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无人驾驶民航客机?
不可能出现!实话告诉你,飞行的自动驾驶仪在1912年左右就出现了,但是100年了民航飞机还是有至少正副驾驶两个人操作,大飞机像波音747有4个飞行员!因为只有人才能应对无限可能,不能完全相信机器的,机器只能纠正人的错误操作但是不能替代人!希望能帮到你哈。
什么是无人驾驶飞机?
1981年5月,叙利亚为了扩大其首都大马士革的防御纵深,开始在黎巴嫩东部靠近边境的贝卡谷地部署19个“萨姆—6”防空导弹阵地,以限制以色列战斗机的行动。1982年6月5日,以色列发动入侵黎巴嫩战争,其中一个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摧毁叙利亚部署在贝卡谷地的“萨姆—6”导弹基地。6月9日下午14时,以色列先派遣“猛犬”无人侦察机,以1500米高度进入贝卡谷地上空。作为诱饵,以机发射出酷似以色列战斗机大小的“电子图像”,诱使叙利亚导弹阵地的雷达开机并发射“萨姆—6”防空导弹。与此同时,以色列又派遣“侦察兵”无人侦察机收集叙利亚雷达位置、信号频率等情报,并立即把这些情报(包括目标的图像)实时传输给地面作战指挥中心和位于地中海上空的E—ZC空中预警指挥机。几分钟之后,以色列出动F—4、F—16、F—15等战斗机一举摧毁了叙利亚19个“萨姆—6”防空导弹阵地的雷达及其导弹。这个成功的战例使人们认识到无人侦察机的作战价值和发展潜力。
无人机的全称叫做无人驾驶飞行器,它并非是一种新东西,早在70多年前就已问世,但早期的无人机只是用作靶机,真正作为一种可供作战使用的侦察机还是在70年代之后。由于它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自80年代后期起,许多国家都把无人侦察机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竞相研制和装备无人侦察机,特别是海湾战争后,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发展无人侦察机的热潮。无人侦察机之所以受到各国的器重,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未来战争将主要是信息战,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己方的信息能力。在战争中,战场信息系统全面掌握整个战场变化中的态势,无人侦察机正是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有效手段。侦察卫星一次只能扫掠某一特定的地区,只能拍摄特定地域目标图像。有人驾驶侦察机在目标上空停留时间非常有限,而且有被击落的风险。无人侦察机却具有很少受气候条件限制、昼夜可用,能在目标上空持续很长时间实施侦察和监视,并能实时传输目标图像的独特优势。
第二,隐身技术、新材料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通信和网络等高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无人侦察机的作战效能大大提高。新材料技术和隐身技术的应用,使无人侦察机不被对方发现就能突入目标上空实施侦察;光电、红外和合成孔径雷达等先进传感器的使用,使无人侦察机对目标侦察的分辨率达到0.3—0.9米;高速微处理和数据链路的使用,使无人侦察机能做到信息的快速处理和图像的实时传输;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系统的组合,使无人侦察机和目标之间能精确定位。所有这一切都使无人机从常规技术的靶机作用跃升为能适应未来战场需要的高技术装备。
第三,无人侦察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更重要的是它的成本和全寿命费用低,效费比高。无人侦察机的单价少则数十万美元,多则数百万美元,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蒂尔Ⅲ“暗星”无人侦察机也只有1000万美元,而执行相同任务的有人驾驶侦察机SR—71的单价为2260万美元,TR—1约4000万美元,而且飞行员生命的“价格”更是无法估算的。
无人侦察机按续航时间和航程的长短,可分为四大类型:长航时无人侦察机、中程无人侦察机、短程无人侦察机和近程无人侦察机。
长航时无人侦察机是一种飞行时间长,能昼夜持续进行空中侦察、监视的无人驾驶飞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又可分为高空型和中空型两种类型:高空型长航时无人侦察机通常飞行高度在18000米以上、续航时间大于24小时;中空型长航时无人侦察机一般飞行高度为几千米,续航时间大多不小于12小时。由于这类无人机的飞行时间特别长,因而常称其为“大气层人造卫星”。目前,高空型长航时无人侦察机已成为无人战略侦察机的主要机型,是世界各国无人机发展的重点。长航时无人侦察机的代表机型主要有:美国的“狩猎者”(与以色列联合研制)、蒂尔Ⅰ“蚊式750”、蒂尔Ⅱ“掠夺者”、蒂尔Ⅲ“暗星”,以色列的“突击队员”、“探索者”、“苍鹭”等。长航时无人侦察机与侦察卫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成本比卫星低得多,只是卫星成本的几十分之一,甚至几百分之一;二是在执行任务时,无人机可按照指挥员的意图在选定的目标区域上空进行持续侦察监视,截获和收集目标区完整的情报,而卫星只能按照规定的轨道运行,不能按指挥员随机要求获得某目标区的完整情报;三是无人机可以渗透到离信息源尽可能近的位置,获得像步话机式移动电话的那种低功率信息情报,而卫星却不能;四是由于无人侦察机的飞行高度低(相对于卫星),所以其观察地面目标的分辨率高,也不易受目标区域上空云层等的影响。长航时无人侦察机与有人驾驶战略侦察机相比,其最主要的优势是:不必考虑人的安全问题。在危险区域执行侦察任务时,既不必冒生命危险,也不需派遣护航机保护;无人机能昼夜持续进行空中侦察探测,这些都是有人驾驶战略侦察机所不及的。因此,在未来战争中,长航时无人侦察机,特别是高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将成为侦察卫星的重要补充与增强手段,从而列入“侦察卫星——载人飞船——预警机——战略导弹——长航时无人机”防卫作战大系统的一个环节,成为未来战场获取战略情报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程无人侦察机是一种活动半径在700~1000千米范围内的无人侦察机。它可以实施可见光照相侦察、红外线和电视摄像侦察,能实时传输图像。这种无人侦察机主要用于海军、海军陆战队和空军的军以上部队在攻击目标前,进行大面积快速侦察;在攻击后,进行战果评估,便于高一级指挥员在战前了解作战区域内敌军的兵力部署、武器装备、战斗能力等情况,制定攻击计划;在战后了解战斗毁伤情况,从而作出再次攻击计划。中程无人侦察机通常采用自主飞行式,辅以无线电遥控飞行。发射方式多为空中投放或地面发射两种。这类无人机可多次使用。回收时既可依靠降落伞在地面回收,也可由大型飞机在空中回收。中程无人侦察的代表机型主要有:美国的D~21、324型“金龟子”和350型无人机等。
短程无人侦察机是一种活动半径在150~350千米范围的无人侦察机。这类无人侦察机多数为小型无人机,最大尺寸在3~5米范围,全机重量小于200千克。在作战时,适用于陆军的军、师级和海军陆战队的旅级部队进行战场侦察监视、目标搜索与定位以及战果评估等。这类无人侦察机上可装置电视摄像机、前视红外装置、红外扫描仪或激光测距/指示器等侦察设备;采用无线电遥控或自主飞行或两者组合的控制方式;回收可采用降落伞回收、滑跑着陆和拦截网回收等方式。由于短程无人侦察机尺寸小、费用低、使用灵便,世界各国都比较青睐,发展很快,是无人侦察机中占比例最大的机种,也是实战使用最多的无人侦察机。其代表机型主要有:“瞄准手”、“不死鸟”、“玛尔特”、“猛犬”、“侦察兵”、“先锋”等。
近程无人侦察机是一种活动半径在几千米至几十千米范围的微型无人侦察机。这类无人机飞行速度小,最大尺寸为2~4米,多数飞机全重小于100千克,有些飞机重量小于20千克。它适用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旅或营级部队以及小型舰艇进行战地侦察监视,能使指挥员及时准确地了解前沿战场的动态。这种无人侦察机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可装配小型光学摄像机、电视摄像机或微光(红外)摄像机等侦察设备。在执行任务时,通常采用无线电指令遥控方式飞行。其代表机型为“短毛猎犬”无人侦察机。
由于无人机的构造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以及在现代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加紧研制新型的无人机和遥控飞机。
在未来的战争中,很有可能全面采用遥控飞机或无人机进行空战,甚至会出现有一定智能的无人机,它能识别目标并及时跟踪追击,而且还能根据目标的变化确定对付的办法等。到那时,无人机恐怕就要改换为更合适的名字了。
客机为什么不能实现全程无人驾驶
关键机场起飞降落,情况复杂,需要人来判断。
比如密度太高,要等待等。
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全自动并非不能实现,就像刚开始发明飞机,根本没想到现在居然可以部分平飞航程无人驾驶了。对吧。
飞机可以无人驾驶吗
可以,有自动驾驶仪。大型客机只有起飞、降落必须人参与,整个飞行阶段,都可以使用“GPS导航 + 自动驾驶仪”飞行,当然,躲避雷暴云区还需要人控制。
民航规定多少高度不能使用无人机拍摄
2013年出台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指出,重量小于等于7公斤的微型无人机,飞行范围在目视视距内半径500米、相对高度低于120米范围内,无须证照管理,但应尽可能避免遥控飞机进入过高空域;重量等指标高于上述标准的无人机以及飞入复杂空域内的,驾驶员需纳入行业协会甚至民航局的监管。
大疆无人机安全工作环境温度为-10°至40°C,最大飞行海拔高度 4500m。为了安全和责任的考虑,最好在空旷无干扰的地方飞行。根据国际民航组织和各国空管对空域管制的规定以及对无人机的管理规定,无人机必须在规定的空域中飞行。大疆官网增加特殊区域飞行限制功能,以帮助用户更加安全合法地使用产品。这些限飞区包括各地机场和一些因飞行而可能带来不必要风险的特殊区域,例如国境线、敏感机构所在地等。关于限飞区的具体说明和信息请上大疆官网查看列表。
DJI(大疆创新)的APP DJI GO里面有禁飞区,但是禁飞区也是会变化的,有永久禁飞区和临时禁飞区,有些禁飞区会有明确的文件下来,有些则没有,飞手们可以参照下面禁飞区,飞前先咨询当地或者网上查找资料。无论在哪里飞都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
1.所有政府机构上空
2.所有军事单位上空,比如当地的军分区、武警、武装部等,大疆还不会细致到地方小军事单位都禁飞的功能
3.带有战略地位的设施,比如之前有飞友在三峡大坝飞出事,很明显,三峡大坝是极具战略防卫的重点单位,这个全国大部分人都知道(开放参观不代表开放上空);还有一些大型水库、水电站等,如果有军事单位驻守,远离!特别是大坝附近
4.政府执法现场,比如游行示威、上访等大型群体事件,虽然不指定禁飞,但是严禁未经批准而拍摄的
5.政府组织的大型群众性活动,比如运动会、露天联欢晚会、演唱会等,警方会进行治安监控、无线检测,甚至也有无人机巡逻,如果你也去飞的话,会造成干扰,或炸机伤人,或引起骚动围观
6.监狱、看守所、拘留所、戒毒所等监管场所上空
7.火车站、汽车站广场等人流密集地方,那是反恐敏感地带
8.危险物品工厂、仓库等,比如炼油厂
民航飞行员将来会不会被无人机替代.
别说将来,就是现在的民航客机,有很多型号都可以做到无人驾驶。驾驶室可以没有人,靠自动驾驶就能完成飞行任务,这不是什么新鲜技术了。
但是计算机终究不能代替人脑,为了安全起见,各国法律都不允许民航客机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技术会取代民航飞行员的工作岗位吗?
无人驾驶技术起码短时间内是不可能代替飞行员的工作的,毕竟在飞行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突发事件,无人驾驶可能不好处理的,也许几十年后无人驾驶技术很成熟了,那时候可能会取代部分的飞行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