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文字的详细介绍,至少2000字
象形文字 :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一种图形文字,称为象形文字。这种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国此大约在3400年前,埃及人又演化一种写得较快并且较易使用的字体。
1799年,这些法国古文字学家们发掘出一块文字的黑石碑。 碑文用3种文字写成,分别是希腊文、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后期的埃及文字。一位法国古代语学者吉恩·保罗·商博良研究了这些文字,并设法释读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释讳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方法是:对石碑上的文字进行比较,先设法挑选出埃有最后一个法老王族枣托勒密王朝时期的象形字,随后再想方法辩认出其他象形文字的词意。商博良于1822年将自己的发现公诸于众。
罗塞塔石碑用3种文字记载了同样的内容,因此成为释读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关键所在。法国名将拿破仑·波拿巴在埃及地行过一场重大的战役。为了研究埃及文化,拿破仑派遣的历史学家们又发掘了许多古代遗址。
埃及历史上的第5王朝(约公元前2498—前2345年)时,从象形文字中演变出一种简化的草体字——祭司体文字。这一名称是由古希腊文“祭司的”演变来的,因为在希腊人、罗马人统治埃及时期,这种文字仅限于祭司使用,现则把这个名称通用于象形文字较早的草体形式 。
祭司体文字: 一般是用芦苇笔蘸墨水写在纸草纸上,最初与象形文字约略相似。从第18王朝(约公元前1570—前1320 年)起,祭司体文字已成为有固定风格的象形文字的草体形式,它的内部结构保持不变,但外形已与象形文字相差甚大,字形富于曲线,几乎失去了图画性质。这种文字主要用于书写商业文件、私人信件和文学作品等。从第25王朝(约公元前1085—前945年)时起,才开始用于书写宗教文献。祭司体文字最初自上而下竖写,后改为从右向左横写,且有连写形式,两个或更多的符号连在一起,一笔写成,比起象形文字来,更具有实用意义。但作为正式的官方文件和铭文,仍用象形文字书写。最晚的祭司体文字一直使用到公元3世纪。
世俗体文字:公元前700 年前后,从祭司体文字中又演变出一种更为简化的草体,称为“世俗体文字”。这个术语来源于古希腊文“民间”一词,该词最早也译为“本土文字”,因古希腊文此词也意为“土著” 。世俗体文字主要用于日常生活的书写记录、书信和帐目之类的世俗事务。
由于这种字体比较简单,符号更易于连写,所以很快就进入平民的日常生活。世俗体文字一般写在纸草纸上或较平软的材料上;书写方向从右向左,其符号具有更加简化、更加草写的形式,比祭司体文字更富于曲线,完全失去了图画性质。
初时运用于政府官员的契约、公文等文书,后来连商业文书、私人信件、文学创品和古籍抄写等,都开始使用。不过由于其书写方向是由右至左,因此相当不易阅读。该文字系统约使用到西元476年左右。
科普特文字:古埃及文字发展的最后阶段是产生于公元3世纪的科普特文字(Coptic)。那时埃及早已被罗马帝国吞并,其居民也改信基督教,传统的象形文字、祭司体文字为科普特文字所取代。“科普特”(Copt)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Aiguptos”,意为“埃及”。
这个希腊词去掉词头、词尾后,在阿拉伯语里演变为“qipt”,在现代英语里演变为“copt”,意思是“埃及基督教徒” 。科普特文字采用希腊字母,其中包括24个希腊字母和7个作为补充字母的世俗体文字。科普特文字为民间所通用的文字,它是古埃及文字发展过程中唯一写出元音的文字。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科普特文字被阿拉伯字母所取代,后来仅限于在科普特教堂里使用。古埃及文字从此绝迹,完全被世人所遗忘。
四大文明古国使用的文字分别是什么?
中国:汉字,古代巴比伦:楔形文字,古代埃及:象形、祭祀体文字、世俗体文字、科普特文字,古代印度:印章文字。
扩展资料:
古埃及文字的形体的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
1、象形文字:我们所知道的最早构成体系的古埃及文字材料,是象形文字(也称圣书体),这种文字体系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
2、祭祀体文字:为实用和方便起见,书吏又将象形文字的符号外形加以简化,创造了祭祀体文字(也称僧侣体)。
3、世俗体文字:它是祭祀体文字的草写形式。与祭祀体文字对比,世俗体文字的连写形式更简单,已不具有图画特点,它的书写方向保留了祭祀体文字的传统。固定从右往左。
4、科普特文字:它是古埃及文字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的文字,深受希腊文、圣经文学的影响。
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楔形文字由苏美尔人所创,是已知最古老的拼音文字。公元前3400年左右,楔形文字雏形产生,多为图像。公元前3000年左右,楔形文字系统成熟,字形简化抽象化。
古代印度河流域已有文字,大多刻在石头或陶土制成的印章上,因此称为印章文字。已发掘的印章共有二千多枚。其中很多符号是象形的,可能还处在象形文字阶段,但又因有表音节和重音的符号,所以也被认为是向字母文字过渡的表音文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印章文字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分别用什么文字
古埃及使用象形文字,古巴比伦使用楔形文字,古印度使用梵文。
1、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对腓尼基字母的影响很大,而希腊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建的。
在1987年德国考古队在阿比多斯(地名为Umm el-Qa'ab)发现了前王朝的一个统治者的U-j坟茔,复原了几百块骨片,从中找到了具有完全规模的埃及象形文字。这一坟茔的年代为公元前3150年。
扩展资料:
文字最早的发源地就是四大文明古国。
四大文明古国实际上对应着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分别是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这四个大型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而稍后的爱琴文明未被包含其中。
这些古文明的意义并不在时间的先后,而在于他们是现代不同文明的发源地,亦可以说是一个创造点。
学者认为文明古国都是建立在河川台地附近,原因是有固定的水源使农业和商业较容易发展,不过,历史学家认为,古文明之初,先发生于山岳,然后扩展到河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大文明古国
写一段描写古埃及文明的文字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而且是埃及的母亲河,埃及以金字塔而闻名,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也就是法老的墓。埃及人用的是太阳历,他们的文字和中国的是一样的,也是象形文字。
古代埃及主要文明成就。。。。。。
古代埃及文字的形体的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
1、象形文字:最早构成体系的古埃及文字材料,是象形文字,这种文字体系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
2、祭祀体文字:为实用和方便起见,书吏又将象形文字的符号外形加以简化,创造了祭祀体文字
3、世俗体文字:是祭祀体文字的草写形式。与祭祀体文字对比,世俗体文字的连写形式更简单,已不具有图画特点,它的书写方向保留了祭祀体文字的传统。固定从右往左。
4、科普特文字:它是古埃及文字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的文字,深受希腊文、圣经文学的影响。
扩展资料:
金字塔距今已有4500年的历史,由于它形似汉字中的“金”字,因而被称为“金字塔”,金字塔本身是一座王陵建筑。它规模宏伟,结构精密,塔内除墓室和通道外都是实心,定部呈锥角。金字塔历经多次地震都岿然不动,完好无损。它被誉为当今最高的古代建筑物和世界八大奇迹之首。
金字塔前有座狮身人面像,是古国王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儿子哈沸拉的形象,它叫斯芬克斯,高20米,长57米,仅一只耳朵就有两米高。
除狮爪是用石头砌成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像是一块天然的大岩石凿成的。鼻部有损伤,据说是在一次战争中被拿破仑的士兵用大炮轰掉的。斯芬克斯象征着法老的权利至高无上,威不可侵。
古埃及的文明
古埃及文明成就 古埃及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之一。古埃及人除以建筑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及制造木乃伊而闻名天下外,还发明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东西。
古埃及的文化非常丰富。创造的象形文字对后来腓尼基字母的影响很大,而希腊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建的。此外,金字塔、亚历山大灯塔、阿蒙神庙等建筑体现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知识,在几何学、历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
1.文字
古埃及文字创于前3500年,是一种称为圣书体的象形文字。这种文字是人类最古老的书写文字之一,多刻在古埃及人的墓穴中、纪念碑、庙宇的墙壁或石块上,所以被称为“圣书体”。
1799年,法军上尉皮耶-佛罕索瓦·札维耶·布夏贺(Pierre-François Xavier Bouchard)在尼罗河三角洲的港口城市罗塞塔(Rosetta,今日称为el-Rashid)发现了“罗塞塔石碑”。石上刻有三种文字,分别是圣书体、世俗体和古希腊文。历史学家一直不明白石刻上“圣书体”的意思,直至1822年,法国学者尚-佛罕索瓦·商博良第一个理解到,一直被认为是用形表义的埃及象形文,原来也是具有表音作用的,这重大发现之后成为解读所有埃及象形文的关键线索。
2.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金字塔是利用大石建成的巨大三角形建筑物,是法老的墓穴。由于古埃及人在尼罗河两岸生活及耕作,所以金字塔主要是在沙漠地区兴建。从公元前2700 - 1800年这900年里,估计古埃及人共建筑了超过80座金字塔。而建于公元前2589 - 2566年间的“大金字塔”是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它是为法老胡夫而兴建的。
古埃及人在“大金字塔”附近建造了一座“狮身人面像”。至今仍然没有人知道建造这座由“狮身”与“人面”组成的巨大石雕的原因,他代表着法老的智慧与勇猛。一些人相信“狮身人面像”可能是金字塔的守护神,另一些则认为它是古埃及伟大文明的象征。
3.数学
古埃及人是最先懂得用手掌和前臂来量度距离的人群之一。最初,他们利用手指来计算数目,其后又创造了一种数字:
|=1
||=2
|||=3
||=4
||
|||=5
||
|||=6
|||
||||=7
|||
||||=8
||||
|||=9
|||
|||
4.天文学和历法
古埃及拥有相当水准的天文学知识,他们通过观测太阳和大犬座α星(即天狼星,古埃及称“索卜乌德”,意思是水上之星)的运行制定历法,即科普特历。古埃及人将一年定为365天,每年12个月,一个月30天,剩余5天作为节日。古埃及使用太阳历的做法是世界上最早的,这种日历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差不多。古埃及人把一年分为3个季节,每季4个月,他们还发明了水钟及日晷(即以太阳的倒影来计时)这两种计时器,把每天分为24小时。考古学发现古埃及人了解许多星座,如天鹅座、牧夫座、仙后座、猎户座、天蝎座、白羊座以及昴星团等。另外,古埃及人还把黄道恒星和星座分为36组,在历法中加入旬星,一旬为10天,这与中国农历的旬的概念类似。旬星概念至少是在埃及第三王朝时就已经出现了。
由于古埃及文化有显著的星神崇拜,天文学观测和记录由祭司负责。每年夏天,当天狼星黎明前升起之时,尼罗河就开始泛滥,因此古埃及人认为天狼星是掌管圣河尼罗河的神祇,因此他们建造神殿,祭祀天狼星。另外也有人认为金字塔是用来观测天狼星而建造的。通过对天狼星准确的观测,埃及人确定一年(天狼年,即一种恒星年)的长度为365.25天,与现在的计算长度相当接近。古埃及人赋予太阳浓重的宗教色彩,代表太阳的神祇就有数种,其中最重要的有拉和阿顿等,很多法老都以自己是拉或者阿顿的代表来统治埃及。
5.木乃伊
它是指长久保存的古埃及人尸体,这些尸体能保存数千年是因为它们经过特别的处理。首先,古埃及人清除尸体的内脏,然后用特制的药物浸制这些内脏,再把盐和香料涂在尸首上,以吸干尸体上的水份;最后用长布条把尸体包裹起来,尸体便不会腐烂。制造木乃伊的人是古埃及的祭司,祭司除了把尸体制成木乃伊外,还需祭祀神明及为法老在墓穴、纪念碑和庙宇的墙上刻上“神碑体”。古埃及人喜欢把木乃伊放入人形的棺木内,而这个藏有木乃伊的棺木僧被埋葬在墓穴中。考古学家在现今的埃及各地发掘出很多木乃伊。这些发现有助我们认识古埃及人的面貌及文明,亦能帮助我们研究古埃及人保存尸体的方法。
6. 纸草
古埃及人除了发明了犁、汲水器和渠道外,还于约公元前2600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张由芦苇制成的纸。古埃及人制纸的过程非常简单,他们首先会在尼罗河边割下芦苇,跟着把切成一片片的芦苇放进水里,然后将湿透的芦苇片横直重叠压平成一块块,风干后便成纸。古埃及人除发现纸外,也是世界上最早懂得用芦苇的茎来造写字的笔和用水混合黑烟灰及胶浆来制成墨水的民族。 希望对你有帮助
古埃及有哪些灿烂文明
1、文字
古埃及文字创于前3500年,是一种称为圣书体的象形文字。这种文字是人类最古老的书写文字之一,多刻在古埃及人的墓穴中、纪念碑、庙宇的墙壁或石块上,所以被称为“圣书体”。
2、纸莎纸
古埃及人于约公元前2600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张由纸莎草制成的纸。古埃及人除发现纸外,也是世界上最早懂得用纸莎草的茎来造写字的笔和用水混合黑烟灰及胶浆来制成墨水的民族。
3、狮身人面
金字塔是利用大石建成的巨大三角形建筑物,是法老的墓穴。由于古埃及人在尼罗河两岸生活及耕作,所以金字塔主要是在沙漠地区兴建。
从公元前2700 — 1800年这900年里,估计古埃及人共建筑了超过80座金字塔。而建于公元前2589 — 2566年间的“大金字塔”是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它是为法老胡夫而兴建的。
4、天文学
古埃及拥有相当水准的天文学知识,他们通过观测太阳和大犬座α星的运行制定历法,即科普特历。古埃及人将一年定为365天,每年12个月,一个月30天,剩余5天作为节日。古埃及使用太阳历的做法是世界上最早的,这种日历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差不多。
5、数学
埃及人的数学符号系统不是我们今天所采用的进位制写法,而是用一个符号代表固定的数值,在写5时,他们会用5个代表1的符号来书写,当然排布是有一定的规则的,再有,当书写111时,他们会利用1个代表100的符号,1个代表10的符号以及一个代表1的符号来书写。
6、木乃伊
它是指长久保存的古埃及人尸体,这些尸体能保存数千年是因为它们经过特别的处理。棺木上大多还画上了美好的祝愿与咒语,祈福死者顺利通过阴阳之关。
下面是一些与古代埃及相关的词语,请你试着将它们串写成一段描述古埃及文明的文字。
尼罗河静静流淌,作为四大古文明之一的标志巨大的金字塔一座座屹立于埃及大地,无数平民和奴隶的血肉和尸骸浇灌堆积着埃及法老和贵族的荣誉,“高贵”的躯体最后仍然逃不脱变成木乃伊的命运。古埃及发明象形文字和创造的太阳历是人民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