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河南白马寺,白马寺简介

来源:连笔字网 2023-12-24 21:27:15 作者:连笔君

白马寺简介

白马寺简介:

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

1961年,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2001年1月,白马寺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AAAA级景区。

历史起源:

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帝躬亲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

洛阳白马寺的来历?

为纪念白马驮经,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取名“白马寺”。“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寺”字,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

扩展资料:

建筑格局

白马寺整个寺庙坐北朝南,为一长形院落,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 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均列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虽不是创建时的“悉依天竺旧式”,但寺址都从未迁动过,因而汉时的台、 井仍依稀可见。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

整个寺庙布局规整,风格古朴。寺大门之外,广场南有近些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桥,其左右两侧为绿地。左右相对有两匹石马,大小和真马相当,形象温和驯良,这是两匹宋代的石雕马,身高1.75米,长2.20米,作低头负重状。

山门东侧有一座《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石碑,这是元太祖忽必烈两次下诏修建白马寺,由当时白马寺文才和尚撰写,至顺四年(1333)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刻碑,立于寺内的,人称“赵碑”。

白马寺山门采用牌坊式的一门三洞的石砌弧券门。“山门”是中国佛寺的正门,一般由三个门组成,象征佛教“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的“三解脱门”。由于中国古代许多寺院建在山村里,故又有“山门”之称。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 曾重建。红色的门楣上嵌着“白马寺”的青石题刻,它同接引殿通往清凉台的桥洞拱形石上的字迹一样,是东汉遗物,为白马寺最早的古迹。

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卢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为元、明、清时期的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洛阳白马


白马寺简介

1、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国第一古刹。

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

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

1961年,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2001年1月,白马寺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河北省成安县白马寺

白马寺是成安县边董白马寺,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封边董村内,有一座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寺,边董白马寺。据传,边董白马寺原为古庙,老庙起建时间不详。

北齐年间,佛教大乘禅宗第二祖慧可大师在继承了禅宗大业后,邺城一代是他传法的重点区域,佛教在这一地区得到了大力推广。

邺城周围是当时佛教最兴盛的地区,方圆聚集着大小佛寺四千余所,很多的本土庙堂因迎奉佛祖而变成寺院。

3、江西省抚州市白马寺

金溪白马寺始建于北宋初年。重建于1978年。1992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对外开放。新建的白马寺古色古香,寺中大雄宝殿金碧辉煌,寺左石砌“古城”形象逼真。

寺东数百步有一悬崖石壁,高达数十米,俗称“仙女照镜”。寺后有一棋盘井,终年清泉潺潺,供寺庙烧香待客、僧侣沐浴之用。

千变万化的四时景色,以及诸多的美丽传说,每年都要吸引数千名香客游人前往烧香旅游。

4、江西省泰和县白马寺

白马寺,原名白竹寺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碧溪镇里山村西坑垄中。寺内神像林立,惟妙惟肖。大雄宝殿门前,有一雕塑的将军手牵高大白马,威武雄壮,栩栩如生,格外引人注目。

5、青海省贵德县白马寺

白马寺,藏语称“乔什典格大具喜吉祥兴旺州”,又称“却夫旦格”,意为“佛塔寺”,位于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境内,由郭密格西扎巴嘉措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创建。

全寺占地120亩,规模宏大,环境幽静。寺内文物丰富,大经堂中供有两部《甘珠尔》和噶玛乳必多杰所塑胜乐金刚像等;护法殿中的吉祥天女等造型精美。现被列为青海省省级保护文物。

晋城白马寺简介

白马禅寺,位于晋城市市区北侧五公里的白马寺山顶上。白马寺山又名司马山,相传北魏司马懿封长平候曾登临此山而得名。后因山顶建寺名白马禅寺,故而更名为白马寺山,此山主峰海拔1010米。

白马禅寺创建年代不详,金李俊民游白马寺山诗曰“千年古庙映崇岗,寂寂空庭草树荒”由于战乱原因仅剩一座景公塔,巍然矗立,向人们昭示它的往日辉煌。

1989年冬,城区宗教局邀请五台山善财洞主持隆慧法师为城区佛教协会会长、白马禅寺主持,并重修白马禅寺。

1993年阴历六月二十四正式奠基,修建藏经楼,历经十四余年。陆续修建完成了藏经楼、大雄宝殿、天王殿、地藏殿、九龙壁、伽蓝殿、大毗卢殿、文殊殿、念佛堂、斋堂、文殊塔、祖师殿、舍利塔、上客堂、二僧院以及东西配房等工程。

藏经楼于1993年修建,1994年阴历九月十五举行落成剪彩法会,面积有348平方米。楼下为五佛殿,供奉有云南居士从缅甸南坎观音寺请来的玉佛五尊(五方佛),及一尊观音像(缅甸玉)。楼上珍藏有乾隆藏、大正藏、佛光藏、天台藏、及藏文藏经。

大雄宝殿九四年动工,历时二年,于九六年阴历九月十五举行落成典礼,计823平方米。殿内为横三世佛,背后为海岛观音,两侧为文殊、普贤及十八罗汉。“大雄宝殿”匾额是赵朴初亲笔题写,九八年举行了开光法会,隆慧大和尚、请佛大和尚、源慧大和尚为佛像开点灵光。

天王殿243平方米,门头有中国佛协赵朴初亲笔题写“白马禅寺”匾额。殿内正面为弥勒菩萨,背后韦驮菩萨,两边四大天王。天王殿的 两边是钟鼓楼,各35平方米。于九七年建成九九年九月十五举行开光法会,隆慧大和尚、根通大和尚、慈贵大和尚为佛像开光。

大毗卢殿占地1134平方米,是白马禅寺最大的殿堂,殿内七重悬塑,主塑五方佛、五百罗汉、八十八佛、八十四大悲咒像、罗汉柱、五层八角亭柱、十二圆觉、二十四诸天、释迦本身传、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灵山会、楞严会、龙华会、华严会、三身佛、三世佛、极乐世界、琉璃世界、藏像千手观音、千钵文殊、密宗护法金刚、以及大型密宗金刚座等。塑像大的高三米,小的仅余寸,共一万余尊。实属国内罕见的工程。大殿于2000年举行了落成典礼,寂度大和尚参加了法会,目前佛像还在紧张贴金与彩画中,预计在2008年竣工。

毗卢殿两侧分别是地藏殿和文殊殿各352平方米。地藏殿供奉地藏菩萨像及闵公道明像全是汉白玉制;文殊殿内是五方文殊分别为(聪明文殊、狮子文殊、智慧文殊、无垢文殊、孺童文殊);第二法王宗喀巴大士、四臂观音、绿度佛母、云音佛母,殿内塑像均为藏密风格。2000年阴历九月十五举行开光法会,隆慧大和尚、寂度大和尚与普证大和尚主持了法会。

五方文殊塔于2003年冬奠基施工,2004年农历九月十五竣工。塔为藏式风格石质结构,须弥座台高2.7米,塔高15.6米,须弥座为全部雕刻作法,雕以宝相花、莲花、牡丹花等,须弥座上围以栏板、雕刻花草、望柱为狮柱。

中央为小式八棱须弥座,亦即塔座,八角为八尊护法金刚力士像,八面雕以佛教八宝,二龙戏珠等图案,塔台以上还有五百罗汉大型像塑。塔身有五方文殊像。另高台中室,为地宫一座,里面供有24天尊像,转经筒。整座文殊塔巍巍壮观、风格别致、独树一帜。

文殊塔东西两侧配殿各占542平方米,配殿中段分别为伽蓝殿、祖师殿。值得一提的是,白马禅寺祖师殿供奉的是达摩祖师、慧远祖师、能海上师三像,分别代表了禅宗、净土宗、大般若宗祖师。

寺院门前的广场西侧是主持隆慧大和尚应僧俗四众之请,为诸僧圆寂后有所托身所建的舍利塔,此塔亦为全部石质结构,于2005年初冬动工,2006年农历九月十五竣工典礼。须弥座的高台中央耸立的塔为五层密檐式,中塔高9.9米,两侧塔高7.9米,塔上雕有地藏菩萨像,罗汉像,并刻有经文语,塔座围以石灯、石狮、石像。须弥座高台面阔18米,进深23.6米,亦为雕刻之考究作法。上面四周是古式栏板望柱,高台外有石牌坊一座,与舍利塔交相辉映,更显庄严肃穆。

广场中央有九龙壁一座,长20米,宽18米,双面雕塑,座为须弥居样式。顶为瓦脊斗拱样式。

广场南面的山上是唯一遗存的白马禅寺古代建筑“景公塔”。据说清康熙三年,甲辰三月,有一官名景文魁,慨以俸金修复早先失毁的白马寺塔,且更盛于前,故名“景公塔”。从景公塔碑记内证实原塔是明代建筑。

1999年经市委规划局规划,土地局认可划拨宗教用地138.367亩。

洛阳白马寺创建于什么朝代?

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的一天晚上,汉明帝做了一个梦,他看到一个神仙,金色的身体像朝霞一样闪闪发光,身上有日光环绕,飘飘荡荡从远方飞来,降落在大殿前。汉明帝非常高兴。第二天一早上朝,他把自己的梦告诉众大臣,询问是何方神圣。太史傅毅博学多才,他告诉汉明帝:我听说西方天竺(印度)有一个得道的神,号称佛,能够飞身于虚幻中,全身环绕着日光,君王您梦见的大概是佛吧!于是明帝派使者羽林郎中泰景、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访求佛道。三年后,他们同两位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带回经书和佛像,开始翻译一部分佛经,相传是现传的《四十二章经》。同时在首都洛阳建造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即今天的洛阳白马寺。这一寺院据说是也是以当时驮载经书佛像的白马而得名,而白马寺也成为佛教的“祖庭”和“释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沟乡白马寺村,寺院建在红崖子沟沟口东侧的半崖上,隔湟水河与平安镇相望,平大公路入境而过。距西宁市25公里,是互助县旅游景区中著名的宋代文物旅游景点。白马寺始建于公元十世纪末(藏传佛教后弘期),又名金刚崖寺,因山崖有一尊金刚佛像的石雕像而得名,藏语称“玛藏观”,1959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白马寺总面积4516平方米,全寺由居于半山崖的经堂、僧舍、石窟、金刚佛像、和大佛塔组成。“白马寺”的来历传说较多,明万历十二年(1584),第三世达赖去佑宁寺等地途经此地,传说坐骑死去,遂塑白马于寺,故名“白马寺”者为一种;该寺为安多地区首建的佛寺,类似河南的白马寺,故名者为一种。该寺佛在山崖下的金刚雕像,背依险峰、面向湟水、目视前方、左手托钵、右手前伸,似推湟水,故称“金刚窟寺”。白马寺又称“觉化寺”,取之于西藏佛教后弘鼻祖喇勤·贡巴饶赛于此地“自觉”“化众”,开启后弘法道,直到圆寂。由于白马寺历史悠久,素享盛名。后经清代、民国、文革三次被毁。1980年8月17日该重新得以开放,陆续修建了经堂、僧舍,吸引着很多各地的香客和游客。主要景观有大经堂、金刚亭、金刚崖、金刚佛像、湟水河风光等等。大经堂:三层砖木结构房屋,一层有白马奔驰壁画,二层有观音菩萨塑像,三层有喇勤·贡巴饶赛塑像。金刚亭:位于大经堂左下方,为批檐歇山顶。金刚石雕像:5岁身量,为坐状,通高3.7米,佛座宽2.35米,雕像古朴浑厚、轮廓粗犷、左手托钵、右手做推移状。简介中国早期佛寺之一。在河南洛阳东面10千米处。相传为东汉明帝永平七年(64),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赴天竺求法。十年,与天竺僧摄摩腾、竺法兰归来后在洛阳建此寺。白马寺一名,或谓因明帝遣使以白马负经还;或谓有外国王毁破佛寺,夜有白马绕塔悲鸣,王即以未坏的招提寺改为白马寺。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与历史白马寺位于中国河南洛阳城东12公里处,古称金刚崖寺,号称“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所官办寺院。它建于东汉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相传,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身有日光,飞行殿前,欣然悦之。明日,传问群臣,此为何神?”有臣答曰,此神即“佛”。明帝即派遣大臣蔡愔、秦景出使天竺(今印度)寻佛取经。蔡情、秦景取回了佛经佛像,并与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东回洛阳,藏经于鸿胪寺,并进行翻译工作。次年建寺,名白马寺。寺址在汉魏洛阳故城雍门西1.5公里处。白马寺,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尊为“释源”和“祖庭”,享有独特的地位。

法门寺、白马寺旅游介绍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20公里,西距宝鸡市96公里。 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山门,佛寺院的大门,由于佛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门”,一般是三门而立,中间大两边小,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故“山门”也称“三门”,也以山门做寺院的别称。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盘人居地,故由三门入。三门俱开,从那门入?从信门入。凡夫圣贤人,平等无高下,只在心垢后,取证如反掌。前殿始建于民国28年(1939年),为仿效明清建筑,内塑华严三圣,韦驮天将及十八罗汉像。 据专家考证,法门寺始建于北魏时期约公元499年前后, 法门寺
现寺内尚法门寺圣僧祈福大典(20张)存的北魏千佛残碑就是立塔建寺后不久树立的。当时称“阿育王寺”(或“无尤王寺”)。隋朝时,改天下佛寺为道场,阿育王寺改为“成宝寺”。唐朝是法门寺的全盛时期,它以皇家寺院落的显赫地位,以七次开塔迎请佛骨的盛大活动,对唐朝佛教、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初时,高祖李渊改名为“法门寺”。武德二年(619年),秦王李世民在这里度僧80名入住法门寺,宝昌寺僧人惠业为法门寺第一任住持。唐朝贞观年间,把阿育王塔改建为四级木塔。唐代宗大历三年(786年)改称“护国真身宝塔”。自贞观年间起,唐朝朝政府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对法门寺进行扩建、重修工作,寺内殿堂楼阁越来越多,宝塔越来越宏丽,区域也越来越广,最后形成了有24个院落的宏大寺院。寺内僧尼由周魏时的五百多人发展到五千多人,是“三辅”之地规模最大的寺院。

介绍自己家乡旅游资源的短文白马寺

若谈起洛阳,白马寺也是著名景点之一。这白马寺究竟好在哪里?请随我这个小“导游”一同游览。
一进入售票处,便是有名的放生池。在这里,人们可以放生一条鱼。往池中一看,不少金鱼游来游去,生机勃勃、神情各异。你看那条鱼,摆动着尾巴,游来游去,不时溅出几滴水花。它还把脸对着游客们,仿佛在说:“嗨,大家好啊。”说完了,好像有些害羞,便吐出一个气泡,又钻到了碧绿的荷叶中,真是引人发笑。暖风拂面,阵阵花香也随之飘来,让人陶醉在其中。不少游人纷纷驻足观赏起这些可爱的鱼儿们。
再往前走,就是山门了。这里有两匹宋代时候的马匹,它们可是大有来历。白马寺是天竺式的建筑物,用来纪念白马驮经的功劳。这两匹高大的石马,粗壮的身材,眼睛在太阳的照射下放出两道光芒,显得炯炯有神。从远处看,真是有百步的威风,且透漏着慈祥。近了看,这匹马身上有着缰绳,眼睛坚定地盯着前方,虽然经历了多年的风雨,却仍然露着那股不屈的精神,仿佛在思念着当时那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的日月,仍想奔跑一样。你看了这两座石雕,一定会称赞洛阳白马寺名不虚传。
前方就是传说中的天王殿。天王殿还真是名副其实,里面有四大天王守护着。你看这持国天王,手持琵琶,一副慈善面,脑袋上还有一朵栩栩如生的莲花,看起来真是慈眉善目。可是,在那慈善眉中,却有着无比的锐气,芸芸众生的一举一动都尽收眼底。在他面前,众人都恭恭敬敬的,敬畏这位神灵,祈求神灵保佑。只见它嘴角微动,仿佛还在说些什么。我盯着它看,心说:“传说中的持国天王就在我们洛阳,我还真是自豪啊。”
白马寺里还有一个特殊的池子,那池子在清凉台。据说投进去硬币可以实现人的心愿,我马上问妈妈要了一块钱硬币,要知道,我可是八月的石榴——满脑袋点子,可不会傻乎乎地扔出去。我首先瞄准了水底的一朵花,经过多次比对,这才扔了过去。“嗖”的一声,硬币在空中飞速射了过去,如同哈雷彗星撞地球一般,冲进了水池里。这时的硬币,表现如同一颗水雷,徐徐落下,真的落到了荷花(石雕)花心里,我真是开心极了,看来咱的技术就是好啊,估计运气也会很好。
哪想到正在我洋洋得意之时,这枚硬币不知怎的,竟然又落到了水池底下,莫非是我心不诚?真是奇怪,我看了一眼池子,心里想:“如果我会潜水就好了,趁没人的时候,就下去捞几枚。”突然,我脑袋一疼,心里一紧:“神灵显灵了!”抬头一看,哪里是什么神灵,原来是老妈跟我开玩笑,真是半夜里做恶梦——虚惊一场。
寺内还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比如天王殿、大雄殿、接引殿等。而且,寺中还有不少石榴树,那些石榴据说都是八月的莲藕——又鲜又嫩。不是有这样一句话么:白马甜榴,一实值牛,可惜我没这口福啊。大家如果在石榴成熟的季节来,可要多买一些,它可代表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呢。
这就是我们洛阳的白马寺,我为洛阳有这样的风景胜地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白马寺少林寺是不是世界文化遗产

嵩山“天地之中”古建筑群
天地之中,包括少林寺建筑群、东汉三阙和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8处11项历史建筑,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是中国时代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2010年8月1日,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白马寺不是

上一篇:上小学前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呢-上小学前应掌握的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