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该普及高中教育呢?
2017年4月6日教育部公布《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总目标和5个具体目标,具体目标包括:
1、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
2、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3、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
4、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全面建立。
5、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扩展资料:
普及教育不等同于义务教育,他们的概念是:
1、普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也是教育发展过程中层次不断提高的历史要求。新中国建国初期,我国提出普及初等小学教育(三年到四年)的目标,后来提出普及小学教育的目标,大跃进的时候曾经提出普及初中甚至高中教育的目标。
一时间村村办小学,队队办初中,社社办高中,甚至小学都没有毕业的老师教起了初中和高中,热情代替了科学,数量淹没了质量,后来花了很大的力气进行收缩和消化。所以普及什么层次教育、普及到什么程度是要依据历史条件决定的。
2、免费教育是一种政策措施,也是民生的一项重要福利。1985年我国提出实施9年义务教育,1986年制定了义务教育法,但到2008年我国才真正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免费。
3、义务教育则是一种制度安排,是具有强制性的法律规定。义务教育有两个基本特点:免费和强迫,免除学费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基本保障。没有免费的教育就难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也就难以普及到每一个儿童。中央和地方政府免除学费、杂费以及补助困难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是义务教育得以全面实现的保证。
同时,义务教育具有强迫性,所有家长都有义务送子女上学。因此,我们说:义务教育一定是免费的、普及的教育,反之则不然。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不等于实行高中义务教育
什么时候国家普及高中教育?
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拓展资料:
1个总目标 5个具体目标
主要目标
一个总目标是:
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五个具体目标包括:
一是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
二是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三是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
四是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全面建立;
五是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3个层面攻坚重点
《攻坚计划》提出了三个层面的攻坚重点:
一是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革命老区等4类地区。
二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3类特殊群体。
三是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高、职业教育招生比例持续下降和学校运转困难等3个突出问题。
4项重点任务
一是提高普及水平
重点是提高教育基础薄弱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较低地区的普及程度,提高特殊群体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解决有学上的问题。
二是优化结构布局
重点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积极扶持民办教育,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乡镇高中,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和就学便利。
三是加强条件保障
重点是加强学校条件建设,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完善和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构建长效保障机制。
四是提升教育质量
重点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专业吸引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实现有质量的普及。
6项主要措施
第一,扩大教育资源
一是落实地方责任,要求各地实施一些建设项目,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特别要求职业教育比例较低的地区要重点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
二是国家给予支持,通过组织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等3个重大项目,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发展高中教育,改善办学条件。
第二,完善经费投入机制
首先,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落实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普通高中投入机制,完善政府、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依法筹集经费的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机制。
其次,完善财政投入机制,要求各地抓紧建立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和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
三是按照非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学费的机制,确定学费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四是要求各地制定普通高中学校债务偿还计划,属于2014年末前发生并已纳入存量地方政府债务清理甄别结果的,应按照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政策予以偿还。
第三,完善扶困助学政策
落实好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积极推进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免费教育,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合理核定编制,适应普及和高考综合改革的需要,根据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要求核定教职工编制,为学校及时补充配齐教师,特别是短缺学科教师;
二是创新补充机制,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不足的问题;
三是加强县域内教师统筹调配,探索建立校际之间教师共享机制,盘活用好教师资源,加强教师培养培训。
第五,推动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一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宜性;
二是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教育学校,办好一批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
三是实行普职融通,探索发展综合高中,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合作机制;
四是推进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改变单纯以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
第六,改进招生管理办法
一是健全招生工作协调机制,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切实落实普职大体相当的要求;
二是实行优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加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收贫困地区学生的比例;
三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措施;
四是严禁公办普通高中违规跨区域、超计划招生,依法加强对民办高中的招生管理。
参考资料:中国教育在线
什么时候国家普及高中教育?
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拓展资料:
1个总目标 5个具体目标
主要目标
一个总目标是:
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五个具体目标包括:
一是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
二是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三是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
四是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全面建立;
五是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3个层面攻坚重点
《攻坚计划》提出了三个层面的攻坚重点:
一是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革命老区等4类地区。
二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3类特殊群体。
三是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高、职业教育招生比例持续下降和学校运转困难等3个突出问题。
4项重点任务
一是提高普及水平
重点是提高教育基础薄弱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较低地区的普及程度,提高特殊群体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解决有学上的问题。
二是优化结构布局
重点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积极扶持民办教育,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乡镇高中,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和就学便利。
三是加强条件保障
重点是加强学校条件建设,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完善和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构建长效保障机制。
四是提升教育质量
重点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专业吸引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实现有质量的普及。
6项主要措施
第一,扩大教育资源
一是落实地方责任,要求各地实施一些建设项目,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特别要求职业教育比例较低的地区要重点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
二是国家给予支持,通过组织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等3个重大项目,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发展高中教育,改善办学条件。
第二,完善经费投入机制
首先,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落实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普通高中投入机制,完善政府、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依法筹集经费的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机制。
其次,完善财政投入机制,要求各地抓紧建立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和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
三是按照非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学费的机制,确定学费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四是要求各地制定普通高中学校债务偿还计划,属于2014年末前发生并已纳入存量地方政府债务清理甄别结果的,应按照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政策予以偿还。
第三,完善扶困助学政策
落实好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积极推进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免费教育,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合理核定编制,适应普及和高考综合改革的需要,根据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要求核定教职工编制,为学校及时补充配齐教师,特别是短缺学科教师;
二是创新补充机制,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不足的问题;
三是加强县域内教师统筹调配,探索建立校际之间教师共享机制,盘活用好教师资源,加强教师培养培训。
第五,推动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一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宜性;
二是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教育学校,办好一批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
三是实行普职融通,探索发展综合高中,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合作机制;
四是推进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改变单纯以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
第六,改进招生管理办法
一是健全招生工作协调机制,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切实落实普职大体相当的要求;
二是实行优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加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收贫困地区学生的比例;
三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措施;
四是严禁公办普通高中违规跨区域、超计划招生,依法加强对民办高中的招生管理。
参考资料: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普及高中教育
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在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实现哪些目标?《教育规划纲要》首先提出\\“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目标,具体包括: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率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什么时候会普及高中教育?
根据国家现行的教育政策是施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而如果加入高中义务教育则属于十二年义务教育。目前深圳、珠海、浙江等沿海地区正在试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具体普及实施阶段,暂时不可知。
十二年义务教育,是指将高中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范围之内从而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中国浙江、广东、河北多地都尝试了高中免费教育,取得很好反响。但主要还集中在沿海等发达地区,没有大范围普及。
2017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代表热议十二年义务教育。有政协委员提议要在全国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对此,社会各方意见不一,有学者认为时机尚不成熟,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因此,关于在全国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的提案还在进一步论证之中。
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在湘全国政协委员、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湖南大学会计学院博士生导师伍中信提交《关于加强对高中贫困生扶助,逐步实施十二年制义务教育》的提案,呼吁建立高中贫困学生援助保障机制。十二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只到初中阶段,因为相对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收费较高,一些贫困家庭的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初中毕业后无法进入高中学习。"伍中信急呼,在总结深圳、珠海、浙江等地十二年义务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在伍中信看来,中国已有足够的财力来推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伍中信认为,通过法律保障高中阶段的教育,让农村和城市孩子享受到平等的教育,相对消除了教育不公。同时,可以提高中国中青年劳动者的整体素质。"现代经济科技的发展,对劳动者文化素质的要求,起码得具有高中文化程度。"伍中信委员说。2017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代表热议十二年义务教育。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温秀玲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尽快立法以保障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代表们建议,首先要切实加大政府教育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其次,应分步骤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首先要覆盖广大农村地区,让读不起高中的农村孩子受益,其次是随父母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城市地区首先要保障家庭困难者免费入学,时机成熟再将高中免费教育推广到全部城市地区。
什么时候实行普及高中
你好,关于你的问题:
一个总目标: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五个具体的目标
■一是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
■二是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 三是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
■ 四是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全面建立;
■ 五是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扩展问题:为什么要出台这个政策呢?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中国什么时候普及高中?
据教育部发布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什么时候开始普及高中
贪官不再贪的时候肯定可以。 错了,应该是:官员不再贪的时候。 至少德国和日本在二战后马上就能普及了。 那时候他们国内还是一团糟,远不如我们现在水平。
什么时间普及高中教育
4月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有关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发布会上介绍,《攻坚计划》的总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一个总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普及高中教育有五个具体目标包括:
■ 一是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
■ 二是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 三是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
■ 四是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全面建立;
■ 五是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中国何时才能普及高中教育?
中国的教育,我一直以来都有认为是在乱整:你们看看哈!教育部三声五令不准老师办补习班,晚上,周末不准去给人家补课,学生在减压,不要做太多的作业等,结果呢!没钱的就执行了,而有钱的呢,花大钱请私人老师的在家补课,补课和不补课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当然是补课的好,第二,现在的教育教的什么,教的是谈情说爱,老师与学生可以乱爱,没有老幼尊卑,当然这不是普遍,但我个人觉得学生时代就是学习知识的时间,大量的时间是去玩手机,上网,整个社会风气向一个没有凝聚力的方向在发展,中国的国度里人权太自由,每个 人心里没有做人的标准,为什么一天有那么多的杂想,想方设法出名,有钱,成功等等,为了这些就不择手段,女人可以去做三陪,当官的可以运用手中的权力占有某个名星,或亮一点的下属,老子还看见过一个领导的女朋友被人整走了,你说他怎么说,“跟老子斗,不长眼,明的是鸡蛋碰石头吗”。谁能来为中国理一个标准?每个 中国人未来如何做?什么国学,都是自觉的去学了吗?同时社会出现了太大的平富分化,以至于中国不好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