台、湾问题。
【中美双方的考虑】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总统尼克松入住白宫后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开展“均势外交”,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力量,并调整其亚洲政策,多次作出寻求“与中共改善关系”的姿态,包括主动建立了通过巴基斯坦和罗马尼亚与中国互传口信的渠道。
70年代初,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从调整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外交战略需要出发,通过请美国作家斯诺传话、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等方式,发出愿与美方接触、争取打开中美关系僵持局面的信息
文、革后期,中共开始考虑缓和与西方的关系,中美之间展开秘密谈判。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的欢迎。2 月28日,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宣布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扩展
这照片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补充
说明没有永远的敌人
1972年尼克松亲自访华的 目的是什么 当时的历史背景又是如何
因为,当时苏联和中国的关系恶化,苏联又和美国一直冷战,所以美国想拉拢中国才这样。
背景: 既然是课堂上用那就简单点有条理些吧,当时的政治背景是:
1、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冷战进入高峰时期,此时苏联国力很强处于攻势尤其在欧洲
2、美国身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之中胜利无望,相当部分的海陆空军都部署在越南,无力顾及战略重点欧洲陆
3、中国与苏联关系处于较紧张的时期,珍宝岛打了一仗后,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之多,给中国很大的军事压力
4、基于上述三点,中美有共同的敌人,于是走到一起就不奇怪了,
综上所述,这是中美关系的转折点,是中美苏三角关系形成的起点,中国也是在这之后开始重返国际舞台的
1972年尼克松访华对中国和美国两国的影响是什么?
中美关系的改善对中国的意义重大,这使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联系加强,关系得到改善,为以后的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当时,使中国不再处于两个拳头打人的不利局面,在实际上结束了以往的以意识形态决定对外政策的指导方针。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八十年代末苏联、东欧剧变对中国的影响。
中美逐渐打破坚冰,建立彼此尊重的关系,有助于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力量,并调整其亚洲政策,多次作出寻求“与中共改善关系”的姿态,包括主动建立了通过巴基斯坦和罗马尼亚与中国互传口信的渠道。
扩展资料: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点30分,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的“空军一号”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尼克松及夫人急忙走下舷梯,向前去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了手。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手握在一起,结束了20多年的隔绝状态,标志着中美关系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为期七天的历史性访问。访问期间,尼克松总统会见了毛泽东主席,同周恩来总理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着重讨论了印支问题和台湾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尼克松访华
尼克松访问中国的背景是什么?
美苏争霸美守苏攻态势
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大量堆兵
尼克松访华对当时的世界格局会产生什么影响
当时还处于冷战格局之中,但中苏关系不太友好,美国陷在越战之中,美拉拢中国以此抗衡苏联.尼克松访华意味着与社会主义国家敌对的局势被打破,冷战格局的两大组织的影响力减弱,同时促使许多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意味着冷战格局慢慢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