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卓别林简介,卓别林简介

来源:连笔字网 2023-12-11 06:27:19 作者:连笔君

卓别林简介

卓别林(1889~1977)Charlie Chaplin,英国电影演员、导演、制片人。

1889年4月16日生于伦敦(2011年2月一说法证明卓别林出生于出生在斯梅西克的一辆大篷车中,是吉普寨人 ), 1977年12月25日(圣诞节)卒于瑞士科西耶。幼年丧父,曾在游艺场和巡回剧团卖艺或打杂。

1913年,随卡尔诺哑剧团去美国演出,被美国导演M.塞纳特看中,从此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

1914年2月28日,头戴圆顶礼帽、手持竹手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像鸭子的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首次出现在影片《阵雨之间》中。这一形象成为卓别林喜剧片的标志,风靡欧美20余年。

20世纪20年代初,卓别林的电影在中国已经广为流行。在1915年9月,他的喜剧短片开始在上海上映,上海的报纸几乎每天都登有卓别林主演的电影广告,中国观众亲切地称他为“滑稽大王”、“快活大王”

扩展资料:

卓别林(1889——1977)
1889年,卓别林在伦敦出生。他在简陋的出租房间、国立贫民院及一所孤儿院中度过了辛酸的童年。早年的贫困生活启发了他后来创造流浪汉的灵感;小胡须、细手杖、大号裤子及皮鞋,以及歪歪扭扭的正式晚礼服,暗示了在儿童天真的想象中的威严的成人,意在用一个天真无邪的形象重新塑一个下层阶级的代表。

17岁时,卓别林进入了当时非常有名的卡尔诺剧团。在这里,卓别林有生以来遇到了使他终生受益的良师卡尔诺,正是卡尔诺,把卓别林带进了喜剧的最高行列。

在卡尔诺剧团,卓别林有很多机会可以去巡回演出,他很希望能去美国。1912年,卓别林梦想成真,他在美国的演出非常轰动,以至于引起美国电影制片商的兴趣。在最孤独寂寞的时期,他一生中的转折点慢慢到来。当时,启斯东公司的老板赛纳特一眼相中了这个来自异国他乡的青年,卓别林开始了向往已久的演员生活。

卓别林在启斯东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多半是凶狠的、轻浮的、散漫的、狡猾的和丑陋的。这些人物符合启斯东的“理想”,但和卓别林独具一格的整套喜剧手法很不协调。卓别林曾说:我并不很喜欢自己的早期影片,因为在这些影片中我很不容易控制住自己。一两块奶油蛋糕飞到人的脸上,也许还有点逗趣,可是,如果整个喜剧性仅仅依靠这种办法,那么影片马上就会变得单调而索然寡味了。也许我并没有能够一贯做到实现我的意图,不过,我是一千倍地更喜欢用一种俏皮的姿态、而不愿用粗鄙和庸俗的行为去赢得笑声。

卓别林基于他真正艺术家的天性,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幽默对生活基础的特殊意义。他开始从早期的滑稽电影中摆脱出来,逐渐地把严肃的题材和喜剧片的传统手法非常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卓别林对现实的讽刺影片中占有特殊地位的、是他1918年拍摄的《狗的生涯》。这部影片中,深思代替了嬉笑,忧郁代替了嘲弄。

通过这部影片,他放弃了滥用的低级趣味,而以发人深省的笑代替了纯生理的笑;用同情的微笑代替哈哈大笑。“不朽的流浪者”夏尔洛,露宿街头,处处受辱,当他从职业介绍所碰了壁狼狈地走出来时,茫然地看见门口的几只狗正在争夺一块骨头。这辛酸的一笔正是残酷人生的真实写照,也是童年卓别林的真实写照。

1918年1月21日,卓别林自己的制片厂正式落成。这天,他兴高采烈地穿上那双举世闻名的夏尔洛的大皮鞋,在未干的水泥地上踏下一个脚印。
卓别林力图通过电影反映出时代的特征。他说,创作喜剧,其中的悲剧因素往往会激起嘲笑的心理,而嘲笑正是一种反抗。

参考资料:查理·卓别林-百度百科

卓别林的简介

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1889年4月16日—1977年12月25日),生于英国伦敦,英国影视演员、导演、编剧。

查理·卓别林的第一部电影是《谋生》。从1915年开始卓别林开始自编自导自演,甚至还担任制片和剪辑。稍后他加入了埃斯安尼公司,并于1917年出品了《移民》和《安乐街》,1918年他和他的兄弟在洛杉矶开了自己的公司。

扩展资料:

在世界电影史上,查理·卓别林(1889—1977)不仅仅是一个名人,更是代表了一个时代、一种文化、一种卓尔不群的人格魅力。他在英国的大剧院作为儿童演员登台演出,还不满十岁就成为一名专业的舞台剧演员。

当时他只是伦敦市汉威尔中心区清贫学校的一名普通常住民,一直演到八十八岁高龄去世。卓别林在娱乐界经历了七十多年的表演生涯,他所塑造的可笑可悲的小人物,成就了电影史上的一个个经典形象,在将欢笑和眼泪带给银幕前的观众的同时,他也将自己的人生浓缩进了光与影的世界中。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喜剧大师卓别林

卓别林的简介

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1889年4月16日—1977年12月25日),生于英国伦敦,英国影视演员、导演、编剧。

查理·卓别林的第一部电影是《谋生》。从1915年开始卓别林开始自编自导自演,甚至还担任制片和剪辑。稍后他加入了埃斯安尼公司,并于1917年出品了《移民》和《安乐街》,1918年他和他的兄弟在洛杉矶开了自己的公司。

扩展资料:

在世界电影史上,查理·卓别林(1889—1977)不仅仅是一个名人,更是代表了一个时代、一种文化、一种卓尔不群的人格魅力。他在英国的大剧院作为儿童演员登台演出,还不满十岁就成为一名专业的舞台剧演员。

当时他只是伦敦市汉威尔中心区清贫学校的一名普通常住民,一直演到八十八岁高龄去世。卓别林在娱乐界经历了七十多年的表演生涯,他所塑造的可笑可悲的小人物,成就了电影史上的一个个经典形象,在将欢笑和眼泪带给银幕前的观众的同时,他也将自己的人生浓缩进了光与影的世界中。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喜剧大师卓别林

关于查理·卓别林的简介?

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1889年4月16日—1977年12月25日),生于英国伦敦,英国影视演员、导演、编剧。

查理·卓别林的第一部电影是《谋生》。从1915年开始卓别林开始自编自导自演,甚至还担任制片和剪辑。稍后他加入了埃斯安尼公司,并于1917年出品了《移民》和《安乐街》,1918年他和他的兄弟在洛杉矶开了自己的公司。并在1919年召集到了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等人。

但直到1923年,卓别林才为这个公司拍了第一部影片《巴黎一妇人》。之后1925年的《淘金记》和1928年的《马戏团》为卓别林赢得了学院奖。

扩展资料

卓别林一世和汉娜与1885年6月结婚。当查理一世跟着剧团在美国巡回演出时,汉娜和戏院的另一位演员里奥·德莱登发生了婚外情并生下了一个儿子惠勒·德莱登(Wheeler Dryden)。卓别林一家的幸福家庭生活就此瓦解了。查理一世成了酒鬼,死时年仅37岁。

汉娜在赤贫的生活中养育着两个年幼的儿子,直到她自己因为健康的原因倒下为止。严重的精神不稳定使她的身体状况从1898年起就每况愈下,直到最后被关进精神病院。

年幼的西德尼和查理在经历了长期的贫困和饥饿之后,一起被送往国立贫民院。后来,西德尼被送往一艘名为埃克斯茅斯的训练舰上,开始接受成为水手的训练。后来西德尼成为了往返于英国和南非的客船上的一名乘务员

求卓别林的中英文简介,谢谢啊……

Charlie Chaplin was born on April 16, 1889 in London. Her father was an entertainer and although not one of the big names, he was doing very well. Her mother Hannah was also an entertainer. A wonderful mimic, she had a sweet, charming voice. While they were by no means[1] rich, the music hall provided the Chaplins with a comfortabl
e living.

Unfortunately happy life didn't last long. Father's alcoholism was slowly, but surely destroying his marriage. Finally it ended in divorce, but Hannah was indomitable[2]. Without her, Charlie Chaplin would have become just one more child lost in the poverty of Victorian London. Somehow she not only managed to keep Charlie and his brother Syney clean and warm, clothed and fed but she conjured[3] little treats for them. She would sit at the window watching the passersby and guess at their characters from the way they looked and behaved, spinning tales to delight Charlie and Syney. Charlie took in her skills and went on using them all his life.

Charlie had always believed, even in the worst times, that had something special locked away inside him. He took his courage and went to see one of the top theatrical agents. With no experience at all, he was being offered the plum part[4] of Billy-- the pageboy in a new production of "Sherlock Holmes". "Sherlock Holmes" opened on July 27, 1903 at the enormous "Pavilion Theatre" Charlie seemed to change overnight. It was as if he had found the thing he was meant to do.

It was, by now, 1908, Charlie was nineteen and he fell in love. Hetty Kelly was only fifteen. But her parents quashed[5] the the romance before it really begun-- but the memory of pretty Hetty stayed with Charlie all his life.

In 1910, when Karno set off on his yearly American tour, "One of the best pantomime[6] artists ever seen here." They had reached Philadelphia when a telegram arrived and he was being offered the chance to replace a star in the Keystone film company.

Cinema was born in the same year as Charlie thought people still believed it was a passing fad, and would never replace live shows. He was kept hanging about[7] for several weeks and he used the time to watch and to learn. He was determined to master this new medium. It offered him the chance of money and success -- and it would set him free from the unpredictability of live audience.

Charlie's first film, released in February 1914, was called "Making a living". Though it didn't satisfy Charlie, the public liked it. After that he had made ten films and he had learned a lot. The public loved him and distributors were demanding more and more Chaplin films. In an incredibly short time, Charlie had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man in motion picture...

1889年4月16日查理·卓别林出生于伦敦。他父亲是一个演员,

虽然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也表现不俗。他母亲哈那是一位出色的喜剧演员,嗓音甜美动人。虽然谈不上富裕,可戏院的工作毕竟能使卓别林一家过上安逸的生活。

然而,幸福的生活并不长久,父亲对酒的嗜好缓慢地、但却毫无疑问地破坏着他的婚姻生活。这桩婚姻最终以离婚而宣告结束,但哈娜是不会轻易认输的。没有母亲,查理·卓别林充其量也只是维多利亚时期伦敦城里又一位穷困潦倒的儿童。她不仅想方设法让查理和弟弟西尼吃饱穿暖,保持干净整洁,而且动足脑筋变换方法,让他们过得欢乐愉快。她有时站在窗边,注视行人,通过行人的外表和举止猜测他们的性格,继而仿造故事,逗查理和西尼乐。查理继承了母亲的这点,而这也正是他一生用之不尽的财富。

即便在处境最为艰难的时刻,查理也始终坚信自己蕴藏着特殊的才能。他鼓足勇气,前往伦敦一家高级的戏院经理商应聘。竟获得新编的《歇洛克·福尔摩斯》剧中的小佣人比利一角。1903年7月27日《歇洛克·福尔摩斯》新剧在气势恢宏的帕维廉剧院首演,不久外出巡回演出。查理似乎一夜间发生了巨变,他好似找到了立志从事的事业。

1908年,19岁的查理堕入情网。他所钟情的海蒂·凯年仅十五。在他们之间的恋情处于萌芽状态时,海蒂的父母果断地终止了它的发展,然而,海蒂迷人的丰采竟使查理终生难忘。

1910年,卓别林所在的卡诺戏班赴美国作一年一度的巡回表演,他被认为是“当地美国人曾经见过的最为出类拔萃的哑剧表演艺术家之一。当他们抵达费城时,一纸电文接踵而至,把替换基石电影公司的一位明星的机遇赐于了他。

电影业是与查理同年诞生的。但当时人们普遍以为电影业充其量只昙花一现的时尚,它不可能替代现场真人表演。公司给他几周观摩的时间,他站在一旁,边观察、边学习,下定决心要驾驭这个新生事物。这个新兴的行业给他带来了赚钱和走向成功的机会,也将有助于他从对戏剧观众喧嚷起哄的担忧中解脱出来。

1914年2月,查理主演的处女片上映,影片取名《谋生》 尽管此片由于导演的无能而令查理大失所望,但观众还是喜爱这部片子的。之后他又拍了几部片,增长了不少学识。公众喜爱他,并且电影销售商索要越来越多的卓别林的片子,在极短的时间内,他成了电影界的重要人物

卓别林生平简介 卓别林何时去世的

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1889年4月16日生于英国伦敦,英国影视演员、导演、编剧。
查理·卓别林的第一部电影是《谋生》。从1915年开始卓别林开始自编自导自演,甚至还担任制片和剪辑。稍后他加入了埃斯安尼公司,并于1917年出品了《移民》和《安乐街》,1918年他和他的兄弟在洛杉矶开了自己的公司,并在1919年召集到了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等人,但直到1923年,卓别林才为这个公司拍了第一部影片《巴黎一妇人》。之后1925年的《淘金记》和1928年的《马戏团》为卓别林赢得了学院奖。 1931年因为《城市之光》的首映卓别林来到伦敦,转年才返回,他的下一部影片是1936年的《摩登时代》。四年之后他拍摄了《大独裁者》。1952年,他的有声电影《舞台生涯》上映,同年他移居瑞士。1967年他拍摄了最后一部影片《香港女伯爵》。
1977年圣诞节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8岁。

卓别林的介绍 中英版

中文版
查尔斯·斯宾赛·查理·卓别林爵士(1889年4月6日-1977年12月25日)是一位英国喜剧演员与反战人士,后来也成为一名非常出色的导演,尤其在好莱坞电影的早期和中期他非常成功和活跃。
他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与巴斯特·基顿和哈罗德·劳埃德并称为“世界三大喜剧演员”,卓别林戴着圆顶硬礼帽和礼服的模样几乎成了喜剧电影的重要代表,往后不少艺人都以他的方式表演为参考。
卓别林最出色的角色是一个外貌流浪汉,内心则一幅绅士气度、穿着一件窄小的礼服、特大的裤子和鞋、戴着一顶圆顶硬礼帽、手持一根竹拐杖、留着一撇小胡子的形象。
在无声电影时期卓别林是最有才能和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自己编写、导演、表演、发行他自己的电影。从在英国的大剧院作为孩童演员登台演出,到他88岁高龄逝世为止,他的职业生涯超过70年。从狄更斯式的伦敦童年一直达到了电影工业的世界顶端,卓别林已成为了一个文化偶像。
英文版
Sir Charles Spencer Charlie Chaplin (April 6, 1889 - December 25, 1977) was an English comedian and anti war activists, later became a very good directors, especially in the early and middle of the Hollywood film he was very successful and active.
He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modern comedy film, with Buster Keeton and Harold Lloyd was known as "the world's three major comedian", Chaplin wears a bowler hat and dress looks almost became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medy movie, many artists have performed later in his own way for reference.
The best Chaplin's role as the appearance of a tramp, inner bearing, a gentleman who wore a thin dress, oversized trousers and shoes, wearing a bowler hat, holding a bamboo cane, wears a moustache image.
In the era of silent film Chaplin is one of the largest figure to and influence. The preparation of his own, director, performance, issued his own movie. From the Grand Theatre in the UK as a child actor on the stage, to his death at the age of 88, his occupation career of more than 70 years. From a Dickens like London childhood has reached the top of the world film industry, Chaplin has become a cultural icon.

卓别林详细资料?

(Charlie Chaplin,1889年4月16日—1977年12月25日,全名为查尔斯·斯宾塞·卓别林 爵士,昵称查理,Sir Charles Spencer Chaplin Jr,不列颠帝国勋章佩戴者),英国电影演员,导演,制片人。1889年4月16日生于伦敦,1977年12月25日卒于瑞士科西耶。
卓别林幼年丧父,曾在游艺场和巡回剧团卖艺或打杂。1913年,随卡尔诺哑剧团去美国演出,被美国导演M.塞纳特看中,从此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1914年2月28日,头戴圆顶礼帽、手持竹手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像鸭子的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首次出现在影片《阵雨之间》中。这一形象成为卓别林喜剧片的标志,风靡欧美20余年。他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卓别林戴著圆顶硬礼帽和礼服的模样几乎成了喜剧电影的重要代表,往后不少艺人都以他的方式表演。
从1919年开始,卓别林独立制片,此后一生共拍摄80余部喜剧片,其中在电影史上著名的影片有《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舞台生涯》等。这些影片反映了卓别林从一个普通的人道主义者到一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的过程。卓别林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对下层劳动者寄予深切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辛辣的讽刺,对法西斯头子希特勒进行了无情的鞭笞。1952年,他受到麦卡锡主义的迫害,被迫离开美国,定居瑞士。在瑞士期间,他拍摄了尖锐讽刺麦卡锡主义的影片《一个国王在纽约》。1972年,美国隆重邀请卓别林回到好莱坞,授予他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称他“在本世纪为电影艺术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卓别林赞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取得的成就。
卓别林最出色的角色是一个外貌流浪汉,内心则一幅绅士气度、穿着一件窄小的礼服、特大的裤子和鞋、戴着一顶圆顶硬礼帽、手持一根竹拐杖、留着一撇小胡子的形象。在无声电影时期卓别林是最有才能和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自己编写、导演、表演和发行他自己的电影。从在英国的大剧院作为孩童演员登台演出到他88岁高龄逝世他在娱乐业从事了70多年的生涯。从狄更斯式的伦敦童年一直达到了电影工业的世界顶端,卓别林的一生是20世纪最引人瞩目的一生之一,他本人成为了一个文化偶像。他一生中私生活和公众生活的高高低低受到了有些人的高度赞扬,也受到了其他一些人的严格批判。

卓别林的故事

卓别林从小就深受父母离异的痛苦。幸运的是她有一位好母亲,她在为生活操劳的同时,还常常教育他如何做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幼小的卓别林,使他懂得:一个人的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
卓别林的母亲是杂剧场的喜剧演员,那时她年纪刚近30,显得娇小玲珑,白皙的面孔,青紫色的眼睛,淡棕色的长发一直垂到腰底下。卓别林和雪尼都崇拜母亲,虽然实际上她并不是一位倾国倾城的佳人,但他们都觉得她美丽得像天仙一样。她常常很得意地把兄弟俩打扮得整整齐齐,星期日一块儿出去旅行,雪尼穿的是贵族伊登中学学生装和长裤,卓别林身上是一件蓝色天鹅绒上衣,配上一副蓝色手套。每逢这种时候,他们总是沿着肯宁顿路漫步,一路上出尽了风头。
卓别林记忆中的一次不平凡的大事是:一次跟母亲一起去水族游乐场看杂耍,看到了“她”,那是一个活生生的女人,在熊熊烈火中伸出脑袋向人微笑,母亲把卓别林举到一个装满木屑的大桶口边,让他从里面摸一包意想不到的东西,结果包里是支吹不出声音来的糖口哨,还有一只玩具红宝石胸针。再有一次是去坎特伯雷杂剧场,卓别林坐在一张红丝绒椅子上,看母亲表演……
后来,天黑了,坐在一辆四匹马拉的马车顶上,母亲把卓别林裹在一条旅行毯里,车上还有她剧团的一些朋友,他们的吹鼓手吹响了号,合着马匹的得得蹄声和挽具的丁丁铃声,沿着肯宁顿路驶去,于是年幼的卓别林就沉浸在他们的欢乐和嬉笑声中。
后来,卓别林母亲的嗓子渐渐失润,她的喉咙本来就容易感染,她稍微受了点儿风寒就会患喉炎,一病就是几个星期,然而又必须继续演唱,于是她的声音就越来越差了。她对自己的嗓子已经没有把握。唱到半当中,它会变得沙哑,突然低得像是在轻声细语,于是听众就哄堂大笑,开始喧哗。为自己的嗓子提心吊胆,这就影响了她的健康,使她在精神上垮了下来。结果是,她剧团里的生意越来越少了,最后是完全没有生意了。
由于母亲的嗓子不好,卓别林5岁那年就第一次登上了舞台。母亲不愿意把儿子一个人留在那间分租的房子里,晚上常常带卓别林上戏院。那时候她正在奥尔德肖特的俱乐部里演唱,那实际上是一家肮脏的下等戏馆,招待的对象多数是士兵。那些士兵都是很粗野的,只要一不满意,就会跟你恶作剧。一般演员都把在奥尔德肖特的演出看作是恐怖的一周。
当时卓别林站在条幕后面,母亲的嗓子哑了,声音低得像是在悄声儿说活。听众开始嘲笑她,有的憋着嗓子唱歌,有的学猫儿怪叫。卓别林糊里糊涂,也闹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噪声越来越大,最后母亲不得不离开了舞台。她走到条幕后面,心里很懊恼,就跟舞台上管事的顶起嘴来,管事的以前曾看到卓别林当着母亲和朋友的面表演过,这时就建议卓别林代替母亲演下去。
记得就在那一片混乱中,母亲搀着卓别林走出去,向观众解释了几句,就把卓别林一个人留在舞台上了。于是,面对着灿烂夺目的脚灯和烟雾迷蒙中的人脸,卓别林唱起歌来,乐队试着合了一下他的调门,就开始替他伴奏。那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叫《杰克·琼斯》,歌词是:
一谈起杰克·琼斯,哪一个不知道?
你不是见过吗,他常常在市场上跑。
我可没意思找杰克的错儿,
只要呀,只要他仍旧像以前一样好。
可是,自从他有了金条,
这一来他可变坏了。
只瞧他怎样对待他的哥儿们,
就叫我心里十分地糟。
现在,星期天早晨他要读《电讯》,
可以前呀,他只翻一翻《明星报》。
自从杰克·琼斯有了那点儿钞票
咳,他得意得不知道怎样办才好。
他刚唱到一半,钱就像雨点儿似的扔到台上来。卓别林立即停下,说他必须先拾起了钱,然后才可以接下去唱。这几句话引起了哄堂大笑。舞台管事的拿着一块手帕走过来,帮着他拾起了那些钱。而卓别林以为他是要自己收了去。心里这样想着,于是嘴里就向观众们说了出来,这一来他们就笑得更欢了,尤其是看到管事的拿着钱走过去,卓别林那样急巴巴地紧跟着他。直等到他把钱都交给了母亲,卓别林才重新回到台上,继续唱歌。卓别林一点儿也不感到拘束,他向观众们谈话、舞蹈,还做了几个模仿动作,有一次是模仿母亲唱她一支爱尔兰进行曲。

母亲还喜欢给卓别林讲宗教故事。有时,她会一直谈到天色已经昏暗,直至点灯时才停下来,然后又接着讲,比如耶稣怎样使病人相信,只要摸一摸他的衣裳,他们的病就会好。
她谈到那祭司长和法利赛人的仇恨妒忌,描绘耶稣如何被捕,如何在彼拉多巡抚面前显得那样安详和庄严,彼拉多一面洗着手一面说(她用演戏的神态念这句道白):“我查不出这个人有什么罪。”她还讲,那人怎样剥了他的衣服,用鞭子抽他,把一顶荆棘编的王冠戴在他头上,戏弄他,啐他,说:“恭喜你,犹太人的王啊!”
这样说下去时,她不禁流下了泪。她讲到西门怎样帮着背耶稣的十字架,耶稣眼光中露出了感激的神情;她讲到那个悔罪的强盗,说他跟耶稣一起在十字架上就刑时怎样请求赦免,耶稣说:“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他从十字架上向下面看他的母亲,说:“母亲,看你的儿子啊。”接着,在临死时的那一阵痛苦中,他叫喊道:“我的神呀,你为什么离弃我?”讲到这里,母子俩都哭了。 “你可以看出,”母亲说,“他是多么富有人情味啊。和我们大伙儿一样,他也会怀疑呀。”母亲的话使卓别林太感动了,他恨不得就在那天夜里死了去见耶稣。但是母亲对此并不表示热情。她说:“耶稣要你首先生活好,做好你在这个世界上应做的事情。”在奥克利街那间阴暗的地下室里,母亲使卓别林看到了这个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慈祥的光辉,只是在这种光辉的照耀下,文学和戏剧才具有它们最伟大、最富有意义的主题,也就是关于爱情、怜悯与人性的主题。

卓别林所生活的年代简介

查理·卓别林(Charles Chaplin),1889年4月16日出生于英国伦敦,英国影视演员、导演、编剧。
查理·卓别林的第一部电影是《谋生》。从1915年开始卓别林开始自编自导自演,甚至还担任制片和剪辑。稍后他加入了埃斯安尼公司,并于1917年出品了《移民者》和《安乐街》,1918年他和他的兄弟在洛杉矶开了自己的公司。并在1919年召集到了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等人。但直到1923年,卓别林才为这个公司拍了第一部影片《巴黎的女人》。之后1925年的《淘金者》和1927年的《大马戏团》为卓别林赢得了学院奖。
1931年因为《城市之光》的首映卓别林来到伦敦,转年才返回,他的下一部影片是1936年的《摩登时代》。四年之后他拍摄了《大独裁者》。1949年,他的有声电影《舞台生涯》上映,同年他被传为共产党人而被卷入麦卡锡主义的迫害中。不满于美国的对他的不公正待遇,他移居瑞士。1967年他拍摄了最后一部影片《香港女伯爵》,1977年受勋,1977年圣诞节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8岁。
2015年01月,位于法国巴黎的卓别林协会办公室遭窃,小偷偷走了价值超过100万欧元的奥斯卡奖杯以及一组卓别林使用过、每支价值高达8万欧元的钢笔。

上一篇:apple是什么意思,apple iphone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