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少先队活动有哪些?
少先队的活动形式主要有:队会、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少先队的阵地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少年儿童树立革命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是少先队活动的重要内容;
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活动。帮助少年儿童学好文化科学知识,为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新技术革命做好准备,是少先队的重要任务;体育、游戏活动。少年儿童的特点是好动;假期活动。内容丰富、安排得当的假期活动,不仅能使队员得到积极的休息,而且能使他们受到深刻的教育。
扩展资料
全国少工委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是:根据中国共产党对少年儿童教育工作的要求,提出每个时期少先队工作的任务,制定工作计划;负责组织发展工作;倡导并指导开展各种形式的少先队活动;加强对少先队辅导员配备、培训、表彰、管理工作的指导;
推进少先队理论研究工作的指导与发展等。全国少工委办公室是全国少工委的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团中央少年部。办公室内设宣传教育处、组织培训处、校外教育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少年先锋队
少先队大队活动程序
少先队大队会主题队会的程序:
一、准备部分(三级报告制度)
准备部分为:集合列队,整理队伍。
(一)中队长向大队长报告人数
先点人数,一个个排队报告,然后最后一位报数字。中队长报给大队长,声音要大。
(二)大队长向大队辅导员报告
大队辅导员回敬队礼表示祝贺,大队长回原位,发出“稍息”口令,全体少先队员稍息。
报告人与接受报告人对答中声音要大。
二、正式队会开始:
程序如下 ,过程由少先队大队长主持:
1、出队旗。(演奏或播放出旗曲。全体队员要静立、敬队礼,目送少先队大队旗入会场。)
2、唱队歌。(演奏或播放伴奏曲,要唱完整的队歌。)
3、大队长讲话。(宣布活动目的、意义。)
4、主题活动开始。可以开心玩了。
5、宣布队会决议。
6,由校领导作活动结束后的简短讲话。
7,退旗,演奏或播放退旗曲。
9、队会结束。
小学 上学期 少先队都有哪些活动?
3月学雷锋4月少烈士墓5月劳动节6月儿童节7月假期队活动安排
少先活动有哪些?常有的
目前单招都是不允许跨省进行报名的,只有本地生源可以报名,除非你的高中是在报考学校所在城市读的。目前全国能跨省报名的只有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3所学校。一般考试时间都会在单招报名成功后发放的准考证上面写有的~~
少先队活动 金点子
十分钟队会内容设计
实施与管理
没有活动, 就没有少先队, 队活动是少先队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源泉.为适应新工时制而产生的新课时制实施之后, 给少先队工作提出了不小的难题, 如何在新的课时之下开展少先队活动呢? 经过认真的学习.思考, 我认识到: 新课时制的产生.队活动时间的调整, 其实是为大队辅导员提供了展示辅导艺术的极好机会, 少先队组织要根据少先队教育科学化思想, 构建合理的素质教育模式. 经过调查我发现: 学校每天的晨检.午检加在一起约有20分钟, 每周就有60—90分钟的时间. 这段时间中的1/3为学校统一使用, 1/3为红领巾专题节目, 还有剩下的1/3 为机动时间. 往往这最后的1/3常常被我们在不经意间忽视掉了. 一方面是时间紧张, 另一方面是让时间白白溜走, 如果我把这1/3的时间用于进行少先队活动, 岂不是各得其所了么? 基于这种想法, 我想到了开展“十分钟队会”活动,就是利用一次十分钟的广播时间开展队活动.在活动时, 不搞队仪式, 直接进行活动内容. 其最大特点就是时间短, 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时间, 同时又符合队员求知. 求新. 求快乐的心理特点; 从辅导员的角度来说, 比较易于操作,可以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因此, 我认为: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好方法. 为了拓宽少先队教育的渠道, 突破时空限制, 同时也是为了培养队员的参与意识, 培养小干部的自主能力, 从九七至九八第一学期开始, 我们安慧里中心小学少先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十分钟队会”活动, 并就如何开展 “十分钟队会”的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 一. 十分钟队会的内容设计 (一) 与学校重点工作相结合, 设计活动内容. 学校在某一阶段, 某一时期都有特定的中心任务. 学校. 班级. 少先队.都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一些系列的活动. 学校大队就要求各中队根据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设计十分钟队会的内容. 本学年的寒假期间, 学校为改善校园环境投资几十万元,对楼内的墙壁进行了粉刷. 新学期伊始,爱护公物.保持环境的整洁美观便成了当时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为此, 我校大队要求各中队就爱校.爱公物的主题设计活动内容:有些中队组织了《今天我值日》,《这样做对吗?》等一些十分钟队会,以演小品,相声等形式讲爱护公物,保持环境美的意义,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又如在我校民乐团备战专场音乐会和参加全国文艺汇演时, 有一些中队举行了为乐团成员鼓劲儿.介绍舞台礼仪的队会,如《你真棒》,《小小音乐家》,《说古论今话民乐》等,这些十分钟队会真对我校成功的举办首场音乐会,在全国文艺汇演中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起了一定的作用呢! (二) 与争章活动相结合, 设计活动内容.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不仅要转变教育观念,还需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途径等方面进行变革,雏鹰行动也是教育改革的产物,它是少先队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现代教育的具体体现,它强调让少先队员自我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雏鹰奖章的设置,对少先队员来讲是一件很有兴趣的事,让他们在竞争中充分显示自己的才能。 1. 培养自理能力的活动.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 自理能力很差.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 有些中队举行的《我和懒惰说再见》.《巧巧手》.《理财小巧门》.等队会活动, 就是针对低.中.高不同年龄层次来进行自理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2. 培养自学能力的活动. 21世纪, 社会文明将会议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能够通过自学掌握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 才能更好的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 有些中队举行了《脑筋及转弯》,《成语接龙》,《模仿大赛》等队会, 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 培养群体意识的活动. 学会合作, 是少先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有些中队召开了《二人三足赛》,《靠背运球》等队会,培养队员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 4. 培养自主能力的活动:有些中队搞了《时事述评》,《面对挫折》,《我心目中的队长》等队会,培养队员的自主意识。 5. 培养创造意识的活动:像一些中队搞了《再过二十年》,《坐地游太空》,《幻想国》,《21世纪的中国》,丰富队员的知识, 发展队员的智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三)与少先队组织建设规范化相结合,设计活动内容。 少先队组织机构的建立,健全,具有组织教育的意义,是少先队员亲身体会和理解民主集中制原则,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锻炼“当家作主”的能力,发展个性的重要保证。 而十分钟队会的局限性是容易淡化组织建设规范化的效果,为此,我们要求各中队每学期要搞一次至二次以队仪式,少先队队史为内容的十分钟队会活动, 每学期, 大队辅导员都要听一节各中队的主题中队会, 还要重点检查队仪式。 二.十分钟队会的实施步骤 (一) 活动时间的设置科学, 便于管理. 在设置活动时间时, 既要考虑到不能过于频繁又要注意时间的相对固定.我们精简了广播内容, 把每周二的广播时间定为十分钟队会的专用时间, 无极特殊情况, 任何人不得占用. (二) 充分调动中队辅导员的积极性, 有利于活动的落实 课时缩减, 教学任务相应加大, 使得辅导员对于少先队的工作处于被动地位.加之学校教学工作逐步系统化, 管理更加规范化, 各种娇艳活动丰富, 而少先队活动不但时间紧, 还没有固定模式, 需要发挥和创新, 思想上钻不进去工作就无从下手.开展 “十分钟队会” 活动, 把原来那种需要一周甚至几周来准备的队会简化了.因为十分钟时间对辅导员来说, 首先从心理上比较缓和, 消除了畏难情绪, 更感大胆的放手让队员自己构思, 自己设计, 自己组织, 自己准备,自己主持, 自己评估来锻炼自己的能力. 从而解放了辅导员,也更大限度的调动了他们对 “十分钟队会” 的支持与参与的积极性. (三) 提高小干部的自主意识和队员的参与意识, 提高活动质量 1. 工作明确.在队长培训会上, 大队要向大家公布本学期的教育主题和每月的重点内容, 小干部们便可以根据自己中队的实际情况组织队员开展活动.如<<少先队队史知识竞赛>>, <<如果我落选了>>的讨论会就是根据当月主题设计的. 2. 学习交流. 通过例会, 队干部互相听取活动汇报, 交流经验, 学习有关活动设计的新构想, 共同提高. 同时, 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海开设了<<金点子>>栏目, 专门介绍优秀活动方案. 3. 发挥小集体的作用, 培养自主能力和参与意识. 在设计方案时,可以采用小集体的创作形式, 每个假日小队就是一个小创作集体, 每个小队多可以通过1—2次活动来展示本小队的特色, 这既为假日小队活动的持续开展创设了条件, 又让更多的队员参与到活动中来, 同时照顾到 “十分钟队会” 起步不久, 队员, 队干部的自主能力培养要循序渐进, 不能一蹴而就. 三. “十分钟队会” 的组织管理. 科学的管理是促进活动有效实施的保证.全校统一的队活动时间, 如何从大队角度进行管理呢? 为此, 我创造出了 “双轨记录法”, 即:共有 “十分钟队会” 两本活动记录一本由主持活动的同学记录,另一本由大队保存,每次队会时, 由去该中队听队会的一名小干部记录(每次活动时,各中队都有一位来自其它中队的队干部旁听),大队辅导员每周听一个中队的队会, 一学期的时间,通过小干部的反馈和自己的观察, 基本能对各中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在每月月末的队会时间,由各中队总结本月情况, 通过广播向全校同学汇报。每学期期末, 大队还要评选最佳活动方案, 并参加学区组织的评选工作. 经过一年来的试验, 我深刻体会到, “十分钟队会”是开展少先队活动的一种有效途径.以我校为例: 我校十八个中队在一个学期开展了 “十分钟队会” 216次, 有83%的各级小干部和队员主持了队活动; 队员与干部的自主能力增强,表现在独立主持的队员由开始的10% 提高到50% ; 相关队务真实丰富, 促进档案工作水平的提高. 通过开展 “十分钟队会” 的活动, 我校初步解决了少先队教育的时间问题, 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教育渠道, 培养了队干部的自主能力, 培养了队员的参与意识, 达到了开展此项活动的根本目的.
现代少先队小英雄都有谁
现代少先队小英雄(1978年-至今)
1.何运刚
何运刚(1965年——1978年),四川省大巴山区梁平中学一年级学生,13岁,少先队员。他从小热爱英雄,崇拜英雄。刚上学就用压岁钱买了一本反应刘文学事迹的书《火红的少年》,表示要向刘文学学习。何运刚是个懂事的孩子,为了减轻爸爸的负担,他一边上学一边给队里放牛。1978年1月15日是星期天,那天傍晚,帮爸爸干了一天活的何运刚听到有人喊“有人偷牛草了”,就往外跑,抓住了偷窃者。偷窃者一看是个小孩子,便把他打到在地,但何运刚仍紧紧抓住偷窃者,在搏斗中,他终因年少力薄不幸牺牲。1978年7月18日,教育部、共青团“十大”筹委会发出《关于学习少年英雄何运刚的联合通报》,要求广大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和青少年学生向何运刚学习。
2.王继秀、陈秀华
王继秀(1967年——1979年)、陈秀华,河南省商丘县人。河南省商丘县毛涸堆乡白腊园村黄堂小学的少先队员。他俩关心集体,经常为大家做好事。有一次下大雪,她们起大早把路扫干净了。有一次放学时,突然下起大雨,两个小伙伴冒雨跑回家,取来一大包馒头分给大家吃。一到麦收和大秋,他俩总是在田里、场上帮助干活。1978年8月19日,王继秀和陈秀华去村外捡桐叶,发现坏人在偷集体的桐树。十二岁的王继秀和十三岁的陈秀华为保卫集体财产,挺身而出,与偷盗分子进行了顽强的搏斗。等人们闻声赶来时,王继秀被扔进机井致死,陈秀华也受了重伤。1980年3月1日,共青团中央做出了授予王继秀、陈秀华“优秀少先队员”称号的决定,表彰她们热爱祖国、关心集体、敢于与坏人作斗争的崇高品质。
3.努尔古丽
努尔古丽(1965——1979),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大石头乡人。生前,她是乡流动小学的学生。她读了三年半的书,连续7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她热爱草原,热爱集体,热心帮助同学。她不仅帮助妈妈做家务,还学会了给牲畜打针、用药的兽医知识。1979年4月10日,她赶的驼群遇上暴风雪。她冒着零下20度的严寒,和暴风雪搏斗了整整一夜,300多峰骆驼保住了,但在凌晨最寒冷的时刻,她被暴风雪夺去了生命。1980年3月,团中央授予她“优秀队员”的光荣称号。
4.孙玉芳
孙玉芳(1965年——1979年),山东省淄博市人。孙玉芳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村里有位双目失明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她常年给老人担水。送柴、推磨、扫院。她对自己要求严格。她爹爹是看果园的,她从不摘园里的苹果。1978年9月,升初中时,她成绩考得不太好,新书一发下来,他就在包好的书皮上写道:“刻苦学习不贪玩,人老哪能再少年!”她每年第一个到校,打扫完教室就温习起功课来,到了第一个期末考试时,她的成绩名列前茅。1979年5月26日,她在水岸边割猪草时,突然发现两个小学生落入水中。她不顾个人安危,两次跳入深水中,将两个小孩救出,最后由于体力不支,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年仅14岁。1980年3月1日,共青团中央授予孙玉芳“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
5.黄淑华
黄淑华(1969——1981),女,福建漳浦县人。她爱劳动、爱集体、关心他人,是雷锋式的好少年,优秀的少先队员。一个星期天,她与伙伴到海滩去摸麦泥螺,3人手牵手向海边涉去。突然,一个伙伴在齐腰深的水中一晃,3人同时掉进没顶的汊港。黄淑华才学会游泳,但她不顾自己安危,用力把一个伙伴托起,推到浅水滩头上去,又返身救另一个伙伴,连续两次没有成功。这时,她已筋疲力尽,但她仍顽强地用自己的身体将伙伴顶起。伙伴终于得救了,可年仅12岁的她自己却牺牲了。
少年小英雄黄淑华
6.魏世俊
魏世俊(?——1982年),天津市人,少先队员。1982年7月4日,她与四位同学一起游泳,突然一位同学溺水了,情况非常危险,魏世俊马上游过去抢救,硬是用头把同学推上岸。但魏世俊由于体力耗尽,不幸沉入水底,光荣牺牲。1982年5月15日,共青团中央授予她“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
7.张新龙
张新龙(?——1981年),甘肃省陇西县人,少先队员。1981年6月21日,他与小伙伴在水坑边洗澡乘凉时,一个同学不小心掉入水中,沉入水底。张新龙不会游泳,可他连衣服也没脱,就勇敢的扑进水里,同学得救了,可他却光荣牺牲了。1982年5月15日,共青团中央授予他“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
8.罗丛林
罗丛林,四川省万源市人,少先队员。1978年9月21日,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罗丛林发现了一块巨石横在了铁道上,他以红领巾为信号给列车报信,避免了事故的发生、1981年6月24日,在上学路上,他又发现一块大石头压在铁轨上,他又以红领巾为信号给列车报信,避免了事故的出现。罗丛林在关键时刻,机智勇敢,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做出了贡献。1982年5月15日,共青团中央授予他“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
9.王玉梅
王玉梅1969年生于天津市。王玉梅在天津市和平区官沟小学上学的第一天,班里来了一位下肢截瘫名叫许静的小女孩。下课后,为了不让不能去户外活动的许静冷清,王玉梅拿出从家里带来的小人书、跳棋,陪着许静玩。为了减轻许静爸爸妈妈的负担,王玉梅天天背着许静去上学,放了学再把许静送回家,无论刮风下雨,从来没有间断过,就连看电影也没让许静落下过。在近五年的时间里,王玉梅整整走完了35万米的路程。1981年,王玉梅被评为天津市优秀少先队员。1982年5月15日,共青团中央授予王玉梅同学“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
10.韩余娟
韩余娟(1971——1983),女,江苏宿迁县人,舍己为人的小英雄。她几年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做好事,像对待亲人一样照顾本村70多岁的孤寡老人傅奶奶。1983年8月14日夜,傅奶奶居住的房顶水泥檀条断裂,在房屋倒塌的危急关头,韩余娟临危不惧,用力把傅奶奶推到墙边的安全地方,就在这时,房顶塌了。韩余娟把生的希望让给了老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为了抢救傅奶奶,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表彰韩余娟的事迹,团中央授予她“舍己为人小英雄”的光荣称号。
11.赖宁
赖宁(1974——1988),男,四川省石棉县人。他小学期间,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曾获得省红领巾读书报一等奖。到中学后,曾3次上山扑火。1988年3月13日,石棉县海子山突然发生山林火灾,为了扑灭山火,挽救山林,保护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全,主动加入了扑火队伍,他不顾个人安危,在烈火中奋战四五个小时,献出了宝贵生命,年仅14岁。他用实际行动实践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理想和信念。他闪烁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事迹,为全国青少年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为了表彰赖宁同学的先进事迹,共青团中央、原国家教委决定,授予赖宁同学“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号召全国各族少先队员向赖宁同学学习,学习他的胸怀大志,从小做起;学习他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学习他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学习他热爱祖国,临危不惧。1989年荣获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称号。
12.王敏
王敏(1988年——1998年),湖北省黄梅县蔡山镇绩麻墩村小学三年级少先队员。1998年8月5日下午,同村的王新、王正东、王成等三名儿童到池塘划船,不慎翻船落水。正从此路过的王敏跃入水中,游向小船,让王新、王正东抓牢船帮。王敏见王成在还在水中,又游了过去,用自己的身体把王成顶出水面,终于使他们被赶来的村民救起。王敏却因年幼体弱,沉入水中,不幸牺牲。王敏在校一贯品学兼优。全国少工委于1998年9月17日授予王敏“舍己救人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
13.王超
王超(1990年——2002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铁路第一小学少先队员,中队体育委员。王超为人正直善良,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榜样。2002年12月24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发生了感人肺腑的青少年群体舍身营救落水冰窟儿童的英勇壮举。为营救落水儿童,先后有近百人挺身而出,参与救援,其中20多人因冰面塌陷落入冰窟。少先队员王超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不幸牺牲。为表彰王超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全国少工委授予王超“全国优秀少先队员”的荣誉称号。
14.马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马健和同学发现一同学被埋在废墟,施救几次没成功,晚上他冒着大雨悄悄回学校,用双手将一块块砖头刨开,四五小时后,把同学从废墟里刨出来,可他却双手血肉模糊。看到两位同学被水泥板压住,没有大型工具无法营救,给他们找水,帮助两位同学坚持。
15.王波,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地震时,在教室中的王波很冷静,拔掉电源,快速掰开已变形被卡住的门,让同学们快速撤出教室,自己最后一个离开。随后,投入到营救之中,手掌磨肿,手臂被划伤,鞋子也被钢筋穿破,但王波仍坚持营救同学,一刻也不退缩。
16.王亮(羌族),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王亮和另外两名同学被水泥板压在走道间,后来成功脱险,就开始寻找和救助其他同学。地震当天的整个下午、夜晚,王亮一直跛着脚走路,帮助救人,共发现和帮助多名同学成功脱险。
17.王博,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拓石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班长王博迅速打开教室后门,让同学们往外跑。一个同学摔倒在台阶上,他帮助学生撤离,并救出多名学前班的孩子。灾后,主动组织学生分组学习,宣传防震自救知识。他还积极捐赠物品,支援救灾。
填空什么有什么是少先队员活动的地方
填空示例如下:
1、阅览室有很多图书是少先队员活动的地方。
2、操场塑像前有块空地是少先队员活动的地方。
3、足球场有大片草地是少先队员活动的地方。
现今最有教育意义的少先队实践活动有哪些
1,学雷锋---帮助开店的同学家打扫卫生,小组活动,学校组织的。
2,环保小卫士----小区里,上门收取废弃电池,然后送到集中处理的地方
3,帮助大学图书馆和资料室整理书籍
4,参观陶瓷艺术中心---动手制作陶器
简单的很多很多:
把种子培养成开花结果植物之过程记录;
观察记录冬天“窗花”的形成与消失过程;
观察记录爸妈做完一顿饭的全部过程;
观察记录爸妈照顾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某个情节;
观察记录一场雨及其中树、街和行人等之过程;
体会记录学习一种技艺(说拉谈唱、折纸剪纸等等)的过程;
记录郊游、园游和旅游的主要实景和心得感受;
传统文化与少先队活动结合有哪些优秀的例子
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教育肩负着选择、传递、宏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使命。小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教育者。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上庄完小结合课题,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积极从师生身边细小处着手,在行动中培养学生庄重大方、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人人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的良好风尚,文明礼仪之花“香飘”校园,全体师生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十一届全运会的召开。一、了解文明礼仪历史,增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热情度。文明礼仪教育结合我校《与古诗同行,让习惯滋生》课题组编写的校本课程《徜徉诗海》,学生诵读脍炙人口的优秀中华诗文经典,熟背《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但是不是每个学生都对古诗文喜欢,也不是每个学生都具备积极参与的态度,要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就要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历史。为此我校通过编制诗词操、小游戏、创作诗词歌曲、诵读比赛及诵读展示等活动,了解中华经典诗文的历史,中国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二、树立文明礼仪榜样,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在文明礼仪教育中,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运用榜样进行教育,生动形象,说服力强,能够使学生在耳闻目睹榜样的事迹中获得道德启迪,在接受榜样的感染中自然而然地理解、认同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要求和规范。各班指导学生组成文明礼仪调查小组,寻找身边的文明礼仪细节,发动学生网上查找文明礼仪小故事,各班组织文明礼仪故事会,根据所学文明礼仪知识设计制作“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和采访”调查表,对学校文明情况和存在的不文明现象进行调查,在认真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反馈给学校,为创建文明校园献计献策。同时我班评选表彰十位“文明礼仪之星”,利用宣传角展示他们的风采,树立文明礼仪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及时的鞭策和鼓励。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整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系列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形成人人争当文明学生的良好风尚。三、开展文明礼仪活动,有效养成文明行为。开学初,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利用学校开展“上庄完小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全体师生认真学习“穿着礼仪”、“行走礼仪”、“尊师重孝礼仪”、“上课礼仪”“课间礼仪”“同学礼仪”、“升旗礼仪”、“集会礼仪”、“乘车礼仪”、“餐桌礼仪”,通过规范的指导和训练,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举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常规教育和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如班队会、板报、广播、作文、宣传栏、手抄报、讲相声、小品表演等形式宣传礼仪知识,引导学生系统了解基本的礼仪常识,学会以礼待人、文明处事。开展丰富多彩、直观形象的礼仪教育活动,如礼仪知识竞赛、礼仪示范表演、文艺演出、礼仪长廊、文明礼貌用语征集等,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文明礼仪的方式方法,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开展了“文明礼仪的班级环境”评比活动,营造文明礼仪的浓厚氛围,班级的角角落落,处处是温馨的文明用语和亲切的行为提示,细细的文明小溪涓涓流进学生的心田。四、营造文化校园环境,浓厚礼仪教育氛围。学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实行全员育人,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通过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学校课题组经过反复研究,编制《小学生文明礼仪儿歌》,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应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五、提出礼仪要求,指导学生去实践。利用三八妇女节,开展孝敬父母的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学校特举关爱妈妈主题活动:了解妈妈(奶奶、姥姥)的生日;了解妈妈(奶奶、姥姥)的爱好;帮助妈妈(奶奶、姥姥)做一件家务;清晨,对妈妈说一声:“我爱您”;睡觉前为妈妈洗脚;为妈妈绘画、写祝贺语、唱一首歌、讲一个故事,帮妈妈捶背等。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母亲,真正从内心感到母亲对家庭的付出,对自己的关爱,培养学生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以及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小孩子们就以实际行动实施了礼的行为。今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的第二十五个教师节,为迎接神圣的教师节,学校开展“感恩老师,让心灵飘香”活动,内容有“画画我的老师”并对老师说一句谢语;班级内举一次故事会,讲一讲自己收集到的尊敬老师的例子;“我们来当一天班主任”的体验活动,为老师做一件小事的服务活动等。通过这次尊师重孝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发扬光大尊师重教传统,使学生学会感恩师长,感恩师长的爱心,感恩老师的劳动,感恩老师的教诲,将尊师重孝深植学生心中。加强师生交流,增进师生感情,改善师生关系。红花需要绿叶的衬托,种子需要阳光的照耀,校园需要文明和谐的春风。结合我校“与古诗同行,让习惯滋生”的课题,通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活动中去体验、感悟礼仪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形成人人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的良好风尚,让学子在这茫茫学海中,扬起理想的风帆,做新世纪的太阳,让文明礼仪之花“香飘”校园,让他们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