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2010年2月1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黄万华。本书是一本按中国新文学历史的发展顺序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新型教材。
中国现当代文学分为几个时期
中国现当代文学分为两个时期:
1、现代文学时期
白话文的现代文学。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为中国文学史树立了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以文言文表现形式的古典文学结束、现代文学的开始。“五四”后,各地爱国学生团体纷纷效仿《新青年》、《每周评论》,创办白话报刊,仅1919年就出版400多种。
由陈衡哲1917年创作了白话短篇小说《一日》,以“莎菲”的笔名发表于《留美学生季报》,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只不过影响较小。中国大多以鲁迅《狂人日记》为第一篇白话文,《狂人日记》也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
它发表在1918年5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杂志四卷五号上,后收入《呐喊》中, 其内容与形式的现代化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
而在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短篇小说大抵是新的智识者登了场。白话文的出现改变了文学的创作形式,为今后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表现手法。
2、当代文学时期
“文革”前的文学。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正式确立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规定的中国文艺新方向为全国文艺工作的方向。其中民间故事文学在发展,例如,1958年,田汉改编的最成功的话剧《关汉卿》,塑造了知识分子英雄形象。
但在这一时期,只有工农兵才能居于中心地位的“理想英雄”。从中国的文学批评的语言来观察,充斥了战争心态的词汇几乎俯首可视,在战争文化心理的支配下,给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主流带来深刻的影响。
“文革”开始至1978年的文学。“文化大革命”使文学遭受空前的灾难,它是以文学艺术作为其主要批判领域,各界的学者大多被作为左翼分子被关进“牛棚”接受批斗,从事强制性劳动。对胡适等文人批判否定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自由主义传统。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的不断传播,20世纪90年代仿佛是一个碎片中的世界,作家在不同的立场上写,逐渐摆脱了文革带来了影响。作家们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创作属于自己的文体风格,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如朱苏进强调人物本身个人欲望的长篇小说《醉太平》、瞿永明宣传女性的《女人组诗》、民间宗教与理想的《残月》、个人对时代的反省《叔叔的故事》等。
21世纪的到来,中国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文学形式,如琼瑶的爱情小说、韩寒的现实小说、网络小说等,现在正在被广大的文学爱好者所接受。各种文学传播形式也日益更新,如网站、报纸、电视台、广播、杂志等媒介传播形式。
扩展资料:
而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走向世界”社会思潮,更引起本领域有识之士的学理自觉,他们纷纷从西方学术思潮中找寻学理依据,进行新的理论体系建构探索。
如傅璇琮对丹纳《艺术哲学》“三要素”理论的采用、袁行霈用意象意境概念分析中国诗歌艺术的尝试、罗宗强对文人心态中介作用和文学思想内涵的解析等,逐渐推动形成了古代文学与其他学科如历史学、心理学、美学、文艺学、社会学等交叉融通的局面,其影响直至今日。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分为几个时期
中国现当代文学分为两个时期:
1、现代文学时期
白话文的现代文学。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为中国文学史树立了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以文言文表现形式的古典文学结束、现代文学的开始。“五四”后,各地爱国学生团体纷纷效仿《新青年》、《每周评论》,创办白话报刊,仅1919年就出版400多种。
由陈衡哲1917年创作了白话短篇小说《一日》,以“莎菲”的笔名发表于《留美学生季报》,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只不过影响较小。中国大多以鲁迅《狂人日记》为第一篇白话文,《狂人日记》也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
它发表在1918年5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杂志四卷五号上,后收入《呐喊》中, 其内容与形式的现代化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
而在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短篇小说大抵是新的智识者登了场。白话文的出现改变了文学的创作形式,为今后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表现手法。
2、当代文学时期
“文革”前的文学。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正式确立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规定的中国文艺新方向为全国文艺工作的方向。其中民间故事文学在发展,例如,1958年,田汉改编的最成功的话剧《关汉卿》,塑造了知识分子英雄形象。
但在这一时期,只有工农兵才能居于中心地位的“理想英雄”。从中国的文学批评的语言来观察,充斥了战争心态的词汇几乎俯首可视,在战争文化心理的支配下,给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主流带来深刻的影响。
“文革”开始至1978年的文学。“文化大革命”使文学遭受空前的灾难,它是以文学艺术作为其主要批判领域,各界的学者大多被作为左翼分子被关进“牛棚”接受批斗,从事强制性劳动。对胡适等文人批判否定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自由主义传统。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的不断传播,20世纪90年代仿佛是一个碎片中的世界,作家在不同的立场上写,逐渐摆脱了文革带来了影响。作家们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创作属于自己的文体风格,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如朱苏进强调人物本身个人欲望的长篇小说《醉太平》、瞿永明宣传女性的《女人组诗》、民间宗教与理想的《残月》、个人对时代的反省《叔叔的故事》等。
21世纪的到来,中国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文学形式,如琼瑶的爱情小说、韩寒的现实小说、网络小说等,现在正在被广大的文学爱好者所接受。各种文学传播形式也日益更新,如网站、报纸、电视台、广播、杂志等媒介传播形式。
扩展资料:
而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走向世界”社会思潮,更引起本领域有识之士的学理自觉,他们纷纷从西方学术思潮中找寻学理依据,进行新的理论体系建构探索。
如傅璇琮对丹纳《艺术哲学》“三要素”理论的采用、袁行霈用意象意境概念分析中国诗歌艺术的尝试、罗宗强对文人心态中介作用和文学思想内涵的解析等,逐渐推动形成了古代文学与其他学科如历史学、心理学、美学、文艺学、社会学等交叉融通的局面,其影响直至今日。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
1,《活着》作者:余华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推荐理由
《活着》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并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扩展。余华因这部小说于2004年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2,《围城》作者:钱钟书
内容简介
小说塑造了抗战开初一类知识分子的群像,生动反映了在国家特定时期,特殊人群的行为操守、以及困惑。从另一个角度记述了当时的情景、氛围。
推荐理由
《围城》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态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3,《边城》作者:沈从文
内容简介
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
推荐理由
《边城》写出了一种如梦似幻之美,寄托着作者关于“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作品。凭此书,沈从文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4,《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余华
内容简介
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精神却崩溃了。
推荐理由
本书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本书入选韩国《中央日报》评选的“100部必读书”、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
5,《四世同堂》
作者:老舍
内容简介
小说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
推荐理由
作品讴歌、弘扬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高尚的民族气节,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杰出贡献,气度恢弘,可歌可泣。
6,《呼兰河传》
作者:萧红
内容简介
小说共分7章,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与特色。
推荐理由
作者以简洁无华的笔法,深沉记录悲凉绝望的人生,揭示了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生存哲学。茅盾曾这样评价她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区别是什么?
1、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
它不仅用现代语言表现现代科学民主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上都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
建立了话剧、新诗、现代小说、杂文、散文诗、报告文学等新的文学体裁,在叙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写手段及结构组成上,都有新的创造,具有现代化的特点。从而与世界文学潮流相一致,成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
2、中国古代文学史讲的是从上古一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中华民族文学发展的历史。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悠久,其起源,约略同中华文明的起源同步。漫长的历史上曾经产生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作家和数不清的优秀作品,出现了多姿多彩的体裁、题材、风格、流派,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文学潮流和文学理论, 内容极其丰富。
这是一笔无比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世界民族文学之林,我国古代文学以自己无比辉煌的成就和无比鲜明的独特风貌,占有重要的地位。
扩展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概念:
1,“现代”作为一个时间概念
①传统分法:1917—1949 。多数学者。如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程光炜等《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等。
②现代分法:包括当代文学,南方不少学者。如朱栋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上即指1917—1949,下指1949至今。
另外,还有一种把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都包括进去的说法: 20世纪中国文学。
不过,上限又推到1898至今。如孔范今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黄修己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上,下,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刘明馨,赵金钟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论纲》上,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等。
2,“现代”作为一个性质概念
《三十年》"序言":"所谓'现代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①语言上,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②文学形式上,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内涵和地位古今均一样。
③创作方法上,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并重。
④内容上,真正属于"现代人"的思想,情感,审美心理,审美标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劳工神圣,儿童崇拜,妇女解放。
最关键一点,个人的出现——现代意义上的个人的出现。于是,一切思想,情感 和审美心理均从个人出发,皆因个人变化。特别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出现。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共有几次思潮?分别是什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共有8次思潮.
1、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从晚清的启蒙思潮到五四启蒙思潮。
特征:人的觉醒、国民性问题、批判倾向(封建专制、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幸福、关注低层)。
2、白话文学思潮:
批判文言——对汉字的批判、对文言的文化学批判。
特征:现代化、民族化。
3、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主题:人性、社会、革命。理论有:以人为本、新写实主义、社会主义。分为:中国现代现实主义和中国传统现实主义。
4、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诗学体系:强调主观性的艺术本质观、独创性的艺术生成观、自律性的艺术功能观;主题形态:人性复归、个性主题;传统渊源:人生哲学、审美情趣、艺术思维方式。
5、左翼文学思潮
基于革命形势,是革命乌托邦的想象方式,理论贡献有:新写实主义、唯物主义文艺观及方法理论、典型理论的引进和阐释。
6、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五四文学与新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田汉、闻一多);早期象征诗,现代派诗歌,九叶诗派。
7、自由主义文学思潮
人道主义、民主主义文学、人性阶级、民族生存。
8、民族化和大众化的文学思潮
五四的平民化倾向,左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倾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思潮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讲什么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会较为清晰的了解从1917年前后至今这一时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较为深入的理解在此期间出现的文学运动、文学论争、文艺思潮等文学现象;掌握不同文学社团、不同文学流派、不同类型的作家创作情况及其在文学史上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从而领悟这一阶段文学历史的本质特征。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著作
??
目录
声明:词条人人可编辑,创建、修改和认证均免费
详情
?
?
【秒懂百科】一分钟读懂中国现当代文学6806?44"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2010年2月1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黄万华。本书是一本按中国新文学历史的发展顺序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新型教材。
书名
中国现代文学
作者
黄万华
ISBN
9787040285215
页数
352页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上)》凝聚20年教学经验,吸收最新学术研究成果,采用全新授课理念,打造开放式的新型教材。按照中国新文学历史的发展顺序组织章节,有详有略,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在时间上,打通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不必要的隔阂,使其前后融为一体;在空间上,以祖国大陆文学为主体,包括了台港澳文学,同时也吸收海外华文文学的精华,将其共冶一炉。“作品精选”——感受经典的魅力,“经典评论”——领略批评的犀利,“延展阅读”——激发创造性思维。
中国现代文学是“五四”前后产生的,用现代的文学语言和形式表达现代中国思想情感心理的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一门富有学术活力的学科。[1]
考研想考中国现当代文学,要看什么书呢?
当代文学类
洪子诚撰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
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孟繁华、程光炜合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吴秀明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读书目:中西方理论类
1. 《坛经》
2. 《老子》
3. 《庄子》
4. 《韩非子》
5. 《论语》
6. 《孟子》
7. 《金刚经》
8. 《墨子》
9. 维科《新科学》
10. 康德《判断力批判》
11. 尼采《悲剧的诞生》
12. 丹纳《艺术哲学》
13. 亚里士多德《诗学》
14. 黑格尔《美学》
15.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16.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
17.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18. 别尔嘉耶夫《自由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