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的古文意思
拼音:dū
①<动>监督;督察。《<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②<动>统率诸军的将领。《出师表》:“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赤壁之战》:“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
③<动>率领;统领。《冯婉贞》:“旋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
④<动>责备;责罚。《鸿门宴》:“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⑤<名>中间;中。《庄子•养生主》:“缘督以为经。”
【督过】督察责备。
【督课】督察考核。
清代段玉裁『督说文解字注』
察視也。視字依師古漢書注補。凡師古引說文多有不言說文曰者。車千秋傳。詔丞相御史督二千石求捕。又曰。宜有以敎督。按六經但言董。董卽督也。督者,以中道察視之。人身督脈在一身之中。衣之中縫亦曰督縫。从目。叔聲。冬毒切。三部。????省作督。一曰目痛也。鍇本痛作病。誤。
督的篆体字怎么写书法欣赏(3种)
说文解字
方去疾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