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计划将我国建成怎样的国家
提问者,谢谢你关心知识产权国家战略!!
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是个系统工程,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 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努力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中建设知识产权强国,要进一步明确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举措,坚持点线面结合,局省市联动,国内外统筹,以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为根本途径,以完善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制度为根本保障,努力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一要积极推动构建以知识产权为基本保障的国家创新体系。不断优化调整各类主体之间的知识产权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各方面创新创造积极性,不断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二要积极推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形成更加完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不断增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优越性。
三要积极推动形成各方面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努力提升治理能力,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功能,营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法治和市场环境。
四要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密集型和依赖型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区域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特色产业,有针对性地做好专利的区域布局、行业布局和海外布局,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五要积极推动形成普惠包容、平衡有效的知识产权国际体系。制定实施知识产权国际化发展战略,努力实现我国由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遵循者向参与者的转变。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提出的战略重点有哪些
战略重点
(一)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1)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及时修订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专门法律及有关法规。适时做好遗传资源、传统知识、民间文艺和地理标志等方面的立法工作。加强知识产权立法的衔接配套,增强法律法规可操作性。完善反不正当竞争、对外贸易、科技、国防等方面法律法规中有关知识产权的规定。
(2)健全知识产权执法和管理体制。加强司法保护体系和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强化公共服务。深化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
(3)强化知识产权在经济、文化和社会政策中的导向作用。加强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科技政策、贸易政策与知识产权政策的衔接。制定适合相关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政策,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针对不同地区发展特点,完善知识产权扶持政策,培育地区特色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立重大科技项目的知识产权工作机制,以知识产权的获取和保护为重点开展全程跟踪服务;健全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政策,建立和完善对外贸易领域知识产权管理体制、预警应急机制、海外维权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加强文化、教育、科研、卫生等政策与知识产权政策的协调衔接,保障公众在文化、教育、科研、卫生等活动中依法合理使用创新成果和信息的权利,促进创新成果合理分享;保障国家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二)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
(4)运用财政、金融、投资、政府采购政策和产业、能源、环境保护政策,引导和支持市场主体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强化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知识产权政策导向作用,坚持技术创新以能够合法产业化为基本前提,以获得知识产权为追求目标,以形成技术标准为努力方向。完善国家资助开发的科研成果权利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将知识产权指标纳入科技计划实施评价体系和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逐步提高知识产权密集型商品出口比例,促进贸易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
(5)推动企业成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主体。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引导企业采取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质押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在知识产权创造中的重要作用。选择若干重点技术领域,形成一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鼓励群众性发明创造和文化创新。促进优秀文化产品的创作。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6)修订惩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法律法规,加大司法惩处力度。提高权利人自我维权的意识和能力。降低维权成本,提高侵权代价,有效遏制侵权行为。
(四)防止知识产权滥用。
(7)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合理界定知识产权的界限,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公众合法权益。
(五)培育知识产权文化。
(8)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广泛开展知识产权普及型教育。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国家普法教育中增加有关知识产权的内容。在全社会弘扬以创新为荣、剽窃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假冒欺骗为耻的道德观念,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钢要计划将我国建成什么样的国家
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知识产权法治环境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显著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深入人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平和拥有量能够有效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
我国开始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是在哪一年
您好!我国开始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是在2008年。谢谢阅读!
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知识产权法的地位是?A. 二级学科 B. 民商法的组成部分 C. 一级学科 D. 三级学科
A. 二级学科 B. 民商法的组成部分
最早提出知识产权战略立国的国家
日本国,小泉纯一郎 首相 2002年内阁会议提出,建立知的财产本部 提出知识产权立国的方略 同年建立知识产权立国战略大纲.只是历史上第一次有国家提出知识产权立国。
但是很遗憾很明显这个观念虽然时髦但是错误,只有制造业才是一国的经济根本,知识产权立国无疑会导致产业空洞化和技术外流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经济形态,这一方略的确定和实施会把日本人民和国家带入歧途,出现另一个失去的十年。
2008年4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指出,制订和实施国家知识产权
B |
企业是追求效益最大化的,这里的效益既包括经济效益,也包括社会效益,但经济效益是第一位的。所以C、D项明显错误。A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答案为B。 |
知识产权贯标是什么意思?如何操作?
“贯标”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国家标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制订,经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颁布,于2013年3月1日起实施,标准号是GBT29490-2013。?2012年7月15日到7月2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召集北京、河北、江苏、浙江、湖南、陕西等六个省市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部分专利代理机构以及企业,在北京开展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试点工作培训班》。此次会议标志着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工作正式开始。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编制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已经报送国标办审批,在此次会议之前,江苏省已经受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在本省开展了两年多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的贯彻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江苏省的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的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