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葆恂(1859~1915.8)原名恂,字宝卿,号文石,更号叔默,戒庵、猛庵,别号红螺山人,五十岁后熙怡叟,辛亥(1911)复改名理,字寒石,号凫翁,又称孤笑老人,奉天义州(今辽宁义县)人。鹤年子。生五岁即能作擘窠书,九岁能属文,官至江苏[1] 候补道。精鉴赏,为端方所重,题跋其所收藏之古文物三百余篇。工诗善书,贯串古人,自成一家。此外天文舆地,绘画词典无不究。辛亥革命后避居天津,旋病卒。子李放(?~1926),字无放,号小石,一号词堪,官度支部员外郎,继承藏书,并收藏书、画益富,如藏有明刊本《十七史百将传》,为少见秘籍。其藏书处有“抱竹居”,藏书多明清初刻本和珍善本。藏书印有“义州李氏图籍”、“李放珍秘”、“义州李放鉴藏”、“抱竹居藏书记”等。葆恂著述极多,有《无益有益斋读画诗》、《偶园(一作海王村) 所见书画录》 、《梵天庐丛录》、《工余谈艺》 、《红螺山馆诗抄》、《海土村所见书画录残稿》二卷、《义州李氏丛刻六种》、《猛庵文略》、《然犀录》、《三邕翠墨题跋》、《归学庵笔记》等。
李葆恂篆刻作品欣赏:
猛盦读画记
无益有益斋
文石所藏
李葆恂印
李葆恂印
猛厂
慕为书画学博士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