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十八反十九畏口诀
十八反口诀: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口诀: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中药“十八反、十九畏”是什么意思?
中药讲究七情配伍。有单行,相需,相使,相杀,相反,相畏,相恶。十八反,十九畏分别属于相反,相畏范畴。相反的药物配伍在一起会增加毒性,相恶的药物配伍在一起会限制相互毒性。十八反,十九畏的药并不是绝对不能用的。偶尔开处方会利用十八反十九畏来获得特殊疗效。例如医宗金鉴里的海藻玉壶汤,就把甘草和海藻用在一起来消瘰散结。前提必须辨证准确,否则会有不好的后果。
十八反十九畏歌诀
十八反十九畏歌诀分别如下:
1、十八反歌诀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萎贝蔹芨攻乌。
藻戟芫遂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解析: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2、十九畏药歌诀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解析: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石脂。
扩展资料:
“十九畏”和“十八反”诸药,有一部分同实际应用有些出入,历代医家也有所论及,引古方为据,证明某些药物仍然可以合用。如感应丸中的巴豆与牵牛同用;甘遂半夏汤以甘草同甘遂并列;散肿溃坚汤、海藻玉壶汤等均合用甘草和海藻;十香返魂丹是将丁香、郁金同用。
大活络丹乌头与犀角同用等等。现代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做得不多,有些实验研究初步表明,如甘草、甘遂两种药合用时,毒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甘草的用量比例,甘草的剂量若相等或大于甘遂,毒性较大;又如贝母和半夏分别与乌头配伍,未见明显的增强毒性。而细辛配伍藜芦,则可导致实验动物中毒死亡。
由于对“十九畏”和“十八反”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作较深入的实验和观察,并研究其机理,因此,目前应采取慎重态度。一般说来,对于其中一些药物,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仍须避免盲目配合应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十八反歌十九畏歌
中医十八反和十九畏歌诀
本草言明十八反,半蒌贝蔹芨功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硫磺原为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煎炙煿莫相依
中药十八反是那些,,口诀是什么
十八反最早见于张子和所著的《儒门事亲》,其中记述了三组十八反相反药,分别是: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母、浙贝母)、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南、北)、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
中医十八反和十九畏的歌诀是什么?
十八反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萎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十九畏药歌诀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烘炙
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
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具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歌诀: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烘炙
中药“十八反、十九畏”是什么意思?
中药讲究七情配伍。有单行,相需,相使,相杀,相反,相畏,相恶。十八反,十九畏分别属于相反,相畏范畴。相反的药物配伍在一起会增加毒性,相恶的药物配伍在一起会限制相互毒性。十八反,十九畏的药并不是绝对不能用的。偶尔开处方会利用十八反十九畏来获得特殊疗效。例如医宗金鉴里的海藻玉壶汤,就把甘草和海藻用在一起来消瘰散结。前提必须辨证准确,否则会有不好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