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的建筑概况
造型奇特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主楼的两座塔楼双向内倾斜6度,在163米以上由“L”形悬臂结构连为一体,建筑外表面的玻璃幕墙由强烈的不规则几何图案组成,造型独特、结构新颖、高新技术含量大,在国内外均属“高、难、精、尖”的特大型项目。
建造复杂
被称为“好看难建”的央视新大楼在2004年10月21日动工。除了“侧面S正面O”的奇特造型外,央视新大楼的安全也一直备受关注。国内许多专家仍认为大楼设计过于复杂,全楼先天性倾覆力巨大,抗冲击破坏力差。就此,莎瑞详细介绍了大楼设计的安全考虑。
整体构架
据设计师介绍,央视大楼的结构是由许多个不规则的菱形渔网状金属脚手架构成的。这些脚手架构成的菱形看似大小不一,没有规律,但实际上却经过精密计算。作为大楼主体架构,这些钢网格暴露在建筑最外面,而不是像大多数建筑那样深藏其中。奥雷·舍人说,这样压力基本都能沿着系统传递下去,并找到导入地面的最佳路径。从外观上看,大楼有一部分钢网结构(包括拐角等压力较大部位)比较密集,它们也是整体设计思想的一部分。
由于大楼的不规则设计造成楼体各部分的受力有很大差异,这些菱形块就成为了调节受力的工具。受力大的部位,将用较多的网纹构成很多小块菱形以分解受力;受力小的部位就刚好相反,用较少的网纹构成大块的菱形。
塔楼连接
塔楼连接部分的结构借鉴了桥梁建筑技术,不同的是,如果把那部分看作“桥”,它将是一座大得出奇、非常笨重的桥。这个桥的某些部分有整整11层楼高,桥上还包括一段伸出75米的悬臂,前端没有任何支撑。
北京建筑行业对建造这个设计方案并无现成的规范可用,于是,北京市政府组织13位结构专家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在设计竞赛两年后,央视新总部大楼获准开工建设。接下来,专家组做了一个3层楼高的复制品用来研究。它被放在一个能模拟地震的液压平台上,上面安装了数百个传感器,用来监控“塔楼”上1万多条钢梁的位移,并测量在不同情况下哪个部位承受的压力最大。
外围设计
央视新大楼外面由大面积玻璃窗与菱形钢网格结合而成,大楼外面采用特种玻璃,其表面被烧制成灰色瓷釉,能更有效遮蔽日晒,适应北京的空气质量环境。实际上,在空气污染很严重的日子里,这种玻璃就像融化在空气中似的,人们只能看到大楼的网状结构,彷佛闪电被凝固在空中。 雷姆·库哈斯1944年生于鹿特丹,幼年在印度尼西亚度过,后来移居阿姆斯特丹,曾经做过记者和电影剧本撰稿人。库哈斯曾在伦敦建筑联合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建筑。
1975年,他与艾利娅.曾格荷里斯、扎哈.哈迪德一道,在伦敦创立了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简称为OMA),进行全世界各地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荷兰大都会建筑事物所(OMA)首席设计师,哈佛大学教授 。
1988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包括库哈斯在内的“解构建筑七人展”。
1995年,库哈斯成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年度回顾展的主题,展览的题目是“雷姆.库哈斯和公共建筑空间”。
2000年5月,库哈斯被授予第22届普利兹克建筑奖。
CCTV新大楼最叫什么名字
不是不能问啊,没有官方名字,之前说什么智窗那都是网友起的,官方没有确定。
倒是央视的人都管它叫大裤衩,倒也贴切,之前内部搞过一个征名活动,也没再有后续报道。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建筑特点
大胆的创新 夸张的造型 忽略功能与外形的统一 结构的挑战 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试验品
中央电视总部大楼简介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 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名列其中。
简介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CCTV Headquarters) 位于北京东部CBD,设计师:雷姆?库哈斯(荷兰)。当这座梯形结构完工时,它将成为世界上设计最激进的建筑。它被美国《时代》周刊(2007年12月24日提前出版)评选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之一。2007年十大建筑奇迹中,北京就拥有三处(另两处为北京当代万国城和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 但由于这栋建筑造型花费庞大(约50亿人民币)、过于奇特、有安全及交通隐患而备受争议。
此工程B标段将先一步于2007年年底前竣工,2008年初交付使用,这亦将作为北京奥运转播中心和今后中央电视台节目制播中心。A标段将于2008年年底竣工,2009年交付使用,此标段主要是电视文化中心,管理中心。
[编辑本段]设计及评论
5年前,当荷兰人雷姆·库哈斯和德国人奥雷·舍人公布他们的中央电视台新总部大楼的设计方案时,人们简直不敢相信建筑还可以这么做。
从技术上讲,这座建筑存在很大难度。建筑外形就像是一只被扭曲的正方形油炸圈;两座竖立的塔楼向内倾斜,倾角很大;塔楼之间被横向的结构连接起来,总体形成一个闭合的环。
这样一种回旋式结构在建筑界还没有现成的施工规范可循。
库哈斯和舍人认为,这种结构是对建筑界传统观念的一次挑战。人们通常认为摩天大楼就应该高耸入云直指天空。
现在,整座建筑的施工很快就要进入关键环节:几周后,工人们就要开始对横结构施工。这部分的技术要求听起来很有点科幻小说的味道:在半空中连接两座塔楼的部分,必须在太阳出来前施工,因为阳光会让塔楼不同部位的钢结构膨胀,从而不利于控制施工质量。
在北京正在建设的大约10000座新建筑中,CCTV大楼可能是最能显示勃勃雄心的一座,人们在谈到建筑界把北京称为外国建筑师的“东方淘金地”、“试验田”时,每每都会以它作为典型代表。舍人说,这种结构在世界其他地方获准建造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其他地方的建筑规范不会允许建造这样的东西。而中国现在很愿意尝试,这为建筑设计创造了一种非常特别的氛围。
为成功举办奥运会,中国政府希望能让北京这座古老城市,变成一座现代化大都会。在所有新建筑中,设计造价8亿美元的CCTV新大楼,带给公众的视觉冲击最强烈。建成后,它将成为中央电视台这个中国惟一全国性电视台的象征,同时,它也是规模仅次于美国五角大楼的世界第二大办公楼。
CCTV大楼主体连接工程将从这个月底开始动工,其中悬空的横结构最终将在明年2月前完工。当年曾担任CCTV大楼设计竞赛评委的香港建筑师严迅奇说,起初他对这个“极其疯狂的设计方案”持相当保留的态度,但到后来,他感觉这个设计能代表“某种精神,这种精神也正是中国在新时期展现出来的东西:不惧权威,敢于尝试,无所畏惧,高度自信”。
塔楼连接部分的结构借鉴了桥梁建筑技术,不同的是,如果把那部分看作“桥”,它将是一座大得出奇、非常笨重的桥。这个桥的某些部分有整整11层楼高,桥上还包括一段伸出75米的悬臂,前端没有任何支撑。
按照惯例,设计阶段结束后,施工监督通常由当地建筑师承担。但为确保设计方案得到更好落实,今年36岁的舍人2004年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搬到北京亲自监督施工。
北京建筑行业对建造这个设计方案并无现成的规范可用,于是,北京市政府组织13位结构专家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在设计竞赛两年后,CCTV新总部大楼获准开工建设。接下来,专家组做了一个3层楼高的复制品用来研究。它被放在一个能模拟地震的液压平台上,上面安装了数百个传感器,用来监控“塔楼”上1万多条钢梁的位移,并测量在不同情况下哪个部位承受的压力最大。
CCTV大楼外面由大面积玻璃窗与菱形钢网格结合而成,作为大楼主体架构,这些钢网格暴露在建筑最外面,而不是像大多数建筑那样深藏其中。舍人说,这样压力基本都能沿着系统传递下去,并找到导入地面的最佳路径。从外观上看,大楼有一部分钢网结构(包括拐角等压力较大部位)比较密集,它们也是整体设计思想的一部分。
此外,大楼外面将采用特种玻璃,其表面被烧制成灰色瓷釉,能更有效遮蔽日晒。舍人说,这也更适应北京的空气质量。实际上,在空气污染很严重的日子里,这种玻璃就像融化在空气中似的,人们只能看到大楼的网状结构,彷佛闪电被凝固在空中。
去年,建筑评论家英格·萨弗容曾撰文指出,库哈斯和舍人或许会“将作为让CCTV大楼成为建筑界‘重磅炸弹’的人”而被载入史册。萨弗容说,“设计传达的信息非常具有震慑力,想想看,大楼顶部的横结构悬在离地面那么高的架子上。”再加上整个建筑庞大的占地面积,CCTV大楼时刻在提醒你是多么渺小,而它背后代表的这个国家是多么强大。
舍人说,他自己在这个设计项目中投入了很多。大多数外国建筑师到这个阶段都会完全脱身,把设计交给当地工程师和建筑师去落实,但他说,这么做通常外界褒贬不一
许多人认为央视建新大楼是在炒作,是在“砸钱”。因为现在的央视大楼并不差。至少比起其他大型国际媒体来说。
央视大楼就像是天外来客,兀立于北京东三环路旁。它奇特的斜塔造型以及庞大的躯体不仅吸引了人们好奇的目光,也引起种种争议。反对派直言,“它是灾难性的建筑”,张扬到“张牙舞爪”的程度。赞赏的人则认为,北京进入奥运年,世界各地文化人即使不为奥运,也会为了一睹建筑大师杰作而前来北京。这座庞然大物最近还被美国《新闻周刊》评选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 有人称之为“大裤衩”(人们最初给央视大楼取的不太优雅的外号)。
然而社会争议经常带有流行一时的特征,过了一段时候会达到疲劳点。反之,随着大楼的国际名声鹊起,最近还被美国《新闻周刊》评选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认为它“值回票价”一派意见似乎多了理据。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李晓东这样形容说:“有的人做经典的建筑,有的人做时尚的建筑。”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位于北京东三环路的中央商务区内,由中央电视台(CCTV)主楼、服务楼、电视文化中心(TVCC)及室外工程组成。其中主楼高234米,地上52层、地下3层,设10层裙楼,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主楼的两座塔楼双向内倾斜6度,在163米以上由“L”形悬臂结构连为一体,建筑外表面的玻璃幕墙由强烈的不规则几何图案组成,造型独特、结构新颖、高新技术含量大,在国内外均属“高、难、精、尖”的特大型项目。
中国中央电视台大楼耗资50亿元人民币。央视新大楼从设计图纸转入建设期。此前,央视新大楼因造价太高、造型特异、交通隐患等问题备受争议。
新台址位于北京市中央商务区规划范围内,用地面积总计18万7000平方公尺,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公尺,最高建筑约230公尺。 该方案由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荷兰人雷姆·库哈斯担任主建筑师,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负责设计。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中将建五星级酒店.TVCC大楼主要由两部分功能组成,即五星级酒店和电视文化中心。酒店设置在TVCC大楼主体内。大楼的四五层内设酒店大堂及餐厅、商店、游泳池等公共活动场所。大堂上部南北两侧为300间客房合围成的中庭,主楼顶部为酒店的风味餐厅。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320056.htm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的建造过程
2000年央视新台址建设工程开始进行前期工作,筹建央视新大楼。2001年3月,央视新台址建设工程开始进行立项申请工作。2001年5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向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提出央视新台址建设工程立项申请报告。2002年1月,国务院原则同意进行央视新台址建设工程。2002年2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复同意央视新台址建设工程的立项。2004年9月22日上午,央视新台址建设工程开工,采用了OMA/雷姆·库哈斯和奥雷·舍人的设计方案。
央视新大楼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原北京汽车摩托车联合制造公司厂址),地处北京东部CBD,占地19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最高建筑234米,工程建筑安装总投资约50亿元人民币,原预计在2009年启用,但是由于元宵节大火波及,该楼在2010年才完成与中央电视台的交接。
央视新台址建设工程主要包括:主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电视文化中心(TVCC)、服务楼、媒体公园。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CSCEC)承包包括主楼在内的“A标段”,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包“B标段”(电视文化中心)。
央视大楼建筑面积?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占地面积18.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其中主楼为两栋分别为52层234米高和44层194米高的塔楼组成,设10层裙楼,并由在162米高空大跨度外伸,高14层重1.8万吨的钢结构大悬臂相交对接,总用钢量达14万吨。北配楼高159米,主楼为30层,裙楼为5层。于2004年10月21日动工建设,2012年5月16日全部竣工交付使用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怎么样
夜幕下的央视新址,高端大气上档次~~除非有工作证件,不然进入都要有专人带领,进门处设置了安检,严密程度可见一斑。里面很多的地方好像还没有启用,门都紧闭着,透着几分神秘。里面的布局实在是太复杂了,没人带着找出口都费劲。。。。。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附近的这个建筑是什么
人民日报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