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乌拉圭回合谈判,乌拉圭回合谈判的议题有哪些?

来源:连笔字网 2023-12-21 13:56:31 作者:连笔君

乌拉圭回合谈判的议题有哪些?具体 什么

1986年9月15 - 20日,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在乌拉圭埃斯特角举行部长级会议,并决定正式发动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因为是在乌拉圭召开的部长会议并决定发动这一轮多边贸易谈判,所以亦叫乌拉圭回合。参加会议的国家和地区共105个。中国应邀参加了这一会议。根据埃斯特角宣言及有关规定,中国获得了全面参加乌拉圭回合所有议题谈判的资格。
这一轮多边贸易谈判范围之广、议题之复杂及对世界经济结构影响之深远,在关贸总协定历史上都是空前的。1986年9月20日发表的埃斯特角宣言确定的谈判范围包括货物贸易谈判和服务贸易谈判。另外,为了使乌拉圭回合谈判能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宣言还特别根据各方所做的承诺,决定对“维持现状和逐步回退”(即不增加限制和逐步减少限制)进行监督。货物贸易包括14个议题。它们是:(1)关税;(2)非关税措施;(3)热带产品;(4)自然资源产品;(5)纺织品与服装;(6)农产品;(7)关贸总协定条款;(8)保障条款;(9)多边贸易谈判协定和安排;(10)补贴与反补贴措施;(Il)争端解决;(12)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包括冒牌货贸易问题;(13)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14)关贸总协定体制的运作。服务贸易单独作为一个议题。
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15个议题,按它们的性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市场准人:关税、非关税措施;
(2)商品:热带产品、自然资源产品、纺织品与服装、农产
品;
(3)关贸总协定条款;
(4)东京回合守则:多边贸易协定和安排;(5)保障条款;
(6)多边贸易体制和程序:关贸总协定体制的运作、争端解决;(7)新议题: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包括冒牌货贸易问题、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服务贸易。
另外,有时纺织品与服装、农产品单独列出来,因为它们都属于敏感产品,也是背离关贸总协定规则的两个特殊问题。

乌拉圭回合谈判的议题有哪些?具体 什么

(1) 突出优势。对对方立场、观点都有初步的认知后,再将自己在此次谈判事项中所占有的优、劣势及对方的优、劣势,进行严密周详的列举,尤其要将己方优势,应全盘列出,以作为谈判人员的谈判筹码。而己方劣势也要注意,以免仓促迎敌。
(2)模拟演习。将各种可能发生的状况,预先模拟,以免实际遭遇时人慌马乱,难以主控战局。在了解优、劣后,假想各种可能发生的状况,预作策划行动方案。
(3)底线界清。在谈判前,务必要把己方的底线界清。
(4)了解对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谈判前,了解对方的可能策略及谈判对手的个性特质,对谈判的圆满完成将有莫大助益。
(5)随机应变。己方人员要随机应变,见招拆招。实在无法招架,手忙脚乱时,先施缓兵之计,再图谋对策。
(6) 埋下契机。双方若不能达成相当程度的圆满结果,谈判面临破裂之际,也无需逞一时口舌之快,伤了双方和气,好为下回谈判圆满,埋下契机。

乌拉圭回合的主要内容

1、主要内容
①货物方面
乌拉圭回合有关货物的谈判可以分为两个内容,一是关于关税减让的谈判;二是关于规则的谈判。
②服务方面
过去关税与总协定只涉及货物领域,服务不属于关税与总协定多边体制的管辖范围,因此,许多国家在服务领域采取了不少保护措施,明显制约了国际服务的发展。为了推动服务的自由化,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发达国家提出将服务业市场准入问题作为谈判的重点,经过8年的讨价还价,最后签署了《服务总协定》(英文缩写GATS),并于世界组织成立的1995年1月1日正式生效。
③知识产权方面
乌拉圭回合知识产权谈判组于1991年12月提出了《关于与相关的知识产权括对冒牌货的协议》(英文缩写TRIPs)。该协议经过讨论修改后,在乌拉圭回合结束之际被各国接受而成为正式协议。该协议明确了知识产权国际法律保护的目标和动机;扩大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加强了相关的保护措施;强化了对仿冒和盗版的防止和处罚;协议强调对反竞争行为和歪曲的控制;协议规定了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特殊待遇的过渡期安排;最后协议还规定了与有关的知识产权机构的职责,以及相互之间合作的安排。知识产权协定是乌拉圭回合一揽子结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世界组织成员都受其规则的约束。
④多边贸易体制
突破原有的议题,根据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达成《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通过建立贸易组织,取代“1947年关贸总协定”,完善和加强了多边贸易体制,为执行“乌拉圭回合”谈判成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是“乌拉圭回合”取得的最突出的成果。
2、简述
1986年9月在乌拉圭的埃斯特角城举行了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决定进行一场旨在全面改革多边贸易体制的新一轮谈判,故命名为“乌拉圭回合”谈判。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贸易谈判,历时7年半,于1994年4月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结束。谈判几乎涉及所有贸易,从牙刷到游艇,从银行到电信,从野生水稻基因到艾滋病治疗。参加方从最初的103个,增至谈判结束时的123个

乌拉圭谈判的主要成果?

主要内容是非关税措施的消除和服务贸易。

GATT从1948年1月1日至1994年12月31日,共计47年,其间共举行8轮贸易谈判。前7轮谈判的主要内容是关税减让,第8轮谈判的主要内容是非关税措施的消除和服务贸易。

GATT的第8轮谈判始于1986年9月,止于1994年4月,历时近8年。由于GATT的第8轮谈判是在乌拉圭的埃斯特角城开始的,故GATT的第8轮谈判又称“乌拉圭回合”。由于乌拉圭回合的谈判涉及服务贸易,而GATT并不包含服务贸易方面的约定。因此,便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旨在协调和管辖服务贸易的“世界贸易组织”(WTO)。WTO到目前为止共有成员144个,中国排行第143,台湾排行第144。另外还有37个观察员(含俄罗斯),美国以俄罗斯支持其“反恐”及建立战略导弹防御系统为条件,同意其加入WTO,目前美国已承认俄罗斯是市场经济国家。

关贸总协定支持8回合的多边贸易谈判的主要成果

贸总协定在48年中积极致力于国际贸易政策的协调,成功主持了八轮世界范围的多边关税与贸易谈判。谈判的具体时间、地点和主要成果见表10-1。
表10-1 关贸总协定历次多边贸易谈判情况简表

轮次
谈判地点和时间
参加方
谈判主要成果

第一轮
瑞士日内瓦

1947年4月-10月
23
达成45 000项商品的关税减让,使占应税进口值54%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35%;关贸总协定于1948年1月1日生效。

第二轮
法国安纳西

1949年4月-10月
33
达成近5 000项商品的关税减让,使占应税进口值5.6%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35%。

第三轮
英国托奎

1950年9月-1951年4月
39
达成8 700多项商品的关税减让,使占应税进口值11.7%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6%。

第四轮
瑞士日内瓦

1956年1月-5月
28
达成近3 000项商品的关税减让,使占应税进口值16%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15%。

第五轮

狄龙回合
瑞士日内瓦

1960年9月-1962年7月
45
达成4 400项商品的关税减让,使占应税进口值20%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20%。

第六轮

肯尼迪回合
瑞士日内瓦

1964年5月-1967年6月
54
以关税统一减让方式就影响世界贸易额约400亿美元的商品达成关税减让,平均降低关税35%;首次涉及非关税壁垒谈判,并通过了第一个反倾销协议。

第七轮

东京回合
瑞士日内瓦

1973年9月-1979年4月
102
以一揽子关税减让方式就影响世界贸易额约3 000亿美元的商品达成关税减让与约束,关税水平下降35%;达成多项非关税壁垒协议和守则;通过了给予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的“授权条款”。

第八轮

乌拉圭回合
瑞士日内瓦

1986年9月-1994年4月
123
达成了28个内容广泛的协议;货物贸易减税幅度近40%,减税商品涉及贸易额高达1.2万亿美元,近20个产品部门实行了零关税;农产品非关税措施实行关税化,纺织品的配额限制在10年内取消;GATT扩大到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建立WTO取代GATT。

关贸总协定第一轮至第五轮多边贸易谈判致力于关税的削减,使世界平均关税水平大幅度下降。第六轮谈判在关税大幅度减让的同时第一次涉及到非关税措施,主要就美国的海关估价及各国的反倾销制度进行谈判,美国、英国与日本等21个缔约方签署了第一个有关反倾销的协议,该协议于1968年7月1日生效。第七轮谈判在发展和完善关贸总协定体制方面作了更进一步的尝试,谈判范围远远超出前几轮,在继续大幅度削减关税的同时还达成了只对签约方生效的一系列非关税措施协议,包括反倾销协议、反补贴协议、政府采购协议、海关估价守则、进口许可证程序协议、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牛肉协议、国际奶制品协议以及民用航空器贸易协议等。这次谈判还通过了对发展中缔约方的授权条款,要求发达缔约方给予发展中缔约方优惠待遇,发展中缔约方可以在实施非关税措施协议方面享有差别和优惠待遇。
关贸总协定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从1986年9月开始启动,到1994年4月签署最终协议,历时八年。这是关贸总协定的最后一轮谈判,因发动谈判的贸易部长会议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举行,故称“乌拉圭回合”。乌拉圭回合的谈判范围包括传统议题和新议题,其中传统议题涉及关税、非关税措施、热带产品、自然资源产品、纺织品与服装、农产品、保障条款、反补贴措施以及争端解决等;新议题涉及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等。乌拉圭回合谈判在上述各项议题上达成了框架性协议,是关贸总协定所主持的历次多边关税与贸易谈判中涉及的范围和内容最广、参与谈判的国家和地区最多以及涉及全球贸易金额最多的一次谈判。此外,乌拉圭回合取得的另一项重要成果是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临时性的关贸总协定。
纵观关贸总协定48年的存续期,它在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建立国际贸易新秩序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首先,经过八轮谈判,全体缔约方的平均关税水平从20世纪40年代末的40%左右下降到90年代末发达国家的4%左右和发展中国家的12%左右;缔约方还在非关税措施上达成了协议,非关税措施的应用受到了约束。其次,关贸总协定的管辖范围从商品扩展到了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等。再次,关贸总协定建立了一套有关国际贸易的原则和协议,提高了国际贸易管理的透明度,还协商处理了100多起缔约方之间的贸易纠纷等。最后,关贸总协定的正式缔约方从最初签署临时议定书的23个发展到1994年底的共128个,缔约方的贸易量占到世界贸易总量的90%以上,充分体现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广泛性。

关贸总协定从诞生到最后过渡到世界贸易组织所发生的最重要两个回合谈判发起的原因?解决两个重要议题

从1948年到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为世界贸易提供了诸多的行为准则,并使国际商贸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增长高峰。GATT看起来似乎是个机制完好的组织,但是实际上,在近半个世纪的进程中,GATT从来都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它只不过是个临时性的协定文件和谈判组织。 二次大战后,国际上有个被称为"布雷顿森林"的俱乐部,一些国际经济、金融界的有识之士参与其活动,后来这个俱乐部演变成现在赫赫有名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了处理国际商务合作方面的问题,人们想创建一个新的机构,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部分。当时有50个国家参与了该机构的总体策划,决定将拟成立的机构称为"国际贸易组织(ITO)",把它作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产为它起草了章程草案。该章程草案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文件,它涉及的范围远远超出国际贸易准则领域,囊括了就业准则、商品贸易、商业行为限制、国际投资和服务等方面。ITO章程还没有被最终批准,50个参加国中的23个就决定于1946年开始谈判降低和限制关税问题。借着二次大战刚刚结束的契机,他们想尽早开展一场大规模的贸易自由化宣传,以纠正从30年代初期就开始并仍然严重存在的贸易保护主义。第一轮谈判于1947年进行,成果之丰硕出人意料。这一轮谈判达成了45000项关税让步,涉及100亿美元的贸易额,约占当时世界贸易总额的五分之一。参加谈判的23个国家还就执行尚未成立的国际贸易组织章程草案中的某些贸易规则达成了一致意见。他们认为应该尽快地这样做,而且协议可以是"临时性"的,以便捍卫他们通过谈判已经达成的关税减让的成果。这些集贸易规则和关税减让的一揽子协议形成了后来众所周知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该协定于1948年1月1日开始生效。而ITO的章程则仍然处于谈判之中。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的23个国家,便成了该协定的创始成员(正式的称呼应当是"缔约方")。国际贸易组织(ITO)的章程虽然最终于1948年3月在哈瓦那召开的联合国关于贸易与就业问题会议上达成协议,但是在取得各成员立法机构确认时遇到了麻烦。在一些国家根本通不过,尤其是遭到美国国会的强烈反对。尽管美国国会知道美国政府是国际贸易组织的积极推动者,但出于种种原因,还是对ITO的章程予以断然否决。两年之后即1950年,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他们不再寻求国会对哈瓦那章程的确认,于是ITO死亡。经过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已经对世界贸易产生越来越深广的影响。因此,在乌拉圭回合谈判议题中不仅包括了传统的货物贸易问题,还涉及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和投资以及环境等新议题。

原本在乌拉圭回合谈判议题中并未包括关于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化建设和完善问题,只是设立了一个关于修改和完善总协定体制职能的谈判小组。但关贸总协定丰富的新议题使“如何有效贯彻和执行乌拉圭回合形成的各项协议”变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早在1990年初,时为欧共体轮值主席国的意大利首先提出建立多边贸易组织的倡议,同年7月,欧共体把这一倡议以12个成员国的名义向乌拉圭回合体制职能谈判小组正式提出,随后得到加拿大、美国的支持。1990年12月布鲁塞尔部长会议正式作出决定,责成体制职能小级负责多边贸易组织协议的谈判。经过三年的谈判,1993年11月形成了"建立多边贸易组织协议",并根据美国的动议,把多边贸易组织改名为"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于1994年4月15日在马拉喀什部长会议上获得通过,104个参加方政府代表签署了这项协议。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1995年1月1日起"世界贸易组织"正式生效运转。1995年1月31日,世贸组织举行成立大会,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则仅仅成为一个管理国际贸易的临时性多边机制,直至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GATT的临时性才宣告结束。

上一篇:东方cj官网,东方cj电视购物目录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