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查询标题,文字知识语文

来源:连笔字网 2023-12-18 17:26:58 作者:连笔君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中凸字的书写顺序为什么规定的不同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中,凸字的书写顺序规定只有一种:竖、横、竖、折、横,共5笔。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汉字“可”标准的笔顺?

可的笔顺为:横、竖、横折、横、竖钩

如下图:

相关组词:

1可怕[kě pà] 

使人害怕。

2可怜[kě lián] 

值得怜悯。

3可是[kě shì] 

表示转折,前面常常有“虽然”之类表示让步的连词呼应。

4可以[kě yǐ] 

表示可能或能够。

5可爱[kě ài] 

令人喜爱。

6许可[xǔ kě] 

准许;容许。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汉字笔顺规范是什么时候定的

       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工作网站“中国语言文字网”上,挂着各种语言文字方面的法规。关于笔顺的规范,有两条。

      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定了7000个汉字的规范笔顺。但1988年通用字表中的字,没有一笔一笔地写出来,笔顺是隐性不可见的,使用时只能根据字序进行推断,在应用中,因为理解和推断不同,出现了汉字笔顺的很多不规范现象。

      1997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决定对当时的规范笔顺进行完善,编写了《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规范由国家语委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编纂,语文出版社1997年出版。

       规范笔顺完善的具体内容有3个方面:一是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基础上,把隐性的规范笔顺变成显性的,列出了7000个汉字的跟随式笔顺;二是明确了字表 中“火”、“叉”、“鬯”、“爽”等一些字的笔顺;三是调整了“敝”、“脊”两个字的笔顺。这个文件网上有,共36页,对常用汉字的笔顺有详细图解。这一规则,沿用至今。

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wenziguifan2/scanning/bsgf/bsgf.htm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笔顺的笔顺规范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定了7000个汉字的规范笔顺。《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是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基础上形成的,将隐性的规范笔顺变成显性的,列出了三种形式的笔顺。同时,明确了字表中难以根据字序推断出规范笔顺的“火”、“叉”、“ 鬯 ”、“爽”等一些字的笔顺,调整了“敝 ”、“脊”两个字的笔顺。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在全国施行, 通知规定:
忄先写点和点,最后写竖。匕先写撇,后写竖弯钩。
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
母字的最后三笔是点、横、点。
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
乃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这个字和及字形相近,但笔顺完全不同。
火先写上面两笔,即点和撇,再写人字。登的右上角先写两撇,再写捺。
减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右边的咸字。
爽先写横,再从左到右写四个×,最后写人。
讯右半部分的笔顺是:横斜钩(不是横折弯钩)、横、竖(不是撇)。
凸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短横和竖,然后写横折折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凹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横竖折,然后写竖和横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出先写竖折,然后写短竖,再写中间从上到下的长竖,最后是竖折和短竖。
贯上边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
重上面的撇和横先写,紧接着写日,再写竖,最后写下面两横(上短下长)。
脊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撇和点,最后写中间的人。
义先写点,再写撇和捺。点在上边或左上边的要先写,如门、斗等;点在右边或字里面的要后写,如玉、瓦等。
匚的字,先写匚上面的横,然后写匚里面的部分,最后才写匚最后的折,例如匹、区、臣、匠、匣、匿等。
敝的左边先写上部的点、撇,接着写左下角的竖、横折钩,然后写中间的长竖,最后写里面的撇、点。这些字还有弊、蹩、憋、鳖等。
噩字的横、竖写后,接着写上边的左右两个口,再写中间的横和横下的两个口,最后写一长横。这样写符合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的规则,与王字的笔顺不同。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关于“忄”的笔顺

关于“忄”的笔顺应该是左点、右点、竖。

一、《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1997年8月第1版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对“忄”笔顺的说明是:左点、右点、竖。《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是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基础上形成的,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编写的、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它具有权威性,应该在汉字教学中被认真执行。

二、历史写法:

“忄”的笔顺,在很长时间以来都存在着不同的说法: “竖、左点、右点”“左点、右点、竖”等。《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对它们的规范,符合笔顺书写应该照顾便捷性、系统性等方面的原则(参见高更生著《现代汉字规范问题》,商务印书馆2002 年12 月第1 版358~359页),“忄”的笔顺规范为“左点、右点、竖”,能够体现左点与右点的笔意联系,书写起来由上而下方便快捷,同时从整体上照顾到“垂露竖”作为主笔书写时收笔的特点。历代书法家中许多带有“忄”字的草书、行书,有很多都是采用了“左点、右点、竖”的笔顺。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汉字书写顺序是怎样的?

汉字的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如:“干”),先撇后捺(如:“八”),从上到下(如:“主”),从左到右(如“林”),先进后关(如:“田”),先中间后两边(如:“水”),从外到内(如:“回”)等。

当今中国内地、台湾以及日本的政府都各有一套用于学校教学的笔顺标准。这些标准所遵循的笔顺规则大致相同,但都存在差异之处,与传统笔顺并不完全一致。

内地的标准字体,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规范汉字,其中包括1956年颁布的简化字。笔顺标准遵循《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扩展资料

传统笔顺,古代广泛使用,现今仍在汉字文化圈使用。使用者主要为懂得书法的学者,故也被称作书法的笔顺。通过研究民国以前的书法作品,特别是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可以得出笔顺已有了公认的规定。这些笔顺大多遵从字源、字形结构、字形变革或古法。

台湾的标准字体,是由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的国字标准字体。笔顺标准遵循《常用国字标准字体笔顺手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笔顺

上一篇:【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的风格是什么?】-白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