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亚运会足球,历届亚运会足球结果?

来源:连笔字网 2023-12-31 04:09:35 作者:连笔君

历届亚运会足球结果?

历届亚运会足球比赛冠军(女子)
年份 举办地 冠军
1990 北京 中国
1994 广岛 中国
1998 曼谷 中国
2002 釜山 朝鲜
2006 多哈 朝鲜
历届亚运会男足冠军

1 1951年 新德里 印度
2 1954年 马尼拉 中国台北
3 1958年 东京 中国台北
4 1962年 雅加达 印度
5 1966年 曼谷 缅甸
6 1970年 曼谷 缅甸 韩国(并列)
7 1974年 德黑兰 伊朗
8 1978年 曼谷 朝鲜
9 1982年 新德里 伊拉克
10 1986年 新德里 韩国
11 1990年 北京 伊朗
12 1994年 广岛 乌兹别克斯坦
13 1998年 曼谷 伊朗
14 2002年 釜山 伊朗

仁川亚运会足球冠军是哪个国家

1、仁川亚运会男足冠军:韩国

加时赛下半场补时第1分钟,金承大左侧角球开出,李明国贸然出击未能拿到皮球,李勇载小禁区内垫射,守在门线上的李勇直故意用手打球但未能阻挡皮球飞向球门,徐贤吾在门线上伸脚将球破坏出去,任仓佑小禁区右角处抽射近角破门。

最终,韩国队1-0绝杀朝鲜队在本土夺得了2014年仁川亚运会的男足金牌。

扩展资料:

截止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韩国共10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的比赛,自1986年世界杯后从未缺席。其最好成绩来自于2002年日韩世界杯,当时韩国先后战胜意大利和西班牙晋级四强,创造了亚洲球队在世界杯上的最好成绩。

朝鲜队在2002年和2003年连续力压中国获得亚洲杯和亚锦赛冠军,而在2004年奥运会预选赛亚洲区的半决赛上0-3爆冷完败给日本无缘奥运会,2006年女足亚洲杯半决赛又意外0-1被中国淘汰,但在年底的亚运会和2008年的亚洲杯上朝鲜队再次夺冠捍卫了亚洲霸主的荣誉。

北京奥运会后朝鲜女足经过换血实力有所下降,在2010年亚洲杯半决赛上不敌澳大利亚仅在季军赛上击败中国队才得以进军世界杯,而在2010年11月19日出炉的最新世界排名中朝鲜队被日本队超越,在稍后的亚运会决赛中更是被日本队击败,将亚洲宝座拱手让与日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朝鲜国家女子足球队

中国女子足球队在历届亚运会上分别取得什么成绩

中国女足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始至今共参加过8届亚运会,战绩分别是:

1990年北京亚运会,冠军,5战全胜,进26球,失0球;

1994年广岛亚运会,冠军,3胜1平,进10球,失1球;

1998年曼谷亚运会,冠军,5战全胜,进28球,失0球;

2002年釜山亚运会,亚军,3胜2平,进11球,失3球;

2006年多哈亚运会,季军,3胜2负,进22球,失4球;

2010年广州亚运会,4强,2胜1平1负,进11球,失4球;

2014年仁川亚运会,8强,2胜1平1负,进9球,失1球;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亚军,5胜1负,进31球,失1球。

扩展资料:

中国女足世界杯战绩:

1991年第1届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0-1负于瑞典,获得第五名;

1995年第2届世界杯:三四名决赛0-2负于美国,获得第四名;

1999年第3届世界杯:决赛0-0(点球4-5)美国,获得亚军;

2003年第4届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0-1负于加拿大,获得第六名;

2007年第5届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0-1负于挪威,获得第五名;

2015年第7届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0-1负于美国,获得第八名。

中国女足奥运会战绩:

1996年第26届奥运会;决赛1-2负于美国,获得亚军;

2000年第27届奥运会:1胜1平1负,获得第五名;

2004年第28届奥运会,1平1负,获得第九名;

2008年第29界奥运会:四分之一决赛0-2负于日本,获得第五名;

2016年第31届奥运会:四分之一决赛0-1负于德国,获得第八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

把历届亚洲杯和亚运会男足冠亚季军排一个亚洲足球奖牌榜,榜首是谁?

在亚洲,中国体育占主导地位,在世界上,中国体育也排在第一位。中国体育值得中国人民的骄傲,但中国男足却被低估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项目,人们希望看到中国足球在世界舞台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不幸的是,每一场世界足球比赛中国足球总会失去链条,给人们留下无尽的痛苦。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看一看亚运会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中国已经连续两次夺得足球金牌。1954年在马尼拉举行的第二届亚运会和1958年在东京举行的第三届亚运会和中国台北两次夺得冠军。这段历史也值得中国人民骄傲。然而,自1974年中国正式参加第七届亚运会以来,中国男足经历了短暂的兴衰,特别是近十年来,与亚洲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足球的实力并没有增强,反而下降,成绩没有提高,反而退步,与中国日益巩固的亚洲霸权地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面对在中国台北夺得金牌的光荣,中国足球的青年男子应该努力取得进步,争取在亚运会上获得金牌,以捍卫国家荣誉!

谁能提供一下历届亚运会奖牌榜名单?

第一届亚运会奖牌榜:日本独霸 东道主获得第二

1949年2月亚洲体育协会宣告成立,并确定第一届亚运会于1950年新德里举办。其后新德里亚运会组委会迅速成立。但是由于二次世界大战的创伤还未愈合,刚刚独立的印度共和国没有巨大的经济实力来支持亚运会。在这种经济拮据的窘境下,在规定的期限内,亚运会所必需的各项体育设施未能如期完工;组委会在欧洲订购的比赛器材也没能按时发送到新德里。于是,亚运会联合会同意将运动会向后顺延一年至1951年举行。

11个国家和地区出席首次亚运会,分别是:阿富汗、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印度、伊朗、日本、尼泊尔、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日本在本届亚运会上威风凛凛,获得24枚金牌,仅田径32枚金牌中就得到20枚,开始了对亚洲体坛30年的统治。印度则是天时地利之便,各种运动都得到奖牌,总奖牌排在第2。

共有489名运动员(其中女运动员31名)在第一届亚运会6类运动57项比赛进行角逐。各项奖牌分配情况为:田径33块、游泳8块、举重7块、自由车4块、跳水2块、水球、篮球、足球各1块,共57块。其中,伊朗队夺得了举重项目的所有金牌。

以下为第一届亚运会奖牌榜:

排名 国家/地区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1 日本 24 20 14 58
2 印度 15 18 19 51
3 伊朗 8 5 2 15
4 新加坡 4 6 2 12
5 菲律宾 3 5 7 15
6 锡兰 0 1 0 1
7 印尼 0 0 5 5
8 缅甸 0 0 3 3
总计 54 55 52 161

第二届亚运会奖牌榜:中华台北第六 夺足球金牌

第二届亚运会于1954年5月1日~1954年5 月9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41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等八个大项的角逐。

中国台北派出了由137名运动员组成的代表团首次参加亚运会。荣誉团长由当时已高龄72岁的国际奥委会委员王正廷担任。“亚洲铁人”杨传广一鸣惊人,夺得男子十项全能金牌,而男子足球金牌也被顺利拿下。最终中国台北以2金、4银、7铜的成绩名列第6。

以下为第二届亚运会奖牌榜:

排名 国家/地区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1 日本 38 36 24 98
2 菲律宾 14 14 17 45
3 韩国 8 6 5 19
4 巴基斯坦 4 5 0 9
5 印度 4 4 5 13
6 中华台北 2 4 6 12
7 缅甸 2 0 2 4
8 以色列 2 0 1 3
9 新加坡 1 3 4 8
10 锡兰 0 1 1 2
11 印尼 0 0 3 3
12 香港 0 0 1 1
总计 75 73 69 218

第三届亚运会奖牌榜:日本遥遥领先 台北列第四

第三届亚运会于1958年5月24日-6月1日(为期9天)在日本东京(Tokyo)举行。1,692名运动员参加了13个大项的比赛。

参赛国家及地区:韩国、日本、中华台北、印度、菲律宾、缅甸、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斯里兰卡、阿富汗、巴基斯坦、越南、马来西亚、香港、柬埔寨、以色列、文莱、伊朗、巴林、尼泊尔(共20个)。

比赛项目: 田径、游泳、足球、篮球、举重、摔跤、拳击、射击、网球、排球、 乒乓球、曲棍球、自行车(共13个)

备注:

1、用“Ever onward--永远向前”作为亚洲运动会的口号。

2、呈现综合性国际体育大会的规模。

3、打破3项游泳世界纪录,刷新47项亚运会纪录

第三届亚运会奖牌榜如下:

排名 国家/地区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1 日本 67 41 30 138
2 菲律宾 8 19 21 48
3 韩国 8 7 12 27
4 中华台北 6 9 10 25
5 巴基斯坦 6 5 4 15
6 印度 5 3 3 11
7 伊朗 4 6 6 16
8 越南 2 0 0 2
9 缅甸 2 0 0 2
10 新加坡 1 1 0 2
11 锡兰 1 0 0 1
12 印尼 0 2 4 6
13 泰国 0 1 3 4
14 马来西亚 0 0 2 2
15 以色列 0 0 3 3
16 香港 0 0 1 1
总计 110 94 97 301

第四届亚运会奖牌榜:韩国仅第五 海峡两岸缺席

第四届亚运会于1962年8月24日至9月4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会期为12天。印尼取得了第四届亚运会举办权后,因政治和宗教的原因,拒绝会员国以色列和中华民国参赛。本届亚运会参赛国家及地区有:韩国、日本、印度、菲律宾、缅甸、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锡兰、阿富汗、巴基斯坦、越南、马来西亚、香港、高棉、泰国、尼泊尔。

1545名运动员参赛。比赛项目有田径、游泳、足球、网球、篮球、排球、乒乓球、自行车、拳击、摔跤、射击、曲棍球、羽毛球。刷新36项亚运会纪录。

第四届亚运会奖牌榜如下:

排名 国家/地区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1 日本 73 65 23 152
2 印度 10 13 10 33
3 印尼 9 12 27 48
4 菲律宾 7 4 16 27
5 韩国 4 9 10 23
6 巴基斯坦 3 4 4 11
7 泰国 2 5 5 12
8 马来西亚 2 3 5 10
9 缅甸 2 1 7 10
10 新加坡 1 0 1 2
11 锡兰 0 1 2 3
12 香港 0 0 1 1
15 以色列 0 0 3 3
16 香港 0 0 1 1
总计 113 103 108 324

第五届亚运奖牌榜:韩国首度第二 第二集团增多

第五届亚运会于1966年12月9日至12月20 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为期12天。来自18个国家的2,500余名选手和教练等参加14个项目的比赛。

参国家及地区:韩国、日本、台湾、印度、泰国、菲律宾、缅甸、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斯里兰卡、阿富汗、巴基斯坦、越南、马来西亚、香港、以色列、伊朗、尼泊尔(共18个)。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足球、篮球、举重、摔跤、拳击、射击、网球、排球、乒乓球、曲棍球、自行车、羽毛球(共14个)。

第五届亚运会奖牌榜如下:

排名 国家/地区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1 日本 78 53 33 164
2 韩国 12 18 21 51
3 泰国 12 14 11 37
4 马来西亚 7 5 6 18
5 印度 7 4 11 22
6 印尼 7 4 10 21
7 伊朗 6 8 17 31
8 中国台北 5 9 10 24
9 以色列 3 5 3 11
10 菲律宾 2 15 25 42
11 巴基斯坦 2 4 2 8
12 缅甸 1 0 4 5
13 新加坡 0 5 7 12
14 越南 0 1 2 3
15 锡兰 0 0 4 4
16 香港 0 0 1 1
总计 142 145 167 454

第六届亚运会奖牌榜:日本优势大 台北仅获一金

第6届亚洲运动会原定在韩国汉城(今首尔)举行,由于韩国因财政问题放弃主办权,该届运动会改为由泰国曼谷主办。该届亚运会于1970年8月24日至9月4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期为12天。有来自 18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在13个项目中展开了角逐。该届亚运会首次有卫星电视转播赛况。

第六届亚运会奖牌榜如下:

排名 国家/地区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1 日本 74 47 23 144
2 韩国 18 13 23 54
3 泰国 9 17 13 39
4 伊朗 9 7 7 23
5 印度 6 9 10 25
6 以色列 6 6 5 17
7 马来西亚 5 1 7 13
8 缅甸 3 2 7 12
9 印尼 2 5 17 24
10 锡兰 2 2 0 4
11 菲律宾 1 9 12 22
12 中国台北 1 5 12 18
13 巴基斯坦 1 2 7 10
14 新加坡 0 6 9 15
15 柬埔寨王国 0 2 3 5
16 越南 0 0 2 2
总计 137 133 153 423

第七届亚运会奖牌榜:中国首度亮相 获得第三位

第七届亚运会于1974年9月1日至16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阿萨迪体育场开幕,来自25个国家的3,100名运动员参加16项比赛的角逐,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参加人数之多,超过了历届亚运会,第六届亚运会的时候,亚运会联合会的成员还不到20个,参加比赛的人数也只有1700多人。而本届亚运会联合会的成员已增加到将近30个。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伊拉克、老挝、蒙古人民共和国、黎巴嫩、叙利亚的入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的恢复,使第七届亚运会具有更加广泛的代表性。

第七届亚运会奖牌榜如下:

排名 国家/地区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1 日本 75 49 51 175
2 伊朗 36 28 17 81
3 中国 33 46 27 106
4 韩国 16 16 15 57
5 朝鲜 15 14 17 46
6 以色列 7 4 8 19
7 印度 4 12 12 28
8 泰国 4 2 8 14
9 印尼 3 4 4 11
10 蒙古 2 5 8 15
11 巴基斯坦 2 0 9 11
12 斯里兰卡 2 0 0 2
13 新加坡 1 3 7 11
14 缅甸 1 2 3 6
15 伊拉克 1 0 5 6
16 菲律宾 0 2 12 14
17 马来西亚 0 1 4 5
18 科威特 0 1 0 1
19 阿富汗 0 0 1 1
总计 202 199 208 609

第八届亚运会奖牌榜:日本仍为霸主 中国升第二

第八届亚运会于1978年12月9-20日(为期 12天)在泰国曼谷举行,来自27个国家的3,842名选手在总共19个项目中展开的激烈的角逐,日本以70金59银49铜仍为亚运会霸主,中国队以51 金54银45铜居第二位。

以下为第八届亚运会奖牌榜:

排名 国家/地区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1 日本 70 58 49 177
2 中国 51 55 45 151
3 韩国 18 20 31 69
4 朝鲜 15 13 15 43
5 泰国 11 11 20 42
6 印度 11 11 6 28
7 印尼 8 7 18 33
8 巴基斯坦 4 4 9 17
9 菲律宾 4 4 6 14
10 伊朗 2 4 6 12
11 马来西亚 2 1 4 7
12 新加坡 2 1 3 6
13 蒙古 1 3 5 9
14 黎巴嫩 1 1 2 2
15 叙利亚 1 0 0 1
16 缅甸 0 3 3 6
17 香港 0 2 3 5
18 斯里兰卡 0 0 2 2
19 科威特 0 0 1 1
总计 201 198 226 625

第九届亚运会奖牌榜:中国首次超日本 从此称霸

第九届亚运会于1982年11月19日--12月 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来自亚洲33个国家和地区的33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本届亚运会22个大项的比赛,决出了199枚金牌。马术、高尔夫球、手球、赛艇4项第一次被列入亚运会竞赛项目。历时16天的比赛中,有16个队获得了金牌,23个队获得了奖牌。获得奖牌的国家和地区队是历届亚运会中最多的一次。我国派遣了444人组成的庞大体育代表团,在参赛的18个项目中共夺得61枚金牌、51枚银牌和41枚铜牌,在金牌总数上超过了历届亚运会第一名日本队,跃举亚洲首位。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和转折。

第九届亚运会奖牌榜如下:

排名 国家/地区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1 中国 61 51 41 153
2 日本 57 52 44 153
3 韩国 28 28 37 93
4 朝鲜 17 19 20 56
5 印度 13 19 25 57
6 印尼 4 4 7 15
7 伊朗 4 4 4 12
8 巴基斯坦 3 3 5 11
9 蒙古 3 3 1 7
10 菲律宾 2 3 9 14
11 伊拉克 2 3 4 9
12 泰国 1 5 4 10
13 科威特 1 3 3 7
14 叙利亚 1 1 1 3
15 马来西亚 1 0 3 4
16 新加坡 1 0 2 3
17 阿富汗 0 1 0 0
18 黎巴嫩 0 0 1 1
19 巴林 0 0 1 1
20 香港 0 0 1 1
21 卡塔尔 0 0 1 1
22 越南 0 0 1 1
总计 199 199 215 613

第十届亚运会奖牌榜:中韩仅差一金 日本居第三

第十届亚运会于1986年9月20日至10月5日在韩国首都汉城(当时)举行,共有27个国家和地区的4797名官员和选手参加,运动员们在25个项目上争夺269块金牌。

本届新增竞赛项目有:保龄球、柔道和跆拳道。这届亚运会参加人数之多,超过以往任何一届亚运会;比赛项目之全,金牌争夺之激烈,也是历届所不曾有过的。共有二百多人次刷新亚运会纪录,破两项、平两项射箭世界纪录,还有近百人次打破田径、游泳、举重、射击、自行车等项目的亚洲纪录或最好成绩。创新纪录的项目和人数之多,前所未有。

本届亚运会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中国、韩国和日本三强的竞争。这次,三强垄断了金牌的85%左右,形成了亚洲体坛三强鼎立的新格局。

以下为第十届亚运会奖牌榜:

排名 国家/地区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1 中国 94 82 46 222
2 韩国 93 55 76 224
3 日本 58 76 77 211
4 伊朗 6 6 10 22
5 印度 5 9 23 37
6 菲律宾 4 5 9 18
7 泰国 3 10 13 26
8 巴基斯坦 2 3 4 9
9 印尼 1 5 4 10
10 香港 1 1 3 5
11 卡塔尔 1 0 3 4
12 黎巴嫩 1 0 1 2
13 巴林 1 0 1 2
14 马来西亚 0 5 5 10
15 伊拉克 0 5 2 7
16 约旦 0 3 1 4
17 科威特 0 1 7 8
18 新加坡 0 1 4 5
19 沙特 0 1 0 1
20 尼泊尔 0 0 8 8
21 孟加拉国 0 0 1 1
21 越南 0 0 1 1
总计 270 268 299 837

第11届亚运会奖牌榜:中国遥遥领先 获60%金牌

第11届亚运会于1990年9月22日 --10月7日在中国北京举行。来自亚奥理事会成员的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的6578人参加了这届亚运会。代表团数和运动员数都超过了前十届。中国派出636名运动员参加了全部27个项目和2个表演项目的比赛。中国台北时隔12年后,作为中国一个地区的代表队重返亚运大家庭。

中国运动员获得全部金牌的3/5,总体水平在亚洲占有较大的优势。男子游泳运动员沈坚强获5枚金牌,列个人金牌数首位。

以下为第11届亚运会奖牌榜:

排名 国家/地区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1 中国 183 107 51 341
2 韩国 54 54 73 181
3 日本 38 60 76 174
4 朝鲜 12 31 39 82
5 伊朗 4 6 8 18
6 菲律宾 4 5 9 18
7 巴基斯坦 4 1 7 12
8 印尼 3 6 21 30
9 卡塔尔 3 2 1 6
10 泰国 2 7 8 17
11 马来西亚 2 2 4 8
12 印度 1 8 14 23
13 蒙古 1 7 9 17
14 叙利亚 1 0 2 3
15 阿曼 1 0 0 1
16 中华台北 0 10 21 31
17 香港 0 2 5 7
18 斯里兰卡 0 2 1 3
19 新加坡 0 1 4 5
20 孟加拉国 0 1 0 1
21 缅甸 0 0 2 2
22 老挝 0 0 1 1
22 澳门 0 0 1 1
22 尼泊尔 0 0 1 1
22 沙特 0 0 1 1
总计 313 312 358 983

第12届亚运会奖牌榜:日韩争第二 中亚首次参赛

第12届亚运会于1994年10月2日至16日在日本广岛举行,大会以“亚洲人的融合”为标语,共有来自42个国家的6824名选手团在34个比赛项目中争夺奖牌。

1、朝鲜因故未能参加。

2、本届亚运会是首次在首都以外的城市举行的亚运会。

3、本届亚运会是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自脱离前苏联独立后首度参加亚洲运动会,全都榜上有名。其中乌兹别克斯坦男子足球队首度参加即夺金。

以下为第12届亚运会奖牌榜:

排名 国家/地区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1 中国 125 83 58 266
2 日本 64 75 79 218
3 韩国 63 56 64 183
4 哈萨克斯坦 25 26 26 77
5 乌兹别克斯坦 10 11 19 40
6 伊朗 9 9 8 26
7 中华台北 7 12 24 43
8 印度 4 3 15 22
9 马来西亚 4 2 13 19
10 卡塔尔 4 1 15 20
11 印尼 3 12 11 26
12 泰国 3 9 13 25
13 叙利亚 3 3 1 7
14 菲律宾 3 2 8 13
15 科威特 3 1 5 9
16 沙特 1 3 5 9
17 土库曼斯坦 1 3 3 7
18 蒙古 1 2 6 9
19 新加坡 1 1 5 7
20 越南 1 2 0 3
21 香港 0 5 7 12
22 巴基斯坦 0 4 6 10
23 吉尔吉斯斯坦 0 4 5 9
24 约旦 0 2 2 4
25 阿联酋 0 1 3 4
26 澳门 0 1 1 2
26 斯里兰卡 0 1 1 2
28 孟加拉国 0 1 0 1
29 文莱 0 0 2 2
29 缅甸 0 0 2 2
29 尼泊尔 0 0 2 2
29 塔吉克斯坦 0 0 2 2
总计 335 335 411 1081

第13届亚运会奖牌榜:中韩日垄断 东道主创佳绩

第13届亚运会于1998年12月6-20日(为期15天)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41个国家及地区的9,699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足球、篮球等36个项目的角逐。最后中国、韩国、日本获得奖牌榜的前三名。

以下为第13届亚运会奖牌榜:

排名 国家/地区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1 中国 129 78 67 274
2 韩国 65 46 53 164
3 日本 52 61 68 181
4 泰国 24 26 40 90
5 哈萨克斯坦 24 24 30 78
6 中华台北 19 17 41 77
7 伊朗 10 11 13 34
8 朝鲜 7 14 12 33
9 印度 7 11 17 35
10 乌兹别克斯坦 6 22 12 40
11 印尼 6 10 11 27
12 马来西亚 5 10 14 29
13 中国香港 5 6 6 17
14 科威特 4 6 4 14
15 斯里兰卡 3 0 3 6
16 巴基斯坦 2 4 9 15
17 新加坡 2 3 9 14
18 卡塔尔 2 3 3 8
19 蒙古 2 2 10 14
20 缅甸 1 6 4 11
21 菲律宾 1 5 12 18
22 越南 1 5 11 17
23 土库曼斯坦 1 0 1 2
24 吉尔吉斯斯坦 0 3 3 6
25 约旦 0 3 2 5
26 叙利亚 0 2 4 6
27 尼泊尔 0 1 3 4
28 阿联酋 0 1 1 2
29 澳门 0 1 0 1
30 孟加拉国 0 0 1 1
30 文莱 0 0 1 1
30 老挝 0 0 1 1
30 阿曼 0 0 1 1
总计 379 381 467 1227

第14届亚运会奖牌榜:中日韩三甲 朝鲜第九名

第14届亚运会于2002年9月29日至10月 14日在韩国釜山举行。44个国家和地区的7,556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设有38个竞赛项目,18000名记者、官员和运动员。这是在亚运会历史上第一次所有44个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成员全部参加的一届。包括朝鲜和阿富汗。

排名 国家/地区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1 中国 150 84 74 308
2 韩国 96 80 84 260
3 日本 44 74 72 190
4 哈萨克斯坦 20 26 30 76
5 乌兹别克斯坦 15 12 24 51
6 泰国 14 19 10 43
7 中华台北 10 17 25 52
8 印度 10 12 13 35
9 朝鲜 9 11 13 33
10 伊朗 8 14 14 36
11 沙特阿拉伯 7 1 1 9
12 马来西亚 6 8 16 30
13 新加坡 5 2 10 17
14 印尼 4 7 12 23
15 越南 4 7 7 18
16 中国香港 4 6 11 21
17 卡塔尔 4 5 8 17
18 菲律宾 3 7 16 26
19 巴林 3 2 2 7
20 吉尔吉斯斯坦 2 4 6 12
21 科威特 2 1 5 8
22 斯里兰卡 2 1 3 6
23 巴基斯坦 1 6 6 13
24 缅甸 1 5 6 12
25 土库曼斯坦 1 2 1 4
26 蒙古 1 1 12 14
27 黎巴嫩 1 0 0 1
28 塔吉克斯坦 0 2 4 6
29 中国澳门 0 2 2 4
30 阿联酋 0 2 1 3
31 孟加拉国 0 1 0 1
32 尼泊尔 0 0 3 3
32 叙利亚 0 0 3 3
34 老挝 0 0 2 2
35 约旦 0 0 2 2
36 阿富汗 0 0 1 1
36 文莱 0 0 1 1
36 巴勒斯坦 0 0 1 1
36 也门 0 0 1 1
总计 427 421 502 1350

第15届亚运会奖牌榜:中国遥遥领先 上榜国增多

第15届亚运会于2006年12月1日至15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1.1万名运动员参加该届比赛423个小项的争夺。

多哈亚运会是亚洲历史上首次有45个亚洲国家和地区参加的比赛,亚运火炬将首次传遍所有参赛国家和地区,赛事首次提供高清数字电视信号,而国际象棋和铁人三项将首次被列为比赛项目,足球、篮球、排球、游泳、羽毛球、乒乓球、武术、摔跤、田径、台球、垒球、柔道、网球、马术、皮划艇、藤球、拳击、手球、赛艇、健美、射击、击剑、射箭、帆船帆板、高尔夫、软式网球、举重、曲棍球、体操、空手道、棒球、保龄球、跆拳道、自行车等项目依旧是亚运会竞赛单元不可或缺的部分。

第15 届亚运会奖牌榜如下:

排名 国家/地区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1 中国 166 87 63 316
2 韩国 58 53 82 193
3 日本 50 71 77 198
4 哈萨克斯坦 23 20 42 85
5 泰国 13 15 26 54
6 伊朗 11 15 22 48
7 乌兹别克斯坦 11 14 15 40
8 印度 10 17 26 53
9 卡塔尔 9 12 11 32
10 中华台北 9 10 27 46
11 马来西亚 8 17 17 42
12 新加坡 8 7 12 27
13 沙特 8 0 6 14
14 巴林 7 9 4 20
15 香港 6 12 11 29
16 朝鲜 6 9 16 31
17 科威特 6 5 2 13
18 菲律宾 4 6 9 19
19 越南 3 13 7 23
20 阿联酋 3 4 3 10
21 蒙古 2 5 8 15
22 印尼 2 4 14 20
23 叙利亚 2 2 2 6
24 塔吉克斯坦 2 0 2 4
25 约旦 1 3 4 8
26 黎巴嫩 1 0 2 3
27 缅甸 0 4 7 11
28 吉尔吉斯斯坦 0 2 6 8
29 伊拉克 0 2 1 3
30 澳门 0 1 6 7
31 巴基斯坦 0 1 3 4
32 斯里兰卡 0 1 2 3
33 老挝 0 1 0 1
33 土库曼斯坦 0 1 0 1
35 尼泊尔 0 0 3 3
36 阿富汗 0 0 1 1
36 孟加拉国 0 0 1 1
36 也门 0 0 1 1
总计 428 423 542 1393

历届亚运会金牌榜

历届亚运会金牌榜:

1951年新德里:日本(24),印度(15),伊朗(8),新加坡(5),菲律宾(5),锡兰(0)

1954年马尼拉:日本(38),菲律宾(14),韩国(8),巴基斯坦(5),印度(5),中国台北(2)

1958年东京:日本(67),菲律宾(8),韩国(8),伊朗(7),中国台北(6),巴基斯坦(6)

1962年雅加达:日本(73),印度尼西亚(11),印度(10),巴基斯坦(8),菲律宾(7),韩国(4)

1966年曼谷:日本(78),韩国(12),泰国(12),马来西亚(7),印度(7),伊朗(6)

1970年曼谷:日本(74),韩国(18),泰国(9),伊朗(9),印度(6),以色列(6)

1974年德黑兰:日本(75),伊朗(36),中国(33),韩国(16),朝鲜(15),以色列(7)

1978年曼谷:日本(70),中国(51),韩国(18),朝鲜(15),泰国(11),印度(11)

1982年新德里:中国(61),日本(57),韩国(28),朝鲜(17),印度(13),印度尼西亚(4)

1986年首尔:中国(94),韩国(93),日本(58),伊朗(6),印度(5),菲律宾(4)

1990年北京:中国(183),韩国(54),日本(38),朝鲜(12),伊朗(4),巴基斯坦(4)

1994年广岛:中国(126),日本(64),韩国(63),哈萨克斯坦(27),乌兹别克(11),伊朗(9)

1998年曼谷:中国(129),韩国(65),日本(52),泰国(24),哈萨克斯坦(24),中国台北(19)

2002年釜山:中国(150),韩国(96),日本(44),哈萨克斯坦(20),乌兹别克(15),泰国(14)

2006年多哈:中国(165),韩国(58),日本(50),哈萨克斯坦(23),泰国(13),伊朗(11)

2010年广州:中国(199),韩国(76),日本(48),伊朗(20),哈萨克斯坦(18),印度(14)

2014年仁川:中国(151),韩国(79),日本(47),哈萨克斯坦(28),伊朗(21),泰国(12)

扩展资料:

亚洲运动会:同义词 亚运会一般指亚洲运动会

亚洲运动会简称亚运会,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成员国轮流主办,每四年举办一届,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分为亚洲夏季运动会(亚运会)、亚洲冬季运动会(亚冬会)、亚洲青年运动会(亚青会)、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亚残会)。

自1951年开始第1届,截至2018年共举办了18届,每四年一届。参赛国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等国

最初由亚洲运动会联合会主办,1982年后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Olympic Council of Asia)主办。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09月10日至2022年09月25日在中国杭州举行。第20届亚运会将于2026年09月18日至2026年10月03日在日本名古屋举行。

发展历程:亚洲运动会的前身是远东运动会,1911年由菲律宾体育协会发起,每两年举办一次,轮流在菲律宾的马尼拉、中国的上海和日本的大阪举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许多国家先后摆脱了殖民的统治,获得了独立和解放,建立了新的社会制度。随着战争创伤的平复,人民生活日趋安定,体育运动也逐渐活跃起来。因战争而中断了12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又再次恢复举行。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亚洲体育界人士产生了组建一个统一的亚洲体育领导机构,以推动亚洲体育运动发展的愿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亚运会

中国在历届亚运会上取得金牌数各是多少?名次呢?

第8届曼谷亚运会, 中国获得51枚金牌,排名第二。

第9届新德里亚运会,中国获得61枚金牌,首次居于第1位。

第10届汉城亚运会,中国获得94金牌,排名第一。

第11届北京亚运会,中国获得183金牌,排名第一。

第12届广岛亚运会,中国获得125金牌,排名第一。

第13届曼谷亚运会,中国获得129枚金牌,排名第一。

第14届釜山亚运会,中国获得150金牌,排名第一。

第15届多哈亚运会,中国获得165金牌,排名第一。

第16届广州亚运会,中国获得199金牌,排名第一。

第17届仁川亚运会,中国获得151金牌,排名第一。

第18届雅加达亚运会,中国获得132金牌,排名第一。

扩展资料:

亚洲运动会的前身是远东运动会,1911年由菲律宾体育协会发起,每两年举办一次,轮流在菲律宾的马尼拉、中国的上海和日本的大阪举行。

1948年伦敦奥运会举办期间,中国与菲律宾的体育界人士计划恢复远东运动会,并与亚洲各国体育界人士商讨。

印度体育界领导人古鲁桑迪邀请了13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召开了关于成立亚洲体育运动组织的筹备会议。并确定于1949年02月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办第一届亚洲运动会。

1949年02月,亚洲各国体育界代表在新德里召开会议,会上正式成立了“亚洲业余体育联合会”。该联合会后来更名为“亚洲运动会联合会”,1981年更名为“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

1951年03月,第1届亚运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当时只有489人参加。到1978年第8届时,参加人数已超过了4000人。亚洲运动员已成为世界体坛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中国更是世界的体育大国和亚洲的体育霸主。

2019年3月5日,亚奥理事会决定正式邀请大洋洲国家参加将于2022年在杭州举办的第19届亚运会,参赛项目包括业余拳击、赛艇、棒垒球、赛马、击剑、手球和帆船比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届亚洲运动会奖牌榜

介绍一下亚运会的历史及中国历届成绩

亚运会自1951年开始第1届,截至2018年共举办了18届,每四年一届。参赛国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等国。最初由亚洲运动会联合会主办,1982年后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主办。

中国从1974年第7届开始参加亚运会,历届成绩如下:

第7届 时间:1974年  地点:伊朗德黑兰

首次成为亚洲运动会协会会员的中国,第1次参加亚运会,由团长赵正洪率领269人的代表团,参加14个大项的比赛。成绩1鸣惊人,中国仅次于日本排名第2,共夺得33金、64银、27铜共114枚奖牌

第8届 时间:1978年 地点:泰国曼谷

年轻的中国运动员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参加的15大类的比赛中,共获得51枚金牌、54枚银牌和46枚铜牌,打破24项亚运会纪录、34项全国纪录,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乒乓球、体操,跳水、击剑、射击、男篮和水球成绩出类拔萃。总成绩跃至奖牌榜第二位。

第9届 时间:1982年 地点:印度新德里 

中国运动员比赛中共夺得61枚金牌、51枚银牌和41枚铜牌,在金牌总数上超过了历届亚运会第一名日本队,首次居于第1位。创男子跳高今年世界最好成绩的中国选手朱建华被评为本届亚运会唯一最佳运动员。

第10届 时间:1986年 地点:韩国汉城

中国队参加了25种运动中的20种运动比赛,除了高尔夫及足球未得奖牌之外,18种运动获得奖牌,其中15种运动夺得金牌。最后以94金82银及46铜共222枚奖牌,在所有参赛国家地区中排名第1。

第11届

时间:1990年 地点:中国北京 中国以东道主之利,囊括了183金、107银和51铜共341枚奖牌,远远高于所有其它国家的奖牌数。韩国最后以54金、54银、73铜共181枚奖牌,排名第2。日本得到38金、60银、76铜共174枚奖牌排在第3。

第12届 时间:1994年 地点:日本广岛

中国的金牌数虽下滑到125枚,但仍排名第一,在亚洲稳居王座。

第13届 时间:1998年 地点:泰国曼谷

中国仍是亚运会的超级巨人,共夺走129枚金牌、77枚银牌和68枚铜牌,总共274枚奖牌的成绩。香港在回归中国之后,首次以中国香港名称参加亚运会,并且拿下5面金牌。

第14届 时间:2002年 地点:韩国釜山

中国金牌150枚,银牌84枚,铜牌74枚,总奖牌308枚,中国队在这届亚运会金牌数和奖牌数都是名列第一。

第15届 时间:2006年 地点:卡塔尔多哈

中国金牌165枚,银牌88枚,铜牌63枚,总奖牌316枚,这是非本土举办亚运会中国队获得金牌数最多的一次。

第16届 时间:2010年 地点:中国广州

中国金牌199枚,银牌119枚,铜牌98枚,总奖牌416枚,这是第二次在中国本土举办的亚运会,也是中国健儿获得奖牌最多的一届,远远高于其它国家。

第17届 时间:2014年 地点:韩国仁川

中国金牌151枚,银牌109枚,铜牌85枚,总奖牌345枚

第18届 时间:2018年8月 地点:印尼雅加达

中国军团以132金92银65铜的绝对优势一路领跑金牌榜和奖牌榜,但132金却创造了近16年的最差成绩。

扩展资料

亚运会会徽

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第一代会徽的中间是1轮放射16道光芒的红日,象征着亚洲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着亚洲运动的蓬勃发展与迅速推广。红日上方是国际奥委会的标志——奥运五环,下面写有“Ever Onward”,底部是“Olympic Council of Asia”的字样。

第二代的会徽设计于2006年12月02日多哈亚运会期间公布。新会徽的中央也是红日,红日上面盘环绕着一条龙,下面环绕着一只鹰,代表亚洲的团结,并强调了东方巨龙中国以及鹰所代表的阿拉伯国家在亚洲体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会徽下方是五环以及“Olympic Council of Asia”的字样。

新的会徽即日开始使用,但在首个使用新运动会的将是2007年亚洲室内运动会。12月底,亚奥理事会的官方网页上已经逐步换上新的会徽。

由于亚运会是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主办,所以自从第2届亚运会起,如历届奥运会会徽必须要有五环图案一样,从今以后的亚运会的会徽上也必须要融入会徽的中心图案一放射16道光芒的红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届亚洲运动会奖牌榜

历届亚运会的主办国和金牌榜

●●第一届新德里亚运会

■ 概要

-时间 : 1951. 3. 4 ~ 3. 11 (8日)
-参加国:日本、泰国、印度、菲律宾、缅甸、伊朗、印尼、新加坡、锡兰(现 斯里兰卡)、阿富汗、尼泊尔(一共11个国家)
-参加者:489名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足球、篮球、举重(一共6个项目)

■ 备注

-韩国战争爆发,因此韩国没有参加本届亚运会。
-以加入国际联盟为条件,容许了日本的参加。

●●第二届马尼拉亚运会

■ 概要

-时间 : 1954.5.1—9(9日)
-参加国:韩国、日本、台湾、泰国、印度、菲律宾、缅甸、印尼、新加坡、锡兰(现 斯里兰卡)、阿富汗、巴基斯坦、越南、马拉西亚、文莱、香港、以色列、高棉(一共18个国家)
-参加者:1,280名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足球、篮球、举重、摔跤、射击(一共8个项目)

■ 备注

-创立亚运会的会员国——叙利亚脱离会员国组织。
-韩国首次参加。

●●第三届东京亚运会

■ 概要

-时间 : 1958.5.24—6.1 (9日)
-参加国:韩国、日本、台湾、印度、菲律宾、缅甸、印尼、新加坡、锡兰(现 斯里兰卡)、阿富汗、巴基斯坦、越南、马拉西亚、文莱、香港、以色列、柬埔寨、伊朗、巴林、尼泊尔(一共20个国家)
-参加者:1,280名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足球、篮球、举重、摔跤、射击、网球、排球、乒乓球、曲棍球、自行车(一共13个项目)

■ 备注

-指定了“不断前进”做标语。
-具备了亚洲国际综合性体育大赛的面目。

●●第四届雅加达亚运会

■ 概要

-时间 : 1962. 8. 24 ~ 9. 4 (12日)
-参加国:韩国、日本、泰国、印度、菲律宾、缅甸、印尼、新加坡、锡兰(现 斯里兰卡)、阿富汗、巴基斯坦、马拉西亚、文莱、香港、柬埔寨、越南(一共16个国家)
-参加者:1,460名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足球、网球、篮球、排球、乒乓球、自行车、拳击、摔跤、射击、曲棍球、羽毛球(一共13个项目)

■ 备注

-由于政治的和宗教的问题跟主办国发生矛盾,台湾和以色列没有参加。
-“平和和友谊”的亚运会理想受到损害。

●●第五届曼谷亚运会

■ 概要

-时间 : 1966. 12. 9 ~ 12. 20 (12日)
-参加国:韩国、日本、台湾、泰国、印度、菲律宾、缅甸、伊朗、印尼、新加坡、阿富汗、尼泊尔、巴基斯坦、马拉西亚、香港、以色列、越南、锡兰(现 斯里兰卡)(一共18个国家)
-参加者:2,486名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足球、网球、篮球、排球、乒乓球、自行车、拳击、摔跤、举重、射击、曲棍球、羽毛球(一共14个项目)

■ 备注

-韩国获得奖牌榜第二名。
-确定了韩国的汉城第6届亚运会主办权。

●●第六届曼谷亚运会

■ 概要

-时间 : 1970. 12. 9 ~ 12. 20 (12日)
-参加国:韩国、日本、台湾、泰国、印度、菲律宾、缅甸、伊朗、印尼、新加坡、锡兰(现 斯里兰卡)、尼泊尔、巴基斯坦、马拉西亚、香港、以色列、越南、柬埔寨 (一共18个国家)
-参加者:2,400名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自行车、拳击、摔跤、举重、射击、曲棍球、羽毛球、帆船(一共13个项目)

■ 备注

-韩国放弃了主办权,因此上届亚运会主办国泰国连续承办。

●●第七届德黑兰亚运会

■ 概要

-时间 : 1974. 9. 1 ~ 9. 16 (16日)
-参加国:韩国、日本、中国、朝鲜、泰国、印度、菲律宾、缅甸、伊朗、印尼、新加坡、斯里兰卡、阿富汗、尼泊尔、巴基斯坦、马拉西亚、香港、以色列、越南、谷美尔、蒙古、伊拉克、科威特、巴林、老挝 (一共25个国家)
-参加者:3,010名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射击、自行车、举重、体操、摔跤、拳击、乒乓球、篮球、排球、足球、网球、羽毛球、击剑、曲棍球(一共16个项目)

■ 备注

-中国、朝鲜、蒙古等共产主义国家首次参加。
-主办国伊朗不顾各个阿拉伯国家的反对,容许以色列也参加。

●●第八届曼谷亚运会

■ 概要

-时间 : 1978. 12. 9 ~ 12. 20 (12日)
-参加国:韩国、日本、中国、朝鲜、泰国、印度、菲律宾、缅甸、印尼、新加坡、斯里兰卡、尼泊尔、巴基斯坦、马拉西亚、香港、蒙古、伊拉克、科威特、巴林、沙特阿拉伯、黎巴嫩、卡塔尔、叙利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孟加拉国(一共25个国家)
-参加者:3,842名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足球、网球、篮球、排球、乒乓球、自行车、拳击、摔跤、举重、击剑、射击、体操、曲棍球、羽毛球、射箭、保龄球、帆船
(一共19个项目)

■ 备注

- “亚运会联合会(AGF)”的解体和“亚奥理事会(OCA)”的创立。
-巴基斯坦放弃了主办权,因此在泰国的曼谷举行了本届亚运会。
-以色列和台湾被禁止参加本届亚运会。

●●第九届新德里亚运会

■ 概要

-时间 : 1982.11.19 ~ 12.4 (16日)
-参加国:韩国、中国、朝鲜、泰国、日本、印度、菲律宾、缅甸、伊朗、印尼、新加坡、斯里兰卡、阿富汗、尼泊尔、巴基斯坦、越南、马拉西亚、香港、蒙古、伊拉克、科威特、巴林、老挝、孟加拉国、黎巴嫩、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民主也门、也门、阿曼、马尔代夫(一共33个国家)
-参加者:4,595名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足球、网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手球、自行车、拳击、摔跤、举重、射箭、射击、马术、体操、曲棍球、羽毛球、赛艇、帆船、高尔夫球(一共21个项目)

■ 备注

- “亚奥理事会(OCA)”创立,主管亚运会有关事项。
-中国上升为本届亚运会的奖牌榜第一名。

●●第十届汉城亚运会

■ 概要

-时间 : 1986. 9. 20 ~ 10. 5 (16日)
-参加国:韩国、中国、日本、孟加拉国、不丹、巴林、香港、印泥、印度、伊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黎巴嫩、马拉西亚、马尔代夫、尼泊尔、阿曼、巴基斯坦、菲律宾、卡塔尔、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门、约旦、伊拉克(一共27个国家)
-参加者:4,839名
-比三项目:田径、游泳、射箭、羽毛球、篮球、保龄球、拳击、自相车、马术、击剑、足球、高尔夫球、体操、手球、曲棍球、柔道、赛艇、射击、乒乓球、跆拳道、网球、排球、举重、摔跤、帆船(一共25个项目)

■ 备注

-韩国在金牌总数上超过了日本队,跃居第二位。
-本届亚运会提供了达到奥运会水平的转机。

●●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

■ 概要

-时间 : 1990. 9. 22 ~ 10. 7 (16日)
-参加国:一共37个国家(除了伊拉克和约旦以外,亚奥理事会全会员国都参加)
-参加者:6,122名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射箭、羽毛球、篮球、保龄球、皮划艇、卡巴迪、自相车、击剑、足球、高尔夫球、体操、手球、曲棍球、柔道、赛艇、藤球、射击、垒球、乒乓球、网球、排球、举重、摔跤、武术、帆船(一共27个项目)
-表演比赛项目:棒球、软式网球(2个项目)

■ 备注

-伊拉克被停止亚奥理事会的会员国资格,因此没有参加本届亚运会。

●●第十二届广岛亚运会

■ 概要

-时间 : 1994. 10. 2 ~ 10. 16 (15日)
-参加国:一共42个国家
-参加者:约6,824名
-徽章:鸽子
-吉祥物:"Poppo"(公鸽子), "Cuocu"(木鸽子)
-标语:亚洲人的调和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射箭、羽毛球、棒球、篮球、保龄球、拳击、皮划艇、自相车、马术、击剑、足球、高尔夫球、体操、手球、曲棍球、柔道、卡巴迪、空手道、现代五项、赛艇、藤球、射击、垒球、软式网球、乒乓球、跆拳道、网球、排球、举重、摔跤、武术、帆船(一共34个项目)

■ 备注

-伊拉克被停止亚奥理事会的会员国资格,柬埔寨以准会员国身份参加。
-举行地在亚运会历史上首次不是首都而是地方城市。

●●第十三届曼谷亚运会

■ 概要

-时间 : 1998. 12. 6 ~ 12. 20 (15日)
-参加国:一共41个国家
-参加者:约9,545名
-标语:超过国境的友谊
-比赛项目:田径、射箭、羽毛球、棒球、篮球、台球、保龄球、拳击、皮划艇、自相车、马术、击剑、足球、高尔夫球、体操、手球、曲棍球、柔道、卡巴迪、空手道、赛艇、橄榄球、藤球、射击、垒球、软式网球、壁球、游泳、乒乓球、跆拳道、网球、排球、举重、摔跤、武术、帆船(一共36个项目)

■ 备注

-阿富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没有参加。

●●第十四届亚运会——釜山

日期:2002年9月29日至10月14日(为期16天)

参赛国家及地区:41个国家及地区

参赛人数:9,699名

比赛项目:田径、游泳、足球、篮球、举重、摔跤、拳击、射击、排球、曲棍球、自行车、羽毛球、网球、体操、乒乓球、射箭、帆船帆板、手球、高尔夫、赛艇、击剑、柔道、卡巴迪、藤球、垒球、武术、皮划艇、棒球、保龄球、马术、空手道、现代五项、软式网球、跆拳道、壁球、橄榄球(共41个)

花絮

1、会徽:
本届亚运会的会徽是以太极图案和蓝色的海水为主题,代表全体亚洲人民紧密团结、共同发展的精神。蓝色的海水巧妙地汇聚成一幅太极图案,勾绘出滚滚波涛的磅礴气势。图案上方,是代表亚奥理事会的红色太阳,而太极图案和蓝色海水分别象征着韩国和釜山。

2、吉祥物:
本届亚运会的吉祥物是一只展翅高飞的海鸥,它是主办地釜山市的市鸟。海鸥周身图案运用粗线条的墨迹和自由的线条,显得生动而纯朴,散发出韩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同时粗细线条的搭配也代表着迈向新时代的亚洲各国人民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理想。这只吉祥物的名字叫做“DURIA”,具有“前进中的亚洲(Durative+Asia)”的含义。同时在韩国语中“你和我一起”的发音为“DU-RI”,这也与希望所有参加本届大会的亚洲国家相互团结友爱,不断发展的大会理念相吻合。

3、大会口号:New Vision, New Asia
One Asia Global Busan

奖牌榜前3位

第一:中国 金:150 银:84 铜:74
第二:韩国 金:96 银:80 铜:84
第三:日本 金:44 银:73 铜:72

历届亚运会举办地

第1届  印度新德里1951年03月04日-1951年03月11日

新德里(New Delhi)是印度共和国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印度北方最大的商业中心。根据联合国2014年发布的《世界城市化前景报告》,德里人口达到2500万,位居世界第二,超过人口2100万的孟买成为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

第2届 菲律宾马尼拉1954年05月01日-1954年05月09日

马尼拉(Manila),菲律宾首都及第一大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具国际化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全世界最多元化的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被人们称为“亚洲的纽约”。

第3届 日本 东京 1958年05月24日-1958年06月01日

东京(とうきょう、Tōkyō),是位于日本关东平原中部面向东京湾的国际大都市,是日本事实上的首都(但并没有正式的相关法律规定)。狭义上指东京都、或东京都区部(即东京市区),亦可泛指东京都及周边卫星都市群相连而成的“首都圈”(东京都会区)。

第4届 印度尼西亚  雅加达1962年08月24日-1962年09月02日

雅加达是印度尼西亚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位于爪哇岛的西北海岸,城市面积740平方公里,人口1018万,雅加达是印度尼西亚的经济中心,聚集了全国大部分的财富、人才和政治精英。

第5届 泰国  曼谷1966年12月09日-1966年12月20日

曼谷(泰文:กรุงเทพมหานคร;英文:Bangkok),是泰国首都和最大城市,别名“天使之城”,位于昭披耶河东岸,南临暹罗湾,中南半岛最大城市,东南亚第二大城市,为泰国政治、经济、贸易、交通、文化、科技、教育、宗教与各方面中心。

第6届 泰国曼谷1970年12月09日-1970年12月20日

第7届 伊朗德黑兰1974年09月10日-1974年09月16日

德黑兰(波斯语:تهران‎、Tehrān)是伊朗的首都,同时也是德黑兰省省会,总人口达8,429,807人,是伊朗最大的城市,也是西亚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

第8届 泰国曼谷1978年12月09日-1978年12月20日

第9届 印度新德里1982年11月19日-1982年12月04日

新德里(New Delhi)是印度共和国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印度北方最大的商业中心。根据联合国2014年发布的《世界城市化前景报告》,德里人口达到2500万,位居世界第二,超过人口2100万的孟买成为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主要产业为IT、电信、餐饮住宿服务、金融、媒体和旅游业。

第10届 韩国汉城1986年09月20日-1986年10月05日

首尔(谚文:서울;英文:Seoul),全称首尔特别市,旧称汉城。大韩民国首都,是世界第十大城市 、朝鲜半岛最大的城市,亚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韩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第11届 中国北京1990年09月22日-1990年10月07日

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所在地,也是中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第12届 日本广岛1994年10月02日-1994年10月16日

广岛(ひろしま)是日本本州岛西部的滨海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曾受美国原子弹的破坏,在1958年重建。广岛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被原子弹严重破坏的城市,故在原子弹爆炸之处,建造了广岛和平纪念公园,以祈求永久的和平。然而另一方面,二战时期广岛也是日本的毒气研发基地 。

第13届 泰国曼谷1998年12月06日-1998年12月20日

第14届 韩国 釜山 2002年09月29日-2002年10月14日

釜山(韩语:부산,英语:Busan),全名釜山广域市,位于韩国东南端,是韩国第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历史上一直是东亚大陆和海洋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

第15届 卡塔尔多哈2006年12月01日-2006年12月15日

多哈(阿拉伯语:دوحة;英语:Doha),位于北纬25.26°,东经51.56°,人口约99.8万,占全国人口的54%,其中大部分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讲阿拉伯语。

第16届 中国广州2010年11月12日-2010年11月27日

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花城,是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国际商贸中心、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

第17届 韩国仁川2014年09月19日-2014年10月04日

仁川,韩国西北部滨海城市,第二大港口、第三大城市,面积1062平方公里,人口300万。

第18届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2018年08月18日-2018年09月02日

第19届 中国杭州2022年09月10日-2022年09月25日

杭州,简称“杭”,浙江省省会,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副省级市,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环杭州湾大湾区城市、杭州都市圈城市、中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之一。

第20届   日本    名古屋 2026年09月18日-2026年10月03日    

名古屋市(英文:Nagoya,日文:なごやし),是日本中部爱知县的首府,也是日本三大都市圈(东京大都市圈,京阪神大都市圈,名古屋大都市圈)之一,名古屋大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属于日本二战前规定的国内六大都市之一。全市总面积326.45平方公里,总人口228.4万人(2015年)。

扩展资料:

亚洲运动会的前身是远东运动会,1911年由菲律宾体育协会发起,每两年举办一次,轮流在菲律宾的马尼拉、中国的上海和日本的大阪举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许多国家先后摆脱了殖民的统治,获得了独立和解放,建立了新的社会制度。随着战争创伤的平复,人民生活日趋安定,体育运动也逐渐活跃起来。因战争而中断了12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又再次恢复举行。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亚洲体育界人士产生了组建一个统 一的亚洲体育领导机构,以推动亚洲体育运动发展的愿望。

1948年伦敦奥运会举办期间,中国与菲律宾的体育界人士计划恢复远东运动会,并与亚洲各国体育界人士商讨。

当时的印度体育界领导人古鲁桑迪认为远东运动会不足以体现亚洲体育运动的水平和亚洲人民的团结精神,主张创办一个亚洲所有国家参加的亚洲运动会。他遍访了来伦敦参加本届奥运会的亚洲国家体育界代表,并邀请了13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召开了关于成立亚洲体育运动组织的筹备会议。会议决定起草亚洲运动会的有关文件和章程,并确定于1949年02月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办第一届亚洲运动会。因印度国内原因,这届运动会延期至1951年举行。

参考资料亚洲运动会-百度百科

上一篇:看图识别字体,有什么软件,对着图片拍照,然后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