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吉泽章

来源:连笔字网 2023-12-10 03:08:14 作者:连笔君

连笔字网今天精心准备的是《吉泽章》,下面是详解!

折纸为什么一甩就响(图解)?

准备一张长方形纸,比例约为4比3,将四个角折向中线,然后横向对折,然后把左右两边的角折向中线,然后向后折,形成一个三角形,纸炮就完成了。

折好后,抓紧两个尖角,用力往下甩,就会发生很大的声音。

上图为以吉泽章-兰德列特系统表示的其中一种纸炮的折法,最后一张图表示手抓红色圈出处箭头方向甩即可发出强而有力的爆鸣声响。此外也存在其他种折法,如:

科学原理:

用手抓紧纸炮,用力往下甩时,内折的纸会弹开,造成空气忽然震动,就会发出了强而有力的声音,声音的的音波冲过空气传至耳朵。

该纸炮几乎是步骤最少的纸炮,只需要折三次,以吉泽章-兰德列特系统表示如下:

折纸是一种以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1] 。折纸不只限于使用纸张。世界各地的折纸爱好者在坚持折叠规范的同时,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材料,如:锡箔纸、餐巾纸、醋酸薄片等[2] 。

折纸大约起源于公元1世纪或者2世纪时的中国,6世纪时传入日本[3] ,再经由日本传到全世界。也有说法认为折纸起源于日本和西班牙[4] 。

折纸与自然科学结合在一起,不仅成为建筑学院的教具,还发展出了折纸几何学成为现代几何学的一个分支。折纸作为一项玩具,有益身心、开发智力和思维的活动。它是一个和平与纪念的象征手段,也是一个极佳的消遣方式[5] 。

关于折纸的起源,因为无从考证,有中国起源说、日本起源说和西班牙起源说,莫衷一是。虽然这些说法都无外乎推测,但是中国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以大麻和少量苎麻纤维制造的纸张,而日本直到公元610年才由朝鲜僧人昙征将造纸术献于当时摄政的圣德太子。所以不少人相信,折纸2000多年前起源于中国,再经由日本传播到全世界。

但是,中国西汉时期的遗址中有纸张出土,却没有证据表明当时已经存在折纸。在日本,折纸始于平安时代(公元794年至1185年前后)的说法占主流,但是真正能够通过文献确认的最早的关于折纸的记录,是江户时代著名俳句诗人井原西鹤于1680年写下的俳句。这首俳句中提及名为“雄蝶·雌蝶”的折纸作品。在结婚仪式中,“雄蝶·雌蝶”挂在酒壶口部[6] 。

有谁知道手工折纸一般使用什么纸?

我想做儿童手工折纸的生产与销售,但是对手工折纸使用什么纸,现在一般有些什么生产折纸的公司都不了解,行情怎么样,希望懂行的介绍一下,或者给个有关的链接都行,越具体越好,拜托...

我想做儿童手工折纸的生产与销售,但是对手工折纸使用什么纸,现在一般有些什么生产折纸的公司都不了解,行情怎么样,希望懂行的介绍一下,或者给个有关的链接都行,越具体越好,拜托了!展开

1、普通A4纸(主要是指这种材质的纸,不一定是A4大小),一般都有70g至80g左右,比较厚而且韧性差,一般折不了太复杂的东西,折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折叠多次破纸。

2、手揉纸:一般买都是64cm大小的,一般都为58g,相对A4来说韧性好了很多,基本可以满足所以类型折纸的需求(当然弄复杂的还要看个人技术),手揉最大的优点是颜色多,而且价钱便宜,但是可塑性相对差点,不容易定型。

3、牛皮纸:一般买的都是全开的,有不同的厚度,一般来说40g或以下的比较合适,有两类,褐色牛皮和白牛皮(质感非常好),牛皮的特点是韧性好,可塑性强,不过颜色单调,不耐水,很容易就被水打湿。

而且由于牛皮相对下面的那些纸来说会厚一些,所以拿来折蛇腹类的作品时,可能会变得非常厚非常难整形,所以这个看个人感觉;

4、蜡纸:这种是薄的纸,非常适合用来折昆虫或者是折出微型的作品,这种纸看起来有一种塑料膜的感觉,不太像纸,缺点是比较难把握,由于纸面比较光滑,折的过程里会感觉有点滑溜溜的。

而且在折叠过程中会留下非常明显的折痕;另外,蜡纸经常被用来和其他纸一起做复合纸(就两张纸粘在一起,做成双色纸)。

5、油纸:折起来手感非常舒服的一种纸,而且也够薄,印象里是40g,本身是拿来当食品包装纸来的,不过用来折纸非常的合适,颜色虽说没手揉的多,但是也足够用,比较推荐这种;

6、锡纸:这个其实就是烧烤的时候用的那种,一般都是拿来跟其他复合,由于锡纸带有金属的特性,所以用这种复合纸折的时候整形和定型的效果都非常不错,不够由于是复的,厚度也相对厚一些。

7、鸡皮:据说手感和厚度都非常好。

8、手工纸:主要有两种,都是一面有颜色,一面白色的双色纸,要折双色的小作品或者练手的话用这种非常合适。

①.无印良品(muji,人称母鸡):
这种质量比较好,当然,价钱相对高些,网上买的都是15cm大的,颜色丰富,用来折些相对复杂一点的小东西或者是很好的选择。

②.聪明狗(据说是广州这边出的)
这种的相对来说档次比较低点,无论价格还是质量,不过拿来练手,折些小东西都很合适。

扩展资料:

折法记号:

基本折法与折纸记号

做折纸之前最好先记住基本折法与折纸记号,以下是一般折纸的折法与折纸图中的常用记号,也就是一般折纸图中使用的吉泽章-兰德列特系统:

谷折(凹折,Valley fold):折痕呈山谷状凹陷折叠,在图中用短虚线表示。

山折(凸折,Mountain fold):抓痕呈山峰状向外突出,在图中用长短相间的虚线表示。

折出折痕并打开:分为山折并留下折痕与谷折并留下折痕。

卷折:向同一方向反复折。

层折:交替进行谷折和山折。

中折:按峰线折出折痕;拇指插入底部,食指放在上部;下压食指,使之与折痕重合并凹进去;与折痕重合用力折。

盖折:按峰线折出折痕;把拇指放在顶点,用食指和中指用力压;如盖子一样沿折痕向下折;用力按压折痕。

反折:按峰线折出折痕;拇指插入底部,食指放在上部,沿峰线向下折;再沿峰线向下做中折,使之凹下去;用力压折痕。

翻里作面:上下不变,照原样翻过来。

打开:在箭头的地方打开、压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折纸

折纸一甩就响图解

折纸一甩就响图解...

折纸一甩就响图解

最简单的折法:
A4纸对折预留2公分

再按照下图对折

一个手拉住多余的角

两个手指捏住下面的角,摔起来吧

这种折法简单,并且响声大,不过纸张容易摔坏

折纸艺术有多少年历史?

折纸起源于中国,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583年,当佛教的和尚从中国经朝鲜去日本时,带去了许多纸,由于当时纸张非常昂贵,所以他们用时格外小心而折纸则成了礼仪交往的一部分,折纸的艺术就是从那时起一代代传下来的。通过折纸可启发人们的创造
力和逻辑思维,更可促进手脑的协调 。在过去的几十年,经过新一代折纸家的不懈努力下,现代折纸技术己发展至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甚至可以说是超越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地步。因为,很难想像那些极其复杂而又栩栩如生的折纸作品是由一张完全未经剪接的正方形纸所折出来。因此,现代折纸已经不再只是儿童的游戏,它可以是一种既富挑战性又能启发思维的有益身心活动。今天,专家们用纸折出的复杂样式,令人叹为观止,他们不用胶水,不用剪刀,巧妙地变形纸张,而且其熟练程度令人难以置信!最终完成的作品远非简单的盒子或花朵,而是造型逼真的动物,栩栩如生的纸雕塑,诸如乌贼、蛇、舞女等。

折纸一甩就响的教程,求图片

折纸一甩就响的教程,求图片...

折纸一甩就响的教程,求图片

折纸响炮

准备一张长方形纸,比例约为4比3,将四个角折向中线,然后横向对折,然后把左右两边的角折向中线,然后向后折,形成一个三角形,纸炮就完成了。

折好后,抓紧两个尖角,用力往下甩,就会发生很大的声音。

上图为以吉泽章-兰德列特系统表示的其中一种纸炮的折法,最后一张图表示手抓红色圈出处箭头方向甩即可发出强而有力的爆鸣声响。此外也存在其他种折法,如:

科学原理:

用手抓紧纸炮,用力往下甩时,内折的纸会弹开,造成空气忽然震动,就会发出了强而有力的声音,声音的的音波冲过空气传至耳朵。

该纸炮几乎是步骤最少的纸炮,只需要折三次,以吉泽章-兰德列特系统表示如下:

怎样用纸做足球?

我有图纸,可是不会折起来...

我有图纸,可是不会折起来

步骤如下:

1、首先取一张等边三角形,把三角形的上端对折下面的中心进行对折,对折后,再沿着上方边缘往外折。然后把旁边的三角沿着折下来的边缘往上进行对折,然后再往外折。最后把下方的三角,往上对折,再往外折。折后全部打开,让一个角压着一个角,最后一个塞进缝隙进行固定。具体步骤请看图例操作。

2、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沿着中心点中心线,进行对折。看以下图例。

3、取一张正方形纸,把它对折后进行裁剪。成为一个长方形,把长方形分成三份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后。把长方形进行上下对折。

4、把长方形下方的角对角往上折。完后把多出的一部分对折边缘线往下折。把右边的角对折边缘线往后折。把上面的三角放下。把左边的角沿着边缘往后折。

5、翻到背面,把三角往上折一半。然后再往左边沿着线进行对折,左边折完展开,右边也沿着线对折。

6、左右沿着刚才的折痕,对齐,下面尖角对齐,然后压出折痕后,把它展开,把下面的三角往里塞。

7、把左边对折以下的边缘往里对折,右边对折上边的边缘往上对折。

8、一个需要红色六边形20个,12个黄色5边形。

9、把六边形边缘粘上固体胶,然后插进黄色5边形的缝隙里,进行对接。

10、黄色周围围着一圈红色六边形,然后从夹角处开始,再接黄色5边形。

11、全部对接完后,一个足球就诞生了。

扩展资料:

折法记号

做折纸之前最好先记住基本折法与折纸记号,以下是一般折纸的折法与折纸图中经常使用的记号,也就是一般折纸图中使用的吉泽章-兰德列特系统:

谷折(凹折,Valley fold):折痕呈山谷状凹陷折叠,在图中用短虚线表示。

山折(凸折,Mountain fold):抓痕呈山峰状向外突出,在图中用长短相间的虚线表示。

折出折痕并打开:分为山折并留下折痕与谷折并留下折痕。

卷折:向同一方向反复折。

层折:交替进行谷折和山折。

中折:按峰线折出折痕;拇指插入底部,食指放在上部;下压食指,使之与折痕重合并凹进去;与折痕重合用力折。

盖折:按峰线折出折痕;把拇指放在顶点,用食指和中指用力压;如盖子一样沿折痕向下折;用力按压折痕。

反折:按峰线折出折痕;拇指插入底部,食指放在上部,沿峰线向下折;再沿峰线向下做中折,使之凹下去;用力压折痕。

翻里作面:上下不变,照原样翻过来。

打开:在箭头的地方打开、压平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折纸

折纸来历

关于折纸的起源,因为无从考证,有中国起源说、日本起源说和西班牙起源说,莫衷一是。虽然这些说法都无外乎推测,但是中国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以大麻和少量苎麻纤维制造的纸张,而日本直到公元610年才由朝鲜僧人昙征将造纸术献于当时摄政的圣德太子。所以不少人相信,折纸2000多年前起源于中国,再经由日本传播到全世界。

但是,中国西汉时期的遗址中有纸张出土,却没有证据表明当时已经存在折纸。在日本,折纸始于平安时代(公元794年至1185年前后)的说法占主流,但是真正能够通过文献确认的最早的关于折纸的记录,是江户时代俳句诗人井原西鹤于1680年写下的俳句。这首俳句中提及名为“雄蝶·雌蝶”的折纸作品。在结婚仪式中,“雄蝶·雌蝶”挂在酒壶口部。

扩展资料:

发展历程:

1、在平安时代(794~1185),折纸是日本贵族阶级各项仪式中的组成部分。日本武士们互相交换经过装饰的折纸礼物,这是一种折纸作品加上鲍鱼条或者干肉组成的纪念品。

2、在公元8世纪,摩尔人入侵西班牙的时候把折纸带到了那里,并把介绍折纸原理当做几何学理论教育的一个辅助。他们的这种艺术繁荣于13世纪。

3、在室町时代(1338~1573),折纸的不同类型和贵族统治下的日本武士的不同阶层相互对应。

4、在德川幕府时代(1603~1867),又出现了折纸的平民化,从此折纸作为日本一种艺术和文化开始繁荣发展。

5、自从19世纪开始之后,折纸艺术与自然科学结合到了一起,它开始在西方成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工具。

6、1967年英国折纸协会(British Origami Society)成立,它的前身是能出版私人简报的证券投资协会。

7、20世纪70年代中叶,美国的尼尔·伊莱亚斯设计了“箱子打褶法”系统。

8、20世纪80年代,吉泽章又创造了湿折法,即在开始折纸之前将纸湿润,成型之后再把它晾干,这种方法提高了折纸的精确程度,使得一些看似难以完成的折纸技法成为可能。

20世纪90年代早期,折纸界中开始流行“组合型作品”:把一个模块从另一个模块的空当里穿过,很多个模块就可以扣在一起组成一个复杂折纸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折纸

如何用502010折心形

情人节又要到来啦!你准备好给女友的小惊喜了吗?如果还没有的话,不妨做一个520的爱心给她哦。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折心形的步骤吧!

第1步、需要准备人民币50、20、10元各一张,新钱折出来的效果最好。

第2步、首先来折50元的纸币,在中间大50字体的5字和0字之间对折,露出5字。

第3步、把左侧多出的部分翻折回来。

第4步、左右两边对折,5字在上

第5步、把钱反过来,将5字上面的两个角向中间折成两个小三角。

第6步、将尖角往上折一小部分。再将纸币翻过来,这样5字部分就折好了。

第7步、现在来折10元的纸币,在中间大10字体的1字和0字之间对折。方法与折50元的一样。

第8步、把左侧多出的部分也折回来。

第9步、左右两边对折,0字在上。

第10步、把钱反过来,将0字上面的两个角向中间折成两个小三角。

第11步、将尖角往上折一小部分。再将纸币翻过来,这样0字部分就折好了。

第12步、现在来折20元的纸币,将真钱的正面朝上,在左上角国徽的中间对折

第13步、将新形成的两短边对折。

第14步、在中间大20字体稍上面的位置对折。

第15步、这样50、20、10全部折好了,接下来就是组装了。

第16步、将20元纸币这样插入50元纸币中。

第17步、同样20元纸币也插入10元纸币中,调整下位置,只露出中间520字体。

第18步、将调整好的新形状翻过来,将底面两个角折成两个三角。

第19步、翻到正面看看,这样520爱心就大功告成了。

我们有时候会收到一些崭新的纸币而不舍得将它们花掉,可以将这些纸币通过手工折纸折叠成载着浓浓爱意的心型来收藏,也可以将它们作为礼物送给你爱慕的对象,纸币代表希望他一直都能有钱花,心形又代表你浓浓的爱意,何乐而不为呢?

上一篇:北京演艺公司,北京最好的演艺公司是?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