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信息检索的步骤,信息检索的一般步骤及其要点

来源:连笔字网 2023-12-03 05:23:41 作者:连笔君

信息检索的一般步骤及其要点

信息检索的步骤

一、分析研究课题,明确检索要求

课题的主题内容、研究要点、学科范围、语种范围、时间范围、文献类型等

二、选择信息检索系统,确定检索途径

1、选择信息检索系统的方法:

(1)在信息检索系统齐全的情况下,首先使用信息检索工具指南来指导选择;

(2)在没有信息检索工具指南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浏览图书馆、信息所的信息检索工具室所陈列的信息检索工具的方式进行选择;

(3)从所熟悉的信息检索工具中选择;

(4)主动向工作人员请教;

(5)通过网络在线帮助选择。

2、选择信息检索系统的原则:

(1)收录的文献信息需含盖检索课题的主题内容;

(2)就近原则,方便查阅;

(3)尽可能质量较高、收录文献信息量大、报道及时、索引齐全、使用方便;

(4)记录来源,文献类型,文种尽量满足检索课题的要求;

(5)数据库是否有对应的印刷型版本;

(6)根据经济条件选择信息检索系统;

(7)根据对检索信息熟悉的程度选择;

(8)选择查出的信息相关度高的网络搜索引擎。

三、选择检索词

确定检索词的基本方法:选择规范化的检索词;使用各学科在国际上通用的、国外文献中出现过的术语作检索词;找出课题涉及的隐性主题概念作检索词;选择课题核心概念作检索词;注意检索词的缩写词、词形变化以及英美的不同拼法;联机方式确定检索词。

四、制定检索策略,查阅检索工具

1、制定检索策略的前提条件是要了解信息检索系统的基本性能,基础是要明确检索课题的内容要求和检索目的,关键是要正确选择检索词和合理使用逻辑组配。

2、产生误检的原因可能有:一词多义的检索词的使用;检索词与英美人的姓名、地址名称、期刊名称相同;不严格的位置算符的运用;检索式中没有使用逻辑非运算;截词运算不恰当;组号前忘记输入指令“s”;逻辑运算符号前后未空格;括号使用不正确;从错误的组号中打印检索结果;检索式中检索概念太少。

3、产生漏检的原因或检索结果为零的原因可能有:没有使用足够的同义词和近义词或隐含概念;位置算符用得过严、过多;逻辑“与”用得太多;后缀代码限制得太严;检索工具选择不恰当;截词运算不恰当;单词拼写错误、文档号错误、组号错误、括号不匹配等。

4、提高查准率的方法有:使用下位概念检索;将检索词的检索范围限在篇名、叙词和文摘字段;使用逻辑“与”或逻辑“非”;运用限制选择功能;进行进阶检或高级检索。

5、提高查全率的方法有:选择全字段中检索;减少对文献外表特征的限定;使用逻辑“或”;利用截词检索;使用检索词的上位概念进行检索;把(W)算符改成(1N),(2N);进入更合适的数据库查找。

五、处理检索结果

将所获得的检索结果加以系统整理,筛选出符合课题要求的相关文献信息,选择检索结果的著录格式,辨认文献类型、文种、著者、篇名、内容、出处等项记录内容,输出检索结果。

六、原始文献的获取

1、利用二次文献检索工具获取原始文献

2、利用馆藏目录和联合目录获取原始文献

3、利用文献出版发行机构获取原始文献

4、利用文献著者获取原始文献

5、利用网络获取原始文献

信息检索的步骤分类怎么写

1、分析课题:明确文献检索的目的;明确课题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明确有哪些主观概念;各主题概念之间的关系。

2、选择检索系统:专业性,即选择与学科专业相关的工具,特别注意跨学科领域内容;权威性,尽量选择该学科的权威性检索工具;了解检索工具收录的范围,包括时间跨度、地理范围、文献语种、类型、揭示深度等。

3、提炼检索词:准确、专业,不要将一些意义广泛的词作为检索词,如研究等。

4、构造检索式:检索式是检索策略的逻辑表达式,是用来表达用户检索提问的,由基于检索概念产生的检索词和各种组配算符构成。

5、文献检索及检索式的调整。

6、检索结果的处理:检索结果的处理包括文献信息的选择、下载、存盘以及文献的阅读与引用。

扩展资料:

由信息检索原理可知,信息的存储是实现信息检索的基础。这里要存储的信息不仅包括原始文档数据,还包括图片、视频和音频等,首先要将这些原始信息进行计算机语言的转换,并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否则无法进行机器识别。

待用户根据意图输入查询请求后,检索系统根据用户的查询请求在数据库中搜索与查询相关的信息,通过一定的匹配机制计算出信息的相似度大小,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将信息转换输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的步骤分类怎么写

1、分析课题:明确文献检索的目的;明确课题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明确有哪些主观概念;各主题概念之间的关系。

2、选择检索系统:专业性,即选择与学科专业相关的工具,特别注意跨学科领域内容;权威性,尽量选择该学科的权威性检索工具;了解检索工具收录的范围,包括时间跨度、地理范围、文献语种、类型、揭示深度等。

3、提炼检索词:准确、专业,不要将一些意义广泛的词作为检索词,如研究等。

4、构造检索式:检索式是检索策略的逻辑表达式,是用来表达用户检索提问的,由基于检索概念产生的检索词和各种组配算符构成。

5、文献检索及检索式的调整。

6、检索结果的处理:检索结果的处理包括文献信息的选择、下载、存盘以及文献的阅读与引用。

扩展资料:

由信息检索原理可知,信息的存储是实现信息检索的基础。这里要存储的信息不仅包括原始文档数据,还包括图片、视频和音频等,首先要将这些原始信息进行计算机语言的转换,并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否则无法进行机器识别。

待用户根据意图输入查询请求后,检索系统根据用户的查询请求在数据库中搜索与查询相关的信息,通过一定的匹配机制计算出信息的相似度大小,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将信息转换输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是:普通法、追溯法和分段法。

1、普通法:利用书目、文摘、索引等检索工具进行文献资料查找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熟悉各种检索工具的性质、特点和查找过程,从不同角度查找。普通法又可分为顺检法和倒检法。

2、追溯法:利用已有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不断追踪查找的方法,在没有检索工具或检索工具不全时,此法可获得针对性很强的资料,查准率较高,查全率较差。

3、分段法:追溯法和普通法的综合,它将两种方法分期、分段交替使用,直至查到所需资料为止。

扩展资料 

信息检索起源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和文摘索引工作,从19世纪下半叶首先开始发展,至20世纪40年代,索引和检索成已为图书馆独立的工具和用户服务项目。随着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计算机技术逐步走进信息检索领域,并与信息检索理论紧密结合起来。

信息检索的目标,或者说基本的任务,就是从一大堆信息中找到我们需要的某部分信息。进一步使之更加具体:信息检索的目标是在一大堆文档等非结构化信息中根据我们的需求挑选出我们需要的部分文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重点

问答题

1.简述信息、知识、文献的概念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
1.答: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运动状态及其特征的反映,是事物发出的信号、消息。
知识:是人类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各种现象、规律的信息反映进行思维分析,加工提炼,经过系统化、理论化的结果。
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三者从概念范畴上看,信息大于知识大于文献,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信息,文献是知识中记载下来的那部分。

2.文献按载体形式不同分为哪几种类型,并举例说明。
2.答:文献按载体形式的不同分为:
手写型文献,如甲骨文、金文
印刷型文献,如图书、期刊
缩微型文献,如缩微胶卷、缩微胶片
视听型文献,如录像带、录音带、科技电影
电子型文献,如数据库文献和网络文献

3.文献的级别及其相互关系。
3.答:文献按照加工程度不同分为零次、一次、二次和三次文献四种。
其中零次文献是指未公开出版的实验记录、原始录音(像)、书信、手稿、口头交流的信息或实物等;零次文献在作者的加工处理后公开出版进入社会流通领域就变成一次文献;根据一次文献的各种特征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法对其进行整理、加工、浓缩,后形成的文献就是二次文献;利用二次文献线索对大量的一次文献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加工、提炼后形成的文献就是三次文献。

4.在计算机检索中,如何缩小检索范围?
4.答:在计算机检索中,缩小检索范围的方法包括:
(1)增加用and连接的检索词,或用“二次检索”
(2)用特定的副主题词进行限定
(3)用字段限定检索,如标题词检索、主题词检索、加权检索等
(4)进行文献类型、语种、重要期刊、临床核心期刊、年份等的限定检索
(5)进入更专指的分类范围内输词检索

5.获取文献全文的方法有哪些?
5.答:获取全文的方法包括:
(1)检索网上全文数据库
(2)利用网上出版社、杂志
(3)利用图书馆馆藏目录(馆藏联合目录)
(4)利用“网上全文传递服务”
(5)向著者索取

6.常用的检索途径有哪些?
6.答:常用的检索途径包括:
自由词检索、主题词检索、分类检索、著者检索、机构检索、引文检索、限定检索等

7.简述信息检索的原理
7.答:信息检索的原理是:将描述特定用户所需信息的提问特征,与信息存储的检索标识进行异同的比较,从中找出与提问特征一致或基本一致的信息。本质是用户的信息需求与存储在信息集合中的信息进行比较和选择, 即匹配的过程。

8.计算机检索通常包括哪些步骤?
8.答:信息检索的步骤包括:
(1)分析检索课题,明确目的和要求
(2)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
(3)选择检索途径,确定检索标识。
(4)查找文献线索。
(5)浏览检索结果,获取原始文献。

9. 简述IM主题索引的编排规则。
9.答:主题索引的排列规则如下
(1)整个索引按主题词字顺排
(2)同一主题词下按副主题词字顺排
(3)相关内容的文献题录分别纳入相应的主题词或者主题词/副主题词之下;一般总论性文献直接入主题词下,专指性文献入相应的副主题词下;同一文献题录可入多个主题词之下
(4)同一主题词或副主题词下的文献题录,先排列英文文献,后排列非英文文献,非英文文献的英译标题用"[ ]"括起,以示区别
(5)英文文献按刊名缩写字顺排
(6)非英文文献先按文种缩写字顺排,同一文种下按刊名缩写字顺排。

10.《医学主题词表》(MeSH)字顺表的参照系统有哪几种?举例说明其意义。
10.答:第一组:用代参照,用于处理词与词间的等同关系。在MeSH词表中,对于多个同义词只采用其中一个比较科学而通用的词作规范化主题词,其它的词作为非主题词(即款目词)。用“款目词see主题词”和“主题词X款目词”表示。如:Cancer see Neoplasms Neoplasms X Cancer
第二组:属分参照,用于处理词与词之间的等级关系,即整体与部分,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某些范畴较小的主题概念主题词,包含在某些范畴较大的主题词之下,内容范围较广的词是主题词,其下的内容范围较窄的词不作主题词,只作为次要主题词。用“次要主题词see under 主题词”和“主题词XU 次要主题词”表示。如:Health Priorities see under Health Planning Health Planning XU Health Priorities 从1991年开始取消此种参照关系,所有次要主题词升格为主题词。
第三组:相关参照,用于处理词间的相关关系,达到扩大检索,提高查全率的目的。用“主题词see related 主题词”和“主题词XR主题词”表示。如:Population Control see related Family Planning Family Planning XR Population Control
为提高查全率和方便检索,MeSH词表于1991年和1992年又先后增设了“还应考虑参照(consider also)”和“主题词/副主题词组配参照”。

11.按照存储内容的不同,数据库通常分为哪些类型?
11.答:书目数据库、事实数据库、数值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图像数据库

12.什么叫主题词的扩展检索,它的优越性何在?
12.答:选择主题词的扩展功能可以同时检索主题词和它的所有下位词,这样就可检出用所选主题词和更专指主题词标引的所有文献,可以更好的提高检索的查全率。不扩展的情况下只会检出用所选主题词标引的文献,不会检出它的下位词,即那些更专指主题词标引的文献。

13.什么是查全率和查准率,二者之间有何关系?
13.答:查全率是指系统在进行某一检索时,检出的相关文献量与系统文献库中相关文献总量的比率,它反映该系统文献库中实用的相关文献量在多大程度上被检索出来。
查全率=【检出相关文献量/文献库内相关文献总量】×100%
查准率是指系统在进行某一检索时,检出的相关文献量与检出文献总量的比率,它反映每次从该系统文献库中实际检出的全部文献中有多少是相关的。
查准率=【检出相关文献量/检出文献总量】×100%
查全率与查准率是呈互逆关系的。要想做到查全,势必会要对检索范围和限制逐步放宽,则结果是会把很多不相关的文献也带进来,影响了查准率。企图是查全率和查准率都同时提高,不是很容易的。强调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也是不妥当的。应当根据具体课题的要求,合理调节查全率和查准率,保证检索效果。

14.影响查全率和查准率的因素有哪些?
14.答:(1)影响查全率的因素
影响查全率的因素从文献存储上来看,主要有:文献库收录文献不全;索引词汇缺乏控制和专指性;词表结构不完整;词间关系模糊或不正确;标引不详;标引前后不一致;标引人员遗漏了原文的重要概念和用词不当等。此外,从情报检索来看,主要有:检索策略过于简单;选词和进行逻辑组配不当;检索途径和方法太少;检索人员业务不熟悉和缺乏耐心;检索系统不具备截词功能和反馈功能,检索时不能全面地描述检索要求等。
(2)影响查准率的因素
影响查准率的因素主要有:索引词不能准确描述文献主题和检索要求;组配规则不严密;选词及词间关系不正确;标引过于详尽;组配错误;检索时所使用检索词专指度不够,检索面宽于检索要求;检索系统不具备逻辑“非”功能和反馈功能;检索式中允许容纳的词数量有限;截词部位不当,检索式中使用逻辑“或”不当等。

15.独立型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15.答:独立式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是:
定期运行搜索软件(或人工),搜集网络信息。
利用索引软件进行自动标引,建立数据库。
以Web页面形式向用户提供有关的信息资源导航、目录索引及检索界面,由用户输入检索式。
通过检索软件进行检索,匹配,按相关度排序输出。

16.如何提高检索的查全率?
16.答:提高查全率的方法:
(1)降低检索词的专指度,选出一些上位词和相关词补充到检索式中。
(2)调节检索式的网罗度,减少逻辑“与”的组配面。
(3)进行族性检索,可采用分类检索,或用一组同义词、近义词和相关词,用“或”连接在检索式中。
(4)采用截词技术,取消某些限制过严的限制符。

17.如何提高检索的查准率?
17.答:提高查准率的方法:
(1)提高检索词的专指度,换用专指度较强的规范词或自由词。
(2)增加“与”连接,进一步限定主题概念。
(3)限定检索词所在的可检字段,用位置算符控制检索词的词间顺序与位置。
(4)限制输出文献的外部特征,如限制年限、语种、文献类型等。
(5)用逻辑“非”限制与提问不相关的文献的输出。
(6)用主题词检索,不用或少用自由词检索。

18.依据我国专利法专利有哪几种类型 各种类型的专利有效期为多长?
18.答:依据专利法保护对象分三种类型: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发明专利,是专利法主要的保护对象。发明专利权有效期各国不同,我国为自申请之日起20年。
实用新型专利,在我国实用新型专利权有效期为自申请之日起10年。
外观设计专利,在我国外观设计专利权有效期为自申请之日起10年。

19.信息检索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19.答:信息检索系统的构成包括:
(1)检索文档,即文献检索标识的有机集合。
(2)技术设备,即能存储信息及其标识,并实现存储和检索操作的各种技术设备。
(3)作用于系统的人如:文献加工者、用户、系统维护人员、管理人员。
(4)检索工具如:检索语言、文献标引规则、输入输出标准等。

20.何谓数据库的顺排文挡和倒排文挡?
20.答:顺序文档(Sequential file)是以文献记录作为信息存储单元,按文献记录入藏的存取号从小到大顺序排列而形成的目录式文档,由于它存储有关于每篇文献的最完整信息,所以通常又把它称为主文档(Master File),相当于印刷型检索工具的正文部分。倒排文档(Inverted file)就是把记录中一切可检字段或属性值抽出,按某种顺序重新加以组织后所得到的一种文档。倒排档从主文档中派生出来,所以,又叫做辅助文档。

21.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主要工具有哪些?
21.答: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主要工具包括:
(1)电子邮件
(2)FTP
(3)Archie
(4)Telnet
(5)Gopher
(6)Usenet
(7)www浏览器
(8)搜索引擎

22. 核心期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2.答:少数刊载某一学科大量高质量专业论文的期刊称为核心期刊,其主要特点为:
(1)刊载专业文献密度高,信息含量高;
(2)水平较高,代表本学科的最新发展水平;
(3)出版相对稳定,所载文献寿命较长;
(4)利用率和被引率较高。

23.试述因特网搜索引擎的概念、类型。
23.答:搜索引擎是Internet上具有查询功能的网页的统称,即允许用户递交查询,检索出与查询相关的网页结果列表,并且排序输出。
根据检索内容分为:综合性搜索引擎和专业性搜索引擎;
根据检索功能分类:目录式搜索引擎、全文式搜索引擎、智能式搜索引擎;
根据检索范围分类:独立搜索引擎和元搜索引擎。

24.简述会议论文的概念和特点,国内和国外会议论文的检索系统有哪些?
24.答:会议文献是指各种科学技术会议上所发表的论文、报告稿、讲演稿等与会议有关的文献。
会议文献的主要特点是:传播信息及时、论题集中、内容新颖、专业性强、质量较高,数量较大,出版类型多种多样,往往代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内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基本上反映了该学科或专业的学术水平、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会议文献是科技查新中重要的信息源之一。
国外会议论文检索工具包括:ISI的Proceedings(ISTP+ISSHP);Papers First(OCLC first search的一个子库);IEEE/IEE Electronic Library;AIPCofference Proceedings
国内可以进行会议论文检索的系统包括: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

25. 周红同学在检索一个课题时,第一次检索的结果有 172 条文献,你建议一下她采用何种方式来缩小检索范围?
25.答:缩小检索范围的方法包括:
(1)提高检索词的专指度,换用专指度较强的规范词或自由词。
(2)增加“与”连接,进一步限定主题概念。
(3)限定检索词所在的可检字段。
(4)用位置算符控制检索词的词间顺序与位置。
(5)限制输出文献的外部特征,如限制年限、语种、文献类型等。
(6)用逻辑“非”限制与提问不相关的文献的输出。
(7)用主题词检索,不用或少用自由词检索。

26.Medline和Pubmed有什么区别?
26.答:Pubmed和MEDLINE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文献的收录范围:Pubmed除了收录MEDLINE数据库之外,还收录了PREMEDLINE数据库,以及出版商直接提供给Pubmed的数据。
(2)数据库的更新时间:MEDLINE联机数据库为周更新,MEDLINE光盘的报道时差为1-3个月,而Pubmed为每天更新
(3)检索机理:MEDLINE的检索途径只有两个主题和作者,掌握Mesh表是检索的首要条件,而Pubmed具有词汇自动转换匹配功能和主题词自动扩展功能。
(4)连接功能:Pubmed具有与原文链接、相关文献链接、相关图书链接、相关分子生物学数据库链接的功能
(5)免费全文:Pubmed提供超过60中期刊的免费全文浏览和检索功能。
(6)费用:MEDLINE光盘需每年租赁数据库,Pubmed免费。

27.专利文献的概念及特点是什么?
27.答:专利文献是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及国际组织在审批专利过程中产生的官方文件及其出版物的总称。专利文献具有以下特点:
(1)专利文献集技术、法律和经济信息于一体,是一种数量巨大、内容广博的战略性信息资源;
(2)利文献传播最新技术信息;
(3)专利文献的格式统一规范,高度标准化,并且具有统一的分类体系,便于检索、阅读;
(4)专利文献对发明创造的揭示完整详尽,技术内容相对可靠。

28.如果要查找有关“乙型肝炎流行病学”方面的中外文文献,可以选择哪些数据库?请选择其中一种数据库,简要检索策略。
28.答:查找“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的文献可选用的中文检索系统包括:CNKI、维普、万方、CBM等,
可选的外文检索系统包括:MEDLINE、Pubmed、EDSCO、springerlink、Open Access等其中,在CNKI中的检索策略为:
检索项:篇名;检索词:乙型肝炎;逻辑:或者
检索项:篇名;检索词:乙肝; 逻辑:并且
检索项:主题;检索词:流行病学
在CBM中的检索策略为:肝炎,乙型/[扩展全部树]流行病学

29.通过哪些检索系统可以查明济宁医学院图书馆是否有“computer communications”这本期刊?
29.答:可以选用的检索系统包括:图书馆联机检索系统、超星数字图书、书生数字图书馆

30. 请列出5个Google高级检索语法,并举例说明其用法。
30.答:可在下列语法中任选5个举例
(1)“link”运算符: 查找与某一特定网页建立链接的所有网页,亦可在高级检索模式下实现
(2)“related”运算符:自动查找与某一网页处于同一级别的相似网页,亦可通过高级检索模式及检索结果界面的“类似网页”实现
(3)“info”运算符:可获取Google库存的有关某一网页的全部信息
(4)“site”运算符: 将检索结果限制在某一网域中,也可以通过高级检索界面的“网域”选项来
(5)“Allintitle”运算符:要求提问词全部在网页标题中出现
(6)“allinurl”运算符:要求提问词全部在URL中出现
(7)“inurl”运算符:要求提问词部分在URL中出
(8)“filetype:”运算符是Google开发的非常强大实用的一个搜索语法。后面接文档类型,可限制获取某一文档类型的网页,后可接文献类型举例。

31. 在CBMWin4.0版中的查找某作者发表的文献有几种方式?分别是什么?
31. 答:有四种
“基本检索”中的著者检索有三种方式:
一是在“检索入口”下拉彩旦中选择“作者”字段,然后在检索提问框内输入著者姓名;
二是直接在检索提问框内输入著者姓名,后加“in au”;
三是直接在检索提问框内输入“au=”,后跟著者姓名,
“作者检索”方式:直接在检索提问框内输入著者姓名。

32. 循证医学证据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32.依据按质量和可靠程度大体可分为以下五级(可靠性依此降低):
一级:按照特定病种的特定疗法收集所有质量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后所作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
二级:单个的样本量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
三级: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
四级: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
五级:专家意见或基于生理、病理生理和基础研究的证据。

33. 列举6种可以检索引文的数据库。
33.答:可以检索引文的数据库有:(任写以下6种均可)
(1) SCI
(2) SSCI
(3) H&ACI
(4)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
(5)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6)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7) 《中文科技期刊引文数据库》
(8) 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的中国引文数据库
(9)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34.信息检索的类型及特点。
34.答(1)个人信息源:聚集大量从事某工作领域的个人信息及有关各种事物的发展动态信息。
(2)组织机构信息源:主要指组织机构中的内部信息源。
(3)实物型信息源:以实物如文物、产品样本、模型、雕塑等形式表现的信息资源。
(4)文献型信息源:以文字、图片、符号等各种方式记录在各种载体上的知识和信息资源。
1)图书:图书也称为书籍,是指内容比较成熟、资料比较系统、有完整定型装帧形式的出版物。
2)期刊:期刊也称杂志,是指那些定期或不定期出版,汇集了多位作者论著的连续出版物。
3)学位论文:是本科生、研究生为取得学位资格而撰写的专业性研究论文。
4)科技报告:是作为科研成果的正式报告。
5)专利文献:由政府专门机构出版、有创造发明的设计、制作工艺的详细说明,表明在一定时限内发明所有者享有制造、使用、销售占有权的法律性文献。
6)标准文献:由权威机构批准、颁发的、可供人们执行的技术规格的规范性文献。
7)产品样本:厂商为介绍推销其产品而印发的文献。
8)会议文献:是指在国际和各国国内专业学术会议上所发表的论文和报告。
9)政府出版物:由政府机构制作指定出版机构出版的文献。
(5)电子型信息源:主要是指通过使用电子技术实现信息存储和传播的信息。
35.数据库的组成。
35.答:数据库由文档、记录和字段组成。
(1)文档:是按一定结构组织的相关记录和结合。
(2)记录:是构成文档的基本数据单元。
(3)字段:是比记录更小的单元,是组成记录的基本单元。
36.分类语言。
36.答:分类语言是按文献的学科属性,给予相应的分类号,用分类号来表达文献的主题概念,根据分类表中的顺序编排成分类索引,提供分类途径共检索文献使用。
分类语言是运用逻辑分类原理,按文献内容的学科、专业集中文献,从知识分类的角度揭示各类文献在内容上的区别和联系。
分类语言较好地体现了学科和专业的系统性。
分类语言可分为体系分类语言和组配语言两种,目前国内普遍采用前者。
36.主题语言。
37.答:主题语言是以高度概括的语词解释文献的主题,并以此为标识组织检索系统的语言。
主题语言分为标题词、元词、关键词和叙词。
(1)标题词:是从自然语言中选取并经过规范化处理,表示事物概念的词、词组或短语。
(2)元词:是指能够用以描述文献所论及主体的最小、最基本词汇。
(3)叙词:使用能表达文献主题并经过严格规范化的词语。
(4)关键词:是直接从文献的标题,文献或全文中抽选具有实质意义、能表达文献主题概念,未经规范化处理的自然词语词汇。
38.信息检索途径。
38.答:1.分类文献:是按文献内容所属的学科类别来检索文献的途径,通过分类号或类别进行检索。
2.主题途径:是通过反应文献内容主题的词语来检索文献的途径。
3.关键词途径:是用非规范化词语自由标引,直接取自原文中能够表达文献内容主题、起关键作用的词语。
4.著者途径:是指按文献的作者、编者、译者的姓名或机构团体名称字顺检索文献的途径。
5.题名途径:是指按书名、刊名或文章篇名的字顺进行检索的一种途径。
6.号码途径:是利用文献代码、序号编排成的“号码索引”的一种途径。
39.信息检索素养的内涵。
39.答:1.信息意识:指信息在人脑中的反应即人对各种信息的自觉心里反应,反应人在信息活动中对信息的认识、态度、价值趋向和一定需求。
2.信息知识:是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3.信息能力:是指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创造和交流新信息的能力。
4.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获取、使用、创造和传播过程中应该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
40.信息检索策略。
40.答:1.分析检索课题,明确目的要求。
信息检索总是按照一定的课题需要进行的,每一项检索课题都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的要求,因此在进行检索之前,首先要对检索课题进行认真而细致的分析研究,明确检索的目的和要求。因为目的不同,要求也不同,选择连锁工具、连锁方法等就有所不同。
2.检索系统和数据库的选择。
信息检索和数据库的选择主要主要考虑其所收录的学科范围、存贮年限、更新周期、标引质量、独特性、所需费用、系统性能和辅助服务等方面考虑,还要注意综合性和专业性数据库配合使用。
3.选择检索途径、确定检索标识。
所谓检索途径也就是数据库中的检索项(字段),是指从哪个角度或哪个方向入手进行检索。
检索标识是指确切表达文献信息内容及外表特征使用的符号或词语,如分类号、主题词、关键词、作者姓名、期刊刊名等,检索时要求准确找出检索标识,以避免误检。
4.编辑检索表达、调整检索策略。
检索表达式是用来表达检索提问的逻辑检索表达式,有选择好的检索标识根据检索要求运用不同的运算符号进行组配,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检索效果。
但是实际的检索过程中,用既定的检索表达式检出的结果往往不能一次就达到满意,这就需要根据检索情况分析原因及时调整检索策略。
5.获得原始文章。
(1)检索网上全文数据库。
(2)利用网上出版社、杂志。
(3)利用图书馆馆藏目录(馆藏联合目录)。
(4)利用“网上全文传递服务”。
(5)直接向著者索取。
通过上述步骤的查找获得的如不是文献全文,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文献检索的五个步骤是什么

文献检索步骤

文献检索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要求我们善于思考,并通过经常性的实践,逐步掌握文献检索的规律,从而迅速、准确地获得所需文献。一般来说,文献检索可分为以下步骤:
(1)明确查找目的与要求。
(2)选择检索工具
(3)确定检索途径和方法
(4)根据文献线索,查阅原始文献

参考资料:http://lib.nwnu.edu.cn/readerzn/search/info-jc10.htm

常用的信息检索方法有哪些?

信息检索方法包括:普通法、追溯法和分段法。

1、普通法是利用书目、文摘、索引等检索工具进行文献资料查找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熟悉各种检索工具的性质、特点和查找过程,从不同角度查找。普通法又可分为顺检法和倒检法。

2、追溯法是利用已有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不断追踪查找的方法,在没有检索工具或检索工具不全时,此法可获得针对性很强的资料,查准率较高,查全率较差。

3、分段法是追溯法和普通法的综合,它将两种方法分期、分段交替使用,直至查到所需资料为止。

扩展资料

检索原因

信息检索是获取知识的捷径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一个年轻大学生名叫约瀚·菲利普,在图书馆里借阅有关公开资料,仅用四个月时间,就画出一张制造原子弹的设计图。

他设计的原子弹,体积小(棒球大小)、重量轻(7.5公斤)、威力大(相当广岛原子弹3/4的威力),造价低(当时仅需两千美元),致使一些国家(法国、巴基斯坦等)纷纷致函美国大使馆,争相购买他的设计拷贝。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核专家泰勒收到一份题为《制造核弹的方法》的报告,他被报告精湛的技术设计所吸引,惊叹地说:“至今我看到的报告中,它是最详细、最全面的一份。”

但使他更为惊异的是,这份报告竟出于哈佛大学经济专业的青年学生之手,而这个四百多页的技术报告的全部信息来源又都是从图书馆那些极为平常的、完全公开的图书资料中所获得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息检索

论述信息检索的基本程序

这位同学啊,书上都有啊!看书完全可以知道的
进行信息检索,一般来说要经过以下基本程序:分析检索课题,选择检索系统及数据库,确定检索词,构建检索提问式,上机检索并调整检索策略,输出检索结果。
1、分析检索课题
利用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获取文献信息的用户,一般分为直接用户和间接用户两种类型。直接用户是指最终使用获得的信息进行工作的用户(如,科研人员,管理者,决策者等);间接用户是指专门从事计算机检索服务的检索人员。检索人员在接到用户的检索课题时应首先分析研究课题,全面了解课题的内容以及用户对检索的各种要求,从而有助于正确选择检索系统及数据库,制定合理的检索策略等。分析检索课题时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弄清用户信息需求的目的和意图。
(2)分析课题涉及的学科范围、主题要求。
(3)课题所需信息的内容及其特征。
(4)课题所需信息的类型,包括文献类型、出版类型、年代范围、语种、著者、机构等。
(5)课题对查新、查准、查全的指标要求。
2、选择检索系统和数据库
在全面分析检索课题的基础上,根据用户要求得到的信息类型、时间范围、课题检索经费支持等因素综合考虑后,选择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正确选择数据库,是保证检索成功的基础。选择数据库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数据库收录的信息内容所涉及的学科范围;
(2)数据库收录的文献类型、数量、时间范围以及更新周期;
(3)数据库所提供的检索途径、检索功能和服务方式。
3、确定检索词
检索词是表达文献信息需求的基本元素,也是计算机检索系统中进行匹配的基本单元。检索词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检索结果。在全面了解检索课题的相关问题后,提炼主要概念与隐含概念,排除次要概念,以便确定检索词。检索词的确定,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先选用主题词。当所选的数据库具有规范化词表时,应优先选用该数据库词表中与检索课题相关的规范化主题词,从而可获得最佳的检索效果。
(2)选用数据库规定的代码。许多数据库的文档中使用各种代码来表示各种主题范畴,有很高的匹配性。例如,世界专利文摘数据库中的分类代码,化学文摘数据库中的化学物质登记号。
(3)选用常用的专业术语。在数据库没有专用的词表或词表中没有可选的词时,可以从一些已有的相关专业文献中选择常用的专业术语作为检索词。
(4)选用同义词与相关词。同义词、近义词、相关词、缩写词、词形变化等应尽量选全,以提高查全率。
4、构建检索提问式
检索提问式是计算机信息检索中用来表达用户检索提问的逻辑表达式,由检索词和各种布尔逻辑算符、位置算符、截词符以及系统规定的其他组配连接符号组成。检索提问式构建得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查全率和查准率。构建检索提问式时,应正确运用逻辑组配运算符:
(1)使用逻辑“与”算符可以缩小命中范围,起到缩检的作用,得到的检索结果专指性强,查准率也就高。
(2)使用逻辑“或”算符可以扩大命中范围,得到更多的检索结果,起到扩检的作用,查全率也就高。
(3)使用“非”算符可以缩小命中范围,得到更切题的检索效果,也可以提高查准率,但是使用时要慎重,以免把一些相关信息漏掉。另外,在构建检索提问式时,还要注意位置算符、截词符等的使用方法,及各个检索项的限定要求及输入次序等。
5、上机检索并调整检索策略
构建完检索提问式后,就可以上机检索了。检索时,应及时分析检索结果是否与检索要求一致,根据检索结果对检索提问式作相应的修改和调整,直至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1)检索结果信息量过多
产生检索结果信息量过多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一是主题词本身的多义性导致误检;二是对所选的检索词的截词截得太短。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查准率。调整检索策略的方法如下:
①减少同义词与同族相关词;
②增加限制概念,采用逻辑“与”连接检索词;
③使用字段限定,将检索词限定在某个或某些字段范围;
④使用逻辑”非”算符,排除无关概念;
⑤调整位置算符,由松变严,(F) (W)。
(2)检索结果信息量过少
造成检索结果信息量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选用了不规范的主题词或某些产品的俗称,商品名称作为检索词;其二,同义词、相关词、近义词没有运用全;其三,上位概念或下位概念没有完整运用。针对这种情况,就要考虑扩大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查全率。调整检索策略的方法如下:
①选全同义词与相关词并用逻辑”或”将它们连接起来,增加网罗度;
②减少逻辑“与”的运算,丢掉一些次要的或者太专指的概念;
③去除某些字段限制;
④调整位置算符,由严变松,(W) (F)。
6、输出检索结果
根据检索系统提供的检索结果输出格式,选择需要的记录以及相应的字段(全部字段或部分字段),将结果显示在显示器屏幕上、存储到磁盘或直接打印输出,网络数据库检索系统还提供电子邮件发送,至此,完成整个检索过程。

扩展

大哥这个论述也太长了吧?就这一题我就要写一页纸了.有简单点的不...

补充

简单的?当然有啊,自己总结咯 你既然上百度来了 说明你根本就不在乎这门课程 告诉你吧 它的重要性你……不懂的!!有书看书去

信息检索作业 操作题:简述检索过程

一、利用CNKI检索

1、通过高校校园网进入CNKI数据库。

2、然后进入“我的机构数字图书馆”或总库进行检索服务。在此选择总库进行检索。

3、在检索首页上选择“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进行检索。

4、选择要检索的学科领域,在这里我们只选择“社会科学Ⅱ辑”。

5、在输入框中输入“心理危机”,并选择“关键词”。

6、单击“检索文献”按钮,系统开始进行自动检索服务。

7、将检索的结果按照“发表时间”进行排序。

8、单击相关文章进行下载服务。

9、单击“CAJ”或“PDF”下载相应格式的期刊论文全文。注意:但电脑中必须事先安装CAJ或PDF阅读器,否则打不开此文件。

10、通过相应的阅读器打开下载的论文。

11、然后复制一段文字到WORD文档上。

二、利用万方检索

1、通过高校校园网络进入万方数据库。

2、选择“高级检索”,进入高级检索页面。

3、在关键词输入框中输入“经济危机”,并选择“新论文优先”,进行排序,然后点击“检索”按钮,进行检索服务。

4、查看检索结果。

5、单击相应文章后的红色下载按钮进行下载。

6、然后用PDF阅读器打开文件,并复制一段文字到WORD文档上。

扩展资料

信息检索的分类

1、按存储与检索对象划分,信息检索可以分为: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

以上三种信息检索类型的主要区别在于:数据检索和事实检索是要检索出包含在文献中的信息本身,而文献检索则检索出包含所需要信息的文献即可。

2、按存储的载体和实现查找的技术手段为标准划分:手工检索、机械检索、计算机检索。

其中发展比较迅速的计算机检索是“网络信息检索”,

3、按检索途径划分:直接检索、间接检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信息检索

要完成信息检索的匹配与选择,需要完成哪些方面的工作

要完成信息检索的匹配与选择,需要完成六方面的工作:
一、分析研究课题,明确检索要求课题的主题内容、研究要点、学科范围、语种范围、时间范围、文献类型等。
二、选择信息检索系统,确定检索途径
1、选择信息检索系统的方法:
(1)在信息检索系统齐全的情况下,首先使用信息检索工具指南来指导选择;
(2)在没有信息检索工具指南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浏览图书馆、信息所的信息检索工具室所陈列的信息检索工具的方式进行选择;
(3)从所熟悉的信息检索工具中选择;
(4)主动向工作人员请教;
(5)通过网络在线帮助选择。
2、选择信息检索系统的原则:
(1)收录的文献信息需含盖检索课题的主题内容;
(2)就近原则,方便查阅;
(3)尽可能质量较高、收录文献信息量大、报道及时、索引齐全、使用方便;
(4)记录来源,文献类型,文种尽量满足检索课题的要求;
(5)数据库是否有对应的印刷型版本;
(6)根据经济条件选择信息检索系统;
(7)根据对检索信息熟悉的程度选择;
(8)选择查出的信息相关度高的网络搜索引擎。
三、选择检索词确定检索词的基本方法:
选择规范化的检索词;使用各学科在国际上通用的、国外文献中出现过的术语作检索词;找出课题涉及的隐性主题概念作检索词;选择课题核心概念作检索词;注意检索词的缩写词、词形变化以及英美的不同拼法;联机方式确定检索词。
四、制定检索策略,查阅检索工具
1、制定检索策略的前提条件是要了解信息检索系统的基本性能,基础是要明确检索课题的内容要求和检索目的,关键是要正确选择检索词和合理使用逻辑组配。
2、产生误检的原因可能有:一词多义的检索词的使用;检索词与英美人的姓名、地址名称、期刊名称相同;不严格的位置算符的运用;检索式中没有使用逻辑非运算;截词运算不恰当;组号前忘记输入指令“s”;逻辑运算符号前后未空格;括号使用不正确;从错误的组号中打印检索结果;检索式中检索概念太少。
3、产生漏检的原因或检索结果为零的原因可能有:没有使用足够的同义词和近义词或隐含概念;位置算符用得过严、过多;逻辑“与”用得太多;后缀代码限制得太严;检索工具选择不恰当;截词运算不恰当;单词拼写错误、文档号错误、组号错误、括号不匹配等。
4、提高查准率的方法有:使用下位概念检索;将检索词的检索范围限在篇名、叙词和文摘字段;使用逻辑“与”或逻辑“非”;运用限制选择功能;进行进阶检或高级检索。5、提高查全率的方法有:选择全字段中检索;减少对文献外表特征的限定;使用逻辑“或”;利用截词检索;使用检索词的上位概念进行检索;把(W)算符改成(1N),(2N);进入更合适的数据库查找。
五、处理检索结果将所获得的检索结果加以系统整理,筛选出符合课题要求的相关文献信息,选择检索结果的著录格式,辨认文献类型、文种、著者、篇名、内容、出处等项记录内容,输出检索结果。
六、原始文献的获取
1、利用二次文献检索工具获取原始文献。
2、利用馆藏目录和联合目录获取原始文献。
3、利用文献出版发行机构获取原始文献。
。4、利用文献著者获取原始文献。
5、利用网络获取原始文献参考。

上一篇: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