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今天精心准备的是《宋徽宗》,下面是详解!
赵匡胤和宋徽宗是什么关系
赵匡胤是宋徽宗的高祖父的哥哥,也可以叫高伯祖父。
赵匡胤,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赵佶,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书画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
扩展资料:
宋徽宗被俘的故事:
金军在掳掠了大量金银财宝后开始分两路撤退。一路由宗望监押,包括徽宗、郑皇后及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妃嫔等,已于前三日沿滑州北去;另一路由宗翰监押,包括钦宗、朱皇后、太子、宗室及孙傅、张叔夜、秦桧等官员,沿郑州北行。
被金人掳去的还有朝廷各种礼器、古董文物、图籍、宫人、内侍、倡优、工匠等等不计其数,被驱掳的百姓男女不下10万人,北宋王朝府库蓄积为之一空。金兵所到之处,生灵涂炭。金军临行前,还烧毁开封城郊的房屋无数。"东至柳子,西至西京,南至汉上,北至河朔",在这样一个广大的地区,金兵"杀人如刈麻,臭闻数百里"。
这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罪行滔天,令人发指。如此惨烈的灾难,给宋人留下了难以治愈的伤痛,也成为此后历朝志士仁人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徽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匡胤
宋徽宗为什么叫道君皇帝,北宋的皇帝为什么会有这...
介绍一下宋帝的这种类型的称号原因,列举南宋中兴四将是谁??...
介绍一下宋帝的这种类型的称号原因,列举南宋中兴四将是谁??
原因:因为宋徽宗极度崇尚道教。1117年,徽宗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宋徽宗推动了北宋第二个崇道高潮,他对道教的崇尚在宋代历史上达到极点。
他编造“天神下降”的神话,自称“教主道君皇帝”,道教的地位得以大大的提高,几乎成为国教。为了发展道教,在国家财用匮乏的情况下,徽宗还不惜耗费巨资,大兴土木,兴建宫观。
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4人,在宋徽宗被金兵掳走,大举侵犯的情况下,大败金军。
其中韩世忠,他率兵8000在镇江拦截金军20万,将其围困在黄天荡长达48天;另一位将领岳飞,率领岳家军多次重创金军主力。
扩展资料:
岳飞、张俊、刘光世、韩世忠这四人都为南宋稳住阵脚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但是结局却大相径庭。岳飞是最正气的一个,在四个人中最出名,军事造诣以及战功也是最高的,结局却最悲惨。
而刘光世,则被人讽刺打仗太差劲了,遇到金兵就习惯性逃跑,被人嘲讽为“长腿将军”。
对于张俊,普遍的看法是批评居多,尤其是张俊跟着秦桧谋害岳飞,更是留下了人生的一大污点,至今还被人刻雕像跪在杭州的风波亭,而且他贪财好色,直到现在还有人把他说成奸臣。
韩世忠随着他功劳和军中威望的增加,他开始学秦桧,买豪宅、美女,生活腐化,但是他买的豪宅都在赵构的监视之下,这样韩世忠成功蒙蔽了宋高宗,避免了像岳飞一样的悲剧,而且活了六十三岁,寿终正寝,死后还配享太庙,极尽哀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兴四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道君皇帝
北宋徽宗年间的年号
很详细的那种哦!最好按次序呀!具体年数应该有啦!...
很详细的那种哦!最好按次序呀!具体年数应该有啦!
北宋徽宗年间的年号为:
1、建中靖国:建中靖国是北宋时期,宋徽宗使用的第一个年号,只在1101年的时候,使用了一年。
2、崇宁:崇宁是北宋时期,宋徽宗使用的第二个年号,使用时间为1102年到1106年,崇宁这个年号使用了五年。
2、大观:大观是北宋时期,宋徽宗所使用的第三个年号,使用时间为1107年到1110年,共使用了四年。
4、政和:政和是北宋时期,宋徽宗使用的第四个年号,使用时间为1111年到1118年的十月,共使用了八年。
5、重和:政和是北宋时期,宋徽宗使用的第五个年号,使用时间为1118年十一月到1119年的二月,共使用了两年。
6、宣和:宣和是北宋时期,宋徽宗使用的第留个年号,使用时间为1119年到1125年,共使用了七年。
扩展资料:
宋徽宗在位时共用过六个年号,也是挺多的。分别为建中靖国、遂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这在历代皇帝来看并不算特别多,所用的年号也都挺正常,没有特别奇怪的。
宋徽宗在位的一生就是肆意玩乐,他重新的奸臣蔡京跟他说人生就这几十年何苦要苦了自己,应当尽情享乐。
而且徽宗生性风流,喜欢美人,宫里的妃子成堆,还要在外寻乐。所以人称青楼皇帝,这对于一个帝王来说简直是一个笑话,可徽宗乐在其中。
甚至有时候因为出入风流场所而不上早朝,居然还有专门的官员为他找各种不上朝的借口,什么批奏折太晚要休息,生病,精神不济等等无所不用其极。
终于在宣和七年之时,金兵南下,徽宗非常恐慌。这时候的大宋是无法抵抗凶猛的金军的,徽宗就下罪己诏,将皇位传给儿子赵恒。
但是,北宋终是逃不过亡国的命运,钦宗继位没多久金兵再一次南下攻破了开封,徽宗和儿子也被俘虏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徽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中靖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崇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政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宣和
宋高宗和宋徽宗、宋钦宗,三人是什么关系?
宋徽宗赵佶是宋高宗赵构和宋钦宗赵桓的父亲,宋钦宗赵桓是宋高宗赵构的哥哥。
1、宋徽宗赵佶
赵佶(1082年6月7日-1135年6月4日),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书画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他的长子赵桓是为宋钦宗,九子赵构是为宋高宗。
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
2、宋高宗赵构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
3、宋钦宗赵桓
赵桓(1100年5月23日―1156年6月29日),即宋钦宗(1126年—1127年在位),宋朝第九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显恭皇后王氏。在位1年零2个月。
扩展资料:
北宋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1125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打宋朝。东路由完颜干离不领军攻燕京。西路由粘罕领军直扑太原。
东路金兵破燕京,渡过黄河,南下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徽宗见势危,乃禅位于太子赵桓,是为宋钦宗。
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1126年)正月,完颜宗翰率金兵东路军进至汴京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金人要求五百万两黄金及五千万两银币,并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
同年八月,金军又两路攻宋;闰十一月,金两路军会师攻克汴京。宋钦宗亲自至金人军营议和,被金人拘禁。
除徽钦二帝之外,还有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的灭亡。
东京沦陷后,康王赵构于靖康元年(天会四年,1126年)十二月一日于相州建大元帅府,就任大元帅,此时金军早已攻占开封的城墙,北宋处于存亡危急之际,钦宗再次蜡书诏令赵构入援开封。
赵构一面传檄河北各州府起兵会于北京大名府,于中旬派小部队南下汤阴(今属河南)作疑兵,自率近万军队出北门北上,经临漳(今河北临漳西南),踏河冰渡过黄河,到达大名。
靖康二年(天会五年,1127年)正月初逃到东南方的东平府。二月下旬初,赵构等逃到济州。金军建立伪楚后,在济州的群臣即想奉康王赵构在济州称帝以重建宋朝,赵构了宗泽的建议,前往作为宋太祖赵匡胤兴王之地的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然后再即位当皇帝。
赵构见时机成熟,遂于五月初一日(1127年6月12日)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是为宋高宗,后建都(行在所)于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构
宋高宗和宋徽宗、宋钦宗,三人是什么关系?
宋高宗和宋钦宗都是宋徽宗的儿子,宋钦宗是宋高宗的哥哥。
1、宋徽宗
赵佶(1082年5月5日-1135年6月5日),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书画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
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
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兵临城下,宋徽宗受李纲之言,匆匆禅让给太子赵桓,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与钦宗赵桓被金人掳去。
金天会十三年(1135年)死于五国城,时年54岁。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棺椁被迎回南宋,葬于绍兴永佑陵。
2、宋钦宗
赵桓(1100年―1156年),即宋钦宗(1126年—1127年),宋朝第九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显恭皇后王氏。在位1年零2个月。
3、宋高宗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
扩展资料:
1、宋钦宗是宋徽宗与惠恭皇后所生:
显恭皇后王氏(1084年-1108年),北宋宋徽宗的元配皇后,开封人,父亲为德州刺史王藻。徽宗即位后册立为皇后,生赵桓(后来的宋钦宗)和荣德帝姬。
王皇后性格恭谨节俭,当时贵妃郑氏和王氏争宠,皇后均待之以平。大观二年(1108年)王皇后薨逝,得年二十五岁,谥曰静和,先葬于裕陵,绍兴年间才改于徽宗庙室。
2、宋高宗是宋徽宗与显仁皇后所生:
显仁皇后(1080年—1159年),即韦贤妃,开封人,宋徽宗赵佶的妃嫔,宋高宗之母。
乔氏与韦氏原是郑皇后宫中的普通侍女,结为姊妹,相约其中一人富贵时,不能忘记对方。后来乔氏得到宠幸,封为贵妃,向徽宗推荐韦氏,韦氏因而受到临幸。崇宁五年,封平昌郡君。
大观元年二月进才人,六月进为婕妤,大观二年又升为婉容。她并不受宠,金人索取徽宗之子赴金为人质时,由于康王赵构自愿前往,徽宗遂封韦婉容为龙德宫贤妃。
宋高宗赵构即位后,韦贤妃被遥尊为“宣和皇后 ”。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去世,享年八十岁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佶
宋徽宗(赵佶)独创的书法字体。
宋徽宗赵佶不仅擅长绘画,而且在书法上也有较高的造诣。赵佶书法在学薛曜、褚遂良的基础上,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与其所画工笔重彩相映成趣。
瘦金书的意思是美其书为金,取富贵义,也以挺劲自诩。赵佶传世的书法作品很多,楷、行、草各种书法作品皆流于后世,且笔势挺劲飘逸,富有鲜明个性。其中笔法犀利、铁画银钩、飘逸劲特的《秾芳依翠萼诗帖》为大字楷书,是宋徽宗瘦金书的杰作。
但是宋徽宗的书法存在着柔媚轻浮的缺点,这也许是时代和他本人的艺术修养所致,但他首创的瘦金体的独特的艺术个性,为后人竞相仿效。既以开创了一大流派的书体。
扩展资料:
艺术特点
赵佶的艺术主张,强调形神并举,提倡诗、书、画、印结合,他是工笔画的创始人,花鸟、山水、人物、楼阁,无所不画,这便是卓然大家的共同特点。他用笔挺秀灵活,舒展自如,充满祥和的气氛。他注重写生,体物入微,以精细逼真著称,相传他曾用生漆点画眼睛,更加生动、栩栩如生,令人惊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宋徽宗
宋徽宗有几个子女
被俘前:
徽宗三十一子《宗室传》,三十四女《公主传》,一子赵相《宋会要·后妃》《靖康稗史笺证·开封府状》。
被俘后:
又生六子八女《靖康稗史笺证·宋俘记》。
宋徽宗被俘前后,生三十八子,四十二女,共计八十个孩子。
靖康之耻宋徽宗究竟遭受了怎样的耻辱与折磨?
宣和二年,金军南下攻宋,北宋国事危急,当时的国家皇帝宋徽宗非常害怕,北宋积贫积弱已久,军事实力低下,金军一路势如破竹,宋朝军队难以抵抗,大部分兵力逃跑。
宋徽宗感到情势危急,害怕金军一旦攻破北宋都城汴京,自己就成了千古罪人,宋徽宗匆忙将皇位让给儿子赵恒,即为后来的宋钦宗。
宋徽宗赵佶自己当了太上皇。宋钦宗登基后,改年号为靖康,虽然有了一些有利的政治措施,但是仍然不能力挽狂澜。靖康元年,金国的金太宗再次命人攻打宋朝。
北宋由于战术上面的失误,多次败给金国,金国直取北宋都城汴京,一举攻克汴京,北宋人心惶惶。宋钦宗赵佶派人去金兵营中请和,但是完颜宗翰,完颜宗望两位将帅不同意。
他们认为北宋已经是囊中物,就不能放虎归山。金兵最后攻破了北宋都城汴京,北宋称臣。金帝封宋徽宗宋钦宗两人为臣子。
并且将其作为人质押送到北方。北宋身处中原地区,地大物博,中原几千年来积累的文明,财产都不可计数,北宋年间,经济文化都达到了中国古代时期的最高成就,尤其是中原的文明,一直被其他国家借鉴模仿。
金国地处偏远地区,国家贫瘠,国内生产力水平低下,冬天难以为继。但是金国兵力强悍,这次靠着打败了宋朝,就大肆搜刮宋朝财产。
北宋的一些国家财产,珍宝玩物,书画奇巧,皇家藏书,天文仪器等物件都被抢劫至金国。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人跟随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恒一起被押解北上。
像国家的一些大臣,还有国家的一些工匠,后宫的一些嫔妃,宗室等都被掳至金国。北宋都城汴京被金人抢劫一空,北宋积累的财富等也成了金人的囊中之物,北宋正式灭亡,由于这件事发生在靖康年间,因此被称为是“靖康之耻”。
宋徽宗在听说北宋的一些珍宝财物被掠夺一空的时候丝毫不为松动,只有在听说一些皇家藏书和一些书画奇巧被掠夺的时候,才仰天长叹几声。
宋徽宗赵佶在被押解北上的途中,受尽了耻辱,先是自己的爱妃王婉容被金人强制掠夺,金人对他百般侮辱。后来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恒被押至金国之后,金人按照惯例要向祖先献俘
金人强制命令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恒穿上丧服,来到金人以前皇帝完颜阿骨打的庙宇诣见,祭拜。宋徽宗赵佶被金人侮辱性的封为辱德工,被押解至五国城。
在五国城受尽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宋徽宗被囚禁了九年,这期间,宋徽宗赵佶与其他大臣也曾想过逃出生天,宋徽宗赵佶派臣子曹勋趁金人不注意偷偷逃至南宋。
北宋亡国后,将都城迁至南方杭州,建立南宋。此时宋朝大部分主力军都在南宋。宋徽宗赵佶在曹勋临行前偷偷交给他一件自己的背心,背心上面写着,你快来救援父母,群臣看见了都和宋徽宗赵佶一起哭泣不止。
宋徽宗赵佶用一块手帕轼泪,将沾湿了泪水的手帕交给曹勋,让他连同背心一起交给他的儿子,南宋皇帝宋高宗,作为信物。
宋徽宗赵佶最终也没等到他的儿子高宗来救他,不堪折磨死于五国城。高宗跟金国协议将宋徽宗赵佶的尸首接回宋朝,入土为安。高中将其下葬皇陵。金国也按照规定,撤销分封给宋徽宗赵佶的昏德公,将其分封为更高的官职,以示尊重。
求宋徽宗的结局
宋徽宗被金人掳到金国,经过九年的囚禁生活,死于五国城,死后棺椁归宋。
赵佶(1082年6月7日-1135年6月4日),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书画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
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兵临城下,受李纲之言,宋徽宗禅让给太子赵桓,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与钦宗赵桓被金人掳去。
宋徽宗被囚禁了九年。金天会十三年(宋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甲子日,宋徽宗终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国城,享年54岁。金熙宗将他葬于河南广宁(今河南洛阳附近)。南宋遥上尊谥圣文仁德显孝皇帝,庙号徽宗。
金皇统二年(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宋金《绍兴和议》彻底完成所有手续。八月乙酉日,宋金根据协议,将宋徽宗遗骸运回都城绍兴(今浙江省绍兴市),由宋高宗葬之于永佑陵。十二月,祔太庙第十一室。绍兴十三年(1143年)正月,加上尊谥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扩展资料
宋徽宗即位后,向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太后在神宗时即是守旧派,当政后随即任命守旧派、韩琦长子韩忠彦为执政,不久又升任右相,左相章惇、执政蔡卞等相继受攻击,蔡卞首先被贬任知府;同时恢复被贬逐的守旧派官员的名位,守旧派官员接着相继上台。
当年七月,向太后还政后不久,反对立徽宗为帝的左相章惇被罢相,韩忠彦升任左相,曾布升任右相。当时守旧派与变法派的斗争日趋激化,也有官员认为元祐、绍圣均有失误,应该消除偏见,调和矛盾。于是改次年为建中靖国。但是新旧党争不仅没有停止而是愈演愈烈。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十一月,邓洵武首创徽宗应绍述神宗之说,攻击左相韩忠彦并推荐蔡京为相,得到执政温益的支持,为徽宗所,首先于同月末决定改明年为崇宁元年,明确宣示放弃调和政策,改为崇法熙宁变法。徽宗时期始终是蔡京及其党羽的天下,他们打着绍述神宗改革的旗号,作为排斥异己打击反对者的幌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佶 (宋朝第八位皇帝)
有关宋徽宗的宫廷电视剧
有《浪子燕青》、《江山美人》。
1、《浪子燕青》剧情简介
混迹京城的浪子燕青对青楼奇女李师师动了真情,而李师师却迷倒了皇帝,于是这位人称飞将军的绝色名伶一肩挑起两个情种,演绎出一场上搅皇室内帏,下牵梁山好汉的悲情喜剧。
燕青,一个亦正亦邪的江湖浪子,他轻功盖世,放浪不羁,对一切礼教嗤之以鼻,企图用一己之力改变混沌世道。赵佶,一位儒雅倜傥的一国之君,他坐拥天下,却时刻贪恋着凡人的喜怒哀乐,为能和心爱之人白头偕老,不惜放弃皇权王位。
造化弄人,这两个生活在不同世界里的男人却因为一个女人纠集在了一起。而她就是芳华盖世的飞将军李师师。师师的美让多少的男子魂牵梦萦。师师的才让多少文人墨客自叹弗如。师师的豪情折服多少侠客义士。师师的善良又让多少人的心为之颤动。
2、《江山美人》剧情简介
北宋宣和年间,朝廷大兴花石纲。朝中大臣多有进谏反对,童贯(徐光明饰)、蔡京(杨洪武饰)却执意继续举办杭州制造局。双方互不相让,有多名大臣被加害。
宋徽宗赵佶(孙耀威饰)一心要画成一幅《江山美人图》,睡梦中见到江南有一入画美女,醒来后久入不忘,于是叫赴江南征调花石纲的童贯细心查访。睦州地方官员张榜征选美女,乡间女子纷纷突击结婚。碣村方腊也准备迎娶有史妹情谊的方玉儿(韩雪饰)。
童贯为得璇玑石,屠杀睦州青溪碣村村民。方玉儿随方腊进京告状,在镇安坊李师师(桥本丽香饰)的醉杏楼处,微服的赵佶与方玉儿擦肩而过,失之交臂。方腊击鼓告状,被开封府打入大牢。方玉儿为救方腊,试图进宫告御状,因皇上出宫,守卫怕惊动銮驾,将其驱逐。
方腊被梁山好汉误救后回到江南,与范仲淹之孙密谋,到杭州以献画为由,刺杀童贯。童贯以替身相见,躲过一动。方玉儿回到睦州后被童贯发现,童贯断定方玉儿就是皇上梦见的入画之人,于是将她强行征选,并随花石纲船队一同送往东京。
蔡京贪其美色,欲占为已有,从中阻挠,想尽种种办法,不让赵佶见到方玉儿,用泻药使方玉儿脸容憔悴不堪。在选秀大会上,赵佶见到面黄肌瘦的方玉儿,心中失望,但对其聪明才学留下深刻印象。
扩展资料
宋徽宗轶事典故
三次河清
三国时期曹魏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生。”事实是,出现“河清”,显然与什么“圣人出”无关。大概谁也不会认为宋徽宗是个圣人,但他在位时,竟出现过三次“河清”,皇帝和百官弹冠相庆,用各种形式来歌功颂德。
在黄河中下游,河水也有短时间变清的时候,即史书中作为祥瑞记下的“河清”,并不是五百年乃至一千年才一遇。据地质学史专家李鄂荣先生考证,中国历史上的“河清”,有记载可查的便有43次,首见于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年),如从此时起算,平均不到40年就有一次。
根据《宋史》,宋徽宗在位年间的三次“河清”,分别为:第一次,大观元年(1107年),“乾宁军、同州黄河清。”第二次,大观二年(1108年),“同州黄河清。”,第三次,大观三年(1109年),“陕州、同州黄河清。”
大观元年(1107年)“乾宁军言黄河清,逾八百里,凡七昼夜,诏以乾宁军为清州”。“黄河清”被谱写成新曲流传,还在韩城建立记载这些祥瑞的“河渎碑”。此碑至今尚在。
可是立碑后仅仅15年,到了1127年,这个导致北宋亡国的宋徽宗,便和他的儿子宋钦宗一起被金兵俘虏,押到了金朝统治下的东北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浪子燕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山美人
赵佶(宋朝第八位皇帝)
赵佶(1082年6月7日-1135年6月4日),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书画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 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但是宋徽宗重用的蔡京等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政治形势一落千丈。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在汴京修建“艮岳”。宋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 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重和元年(1118年),置道官二十六等、道职八等。宣和三年(1121年),令三京置女道录、副道录各一员,始立道学制度。在宋徽宗集团的腐朽统治下,内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梁山起义和方腊起义先后爆发,北宋统治危机四伏。但是宋徽宗在艺术上的造诣非常高。宋徽宗对绘画的爱好十分真挚,他利用皇权推动绘画,使宋代的绘画艺术有了空前发展。 他还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的颇有成就的艺术型皇帝。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兵临城下,受李纲之言,禅让给太子赵桓,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与钦宗赵桓被金人掳去。金天会十三年(1135年)死于五国城,时年54岁。 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棺椁被迎回南宋,葬于绍兴永佑陵。概述图片为《宋徽宗坐像轴》,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