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贸易是逆差还是顺差
中日贸易中中国是顺差国。
据日本海关统计,2018年日本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3175.3亿美元,增长6.8%。其中,日本对中国出口1439.9亿美元,增长8.4%;自中国进口1735.4亿美元,增长5.5%。日本与中国的贸易逆差295.5亿美元。
日本对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是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运输设备,2018年出口额分别为620.1亿美元、165.2亿美元和139.2亿美元,增长10.3%、18.5%和11.7%,占日本对中国出口总额的43.1%、11.5%和9.7%。
日本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2018年进口额分别为789.0亿美元、218.8亿美元和107.5亿美元,增长4.7%、2.0%和1.3%,占日本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5.5%、12.6%和6.2%。
扩展资料:
日本企业对华投资:
2017年1-7月,日本在华新设企业329家,同比下降2.1%,实际使用金额18.4亿美元,同比下降3.2%,占我吸引外资总额的2.5%。截至2017年7月,日本累计在华投资设立企业50745家,实际使用金额1067.6亿美元,占我吸引外资总额的5.8%,在我利用外资国别中排名第一。
对日投资:
截至2017年7月,我对日本直接投资存量为36.9亿美元。2017年1-7月,我对日本直接投资额为18357万美元,同比增长15.9%,主要涉及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和能源矿产等领域。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18年日本货物贸易及中日双边贸易概况
中日贸易额各占本国的贸易总量的比率是多少?
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发表的统计表明,2011年中日贸易额达到3449亿美元、同比增14.3%,创历史新高。而日本同年GDP总计 5.869万亿美元,即占不到十分之一。中国仍继续保持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而日本则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2011年,中国对日本出口1483亿美元,中国从日本进口1945.9亿美元,也就是说中日贸易日本每年都会赚钱巨额利润。日本更需要中国这个大市场。
-2012年日本中国的贸易是顺差还是逆差?
中国和日本作为亚洲地区的两个重要经济体,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始终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中日贸易额从2001年的877.3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3294.6亿美元,增长了近4倍。日本已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成为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然而受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2012年中日双边贸易额同比继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下降外再次出现下降。
据海关信息网数据统计,2012年中日双边贸易额为3294.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3.9%,其中对日本出口1377.7亿美元,同比增长3.3%,自日本进口1639.7亿美元,同比减少7.6%。
进出口合计 出口 进口
时间 美元值(亿) 美元值(同比) 美元值(亿) 美元值(同比) 美元值(亿) 美元值(同比)
2011年 3428.3 15.1 1482.7 22.5 1945.6 10.1
2012年 3294.6 -3.9 1516.5 2.3 1778.1 -8.6
答案:逆差
2012年中日贸易到底是顺差还是逆差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但却与钓鱼岛争端连在一起,这对中日两国的政治、外交是个考验,同时也对中日经贸关系蒙下了阴影。但中日间的经贸关系就是在这种政治外交时阴时晴的状态下发展起来的。
近期的外交关系会否影响到中日经济往来与中日贸易?笔者认为不会有大的波动与影响,亦不会引起中日在经济关系上产生纠纷与矛盾,反而在陆投资者与对陆贸易者的行动可能会更加缜密,从而规避因两国外交、政治问题而带来的经营活动损失。
根据2012年日本《通商白书》,2011年中日贸易总额为3449.16亿美元(同比增长14.3%)。其中日本对陆出口为1614.94亿美元(增长8.3%),对陆出口占当年出口总额的19.7%,进口1834.22亿美元(增长20.0%),占进口总额21.5%。可以说,对陆贸易、对日本进出口贸易举足轻重。
从贸易依存度来看,2010年日本为29%,与美国大致相同,而中国则为55%,显著高於日美等发达国家。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36420.6亿美元,其中对日贸易额占中国当年贸易总额9.47%,仅次於欧盟、美国和东盟。
据有关资料显示,2011年日本对陆投资增长了49.6%,其中制造业比上年增长78.3%。截止2011年3月底,日本在全球拥有海外企业18599家,其中在大陆以及香港地区5565家,占日本海外企业总数的29.9%。而在这5565家企业中,制造业3078家,占日本海外制造企业的36.6%。
如此大规模的在陆投资以及2011年在大陆的制造业投资的强劲增长,均说明中日经济关系的紧密与中国市场对日本的重要程度。而如今,日本在大陆的企业群已经成为大陆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如果没有在陆的日资企业,日本的产业结构也是不完整的。
据统计,日本在大陆拥有非制造企业2487家,占日本海外非制造企业10187家的24.4%。而日本在大陆非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9.7%,其中批发零售业投资增长63.0%。2011年,日本零售业便利店的7-11、全家、罗森等采取灵活的特许加盟经营方式扩展店铺;超市(与准百货店)的华堂、永旺不断扩大门店可设区域与地区,进入二、三线城市;百货店的伊势丹、家电行业的山田电机等继续加快开设门店网路。
日资批发零售业在大陆的发展,将会为中日商品销售、国际采购与销售、以及在中日间新建与扩大国际流通管道与行销网路,其作用与功能也将愈来愈明显。
正因为中日经济结构上的差异、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两国间的经济往来与其贸易结构呈现出非常显著的互补特性,而贸易能够发展的本身就是发挥展示了各自的比较优势。中日两国间经济往来密不可分,如果出现波折,损失就是双方的,也是都不愿看到的。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两国间的外交纷争对经济往来的影响会越来越小,亦愈来愈缓慢。(作者为大陆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会长)
目前中国和日本的贸易中国是顺差还是逆差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发布2010年上半年日中贸易数据,1月至6月,中日两国间贸易总额约138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34.5%,创双边贸易半年新高。日本对中国出口达到创纪录的684亿美元,大增47.1%,而从中国的进口也达到699亿美元,同比增长24.2%。
中国和日本的主要贸易往来
中日贸易目前是中国逆差 不过中国的总贸易顺差却得益于这种贸易
中日间的贸易是很密切的
中国向日本出口大量生产的轻工产品
像纺织品 塑料制品 电器这类东西
日本向中国出口电子电器产品 除去成品外也大量出口零件
另外日本向中国出口精密机械和重工业产品和原料
比如除去出口汽车外 还出口钢材 石化产品等
日本的材料工业比较发达 中国则有大量劳动力
所以现在 日本从海外进口原物料
经过加工 再出口到中国制造或组装成成品
产品在中日两国和全世界销售
这种产业链很普遍 所以中国出口从其他国家产品
很大一部分是使用从日本进口的原料和零件制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