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急性肾衰竭,什么是急性肾功能衰竭?

来源:连笔字网 2023-12-24 07:01:01 作者:连笔君

急性肾衰竭会有哪些并发症?

(1)感染 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严重外伤、烧伤等所致的高分解型急性肾功能衰竭。

(2)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包括心律紊乱、心力衰竭、心包炎、高血压等,

(3)神经系统并发症 表现有头痛、嗜睡、肌肉抽搐、昏迷、癫痫等。神经系统并发症与毒素在体内潴留以及水中毒、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有关。

什么是急性肾功能衰竭?

任何原因引起的急性肾损害,使肾单位丧失调节功能,不能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和排泄代谢废物,导致高血压、代谢性酸中毒及急性尿毒症综合征者,统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指急性肾小管坏死;广义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个临床综合征。与日俱增的进行性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通常每日血肌酐可增加88.4~176.8_ol/L,尿素氮升高3.6~10.7mmol/L)是诊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可靠依据。

什么是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肾功能急骤、进行性减退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所致的氮质潴留,及肾小管重吸收和排泄功能障碍所致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分少尿(无尿)型和非少尿型。属于中医的“癃闭”、“关格”范畴。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什么病?

急性肾衰竭(ARF)是指临床综合征,其中肾小球滤过率突然或持续降低,导致氮废物的积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混乱,导致各种系统的并发症。

急性肾功能衰竭有哪些表现?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肾功能急骤、进行性减退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所致的氮质潴留,及肾小管重吸收和排泄功能障碍所致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分少尿(无尿)型和非少尿型。

少尿或无尿期:尿量减少,每日少于400毫升为少尿,少于100毫升为无尿,一般持续1~2周;进行性氮质血症;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常,可见高钾、高磷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低钙、低钠、低氯血症;心血管系统见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多尿期:进行性尿量增多,血氮质逐渐下降,持续约1~3周。

恢复期:血尿素氮和肌酐、尿量逐渐恢复正常,肾小球滤过功能多在3~12个月内正常。

什么病会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脏在人体负责调节钠水平衡和酸碱平衡。当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情况,肾脏对于钠水的调节可能会导致出现急性钠潴留,会导致充水性的心力衰竭,出现呼吸困难。

如果肾功能衰竭持续加重,还会进一步出现急性的肺水肿,心血竭会导致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失控,导致肾脏排酸减少,出现严重的酸中毒。

由于急性功能衰竭,机体的一般状态以及其他的代偿,一般不容易出现严重的贫血,可能会有轻度的贫血。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得急性肾功能衰竭后,患者首先会出现血尿。还会导致尿潴留,排便不通畅,甚至还有可能会经常腰酸疼痛。发病之后有些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失常,还会出现尿路感染。也会伴有全身症状,比如说消化系统障碍,导致食欲减退,还有经常恶心或者是呕吐等症状。

什么是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急性肾功

急性溶血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会导致红细胞大量被破坏。红细胞破坏后,会释放出其中的血红蛋白和钾离子,形成血红蛋白尿和高钾血症。如果血红蛋白过度的在肾脏沉积,就会形成管型阻塞肾小管,形成急性肾功能衰竭。同时,高钾血症也存在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可能。

上一篇:splash,spatter和splash的区别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