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奥克拉荷马
Oklahoma! is the first musical written by composer Richard Rodgers and librettist Oscar Hammerstein II. The musical is based on Lynn Riggs' 1931 play, Green Grow the Lilacs. Set in Oklahoma Territory outside the town of Claremore in 1906, it tells the story of cowboy Curly McLain and his romance with farm girl Laurey Williams. A secondary romance concerns flirtatious Ado Annie and her long-suffering fiancé Will Parker.
The original Broadway production opened on March 31, 1943. It was a box-office smash and ran for an unprecedented 2,212 performances, later enjoying award-winning revivals, national tours, foreign productions and an Academy Award-winning 1955 film adaptation. It has long been a popular choice for school and community productions.[1]
This musical, building on the innovations of the earlier Show Boat, epitomiz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ook musical", a musical play where the songs and dances are fully integrated into a well-made story, with serious dramatic goals, that is able to evoke genuine emotions other than laughter.[2] In addition, Oklahoma! features musical themes, or motifs, that recur throughout the work to connect the music and story more closely than any musical ever had before.[3] A special Pulitzer Prize was awarded to Richard Rodgers and Oscar Hammerstein II for Oklahoma! in the category of "Special Awards And Citations - Letters" in 1944.[4]
因为该剧在中国的普及尚未达到程度,所以中文的资料很少
你若确实需要,我可以帮你翻译下.
我猜你是刚刚在影视留声机看过的吧,那是1999年的HUGH JACKMAN主演的版本
PS 以下不是翻译的,这几天没空.
俄克拉荷马》《OKLAHOMA》是美国音乐界两大宗师合力打造而成。理查罗杰斯(RICHARD RODGERS)作曲,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OSCAR HAMMER STEN)填词,以描述二十世纪初期发生在美国西部乡村的三角恋情故事为主题的划时代歌舞大戏。
根据统计,这对拍档从1943年来一共赢得二十六项东立奖、十四项奥斯卡奖、普利兹奖和葛莱美奖各两项,奖项之多可谓空前绝后。《俄克拉荷马》在美国与世界的影响力可说无与伦比,决不下于80年代后出现的《猫》《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等剧,甚至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她之后音乐剧的创作。当年美军在诺曼底登陆后不久遭到希特勒发动的阿登反击战的打击,大量会说英语的德军特种部队身着美军制服,潜入美军后方从事破坏活动,无奈下美军想出主意以《俄克拉荷马》的唱段作为接头语(估计那时在希特勒统治下德国人还无缘听到此剧)。该剧的流行由此可见一斑。
他们合作的第一个作品是《俄克拉荷马》(Oklahoma!)(1943),像《演出船》一样,这也是充分反映美国本土生活和文化的剧目,对美国戏剧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此后他们两人合作写了《旋转木马》(Carousel)(1945),《南太平洋》(South Pacific)(1949),《国王与我》(The King and I)(1951),《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1959)。奥斯卡曾于1943年把法国歌剧作曲家比才(Bizet)的《卡门》一剧改写为《卡门·琼》(Carmen Jone)由全班黑人上演(1943),该剧共演了502场次,并于1954年拍成电影。它反映了奥斯卡本人的先进、开明的思想境界。奥斯卡与理查德合作的作品除上述最知名的五大剧目之外,还有一些相当优秀的剧目。其中之一是《快板》(Allegro,1947),写一个医生从生到死的故事,是先写出曲子再构造剧情的,是一个大胆的、试验性的作品,而奥斯卡始终想要再重作一遍此剧。此外还有《我和朱利叶特》(Me and Juliet)(1953),《管道之梦》(Pipe Dream)(1955),《灰姑娘》(Cinderella)(1957)和《花鼓歌》(Flower Drum Song)(1958)。1961年,《花鼓歌》被搬上银幕,描写了一个中国女孩移民美国,在旧金山唐人街发生的爱情故事。
1943年出品的《俄克拉荷马》,可是说是音乐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是后来在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两个音乐剧作家Richard Rodgers 和 Oscar Hammerstein II 首次合作的成果,这也是第一个运用了音乐和舞蹈来刻画人物和发展故事的音乐剧,因此它也被称为是首部有剧情的音乐剧。这部剧曾获得美国文学界相当重要的普立兹大奖(Pulitzer Prize) 的最佳剧本奖。因为它的全部歌曲都被收录下来,《俄克拉荷马》也是有史以来第一部发行原剧组录音的音乐剧。
《俄克拉荷马》改编自女作家 Lynn Riggs 的小说 Green Grow the Lilacs,Riggs自幼生长在俄克拉荷马,她本人也有部分印第安查几拉部落的血统。《俄克拉荷马》描写了二十世纪初时发生在美国西部原印第安人居住地的爱恨情仇。剧中女主角Laurey (劳瑞) 和她的两个倾慕者,牛仔 Curly (克理) 和农夫 Jud (查德) 之间的周旋,其实就是在当时当地牛仔与农民的矛盾的最好写照。
《俄克拉荷马》还在彩排的时候,就已经受到了许多媒体的非议,在当时,一部没有大牌明星,花哨的插科打浑,或是性感的伴舞女郎的音乐剧是根本没有希望在票房获得成功的。这样一部接近与正剧的,带有浓重真实性和悲剧色彩的音乐剧在公演之前,一直被媒体和评论员们标榜为艺术剧。尤其是它的编舞是当时美国最出名的芭蕾舞编舞及演员,AgnesDe Mille,就更让人以为它是阳春白雪的纯文艺形式。这样的态度无疑让《俄克拉荷马》的资金成为很大问题,因为一部音乐剧如果在票房不能保证投资人的利益的话,那就不会有人肯出钱。
不过,《俄克拉荷马》的公演改变了整个情况。在公演之前,纽约的报纸还写着“没漂亮女人,没滑稽故事,没半点机会!”,但是首演之后,报纸立即换了一种强调,变成了“没漂亮女人,没滑稽故事,也买不着票!”。原因是该剧的编写和制作都太好了,从幕一拉开就深深吸引了所有观众的注意力,让人在幕落之后仍意尤未尽。於是,《俄克拉荷马》自1943年3月31日在纽约的圣詹姆士剧院(St.James Theatre)公演,一共演出将近六年,记2248场,在当时,以及之后的十五年来一直是公演时间最长的剧目。其间,历时十年的全美巡回演出又把《俄克拉荷马》带到了美国二百五十多个城市的一千万观众面前。而纽约的剧组结束了演出之后,也巡回了七十一个城市。在二战结束前,欧洲,南非,北欧,澳大利亚和美军驻扎地都有演出。而在伦敦,它演出之间之久更打破了竹瑞街剧院(DruryLane Theatre) 保持了三百年的记录。
在1955年,《俄克拉荷马》被拍成电影,由已经获得两次奥斯卡奖的 Fred Zinnemann导演 (他一共有八次提名,其中三次获奖。他得奖的 From Here to Eternity 新近出了DVD,是黑白片里的经典,强烈推荐-- 译者注)。该片获得了两项奥斯卡奖。其中演 Laurey 的 Shirley Jones 是第一次演电影,她后来1960年获得奥斯卡奖,但是现代人知道她,则是因为她在1970年到1974年间拍的ThePartridge Family,在这部音乐喜剧电视剧里,她扮演五个孩子的单身妈妈。
谈到音乐剧,一定不能不提到音乐剧《Oklahoma!》,它在1943年突然盛行起来,百老汇的观众和评论家都被它具有的新颖、生动、和刺激深深地迷住了。
这种新的音乐剧形式由戏剧、音乐、抒情诗、舞蹈和舞台背景所组合起来的,这些因素不是仅仅单一的提供娱乐和复杂性,而是由一种统一一致的构想紧密地结合起来的。这就意味着该剧是由精彩和强有力的结构组成,而并不是一连串互相无关的歌曲、舞蹈和轻松剧情组合起来的;它也同样意味着它的歌曲和舞蹈必须是很符合剧情的需要而应景产生,而且歌曲和舞蹈应该不是打断剧情,而是推动剧情的发展。而且在这部剧中,不再是一种额外的东西和有趣的边饰。它和别的因素同样的重要。
《Oklahoma!》的舞蹈指导Agnes de Mille以自由、无拘束的构想来创作舞蹈,从技艺精湛的古典芭蕾、现代舞扩展到美国民间舞蹈,都广泛采用,结果是产生了该剧中由这些天才的舞者和歌者表演的空前壮丽、令人惊叹的舞蹈。该剧的舞蹈编排后来还编排了着名的《西区故事》、《屋顶上的小提琴手》的经典舞蹈。
这部富有清新气息的音乐剧,非常迷人。其实,剧种人物,除了弗瑞外,其他的,不论是朝气蓬勃的牧场小伙卡利,还是漂亮的农家姑娘劳蕾,或是开朗的姨妈、头脑简单的牛仔威尔,甚至是有点傻呼呼的轻率姑娘阿朵、笑声又尖又高的牧场姑娘,都非常可爱,从他们身上体现出上世纪初这个新兴的新大陆所充满的朝气和强大的生命力。该剧的成功和剧种人物所代表的时代精神是分不开的。
该剧中卡利所唱的“啊,多么美的早晨!”(what a beautiful morning),以及“带花边顶篷的四轮马车”,以及赌气中的劳蕾所唱的“日月常新”,都非常优美,已称为脍炙人口的名曲。
--------------------------------------------------------------------------------
人物
Curly McLain 克理,牛仔
Laurey Williams 劳瑞
Jud Fry 查德,农场雇工
Aunt Eller Murphy 爱勒姑姑,劳瑞的姑姑
Will Parker 维尔·帕克,爱多·安妮的追求者
Ado Annie Carnes 爱多·安妮·卡恩斯
Andrew Carnes 安德鲁·卡恩斯,爱多·安妮的父亲,当地法官
Ali Hakim 阿里·哈克姆,波斯人,小贩
--------------------------------------------------------------------------------
剧情
剧情资料来自 Mark Lubbock 写的 "The Complete Book of Light Opera",1962年。
第一幕
二十世纪初,印第安人曾居住过的美国西部,牛仔和农民为争夺土地和水源矛盾频频。
爱勒姑姑(Aunt Eller)在自己房子外面搅拌奶油,年轻的牛仔克理(Curly)唱着歌走了过来(“Oh,What a Beautiful Mornin'” -- “哦,多美的早晨”)。克理是来邀请爱勒姑姑的侄女,劳瑞(Laurey),去参加今晚的舞会的。劳瑞接待了克里,但是她对他的态度不甚热情,克理为了让她高兴,给她讲述了今晚他要驾驶的马车(“Surreywith the Fringe on Top”-- “带流苏的四轮马车”)。但是,最后他还是坦白了带流苏的四轮马车只是他自己的想象,惹得劳瑞更加生气。这时,维尔·帕克(WillParker)来了,他给他们讲了自己最近在堪萨斯城的经历(“Kansas City” -- “堪萨斯城”)。他在套小牛比赛上赢了五十块钱,对於他,这五十块钱可以说相当重要。他想娶爱多·安妮(AdoAnnie),但是他的父亲,安德鲁·卡恩斯(Andrew Carnes)是当地的法官,不同意这门婚事,除非他有足够的能力攒五十块钱。
虽然对克里不理不睬,其实劳瑞真心喜欢的还是克理。为了让克理嫉妒,她决定和雇工查德(Jud)一起去舞会。当她听说克理要和别的姑娘去舞会的时候,她的反应只是淡淡的(“Manya New Day” -- “新的日子还多”)。这时,爱多·安妮公布了她的舞伴,原来是波斯小贩阿里·哈克姆(AliHakim),她还说,她实在不能拒绝任何一个男人(“I Can't Say No” -- “我不会说不”)。阿里和爱多·安妮调笑被她的父亲看到,气愤的法官逼阿里娶他的女儿。维尔则把五十块钱全花在买给爱多·安妮的礼物上。
当克理和劳瑞再次见面,他们决定还是一道去参加舞会。但是他们又不想让邻居们知道他们真正的动机(“PeopleWill Say We're in Love” -- “人们会以为我们坠入爱河”)。但是,接下来头疼的问题就是要告诉查德这个消息。克理找到查德的小屋,那其实是做熏肉的薰制室,又暗又破。克理先是告诉查德,虽然大家对他好像不友好,其实他们都觉得他不错,如果他死的话,会有好多人参加他的葬礼,而且会大哭一场的(“PoreJud!” -- “可怜的查德!”)。接着他就告诉查德劳瑞要和他一起去舞会。他走了之后,查德一个人在房间里难过(“LonelyRoom” -- “孤独的房间”)。
劳瑞的梦境转化成一段场面浩大的舞蹈。她梦见嫁给了克理,但是他们的快乐被查德打断了,他痛打了克理,然后逼迫劳瑞跟他远走高飞。查德的到来惊醒了她的恶梦,他来是要求劳瑞和他一起去舞会的。接着,克理也来到劳瑞家里要求同样的事情。劳瑞害怕梦中的事情是未来的预告,她决定和查德一起去。而克理则剩在一边,大惑不解。
第二幕
当晚的舞会,果然十分欢快有趣,牛仔和农夫们为他们之间争吵开着玩笑(“TheFarmer and the Cowman” -- “农夫和牧牛人”)。接下来的活动是拍卖女孩子制作的食品盒,男人们纷纷掏钱,要购买他们喜欢的女孩子制作的盒子。劳瑞的盒子立刻成了克理和查德争夺的对象。克理最后卖掉了全部家当,以$42.31的高价买下了食品盒。与此同时,阿里用五十块钱买下了维尔的所有礼物,原来阿里并不想娶爱多,他更想帮维尔如愿以偿。於是维尔和爱多兴致勃勃地谈起他们未来的生活(“Allor Nothin'” -- “孤注一掷”)。
三个月后,克理和劳瑞的婚礼即将举行。这时候,喝醉了得查德突然在婚礼上出现了,他用刀威胁克理,两人扭打起来,之中,查德摔在刀刃上,死了。爱多的父亲,卡恩斯法官开始了紧急审讯,但是最终的结果是克理无罪施放,於是克理带着心爱的姑娘一路去度蜜月了(“Oklahoma!”-- “俄克拉荷马!”)
制作
音乐 Richard Rodgers
歌词 Oscar Hammerstein II
脚本 Oscar Hammerstein II
原着剧本 Lynn Riggs (Green Grow the Lilacs)
制作 The Theatre Guild
导演 Rouben Mamoulian
编舞 Agnes de Mille
美国奥克拉荷马与中国的时差是多少,比如现在2点,那边是几点了?
已知,俄克拉何马为西经97.5W 97.5/15=6余7
7小于7.5 西六区。中国的时间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是东八区 6+8=14 相跨14个小时 已知区时为东八区 北京时间2点 2-14=-12 24-12=12
所以时间为中午12点 不知题主问的是凌晨2点 还是下午2点 如果是下午两点 就是14点 14-14=0
所以时间为凌晨0点 不懂可以扩展
音乐剧到底是什么
带你了解一下音乐剧
什么叫音乐剧
带你了解一下音乐剧
什么是话剧,什么是音乐剧,它们有什么区别
话剧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中国。与传统舞台剧、戏曲相区别,话剧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但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话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本创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中国传统戏剧均不属于话剧,一些西方传统戏剧如古希腊戏剧因为大量使用歌队,也不被认为是严格的话剧。现代西方舞台剧如不注为音乐剧、歌剧等的一般都是话剧。
音乐剧(英语:Musical theater,简称 Musicals),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虽然音乐剧和歌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表演形式有相似之处,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歌曲、对白、肢体动作、表演等等因素给予同样的重视。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
寻找音乐剧《奥克拉荷马》1999年伦敦重排版
1994年-《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 Beast)
1998年-《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
1999年-《俄克拉荷马》(Oklahoma!)伦敦重组版
2002年-《旋转木马》(Carousel)
2004年-《奥兹男孩》(The boy from Oz)
2009-年《连绵的雨》(A Steady Rain) (已圆满谢
休·杰克曼
幕
音乐剧的未来发展
音乐剧(英语:Musical theater,简称 Musicals),又称为歌舞剧,是音乐、歌曲、舞蹈和对白结合的一种戏剧表演,剧中的幽默、讽刺、感伤、爱情、愤怒作为动人的组成部分,与剧情本身通过演员的语言,音乐和动作以及固定的演绎传达给观众。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它的音乐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众的欢迎。 音乐剧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集歌、舞、剧为一体,广泛地采用了高科技的舞美技术,不断追求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完美结合。同时,西方的音乐剧在百年多的商业表演经验中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的市场运作手段,并且创作出一系列老少皆宜的优秀剧目,使这一艺术形式突破年龄、阶层等客观因素的局限,广受观众的喜爱。一些著名的音乐剧包括:奥克拉荷马、音乐之声、西区故事、悲惨世界、猫以及歌剧魅影等。 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因此百老汇音乐剧这个称谓可以指在百老汇地区上演的音乐剧,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汇风格的音乐剧。 随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出现了多元变化,音乐剧这种新的艺术样式很快以其视听兼备、雅俗共赏的特质吸引了一批固定的并且正在不断扩大的受众人群。
在1960年代中期至1970年代,前卫剧场的观念渗入主流作品;摇滚乐、社会变迁丰富创作的素材,欧陆作品进口美国,百花齐放。 20世纪60年代,甲壳虫和摇滚乐由英国冲向世界,各国音乐剧作曲家对这股不可抗拒的力量由抵制逐渐转向吸收,英国的韦伯率先在《耶稣基督万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这部以古老的圣经故事改编的内容沉痛、主题严肃的音乐剧中采用了轻音乐及摇滚乐,使之具有了现代感,歌曲变得活泼,通俗、易于演唱。在配器上也打破了管弦乐的严格限制,将电声乐器引入音乐剧,从而加强了它的时代感和表现力。加之由于现代音响广播设备的更新和普及,许多音乐剧中脍炙人口的歌曲。通过现代传播媒介手段,很快就风靡世界,成为全球流行歌曲,如《艾维塔》(Evita)中的《阿根廷,不要为我哭泣!》(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及《猫》(Cats)中的《回忆》(Memory)在音乐会及平时街头广播中都常可听见,致使许多没有看过此剧的人也产生了一睹为快的期待。 音乐剧
20世纪70~80年代,“音乐剧”的创作热潮转向伦敦,英国创造了与美国风格大不相同的“音乐剧”,出现了一批英国“音乐剧”经典剧目,引起全世界的瞩目。尤其是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耶稣基督万世巨星》(1971年)、《艾维塔》(1976年)〈猫〉(1981年)《剧院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1986年)和《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1993年)以及根据雨果名著《悲惨世界》创作音乐剧《悲惨世界》(1980年)、都成了世界各竞相上演的保留剧目,它们在音乐和戏剧上都有了突破和飞跃。
编辑本段音乐剧的流派
音乐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音乐剧流派的开成和壮大总是与杰出的作曲家和剧作家,尤其是他们的不朽的作品联系在一起的。 科恩、罗杰斯和小哈姆斯坦的古典音乐剧流派、勒纳和洛维的小歌剧流派、桑德海姆和普林斯的“概念音乐剧”流派、韦伯和莱斯的现代流派音乐剧、勋伯格和鲍伯利的史诗流派、吕克·普拉蒙登和理查德·科钱特的浪漫主义流派和方兴未艾的后现代流派音乐剧向世人打造了一个五彩缤纷的音乐剧舞台。
编辑本段英国戏剧家安德鲁·洛依德·韦伯
安德鲁·洛依德·韦伯(AndrewLloydWebber)1948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他的第一部音乐剧已表现出了对流行音乐的着迷,结合了迷幻、乡村与法国小调三种元素。 音乐剧
70年代早期,韦伯与莱斯合写的作品是大胆的《耶稣基督万世巨星》,获得了格莱美奖。该剧于1971年在纽约上演时,获得了七项托尼奖,包括最佳原作曲和最佳音乐剧奖,1973年,该剧被拍成电影。韦伯根据T·S·艾略特的《擅长装扮的老猫经》改编的《猫》正开始成为迄今为止韦伯在商业上最成功的作品。 在美国和英国以及全世界,任何一个时候,都至少有他的十几个巡回演出团在大城市演韦伯的音乐剧。1995年,《猫》以史无前例的演出纪录庆祝它在百老汇上演十周年,《猫》、《星光快车》及《耶稣基督万世巨星》三部韦伯的作品是伦敦戏剧史上演出时间最长的三部音乐剧。韦伯是改写音乐剧历史的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编辑本段美国歌剧大师乔治·格什温
乔治·格什温(GeorgeGershwin)(1898~1937)从小就表现出对音乐的极大热情。1919年与欧文·凯撒(IrvingCaesar)的合作曲子“斯瓦尼”使他第一次出名。同年他被委任为《乔治·怀特1919年的丑闻》一剧作曲,其中一些歌曲成为美国流行音乐中的里程碑,如“我要建一条通往天堂的梯子”、“有人爱我”等。 1935年他的民歌歌剧《波吉与贝丝》在波士顿上演,成为格什温上演最多的剧目之一。1936年格什温兄弟转到好莱坞去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时期。他们为《我们跳舞吗》(Shall we dance 1937)、《困苦中的年轻女人》(1937)谱为另一部影片《古德温闹剧》(The Goldwyn Follies1938)写曲时,乔治病倒了,不久于1937年6月去世。[1]
编辑本段百老汇音乐剧
像“好莱坞”与美国电影的关系一样,一提起“百老汇”人们便会很自然地想到美国戏剧。“百老汇”是纽约市曼哈顿区的一条大街的名称。在这条大街的中段一直是美国商业性戏剧娱乐的中心,因此“百老汇”就成为美国戏剧活动的代名词了。百老汇曾经有非常辉煌的历史,这是与美国商业音乐剧的历史密切相联系的。百老汇音乐剧(Broadway Musicals)的前身是黑人游艺表演、滑稽剧、歌舞杂剧等,比较多地受爵士乐、摇摆乐的影响,其舞蹈有独创的百老汇风格。1904年,比特尔·琼斯明确了音乐剧的概念,真正有代表性的剧目是1927年的《演出船》,它综合地把歌曲、舞蹈和故事情节、话剧表演结合起来。可以说,是音乐剧把美国风格的爵士乐和与爵士乐配合得摇摆性很强的舞蹈成功地结合在一起。《俄克拉荷马》、《西区故事》、《平步青云》(A chorus line)都是在百老汇相继走红的重要音乐剧目。此外在百老汇经年不衰的音乐剧有:《歌剧魅影》、《悲惨世界》、《西贡小姐》(Miss Saigon)、《猫》等。 音乐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