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书法落款印章刻什么字,一般在书法落款的姓名印

来源:连笔字网 2023-12-29 12:55:23 作者:连笔君

书法应该刻什么印章?

通常一副作品必不可少的是姓名章。也就是有你姓氏、名字、或号、雅号之类的章,这种章都是落款的最尾处盖,表示这幅作品的出处。

(一)姓名章

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

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字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反之,则贻笑大方。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二)闲章

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

引首章是钤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为方形,而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

拦边章是指盖在书法作品一边的章,起拦边聚气的作用。

盖在书法作品的边角的章称压角章。取右上角的称“迎首”,取两下角的称“押角”。拦边章只管一边;压角章则可管两边,紧贴边角起“拦边封角”、“补充空虚”和调整稳定画面的作用。

长幅书法作品如条幅若仅在右上方盖一枚引首章,中间显得太空,可加盖拦腰章,其内容多为书者的籍贯,亦可用书家生肖肖形印。拦腰章应小于引首章和款尾姓名章,三枚章切忌盖在一条直线上。

(三)鉴藏章

鉴藏章是鉴赏收藏者用章。据载,鉴藏章亦始于唐,宋以后盛行。唐太宗自书“贞观”二字作连珠印,唐玄宗作“开元”二字连珠印,皆用于御藏书画。

后来鉴藏名称颇多,如收藏,珍秘、审定、鉴赏、过目等。鉴藏用章,应视字画之大小,以不损字面与画面为要。有些鉴藏者为了自己流芳千古,盖章时往往破坏画面,这是要注意防止的。

扩展资料:

朱白文印

朱白文相间的印式在汉印中很见巧思,据说起自东汉。它的方式极为多样,朱白文字的位置安排及字数均可灵活变化不受局限。这里例举的数印就可见一斑。朱白的原则大致根据笔画多少而定,朱文大多笔画多少而定,朱文大多笔画较少,白文则相反,从而达到朱如白,白如朱的和谐效果,这类印大多工稳的私印,未见用于官印。

子母印

子母印又称“玺印”,起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六朝,是大小两方或三方印套合而成的印章。人印腹空,可以合宜地套进一方或二方小印,形成母怀子的形状。也有套进一方两印(如右栏“郭意”印)成一组三方的。在一方印章的体积中,兼备了几方印的使用价值,古代印匠的工艺水平由此见。

六面印

传世六面印实物较少。这种呈“凸”字形的印章,上面的印鼻有孔,可以穿带而佩,鼻端作一小印,连同其余五个印面故称六面印。传世六面印的一种典型风格为带边白文,每字为一行,密上疏下,印文竖笔多引长下垂,末端尖细,犹如悬针,所以有“悬针篆”的俗名。这种风格虽然尚有笔意舒展、疏密相映的好处,但很容易流于庸俗,远不及汉印的相茂,故历来篆刻家只偶一为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印章

一般在书法落款的姓名印章上刻什么字,我的名字是...

一、印章

1、姓名章:李世鲜印

2、名章:世鲜印信、世鲜之印、世鲜之玺、世鲜书印。

二、落款

1、落款按照年月日依次顺序填写,之后填写签名。

2、若落款位置有限,右侧书写日期,左侧书写签名。

3、若落款位置充裕,上册书写日期,下册书写签名。

4、落款是指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书写内容。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拓展资料:

一、印章种类

1、秦印

秦印指的是战国末期到西汉初流行的印章,使用的文字叫秦篆。看其书体和秦汉量,秦石刻等文字极相近,所有较战国古文容易认识。秦印多为白文凿印,印面常有"田"字格,以正方为多。

2、子母印

子母印又称“玺印”,起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六朝,是大小两方或三方印套合而成的印章。人印腹空,可以合宜地套进一方或二方小印,形成母怀子的形状。也有套进一方两印(如右栏“郭意”印)成一组三方的。在一方印章的体积中,兼备了几方印的使用价值。

3、六面印

传世六面印实物较少。这种呈“凸”字形的印章,上面的印鼻有孔,可以穿带而佩,鼻端作一小印,连同其余五个印面故称六面印。传世六面印的一种典型风格为带边白文,每字为一行,密上疏下,印文竖笔多引长下垂,末端尖细,犹如悬针,所以有“悬针篆”的俗名。这种风格虽然尚有笔意舒展、疏密相映的好处,但很容易流于庸俗,远不及汉印的相茂,故历来篆刻家只偶一为之。

2、落款

落款又分“单款”和“双款”。既署赠与对象名号,又有作者署名的叫“双款”,只署作者名的叫“单款”。题献、题赠,在书画、礼品等上面题上赠送人和收受人的姓名年月或诗句跋语。

书法落款常识:

1、称谓

长辈:吾师、学长、道长、先生、女士。

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专长之称)

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2、上款客套词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评、雅鉴、雅教、雅正、鉴正、敲正、属、鉴、玩。

3、下款客套词或敬词

书法题款用:

敬书、拜书、醉书、嘴笔、书、录、临、篆。

4、篆刻边款用:

刻作、记、制、制石、篆刻。

落款——百度百科

一般在书法落款的姓名印章上刻什么字,我的名字是李

书法用姓名章一般用篆字,不过,最好不要使用电脑字库的篆字字体,可以查找一些古篆字,如《篆书字典》等。由于篆书写法不同,在一个印面上要风格统一。
关于印面布局,可根据情况。如果名字是三个字的,可以另加一个“印”字,布局成四字印。也可以将姓单独占用两个字位置,组成三字印。如果是两个字的姓名,可以做成二字印,也可以加上“之印”布局成四字印。布局的顺序为:右上-右下-左上-左下。

我想刻一个印章,用于书画落款。请问用什么字体好...

书画落款用印,以篆书为宜。质宜石章为上。偶有用隶书者。朱白文皆可,朱白文即阴阳文。
但一定要请专业篆刻家手工篆刻,而不要去刻字店机器电脑刻字或旅游景点之类的匠工之流去刻。因为书画印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一幅字画上盖上一方水平低劣的印章,是会降低整个书画的档次的。至于规格,如您书画作品一般在四尺以内,以2CM。2.5CM及3CM大小为宜。不宜超过。

请问在写毛笔书法的时候,盖印章都是有什么规则吗?

书画用印章,主要分为三类:一、作者本人的印章。二、题跋人的印章。三、收藏、鉴赏人的印章。在这些所使用的印章中又分为三个方面:一、姓名、字号、斋馆、堂号印.二、闲文、吉语、警句印。三、收藏、鉴赏印。

姓名、字号印:一般盖在作者名字的下方或左右。斋馆、堂号印一般盖在款字的四周或款字的下方,也有用作迎首,盖在右上角。闲文、吉语、警句印,一般盖在书画的左右下角,作为押角,也有用作迎首。

收藏、鉴赏印一般盖在书画的左右下角空处,或无碍书画作品本身的空白处,也可以盖在书画以外的装裱上。也有盖在书画最显著的位置,以示自己的权威,如乾隆、嘉庆皇帝等。

鉴赏书画,主要从作品的风格、笔墨、色彩、构图、章法、画法、印章、纸张、装裱、题跋等方面来观察,其主要的方面还是书画的本身及书法、印章。

扩展资料

一幅名家的书画作品,其印章也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如果印章很差,则有赝品的可能。印章的艺术水平,主要从书法、章法、刀法上来辨别,特别是文字上不能有错误,一个著名的书画家,是不可能经常出现写错字,用错字的现象。

鉴别印章还要看印泥的色泽,一幅古画印章的颜色,虽然可能是鲜艳的,但它还会有饱经岁月,历尽沧桑的变化,颜色会变得浑厚而沉着,印泥由朱砂制成,朱砂颜色稳定,但历久的印迹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虽然变化很小。黄金性能是稳定的,但新制品的黄金与传世多年的黄金还是会有所不同。所以古代书画上印章的色泽不可能与现代人作品上的印章色泽相同。

还有一些古书画上的印章,找不到真迹作品上的印迹来参照。这就要从印章的篆刻水平上来分析,是否与书画作品的时代风格相一致,还要从印章的新旧程度和内容上来分析。如果这些方面都没有问题还要从印章以外的各个鉴定方面综合评定,最后得出结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印章材质

硬笔书法落款的印章该有多大?用什么字体?

名章的大小要比你最后落款的字稍小,因为有时落款比前头的作品内容的字要小。这样效果最好,当然不是特别严格,只是不要大的太多就好。
闲章可以比内容的字稍大些,但基本是和作品内容里的字大小近似的。
字体不限制的,篆刻是以篆书为主的,但其它字体都可入印,但要求章的风格要与作品风格不抵触的,如你写草书,就不要细的元朱文,写工整的楷书就不要急救章的风格……基本上汉铸印的风格是通用的也是常用的。
另:篆刻不是街边刻图章能刻的,刻图章的刻的是死板的,篆刻家即便仿宋体都是有艺术性的。

一般在书法落款的姓名印章上刻什么字,我的名字是...

要看体情况。可以直接刻两字。也可以刻成四字,如“XX之印”丶“XX印信”等。如第一个字笔画较多,还可以刻三个字“Xx印”

上一篇:e笔顺,大小写e的正确笔画顺序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