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勋阳医学院,德意志民族和日耳曼民族有什么区别

来源:连笔字网 2023-12-31 01:03:49 作者:连笔君

德意志民族和日耳曼民族有什么区别

日耳曼民族和德意志民族两个是不同种族的民族。但在德国境内,这两个民族比例占的很高。
日耳曼民族是古老的民族,分布在欧洲各地;而德意志民族主要集中在德国和奥地利。

德意志民族:德意志民族是德国和奥地利的主体民族。据记载,欧洲北方体格强壮的半开化日耳曼民族已开始替马其顿希腊帝国充当雇佣军。罗马帝国时代,日耳曼雇佣军更是使该帝国得以巩固的重要支柱。

日耳曼民族: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他们在罗马帝国时期与凯尔特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罗马人并称为欧洲的三大蛮族,也是现今欧洲人的代表民族之一。

已知最早使用“日耳曼人”这个词的是希腊人波希多尼,罗马人塔西佗说凯尔特人称莱茵河以东的民族为“日耳曼人”,罗马独裁官尤里乌斯·凯撒也在《高卢战记》中提到日耳曼人。

扩展资料

日耳曼人:他们在罗马帝国时期与凯尔特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罗马人并称为欧洲的三大蛮族,也是现今欧洲人的代表民族之一。

现今瑞典南部境内、挪威西部境内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被认为是日耳曼人的故乡,后部分向欧洲南部迁徙,于罗马帝国时期南迁至德国北部并分裂为多个部落。

并赶走了居住在阿尔卑斯山北部广大平原上的凯尔特人,并在罗马帝国衰亡后在其废墟上建立了多个国家。

并在发展途中大力吸收继承并发扬了来源自古代希腊与罗马的自然科学知识与经验,以及在罗马合法并经过改造过后的基督教,并在13世纪前迅速崛起。

日耳曼诸民族的族源尚无确说。据说是使用铁器的北欧人与使用青铜器、操印欧语系的波罗的海南岸居民混合而成,青铜时代晚期,这些人居住在现今瑞典的南部、丹麦半岛以及德国北部介于埃姆河、奥得河与哈次山脉之间的那片地方。

最早使用“日耳曼人”这个词的是希腊历史学家波希多尼。他在约前80年时第一次使用这个词。也许他在与中欧的某一个今天无法考证的小民族接触时听到了这个词并将它用来称呼所有的日耳曼民族。有可能这样一个小民族的名字后来成为了整个民族群的名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日耳曼

哪些国家属于日耳曼民族

日耳曼民族的代表国家有:德国、奥地利、瑞士、英国(英格兰)、荷兰、挪威、丹麦、瑞典、冰岛等,以上国家日耳曼民族占绝大部分比例。

日耳曼人分为北日耳曼人、西日耳曼人、东日耳曼人。北日耳曼人是斯堪的纳维亚的日耳曼人。他们后来演化为丹麦人、瑞典人、挪威人和冰岛人。考古学家将北日耳曼人又分东西两股。

西日耳曼人包括:易北河日耳曼人如斯维比人,后来演进为施瓦本人、马科曼尼人,最终成为巴伐利亚人。北海日耳曼人如巴塔维人、弗里斯兰人、考肯人、萨克森人、盎格鲁人、朱特人等,后来形成盎格鲁-撒克逊人/英格兰人。莱茵河-威悉河日耳曼人如切鲁西人、卡狄人为、法兰克人等。

在东日耳曼人中有波罗的海南的哥特人、汪达尔人和勃艮第人等。考古学家将他们细分为四个组。由于匈奴人从亚洲进入以及斯拉夫人从东欧涌入这些人受到非常大的压力,他们被迫向西和向南迁徙,这使他们与当地人之间产生了很多冲突。

扩展资料

日耳曼民族的起源

日耳曼民族据说是使用铁器的北欧人与使用青铜器、操印欧语系的波罗的海南岸居民混合而成,青铜时代晚期,这些人居住在现今瑞典的南部、丹麦半岛以及德国北部介于埃姆河、奥得河与哈次山脉之间的那片地方。

最早使用“日耳曼人”这个词的是希腊历史学家波希多尼。他在约前80年时第一次使用这个词。也许他在与中欧的某一个今天无法考证的小民族接触时听到了这个词并将它用来称呼所有的日耳曼民族,有可能这样一个小民族的名字后来成为了整个民族群的名字。

公元前51年恺撒在他的《高卢战记》中使用了日耳曼人这个名称。恺撒这里将所有莱茵河以东的民族统称为日耳曼人。在此之前罗马人将欧洲西部的民族称为凯尔特人,而欧洲东部的民族被称为斯基泰人。此时罗马人才认识到日耳曼人并非凯尔特人,而是一个独立的民族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尔曼

德意志和日耳曼有什么区别?

简单的说就是日尔曼中的一支慢慢演变形成为德意志
德意志民族:

公元前后,古代日尔曼人在民族制度解体过程中形成了部落联盟,并于四五世纪时移居到现今的德国领土上,距今1000年前形成德意志民族。公元913年,德意志国家创立,962年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成立。12-14世纪,中央皇权趋于旁落诸侯割据局面形成,17世纪的德国有几十个封建邦国。1815年德意志联邦正式成立,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1866年以后普鲁士帝国(以俾斯麦任首相的威廉王朝)逐渐强盛并在1870年普法战争中大败法国(导致巴黎公社起义)。普法战争后德国正式走上扩军备战和侵略道路并于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德国战败德意志帝国瓦解,代之而起的是魏玛共和国,1933年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上台执政并于1939年挑起二次大战,
德意志人来源于古德语的 diot (人民)一词,最早指生活在法兰克王国东部的日耳曼部落讲的方言。公元5世纪末,日耳曼人中的一支法兰克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843年,法兰克王国分裂,居住在莱茵河右岸的日耳曼人均被划归东法兰克王国。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成为东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并建立了德意志王朝。德意志这一名称在这一时期出现。中世纪欧洲宗教冲突和民族主义运动兴起,最终触发了“三十年战争”(1618--1648),结果是德意志王朝境内的诸侯纷纷独立,诸侯多达300多个。19世纪上半叶,在德意志境内的各诸侯国当中,由霍亨索伦家族统治的普鲁士王国日益强大,在德意志各邦中跃居霸主地位。1871年,普鲁士王国在普法战争中取胜,同时它迅速统一各邦,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德意志帝国,普鲁士国王威廉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最终完成了德意志民族的统一。

日尔曼民族:

日耳曼人是欧洲的古代民族之一,公元前5世纪起,以部落集团的形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边的北欧地区,古罗马人称之为日耳曼人。这一时期日耳曼人分为南北两大支系。北支系在北欧地区扩充领域,他们是现代瑞典人、挪威人和丹麦人的祖先。南支系又分为东西两支。东支包括哥特人、汪达尔人以及勃艮第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其族体和语言都融化在地中海沿岸各民族中。西支分为三个区域性集团:(1)北海沿岸集团,包括巴塔维人、弗里斯人、考肯人、盎格鲁人和朱特人等。前两者是现代荷兰人的祖先,后三者融合成盎格鲁-撒克逊人。(2)莱茵-威悉河集团。其中的卡狄人为黑森人的祖先,另外的部落在公元3世纪融合成法兰克人。(3)易北河集团。其主体是斯维比人,斯维比人后演进为施瓦本人,据说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和霍亨索伦家族即源于此。这个集团的马科曼尼人和夸迪人最终成为巴伐利亚人。到公元8世纪,除去不列颠各岛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整个西支的日耳曼人都统一于法兰克王国之中,以后逐渐形成德意志民族。

补充

请谢谢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请谢谢,你我,你不会损失什么,我费流量给你解答,你的问题解决了,你我,你得到10分,我得到20分,问题也解决了,两全其美,请谢谢!

哪些国家讲德语,日耳曼民族和德意志民族有什么区别?

日尔曼人是今天英国、法国、德国、瑞典等人的共同祖先
今天的德意志民族统称日尔曼人,他们是由法兰克人、萨克森人、施瓦本人和巴伐利亚人等这些古老的日尔曼部族经过近前年的同生共长而形成的。

德国人有的称日耳曼人有的称德意志人,请问日耳曼人和德意志人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日耳曼人:德国、奥地利、丹麦、瑞典、挪威

德意志人:德国、奥地利

英格兰人是有日耳曼血统的人,苏格兰人不是

德国为什么叫日耳曼民族

日尔曼人是今天英国、法国、德国、瑞典等人的共同祖先 。今天的德意志民族统称日尔曼人,他们是由法兰克人、萨克森人、施瓦本人和巴伐利亚人等这些古老的日尔曼部族经过近前年的同生共长而形成的。在前面介绍德国历史时,就想到了古老的日尔曼人,在此,不妨进一步说明一下。

日尔曼人是欧洲的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公元前5世纪,他们就以部落集团的形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围的北欧地区。古罗马人称他们为日尔曼人。就其历史发展而言,它可分为南北两大支系。北支系在北欧地区发展,成为现在的瑞典人、挪威人和丹麦人的祖先。南方支系又分成东、西两支。东支包括哥牧人、汪达尔人、勃艮第人等,在此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该支系本身及其语言都同化在地中海沿岸各民族之中。

西支此后又形成了三个区域性集团:一是北海沿岸集团,它包括巴塔维人、佛里斯人、考肯人、盎格鲁人和哥牧人等,前二个后来成为荷兰人的祖先,后三者融合成盎格鲁—撒克逊人,这一支后来去了不列颠各岛,发展成为今天的英格兰人;二是莱茵—威悉河集团,其中的卡狄人为黑森人的祖先,另外的部落在公元3世纪融合成法兰克人;三是易北河集团,其中的斯维.比人后来演变为施瓦本人,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和普鲁士的霍亨索伦家族就源于此。这一支的马科曼尼人和夸迪人最终成为巴伐利亚人。

到公元8世纪,除去不列颠各岛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外,整个西支的日尔曼人都统一在法兰克王国之中,以后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德意志民族。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德意志民族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今天虽然原始形态的古老部族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与部族同名的联邦州,但由于德国历史上小邦分治的状态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继承了部族传统,并把这些传统、方言、乃至部族的性格特征保留下来,一直延续至今。由此,在德国,人们被分为巴伐利亚人、施瓦本人、莱茵兰人、黑森人、梅克伦堡人、萨克森人、威斯特法伦人等。

人们对他们的性格特征也有一些固定的看法,比如,梅克伦堡人沉默寡言、莱茵兰人豪放开朗、威斯特法伦人老成持重、施瓦本人省吃俭用、萨克森人勤劳机灵等等。他们不仅在性格上有差异,就是在建筑和居住区的风格、日常习惯、服装以及食谱上也都保留了各自突出的特点。 GERMAN 直译就是德国,其他就不用说了吧 。

日耳曼人和德意志人有什么区别

「日耳曼人」(拉丁语 Germani)是古罗马人用来指称罗马文明世界的东北边境之外,莱茵河东岸、多瑙河北岸——也就是现如今大约在德国、波兰、荷兰、丹麦、瑞典南部这一范围之内——那些操着相似的语言、野蛮而未开化部落的泛称。正如罗马西北方向莱茵河以西那些相对弱小而后由罗马征服的野蛮人被罗马人称为高卢人(Galli)一样,日耳曼人是个外来的称呼,此情形可类比为古中国对于西戎北狄的称谓。

日耳曼人、德意志民族、雅利安人之间什么关系?

日耳曼人是古代占据中欧和东欧广大地区的部族,自称德意志人(Deutsche),古罗马人称之为日耳曼人。分布在莱茵河以东,维斯瓦河以西,多瑙河以北地区,从事游猎、畜牧为主,长期处于原始氏族社会阶段,其语系属于印欧语系日尔曼语族。
雅利安人(梵文:09ry09,“高尚”)是高加索以及中亚的古代部落,使用印欧语系的语言。前2000年左右,这个部落分化成两个分支,第一个组定居在伊朗高原,第二个在印度北部。
在伊朗,他们和古代的埃兰人融为一体,形成了后来的波斯人、米提亚人、斯基泰人等等。
在印度,他们往南部驱逐德拉维达人,创造了吠陀文化和建立了种姓制度,把印度-雅利安语族的语言带到了印度。
在20世纪,纳粹分子改变“雅利安”原来的意义,用这个字眼指“高尚的纯种”,认为德国人是雅利安人的典范。实际上,欧洲的唯一一个雅利安民族,茨岗人遭到纳粹的迫害,这就说明了纳粹人的人类学概念有严重的矛盾。

日尔曼人和德意志民族是什么关系

日耳曼人其实是一个总称,下面还有三个分支(就像汉族还分客家人、闽南人等等一样),其中一个分支叫法兰克人,他们抢了罗马的土地建立了法兰克王国,之后法兰克王国解体成东、中、西三个国家,东法兰克国其实就是后来的德国,当时这个地方的方言被成为德意志,他们建国之后就取名为德意志帝国,然后他们就自称德意志民族了,就像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自称中华民族一样。

日耳曼族和德意志族是不是同一个民族?

准确来说,日耳曼是许西欧民族的先祖。德意志只是其中一支分支。

日尔曼人是一些语言、文化和习俗相近的民族的总称。这些民族从前2千年到约4世纪生活在欧洲北部和中部。日尔曼人不称自己为日尔曼人。在他们的漫长历史中他们可能也没有将自己看作是同一个民族。民族大迁徙后从日尔曼人中演化出斯堪的纳维亚民族、英格兰人、弗里斯兰人和德国人,后来这些人又演化出荷兰人、瑞士的德意志人、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的许多白人。在奥地利也有许多日耳曼人后裔。许多这些新的民族今天都是与其它民族混合而成的。

最早的关于日耳曼人的纪录来自于前2和前1世纪的古典作家。从约200年开始日耳曼人开始使用一种自己的文字。此前的历史只有通过考古和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来考证了。

通过对各个日耳曼语言(哥特语、古德语、古英语、古斯堪的纳维亚语)的仔细比较和日耳曼语言与其它印欧语言的比较语言学家可以基本上重建日耳曼语(也称“前日耳曼语”或“泛日耳曼语”)。这些比较最主要的结果是:

日耳曼语属于印欧语言,在这个语族中它属于其西方的一支。
在印欧语系中日耳曼语与凯尔特语和古意大利语最接近。这三种语言一起组成古欧洲语言。前3或2千年时,也就是说青铜器时代的早期,古欧洲语言是中欧的语言。但其精确的地点和时间今天已经无从考证,或者争议很大。
日耳曼语言之间非常近似,这很可能说明它们有很长的共同演化的时间。大多数语言学家将前日耳曼语从凯尔特语和古意大利语分离出来的时间定为前2千年上半叶。
日耳曼语分离出来后它依然与凯尔特语有接触。一些凯尔特语的词汇被日耳曼语借用。此外日耳曼语对芬兰语也有影响。一些日耳曼语的词汇在芬兰语中出现(比如国王,日耳曼语为kunningaz,芬兰语为kuningas,或者指环,日耳曼语为ringaz,芬兰语为ringas等)。
最早使用“日耳曼人”这个词的是希腊历史学家波希多尼。他在约前80年时第一次使用这个词。也许他在与中欧的某一个今天无法考证的小民族接触时听到了这个词并将它用来称呼所有的日耳曼民族。有可能这样一个小民族的名字后来成为了整个民族群的名字。

“日耳曼”这个词的来源和意义至今无法定论。“日耳”这个词在日耳曼语中无法被考证。日耳曼人自己将自己称为日耳曼人的可能性非常小。

前51年恺撒在他的《高卢战记》中使用了日耳曼人这个名称。恺撒这里将所有莱茵河以东的民族统称为日耳曼人。到此为止罗马人将欧洲西部的民族称为凯尔特人,而欧洲东部的民族被称为赛西亚人。到此时为止罗马人才认识到日耳曼人并非凯尔特人,而是一个独立的民族群。

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在他的《日耳曼尼亚志》中称“日耳曼人”是一个比较新的称呼。一开始只有通格人(Tungrer)被称为日耳曼人,后来所有日耳曼民族都被这样称呼。塔西佗说高卢人称莱茵河以东的民族为“日耳曼人”。后来这些民族自己也称自己为日耳曼人。根据这个叙述这个词有可能是从凯尔特语过来的。

塔西佗在他的书里详细地列举了每个日耳曼民族部落从莱茵河到维斯瓦河,从多瑙河到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的居住地。

严肃地说只有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才能将这些民族称为日耳曼人。过去曾有很多研究通过考古学研究来推导出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古日耳曼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个研究曾一度完全被放弃。

今天类似的研究在非常精心的学术范围内重新开始,其目标是使用考古学和语言学的研究来获得一个内在不矛盾的整体影像。按照这个研究欧洲北部的青铜器时代的人几乎可以肯定是日耳曼人。而所谓的战斧人(前2800年至前2200年)与日耳曼人之间的关系还有争议。此前的石器时代(约前3500年至前2800年)的农作文化与日耳曼人之间的关系几乎可以完全否定。

最新的理论通过对河流和地名的研究认为日耳曼人的产生地在今天德国中部山区的北部。但大多数学者对这个理论持怀疑态度。

过去学者们以为日耳曼语言是在约前500年由于日耳曼语语音变迁从其它西部印欧语言中分离出来的。在这个语音变迁中比如k通过ch变为h,或者p变为f,t变为th。

新的研究认为这个变迁很晚才发生,它发生的时间可能是前1世纪。最主要的证据是辛布里人的民族名称。前2世纪后期辛布里人与条顿人一起威胁罗马北部。这两个民族的家乡是今天的丹麦。在拉丁文中辛布里人的名字为cimbri,而不是chimbri或himbri,后来日耳曼人的名字在拉丁语中使用ch来写,比如chatti。因此今天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个语音迁移在前2世纪后期还没有开始或还没有完成。一些早期流传下来的地名说明这个理论是正确的。

这个见解对日耳曼语言学有非常重要的后果。这样一来至今为止被称为“泛日耳曼语言”的语言是在前2到1世纪形成的,到1世纪时它又分裂为许多自己的日耳曼语言。此前日耳曼人的语言与印欧语言相似,这个更古老的语言没有被留传下来,但其基本结构可以被重新构造出来。

通常我们都简单地把人种分为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不过这只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肤色受外界影响很大,恰恰不是最重要的人种特征。

还有一种人类学的分类方法是按照语言划分,大概可分为印欧语系民族(广义的雅利安人),闪米特语系民族(包括犹太人,阿拉伯人,古巴比伦人,古亚述人,腓尼基人等),含米特语系民族(包括古埃及人,北非柏柏尔人),汉藏语系民族,阿尔泰语系民族(包括蒙古,突厥,通古斯[女真]三大语族)等几大类。

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当属雅利安民族,这一经纳粹德国反复强调的名词,并不是什么纯种民族,且听慢慢分解。

今天的欧洲除了保加利亚、匈牙利、芬兰、俄罗斯有属于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的后裔和混血外,其他几乎都是雅利安民族的后裔和混血。

雅利安人是活跃在东欧到中亚的草原地带的民族,公元前,伴随着他们的迁徙,他们征服了欧亚大陆几乎所有的土著民族,并把他们的血液和文化混入了对方的血管。这实在是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况且他们当时还未跨上马背。雅利安人主要是驯牛,他们随着牛车以慢速游动,直到与阿尔泰语系的蒙古利亚人相遇混血后才学会了驯马,但当他们到希腊时,已经威风凛凛地跨在游牧马背上了。当然这是以后的事。

欧洲原先遍布着和埃及人非常相似的伊比利亚种族。最先西进欧洲腹地的雅利安人是克尔特人,他们身材较高,皮肤白皙,习性剽悍,文化较高,很快把伊比利亚人征服并同化了。他们不断地向大西洋方向推进,能够不被同化的土著民族极少,只有近代的葡萄牙人大部分还属于伊比利亚血统。克尔特人就成了现在法国的先民。

雅利安人因为有游牧民族的游动性,即使再美好的土地,也挽留不住他们好动的脚步。北欧的克尔特人一部分向西扩展,再渡海到了斯堪第那维亚半岛,成了挪威、瑞典、丹麦、冰岛人的先民。在喀尔巴阡山和黑海以北,雅利安人和当地土著民族混合的结果,又产生了波兰、捷克、塞尔维亚人和部分俄罗斯人。另一部分则进入意大利和希腊,公元1500年前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希腊半岛,摧毁了爱琴文化,和当地土著民族混合后,创造了更高的文化。

古罗马的情况也是如此,最初住在意大利的是伊比利亚人,到公元前1000年,南下的雅利安人已经在意大利的中部、北部住了下来,他们和当地的土著结婚,这样,很快就和土著民族融合了。拉丁人部落住在台伯河畔的一群山丘的顶上和四周,后来和来自海上的小亚细亚的游牧民族,其实就是一群海盗融合,并从雅利安人手中夺走了台伯河以北的意大利的大部分地方。海盗带来了东方的文明,又带来了商业活动,在台伯河畔的一块作贸易集市的河滩地就成了以后的罗马。

谈到欧洲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的融合,不能不提到匈奴人。东方的民族进入西方一定是很早的,但是有史料作证的是匈奴。匈奴原属于阿尔泰语系的一支,最早见于中国的史料,原在中国的西北部。从秦到汉,当时的汉藏语系民族,也就是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为代表的农耕民族,对不断南下来犯的匈奴游牧民族进行了坚决的抵抗,致使一部分匈奴人被迫东行,改变了欧洲的历史。

到了公元1世纪,匈奴已经推进到欧洲的东部边界,并且和属于雅利安人的诺迪克游牧民族混合起来。他们带去了中国和印度的文明,对被征服者不是杀戮而是编入兵籍,甚至互通婚姻,这样便成功地把多瑙河的游牧民族都混合起来。匈奴是一个很强悍的民族,具有很强的同化力。匈奴的伟大领袖吾提拉曾统治着匈奴和日耳曼诸部落组成的横跨欧亚的大帝国,东罗马帝国十多年间一直受他的欺凌。他甚至娶了东罗马帝国皇帝的孙女。453年,吾提拉和一个日耳曼少女结婚,举行婚礼时不幸死去了。从此匈奴便消失了,但东方游牧民族的血液却流在欧洲人的血管里。

所以,世界上没有所谓的纯种民族,只有文明同化伴随的血液混合。

本文参考了蒙族学者孟驰北先生的《草原文化和人类历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出版。孟先生提出的草原文化理论还在学界讨论中,但是本文所参考的欧洲民族演进部分却是准确精当的。

印度人种复杂,由几支组成。澳亚人是印度古代民族之一,他们从西方进入印度,以后分布开来,蒙达人、奥朗人、霍人、贡德人、孔德人和卡西人等就是他们的后代。

印度的孟加拉人主要分布在孟加拉邦。在远古的时候,孟加拉地区的居民属于亚澳人种 。他们操亚澳语,这种语言现在还有,可以在土著人中找到痕迹。这些土著民族中的高尔人 、布林德人、崩德拉人、尼夏德人等,在《往世书》里都有记载,这证明他们是很古老的。

孟加拉人的主食是大米,喜欢吃鱼。孟加拉人有名的甜食是拉斯古拉(一种带甜汁的元宵)和生代西(一种奶 酪糖)。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6741367.html

上一篇:电子印章申请,电子印章是否需要备案,自己随便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