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的危害
噪音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强烈的噪声甚至使人无法入睡,心烦意乱或使人多梦、惊醒,而老年人和病人对噪声的干扰更为敏感。
噪音引起的心理影响主要是烦恼,使人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噪声也容易使人疲劳,因此往往会影响精力集中和工作效率,尤其是对一些做非重复性动作的劳动者,影响更为明显。
噪音会使母亲产生紧张反应,引起子宫血管收缩,以致影响供给胎儿发育所必需的养料和氧气。噪声还影响胎儿的体重。此外,因儿童发育尚未成熟,各组织器官十分娇嫩和脆弱,不论是体内的胎儿还是刚出世的婴儿,噪声均可损伤听觉器官,使听力减退或丧失。
扩展资料
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工人常主诉眼痛、视力减退、眼花等。噪声与振动还能引起眼睛对运动物体的对称平衡反应失灵,其原因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在噪声刺激下产生抑制作用后的结果。一般来说,噪声强度越大,视力清晰度稳定性越差。
噪声对听觉器官的影响是一个从生理移行至病理的过程,造成病理性听力损伤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和接触时间。长期接触较强烈的噪声引起听觉器官损伤的变化一般是从暂时性听阈位移逐渐发展为永久性听阈位移。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全身性的,既可以引起听觉系统的变化,也可以对非听觉系统产生影响。这些影响的早期主要是生理性改变,长期接触比较强烈的噪声,可以引起病理性改变。此外,作业场所中的噪声还可以干扰语言交流,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引起意外事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噪声危害
噪音有什么危害?
1、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据测定,超过115分贝的噪声还会造成耳聋。据临床医学统计,若在8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者可达50%。医学专家研究认为,家庭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病因之一。
2、使工作效率降低。研究发现,噪声超过85分贝,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人们会感觉到吵闹,因而无法专心地工作,结果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3、损害心血管。噪声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噪声会加速心脏衰老,增加心肌梗塞发病率。医学专家经人体和动物实验证明,长期接触噪声可使体内肾上腺分泌增加,从而使血压上升,在平均70分贝的噪声中长期生活的人,可使其心肌梗塞发病率增加30%左右,
特别是夜间噪音会使发病率更高。调查发现,生活在高速公路旁的居民,心肌梗塞率增加了30%左右。调查1101名纺织女工,高血压发病率为7.2%,其中接触强度达100分贝噪声者,高血压发病率达15.2%。
扩展资料:
预防噪声的措施
(1)消声。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是控制和消除噪声的根本措施,改革工艺过程的生产设备,以低声或无声设备或工艺代替产生强噪声的设备和工艺,将噪声源远离工人作业区和居民区均是噪声控制的有效手段。
(2)控制噪声的传播。
隔声。用吸材料、吸声结构和吸声装置将噪声源封闭,防止噪声传播。常用的有隔声墙、隔声罩、隔声地板、门窗等。
消声。用吸声材料铺装室内墙壁或悬挂于室内空间。 可以吸收辐射和反射的声能,降低传播中噪声的强度水平。 常用的吸声材料有玻璃、矿渣棉、毛毡、泡沫塑料、棉絮等。
(3)采用合理的防护措施。
合理使用耳塞。防声耳塞、耳罩具有定的防声效果。根据耳道大小
选择合适的耳塞,隔声效果可达30~4080Db,对高频噪声的阻隔效果更好。
合理安排劳动制度。工作日宽余插休息时间,休息时间离开噪声环境,限制噪声作业的工作时间,可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噪声危害
噪音对人类的危害
教授请回答第二季物理学系列专场带你了解
噪音有什么危害?
1、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据测定,超过115分贝的噪声还会造成耳聋。据临床医学统计,若在8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者可达50%。医学专家研究认为,家庭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病因之一。
2、使工作效率降低。研究发现,噪声超过85分贝,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人们会感觉到吵闹,因而无法专心地工作,结果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3、损害心血管。噪声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噪声会加速心脏衰老,增加心肌梗塞发病率。医学专家经人体和动物实验证明,长期接触噪声可使体内肾上腺分泌增加,从而使血压上升,在平均70分贝的噪声中长期生活的人,可使其心肌梗塞发病率增加30%左右,
特别是夜间噪音会使发病率更高。调查发现,生活在高速公路旁的居民,心肌梗塞率增加了30%左右。调查1101名纺织女工,高血压发病率为7.2%,其中接触强度达100分贝噪声者,高血压发病率达15.2%。
扩展资料:
预防噪声的措施
(1)消声。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是控制和消除噪声的根本措施,改革工艺过程的生产设备,以低声或无声设备或工艺代替产生强噪声的设备和工艺,将噪声源远离工人作业区和居民区均是噪声控制的有效手段。
(2)控制噪声的传播。
隔声。用吸材料、吸声结构和吸声装置将噪声源封闭,防止噪声传播。常用的有隔声墙、隔声罩、隔声地板、门窗等。
消声。用吸声材料铺装室内墙壁或悬挂于室内空间。 可以吸收辐射和反射的声能,降低传播中噪声的强度水平。 常用的吸声材料有玻璃、矿渣棉、毛毡、泡沫塑料、棉絮等。
(3)采用合理的防护措施。
合理使用耳塞。防声耳塞、耳罩具有定的防声效果。根据耳道大小
选择合适的耳塞,隔声效果可达30~4080Db,对高频噪声的阻隔效果更好。
合理安排劳动制度。工作日宽余插休息时间,休息时间离开噪声环境,限制噪声作业的工作时间,可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噪声危害
噪音的危害有什么
损害视力:噪音也会严重影响听觉器官,最可怕的是,它甚至会使人丧失听力。因为耳朵和眼睛有着紧要的联系,所以当噪音影响听觉器官的时候,也会同时对视力有影响,使人的视力减弱。
影响睡眠:噪音对睡眠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因为突然的噪声为40分贝时,就可以让10%的人惊醒;达到60分贝时,就会让70%的人惊醒。
这样的话,就会严重影响睡眠,造成人疲倦不堪,噪音引起睡眠不好,就会让人注意力不集中,造成记忆力下降等等。
扩展资料:
噪音控制
1、降低声源噪音,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如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体发声体的振动。
2、在传音途径上降低噪音,控制噪音的传播,改变声源已经发出的噪音传播途径,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布局等。
3、受音者或受音器官的噪音防护,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声学措施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就需要对受音者或受音器官采取防护措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噪音
噪声有哪些危害?
鼓瑟琴管,燕语莺啭,闻之欣然色喜。当你坐在音乐厅里欣赏悦耳的声音时,你可曾想到还有一种残酷的声音,竟会置人于死地。
物体在媒质中振动,便发出声音。振动有两种:周期性的和非周期性的。各种乐器就是周期性振动的声源,它们奏出悦耳动听的乐音。与乐音相反的是噪音(或叫噪声),那是由非周期性振动的声源产生的。一般物体发出的大多是噪音,人们闻之总不免疾首蹙额。你看小孩一听到隆隆雷鸣,就马上捂住耳朵。噪音使人觉得很不愉快。
岂止是不愉快而已,噪声还危及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声音有轻有响,人耳刚能听出的声音大约为1分贝(分贝为声音响度单位),这叫闻阈;大于100分贝的噪音就会使耳朵发胀、疼痛,这样的声响叫痛阈。人们总是处在不同响度的噪声的包围之中。例如,热闹街上的吵闹声,响度达到70分贝;印刷车间的嘈杂声,响度达到90分贝;旧式飞机的发动声响,则超过115分贝。高响度的噪声会使人感到乏力、疲倦、头痛、失眠。痛阈以上的噪声危害更大。试验表明,超过115分贝,大脑皮层的功能便严重衰退;达到165分贝,动物死亡;及至超过175分贝,人也会丧命。
噪声曾被用作刑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些国家用噪声来折磨战俘。他们用高音喇叭对准异国间谍“轰击”。当声响超过痛阈时,受刑者产生痛感、心情烦躁;接着思索困难、情绪低落,于是审讯者有可能从其口中套出真实情报。要是某些受刑者仍能控制意志,则继续增大响度,受刑者便汗流如雨、全身抽搐。当声响超过130分贝后,受刑者则大声呼叫、眼结膜充血,并竭力挣脱束缚以求撞墙自杀。在如此极高响度的噪声的轰击下,许多俘虏在耳鼓膜破裂两小时后昏死。这是一种何等残酷的刑罚!据幸存者申述,即使将他枪杀,也不愿再受一次“噪声刑”。
即使噪声的响度不超过痛阈,长期受其骚扰,也是一种慢性中毒。它对人体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都有影响,特别是对神经系统的摧残比对听觉的损伤更为严重得多。所以,联合国在1979年世界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将噪声列为当代人类最不可容忍的灾难之一。目前,因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达,城市噪声比30年代以前提高了几十倍。目前,世界上城市最高噪声响度竟达155分贝。1965年,美国国家航空和太空总署宣布,实验室中制造的噪声已达210分贝。此噪音足以在固体上穿个洞。因此,控制噪声、降低响度,已成为世界科学界最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了。人们喜爱乐音,憎恨噪声,正在为降低“分贝之最”而进行着艰苦卓绝的努力。
噪音对人有哪些危害
噪音对人类的危害如下:
1、损害听力。有关资料表明: 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 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 若是在摇滚音乐厅, 半小时后, 人的听力就会受损;若在8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的可能性可达50%。
2、噪音损害视力
噪音会严重影响听觉器官,甚至使人丧失听力,尽人皆知。然而,耳朵与眼睛之间有着微妙的内在“联系”,当噪音作用于听觉器官时, 也会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而“波及”视觉器官, 使人的视力减弱。
3、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 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 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
4、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使人急躁、易怒。
科学研究发现,噪音可刺激神经系统,使之产生抑制,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还会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痛、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视力降低等)。
5、 影响睡眠, 造成疲倦。
噪声对睡眠的危害:突然的噪声在40分贝时,可使10%的人惊醒,达到60分贝时,可使70%的人惊醒。就这些了
噪声污染有哪些危害?
噪声污染:因自然过程或人为活动引起各种不需要的声音,并超过了人类所能允许的程度,以致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一般声音达到80分贝或以上就会被判定为噪声。在85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噪声性耳聋发病率可达到50%。噪声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三个主要的环境问题。
噪音对人的危害有多大?
噪声的危害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噪声对睡眠的干扰 人类有近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人类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维持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但环境噪声会使人不能安眠或被惊醒,在这方面,老人和病人对噪音干扰更为敏感。当睡眠被干扰后,工作效率和健康都会受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噪声可以加快熟睡到轻睡的回转,使人多梦,并使熟睡的时间缩短;突然的噪声可以使人惊醒。一般来说,40分贝大连续噪声可使10%的人受到影响;70分贝可影响50%;而突发动噪声在40分贝时,可使10%的人惊醒,到60分贝时,可使70的人惊醒。长期干扰睡眠会造成失眠、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以至产生神经衰弱症候群等。在高噪音环境里,这种病的发病率可达50^-60%以上。
(2)噪声对语言交流的干扰 噪声对语言交流的影响,来自噪声对听力的影响。这种影响,轻则降低交流效率,重则损伤人们的语言听力。研究表明,30分贝以下属于非常安静的环境,如播音室、医院等应该满足这个条件。40分贝是正常的环境,如一般办公室应保持这种水平。50-60分贝则属于较吵的环境,此时脑力劳动受到影响,谈话也受到干扰。当打电话时,周围噪音达65分贝则对话有困难;在80分贝时,则听不清除。在噪音达80-90分贝时,距离约0.15米也得提高嗓门才能进行对话。如果噪声分贝数再高,实际上不可能进行对话。
(3)噪声损伤听觉 人短期处于噪声环境时,即使离开噪声环境,耳朵也会造成短期的听力下降,但当回到安静环境时,经过较短的时间即可以恢复。这种现象叫听觉适应。如果长年无防护地在较强的噪声环境中工作,在离开噪声环境后听觉敏感性的恢复就会延长,经数小时或十几小时,听力可以恢复。这种可以恢复听力的损失称为听觉疲劳。随着听觉疲劳的加重会造成听觉机能恢复不全。因此,预防噪声性耳聋首先要防止疲劳的发生。一般情况下,85分贝以下的噪音不至于危害听觉,而85分贝以上则可能发生危险。统计表明,长期工作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耳聋发病率明显增加。
(4)噪声可引起多种疾病 噪声除了损伤听力以外,还会引起其他人身损害。噪音可以引起心绪不宁、心情紧张、心跳加快和血压增高。噪音还会使人的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而易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一些工业噪声调查结果指出,劳动在高噪声条件下的钢铁个人和机械车间个人比安静条件下的个人循环系统发病率高。在强声下,高血压的人也多。不少人认为,20世纪生活中的噪音是造成心脏病的原因之一。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对神经功能也会造成障碍。实验室条件下人体实验证明,在噪声影响下,人脑电波可发生变化。噪音可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平衡,从而导致条件下反射的异常。有的患者会引起顽固性头痛、神经衰弱和脑神经机能不全等。症状表现与接触的噪声强度有很大关系。例如,当噪音在80-85分贝时,往往很易激动、感觉疲劳,头痛多在颞额区;95-120分贝时,作业个人常前头部钝性痛,并伴有易激动、睡眠失调、头晕、记忆力减退;噪音强到140-150分贝时不但引起耳病,而且发生恐惧和全身神经系统紧张性增高。
长期在噪音环境下生活会有什么危害
长期在噪音环境下生活的危害:
1、影响儿童学习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完成多项研究发现,在环境噪音干扰严重的学校,老师授课时间比正常情况减少11%。长期接触噪音还对孩子学习成绩及技能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居住在机场、铁路及高速公路边的孩子,在语言和认知技能测试中成绩更差,阅读成绩也更低。
2、降低工作效率
开放式办公室环境噪音会导致员工工作效率降低。各种噪音会导致员工记忆和回想能力下降,诸如简单计算之类的基本技能降低。研究人员表示,分神是一大原因,更重要的是开放式大办公室的噪音会导致员工压力大增。
3、环境噪音增加致命心脏病危险
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执行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在飞机、火车等交通噪音严重的环境下生活,会导致高血压和致命心脏病危险增加。
4、噪音尤其干扰同时完成多项任务的人
美国斯坦福大学认知神经学专家安东尼魏格纳博士表示,在噪音干扰下,人们更难阻止分神,注意力更难集中,因而同时完成多项任务会更加困难。手头工作一旦被噪音打断,往往更难继续返回刚才正在完成的工作。
5、听音乐时有噪音损伤记忆力
很多人爱用音乐“盖住”讨厌的噪音。尽管听音乐可改善情绪,提高警觉度,但是听音乐其实有损回想记忆能力。研究发现,听自己不喜欢的音乐对回忆效果更好。另外,任何音乐提高记忆力的效果都不如安静地冥想打坐。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环境噪音增致命心脏病危险 警惕噪音的7个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