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人类发展指数,什么是人类发展指数?

来源:连笔字网 2023-12-17 16:09:34 作者:连笔君

什么是人类发展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由三个指标构成: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人均GDP的对数,发达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相对来说高一些。但是,某些很富裕的国家人类发展指数也不是很高,比如沙特等。一般来说,达到0.750就算高的了。

人类发展指数是什么意思?

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提出的,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是对传统的GNP指标挑战的结果。
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创立了人文发展指数(HDI),即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得出的综合指标,并在当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中发布。 1990年以来,人文发展指标已在指导发展中国家制定相应发展战略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之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都发布世界各国的人文发展指数(HDI),并在《人类发展报告》中使用它来衡量各个国家人类发展水平。
据2010年统计,挪威以0.944的成绩居世界城市人类发展指数第一位。我国现状,香港以0.862居中国所有城市首位,北京以0.821居大陆城市首位。

什么是人类发展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提出的,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是对传统的GNP指标挑战的结果。
人类发展指数由三个指标构成: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人均GDP的对数。这三个指标分别反映了人的长寿水平、知识水平和生活水平。

人类发展指数是什么意思?

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提出的,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是对传统的GNP指标挑战的结果。
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创立了人文发展指数(HDI),即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得出的综合指标,并在当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中发布。 1990年以来,人文发展指标已在指导发展中国家制定相应发展战略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之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都发布世界各国的人文发展指数(HDI),并在《人类发展报告》中使用它来衡量各个国家人类发展水平。
据2010年统计,挪威以0.944的成绩居世界城市人类发展指数第一位。我国现状,香港以0.862居中国所有城市首位,北京以0.821居大陆城市首位。

为何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低?

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低,原因是多样的。
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提出的,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是对传统的GNP指标挑战的结果。
2010年之后的HDI值为三个基本指数的几何平均数
LE: 预期寿命
MYS: 平均学校教育年数(一个大于或等于25岁的人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年数)
EYS: 预期学校教育年数(一个5岁的儿童一生将要接受教育的年数)
GNIpc: 人均国民收入
具体来说,首先现在的中国在人均国民收入上每年都有着比较大幅的增长,但是教育年数和预期寿命相对比较吃亏。其中最吃亏的是教育年数,由于历史原因,我国4、50岁以上的人,受教育年限比较低。而且由于高等教育相对发达国家普及不够,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的比重比较低。所以在教育上比较吃亏。

其次在人均寿命上。现在中国的医疗条件和发达国家相比差很多,污染相对比较严峻,食品安全也比较严峻,所以在人均寿命上和发达国家相比也有5~10岁的差距。
最后还有人均的因素,地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的问题。西部地区在教育医疗上长期投入不足,所以很拉后腿;相对应的东部一些发达的城市在教育、医疗和收入上都可以和发达国家比肩。我国需要正视这方面的问题,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关注。

如果一个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特别高,这说明什么?~~~到底什么是 人类发展指数,通俗地说说~~

人类发展指数(HDI)是对人类发展成就的概括衡量。它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在人类发展的三个基本方面的平均成就,包括:(1)识字率,用成人识字率以及小学、中学和大学综合毛入学率来表示,反映了一国国民受教育的程度。(2)预期寿命,用出生时预期寿命来表示,反映了健康长寿的生活,居民的营养、卫生和环境状况。(3)婴儿死亡率,反映母亲健康状况和国民医疗卫生水平。

解释“人类发展指数”这个名词。

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 缩写为HDI,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与物质生活质量指数、社会进步指数等综合指标一样,是对传统的GNP指标挑战的结果。
设立人类发展指数的原则

①能测量人类发展的基本内涵。
②只包括有限的变量以便于计算并易于管理。
③是一个综合指数而不是过多的独立指标。
④既包括经济又包括社会选择。
⑤保持指数范围和理论的灵活性。
⑥有充分可信的数据来源保证。

优点:
①HDI用较易获得的数据,认为对一个国家福利的全面评价应着眼于人类发展而不仅仅是经济状况,计算较容易,比较方法简单。
②HDI适用于不同的群体,可通过调整反映收入分配、性别差异、地域分布、少数民族之间的差异。HDI从测度人文发展水平入手,反映一个社会的进步程度,为人们评价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局限性
首先,HDI只选择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实际人均GDP三个指标来评价一国的发展水平,而这三个指标只与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有关,无法全面反映一国人文发展水平。
其次,在计算方法上,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如将九个国家的官方贫困线收入4861美元作为实际人均GDP的理想值,而对实际人均GDP水平超过4861美元的那些国家,按照公式计算,这些国家人均GDP的比值将小于0。这样,按HDI的公式计算,这些国家的HDI值将大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计算的HDI的最大值。为此,开发计划署将这些国家的人均GDP设为0,这种处理方式无疑低估了人均GDP高于理想值的那些国家。
再次,HDI值的大小易受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影响。因为HDI是采用将实际值与理想值和最小值联系起来的方式,来评价相对发展水平的。所以,当理想值或最小值发生变化时,即使一国的三个指标值不变,其HDI值也可能发生变化。

什么是人文发展指数,该指数有何义?

人文发展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提出的,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是对传统的GNP指标挑战的结果。

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创立了人文发展指数(HDI),即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得出的综合指标,并在当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中发布。 1990年以来,人文发展指标已在指导发展中国家制定相应发展战略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之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都发布世界各国的人文发展指数(HDI),并在《人类发展报告》中使用它来衡量各个国家人类发展水平。

据2010年统计,挪威以0.944的成绩居世界城市人类发展指数第一位。我国现状,香港以0.862居中国所有城市首位,北京以0.821居大陆城市首位。

人类发展指数从动态上对人类发展状况进行了反映,揭示了一个国家的优先发展项,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政策提供了一定依据,从而有助于挖掘一国经济发展的潜力。 通过分解人类发展指数,可以发现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预警。
优点
①人类发展指数用较易获得的数据,认为对一个国家福利的全面评价应着眼于人类发展而不仅仅是经济状况,计算较容易,比较方法简单。
②人类发展指数适用于不同的群体,可通过调整反映收入分配、性别差异、地域分布、少数民族之间的差异。HDI从测度人文发展水平入手,反映一个社会的进步程度,为人们评价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局限性
首先,人类发展指数只选择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实际人均GDP三个指标来评价一国的发展水平,而这三个指标只与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有关,无法全面反映一国人文发展水平。其次,是在计算方法上,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如将九个国家的官方贫困线收入4861美元作为实际人均GDP的理想值,而对实际人均GDP水平超过4861美元的那些国家,按照公式计算,这些国家人均GDP的比值将小于0。这样,按HDI的公式计算,这些国家的HDI值将大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计算的HDI的最大值。为此,开发计划署将这些国家的人均GDP设为0,这种处理方式无疑低估了人均GDP高于理想值的那些国家。
再次,HDI值的大小易受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影响。因为HDI是采用将实际值与理想值和最小值联系起来的方式,来评价相对发展水平的。所以,当理想值或最小值发生变化时,即使一国的三个指标值不变,其HDI值也可能发生变化。
改进意见
鉴于存在以上局限性,专家们建议,为确保HDI值准确全面地反映现实,计算HDI时应增加更多的变量,并建立非综合指数。因为综合指数难以确定权重。 建议对不同国家制定不同的人类发展指数参照值。现在的人类发展指数只测量最基本的人类成就,如寿命、教育等,对于已经超过这一阶段的工业国家应制定不同的指数,以能够把握特别是工业国家社会经济进步的完整范围。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常以该指标为参照,确定对发展中国家的分配和援助标准。许多发展中国家担心人类发展指数对它们获得援助和国际资金有影响。因而建议改进分配标准和援助条件。

什么是人类发展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的定义
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提出的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是对传统的GNP指标挑战的结果。
人类发展指数的原则
①能测量人类发展的基本内涵。
②只包括有限的变量以便于计算并易于管理。
③是一个综合指数而不是过多的独立指标。
④既包括经济又包括社会选择。
⑤保持指数范围和理论的灵活性。
⑥有充分可信的数据来源保证。
人类发展指数的构成及公式
人类发展指数由三个指标构成: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人均GDP的对数。这三个指标分别反映了人的长寿水平、知识水平和生活水平。
人类发展指数是在三个指标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健康长寿,用出生时预期寿命来衡量;教育获得,用成人识字率(2/3权重)及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1/3权重)共同衡量;生活水平,用实际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来衡量。
为构建该指数,每个指标都设定了最小值和最大值:
出生时预期寿命:25岁和85岁;
成人识字率:0%和100%;为15岁以上识字者占15岁以上人口比率。
综合入学率:0%和100%;指学生人数占6至21岁人口比率(依各国教育系统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实际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100美元和40000美元;
对于HDI的任何组成部分,该指数都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
指数值=(实际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
预期寿命指数 =
教育指数 =
成人识字率指数(ALI) =
综合粗入学率指数(GEI) =
GDP指数 =
LE: 预期寿命
ALR: 成人识字率
CGER: 综合粗入学率
GDPpc: 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

人类发展指数和人均gdp的区别

人均GDP不是最好的衡量标准

人力资本质量通常以人类发展指数(HDI)来衡量,对于上述国家来说,HDI的情况良好,多个国家已经感觉到了经济自由,没有了不安全感。

后社会主义国家中最富裕的斯洛文尼亚(人口仅200万,因此对地区均值几乎没有影响)的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9000美元)排名世界第30,其人力资本则排名第19,HDI指数0.844。

如果我们根据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调整指数,按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从2011年开始采用的计算方法,斯洛文尼亚的排名上升至第10位,排在瑞士和芬兰之间。

排行榜的另一头是最贫穷的后社会主义国家——塔吉克斯坦,人均GDP仅2100美元,HDI指数0.607,排名在100位之后。

从这个角度把相关国家与整个世界相比,我们来看看HDI排行榜两极的数值:排位最高的是挪威0.943和澳大利亚0.929,排在最末端的是刚果和津巴布韦,两国的HDI数值非常低,分别为0.239和0.140。

2011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调整了HDI计算方法。目前,该计算方法略为复杂,但也许更为恰当。

之前的计算使用相对简单的复合系数,最终值是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由读写能力和毛入学率得出的教育指数,和以寿命指数衡量的人口健康系数的平均数(各占三分之一比重)。理论上,这种计算方法的最高值是1。

当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目前的计算方法能得出的最高值也是1;入学率100%且没有文盲;平均寿命83.4岁,为1980—2011年数据记录的最高水平;人均GDP 107.721美元,为1980—2011年数据记录的最高水平。

目前,HDI仍然是由这三个分项系数计算得出的值,但不是算术平均值,而是几何平均值(或者立方根)。

此外,通过这种方法算得的数值还需根据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进行调整,得出IHDI(不平等调整的人类发展指数)。在完美的平等情况下,IHDI等于HDI。现实中,收入越不平等,两个数值的差别越大。

因此,在奉行平等主义的瑞典,HDI值为0.904,根据分配率调整后的IHDI值为0.851。在总体发展情况稍逊于瑞典的韩国,HDI和IHDI数值分别为0.897及0.749。波兰HDI增长到了0.813,智利的HDI也有所提高,达到0.805,而两国的IHDI分别为0.734、0.652,因为智利的收入分配不平等情况比波兰严重。

用HDI来表示人力资本指数得到的结果也很相似,总而言之,考虑到收入关系,瑞典人的生活质量高于韩国人,同样波兰人的生活质量高于智利人。

引人深思的是,在非洲大陆,利比亚的HDI值最高(2010年为0.755)。希望这个数值不会因为政治和经济的变革而降低。

这表明,HDI和IHDI是比人均GDP更好地衡量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当然也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些指数。但HDI和IHDI仍是不完美的指标,因为它忽略了或者说缺少了一些与决定生活质量和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相关的其他因素。

强调复利作用

“快速增长”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快速”应定义为自主经济体以两倍或三倍于人均GDP高于30000美元的发达国家的速度发展。这意味着,增长动力几乎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

从发展质量上讲,快速增长即经济体的发展达到中等程度,并在一两代人的时间内达到目前高度发达国家的水平,而在相同的时间跨度内,欠发达国家能够达到目前中等水平国家的程度。

在此必须强调复利(俗称“利滚利”)的作用。10年内要实现收入水平翻一番,年平均增长率需达到7.2%。20年内要实现产出翻一番,则需保持3.5%的平均增长率。

以前者情况为例,半个世纪后,收入将达到目前的32倍,而以后者情况为例,也将达到令人称奇的460%。
我必须强调,在实践中,前一种发展模式的增长动力不可能在宏观层面保持那么长时间,然而,在有利的环境下,不能排除50年内实现经济产出5倍增长的可能性。

当然,这对于世界整体而言并不是好消息,因为50年内保持这么高的发展速度既不可能,也不太有利。有的自主经济体能够实现10年内收入和消费翻一番,例如,过去的中国台湾和近期的越南,但收入的增长不会自然带动消费的增长,而且两者也不可能以同样的速度增长。

上一篇:欧亨利小说,欧亨利 短篇小说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