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中学生心理测试,有哪些适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测

来源:连笔字网 2023-12-01 01:56:48 作者:连笔君

有哪些适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试题?

测试:透视你的优点缺点

(共11小题)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正如一个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而在认识别人或者自己时,人们却常常一面倒地只看到优点或者缺点,但这是不客观的。赶快完成以下的测验,一次过透视你的优缺点!
START:放假时你会想去哪里玩?
A、游乐场——1
B、看电影或逛街——2
1、若要帮妈妈做家务,你会选择做哪一样?
A、洗碗——4
B、洗厕所——6
2、与朋友一起看VCD,一般会选择去谁家?
A、在自己家——3
B、朋友家——6
3、若向喜欢的人表白,你会用什么方式?
A、以ICQ、E-Mail或书信告白——7
B、用电话直接告白——6
4、有异性向你表白,你会先告诉谁?
A、好朋友——8
B、家人——5
5、你喜欢看哪类书?
A、爱情小说——9
B、悬疑推理小说——10
6、如果有人说黄色笑话,你有什么反应?
A、第一时间离开——7
B、默不作声,在一旁听——5
7、睡觉时你会穿什么衣服?
A、运动衫或裙子——10
B、睡衣——11
8、买衣服不知该挑哪一件时,你会问谁的意见?
A、店员——5
B、同伴——9
9、对你来说,下面哪一样东西比较重要?
A、相册——A型
B、饰物——B型
10、你会去看哪一项运动比赛?
A、排球——C型
B、羽毛球——B型
11、若和家人去旅行,你会去哪里?
A、去温泉区悠闲地度过——D型
B、到名胜景点观光——C型

答案分析:
A型 温柔的爱哭鬼
优点:温柔是你的一大魅力,你对任何人都十分亲切,所以大家都很喜欢你,而你也乐于助人,看到别人有困难一定不会袖手旁观。
缺点:爱哭的你感情十分丰富,一点小事都会令你大哭一场,看书、看电影更是你尽情流泪的时候。
B型 可靠的朋友
优点:你是朋友、同事的顾问和智囊,只要一遇到问题,他们一定会第一个想起你。很多时候你都会提出中肯的意见,朋友们视你如良师益友。
缺点:你有时会很慌乱,又有马虎的一面,不过这些都是在一些小事上,要不大家怎会让你当顾问呢?
C型 没耐性的开心果
优点:你是大家的开心果,任何时候都是话题多多、快乐无比,脸上常常挂着阳光般的灿烂笑容。
缺点:你的弱点是没有耐性,对人对事总是三分钟热度,很快就会厌倦,做事也容易半途而废。
D型 罗嗦的工作狂
优点:努力、认真是你的最大优点和魅力,做任何事情你都会全力以赴做到最好,绝不会半途而废,而且你做任何事都有好成绩,因此常常成为别人的偶像。
缺点:罗嗦是你的缺点,如果你要解释什么,一定会长篇大论、滔滔不绝,像老太太一样长气

中学生心理测验

你没有说要哪个方面的,所以随便找了一个不很科学但有趣的心理测验题。

这是一组心理测验题,请凭直觉考虑你的选择。
1,一边是绿茵茵的草地,另一边是黑森森的原始森林,你是往草地走,还是向森林走?
2,越过草地或森林,你希望在面前出现的是辽阔大海,奔腾的江河,还涓涓的小溪?
3,涉过大海、江河或小溪,在你眼前出现了一间小茅屋。当你走向小茅屋之前,你是不是会回头望一望大海、江河或小溪?
4,当你走进小茅屋,看见桌子上面有只花瓶,你希望花瓶是古典式的,还是现代式的?是大的还是小的、或者是中等的?
5,你希望这茅屋里有没有窗户?如有是大的还是小的?多还是少?
6,桌子上有只杯子,你不小心把它摔在地上,你希望这杯子碎不碎?是摔得粉碎,还是摔缺一块可以修补?
7,走出小屋,你面前有两条路,一条大道,一条小路,你选择哪一条?
8,你来到沙漠地带,你已经渴了,此时路边有杯水,你是看都不看就走?还是喝光再跑?或者只喝一半把杯子带着走?或者喝一点放回原处?
9,天渐渐暗了,你来到一处山谷,突然你看见一个很吓人的白发魔女。你是掉头就走,还是站在一边不响,或者是上前搭话?
10,翻过山地,一堵墙挡住了去路。你是翻过去还是绕路而行?
11,越过了这堵墙,你就来到一个动物园,里面有马、狗、兔子、猫、虎、蛇、牛、猴子、羊、猪和鹰等。你喜欢哪一个?

答案分析:
1,去森林,说明童年生活并不是在父母的百般疼爱下度过的。若爱草地,则相反。
2,选择大海,说明你的初恋象大海般深沉。选择江河,说明你的初恋如江河在你的胸中奔腾。若换了小溪,则说明你的初恋如小溪泉水在你心中淙淙流过,给你留下温馨的回忆。
3,你如回头望,说明初恋使你难忘,第一个恋人常常闪现在你的记忆里。若不回头,说明你觉得初恋不成熟,早把它忘了。
4,对花瓶的选择,往往体现你对终身伴侣的要求。喜欢古典式的则喜欢文静、沉稳,具有较多传统思想的伴侣。爱现代式的则要求伴侣是热烈、活跃、思想解放的类型。花瓶大中小则说明对方个头的大中小。
5,希望小茅屋没窗户则生活中没朋友,是个孤独的人。希望窗户小且少,说明朋友少且知心的没有。希望窗户大而又多(二扇以上),生活中有几位知心朋友。
6,希望杯子不碎,说明你生活的道路较为笔直。希望杯子摔缺一块但可以补,说明你生活受过挫折,并希望很快平复。希望摔得粉碎,说明你的生活遭受过重大挫折。
7,选择大道,说明你认为往后的生活和事业之路是顺利的,选择小路说明你对生活和事业的前路作好了失败坎坷的准备。
8,不喝就走,说明你做事情缺乏打算,或顾虑太多(担心水有毒)。喝光再走说明做事只图眼前利益。喝一半带着走,说明你做事有计划,懂策略。喝一点放在原处说明做事欠缺长远考虑,或习惯为他人打算。
9,见到白发魔女掉头就走,说明你胆子较小。站在一边不说话说明你遇事冷静,懂观察有谋略。敢上前讲几句话,那你的魄力很大。
10,面对围墙翻过去说明尽管有困难,但你能够克服。绕路走说明你害怕困难,缺乏魄力。
11,马忠实,狗义气,兔子惹人爱,猫缠绵,虎凶悍,蛇狡猾,牛勤恳,猴活跃,羊温顺,猪懒惰,鹰有雄心壮志。

请问有没适合中学生的心理小测试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下面有40道测试题,根据你近期的情况,请你认真回答,这里没有对和错之分,完全符合你的打√,完全不符合你的打×,有点符合的打△

测评方法: √得2分,△得1分,×得0分。
1.平时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心慌意乱,坐立不安。( )
2.上床后,怎么也睡不着,即使睡着也容易惊醒。( )
3.经常做恶梦,惊恐不安,早晨醒来就感到倦怠无力、焦虑烦躁。( )
4.经常早醒1-2小时 ,醒后很难再入睡。( )
5.学习的压力常使自己感到非常烦躁,讨厌学习。( )
6.读书看报甚至在课堂上也不能专心一致,往往自己也搞不清在想什么。( )
7.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便较长时间地沉默少言。( )
8.感到很多事情不称心,无端发火。( )
9.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也总是很放不开,整日思索。( )
10.感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自己的乐趣,郁郁寡欢。( )
11.老师讲概念,常常听不懂,有时懂得快忘得也快。( )
12.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迟疑再三。( )
13.经常与人争吵发火,过后又后悔不已。( )
14.经常追悔自己做过的事,有负疚感。( )
15.一遇到考试,即使有准备也紧张焦虑。( )
16.一遇挫折,便心灰意冷,丧失信心。( )
17.非常害怕失败,行动前总是提心吊胆,畏首畏尾。( )
18.感情脆弱,稍不顺心,就暗自流泪。( )
19.自己瞧不起自己,觉得别人总在嘲笑自己。( )
20.喜欢跟自己年幼或能力不如自己的人一起玩或比赛。( )
21.感到没有人理解自己,烦闷时别人很难使自己高兴。( )
22.发现别人在窃窃私语,便怀疑是在背后议论自己。( )
23.对别人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常常表示怀疑,甚至嫉妒。( )
24.缺乏安全感,总觉得别人要加害自己。( )
25.参加春游等集体活动时,总有孤独感。( )
26.害怕见陌生人,人多时说话就脸红。( )
27.在黑夜行走或独自在家有恐惧感。( )
28.一旦离开父母,心里就不踏实。( )
29.经常怀疑自己接触的东西不干净,反复洗手或换衣服,对清洁极端注意。( )
30.担心是否锁门和可能着火,反复检查,经常躺在床上又起来确认,或刚一出门又返回检查。( )
31.站在经常有人自杀的场所、悬崖边、大厦顶、阳台上,有摇摇晃晃要跳下去的感觉。( )
32.对他人的疾病非常敏感,经常打听,深怕自己也身患相同的病。( )
33.对特定的事物、交通工具(电车、公共汽车等)、尖状物及白色墙壁等稍微奇怪的东西有恐怖倾向。( )
34.经常怀疑自己发育不良。( )
35.一旦与异性交往就脸红心慌或想入非非。( )
36.对某个异性伙伴的每一个细微行为都很注意。( )
37.怀疑自己患了癌症等严重不治之症,反复看医书或去医院检查。( )
38.经常无端头痛,并依赖止痛或镇静药。( )
39.经常有离家出走或脱离集体的想法。( )
40.感到内心痛苦无法解脱,只能自伤或自杀。( )

评价参考:
1)0-8分。 心理非常健康,请你放心。
2)9-16分。大致还属于健康的范围,但应有所注意,也可以找老师或同学聊聊。
3)17-30分。你在心理方面有了一些障碍,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调适,或找心理辅导老师帮助你。
4)31-40分。黄牌警告,有可能患了某些心理疾病,应找专门的心理医生进行检查治疗。
5)41分以上。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应及时找专门的心理医生治疗。

有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对青少年来说,要是自己达到心理健康的标准,就应该做到勤奋好学,热爱集体,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不怕困难,积极上进,注意培育自己良好的道德和开朗乐观的性格。(对 )
2、良好的性格不需要从小培育,长大以后自然能形成。( 错)
3、受到表扬时不骄傲,被批评时能正确对待:与同学相处融洽;遇到问题能冷静处理。这是良好的情绪。( 对)
4、虽然到了青春期,但是还是是依赖父母,独立意识还没发展。( 错)
6、心理咨询是指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的技术和方法与咨询对象进行交谈,以帮助咨询对象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对 )
三、选择题。
(C )1、以下不属于良好性格的是。
A、热情 B、文明 C、骄傲自大 D、好学
(D )2、什么是身体生长的物质基础?
A、学习 B、体育锻炼 C、游戏 D、营养
( A)3、下面那些事心理健康的表现。
A、智力正常 B、情绪不稳定 C、行为不协调 D、行为反应过度
(B )4、我国一些专家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将心理健康标准归纳为________的标准。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A )5、以书信的方式进行咨询称为________。
A、通信咨询 B、宣传咨询 C、直接咨询 D、电话咨询
不知道这个是不是

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有哪些?

一、 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不仅能现实的认识自我,承认自我,接受自我,而且还要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特长和性格中的优缺点,能做到客观、恰当的自我评价,即不自傲,又不自卑。能正视现实,生活、学习目标符合实际,不怨天尤人,也不自寻苦恼。对自己的不足或某些无法补救的缺陷,能正确对待,安然接受。

二、 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应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能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出来,取得成就,获得满足感。能够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自觉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而不以此为负担。在遇到困难时,能努力去克服,争取新的成就。

三、 善于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尊重友谊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表现出乐群性,有人际关系交往的欲望。能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团结互助,对人善良、诚恳、宽容、公正、谦虚有爱心。能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意见,正确对待他人的短处和缺点,善于与各种类型的人相处。

四、情绪稳定、乐观,能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主导心境始终处于轻松、活泼、快乐的状态。虽然因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失败或不幸,也会有悲、忧、愁、怒、烦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不会长期处于消极、悲观不可自拔的体验中,更不会因此而轻生。善于适度的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能随时排解各种烦恼,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而不卑,自尊自重。决不因一时冲动而违反道德行为规范,能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合理需要,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

五、 保持健全的人格人格健全的中学生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处于协调统一之中,有正确的人生观,能以此为中心,把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乐于生活、学习,兴趣广泛,性格开朗,胸怀坦荡,办事机智果断,表里如一,行为上表现出一贯性与统一性。

六、 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困境时,能够表现出较高的耐受性和平衡性,不因此而影响或改变自己的目标和正常的学习生活。能驾驭自己的情绪,以良好的意志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自觉运用自我防御机制,随时可排泄影响学习和健康的情绪困扰,消除各种焦虑、紧张、恐惧、烦恼等情绪现象,使其心理保持良好的平衡状态。

七、 热爱生活、热爱集体,有现实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心理健康的青少年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学习生活,积极投入有乐趣的生活中,自信自己的存在对社会和对国家有意义、有价值。能坚持不懈的努力,从事有意义的事业,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国家利益,勇于承担社会义务,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服务。

八、 心理特点、行为方式符合年龄特征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其认知活动、情绪反应、性格特征等心理特点以及行为表现应与其年龄阶段相符合,与其充当的社会角色相适应,保持一定年龄阶段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九、 能与现实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心理健康的中学生能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快节奏的生活,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能够根据客观的需要,主动调整自己的言行,在暂时无法改变客观环境的情况下,能主动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保持平衡的心态,并能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十、 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过强的逆反状态心理健康的中学生能保持相对稳定而常态的生活方式,不因生活的变故和学习环境、学习任务的改变而产生过度的焦虑和思危心理及不必要的负担。能坦然处事,保持安宁的心理状态。善于合理的提出和表达自己的意愿及要求,不盲目冲动,不表现与成人的反抗对立的情绪。能有效的控制和改变消极的逆反心理与行为,使之健康地成长。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

http://zqb.cyol.com/html/2013-06/20/nw.D110000zgqnb_20130620_2-03.htm
近日,一份名为《哈尔滨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报告出炉。研究者为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常务委员、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院长张聪沛等11人组成的课题组,该课题用时3年。该项研究是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中学生心理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显示,有49.43%的中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
该课题组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哈尔滨市9所中学的年龄在12~18岁的初一至高三学生进行无记名方式调查,共计2151人。在全体受试中学生中,阳性心理症状总检出率为49.43%;初中生检出率为49.37%,高中生检出率为51.78%;初中生轻度阳性心理症状检出率为34.77%,中度以上的检出率为14.60%;高中生轻度阳性心理症状检出率为37.67%,中度以上检出率为14.15%。
张聪沛回忆2005年进行的一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当时检出存在心理问题的中学生不足40%。8年间,上涨了近一成。”
最近几年,每天到张聪沛的心理门诊看病的人当中,三分之一都是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学生。这其中,一半被诊断为患有心理疾病。
张聪沛的办公室里有两张单人沙发,其中一张沙发的右扶手上,有几个鸡蛋大小的破洞。张聪沛说:“这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在进行心理咨询时,由于焦虑、紧张而抠破的。”
调查指出,中学生阳性心理症状发生率由高至低分别为强迫36.4%,人际敏感占24.6%,偏执21.5%,抑郁19.5%,焦虑15.8%,躯体化(情绪化引发的身体不适)12.8%,恐怖12.60%,精神病性11.2%。
在诸多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强迫高居榜首。张聪沛分析:“强迫的根源是优柔寡断,没有主见,追求完美。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孩子理所当然地成为一个家庭的中心。家长总会抢先安排好本应由孩子自己决定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家长的安排无疑是完美的。如此,家长不在身边时,孩子就会显现出缺少主见、优柔寡断。”
青少年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正在逐渐成熟。这一时期的学生特别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人际关系非常敏感。
张聪沛最近接手了对一名高一学生的心理治疗。由于老师在课堂上当众读了这名学生的作文,使得他被同学嘲笑。当天回到家,他就显得很郁闷,之后开始又哭又闹。张聪沛诊断他得了癔症,经过治疗,病情逐渐减轻。最后,他终于决定回校上课,可只上了一节就回家了,因为他感觉班里所有学生都在看自己。现在,这名学生已经一个月没有上课了。
张聪沛认为,这些心理问题是可以通过训练缓解的,最好的训练方法之一,就是把学生聚在一起,进行户外集体活动。
该课题组曾组织一次集体登山活动,登山队员是高一和高二的学生,队员被分为3个组,每组5人,每人发10元活动费用。登山前,队员要花掉10元购买登山必备物品。进山之后,学生的自我生存能力之差显露无遗。其中一组登山队员把钱全部用在买牛肉粒、爆米花等零食上,甚至都不知道买水。结果,登山不到一半,这组队员就口渴难耐,都放弃了。
张聪沛认为,父母因素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解决的瓶颈。父母经常把分数作为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尺,甚至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强加于孩子,造成孩子巨大的心理压力。其实,父母是青少年最稳定的人际关系,也是青少年内心最渴望得到支持和帮助的对象。和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感觉到自己被父母所了解和理解,这会使青少年感到松弛和自信。反之,青少年易处于孤独、无助的境地,其心理及人格问题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有没有关于心理健康的测试题

心理健康对于自身、对于他人都非常重要,那么,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对此,我国医学界为心理健康定了以下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
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
超负荷的工作,会力不从心,给健康带来麻烦。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如果个人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5、保持个性的完整和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以上标准,你可对照执行,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常言道:知足常乐,忌讳不切实际的追求。

中学生心理问题有哪些?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1987年7月通过有关部门鉴定的“大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课题显示,在被调查的2961名学生中,有16.7%的学生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并随年龄增长而大幅度上升,其中初中生为13.76%,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胡胜利通过对500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有49.6%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0.8%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前不久,陈沛霖、陈立华用自制的问卷在武汉市抽取了1500多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武汉市中学生虽有50%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30%的学生属基本正常范围,但也有10-15%的学生低于正常水平,特别是还有3-6%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以上情况说明中学生确实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我们可以把以上表现归类为以下问题。

(一)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县甚至高达60%”。①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

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以上问题主要是由学校教育结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学校教育方法的影响而形成的。在现行的中等教育体制中,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现象,绝大部分是普通中学,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为考大学而准备的,实际上升入大学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性还表现出教学内容过难,“据人民教育出版社调查,80%的中学生学习理科教材有困难”。②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许多教育家都强调指出,过难的教材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学校教育指导思想正确与否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生很大的影响。目前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当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另一方面,对分数的错误看法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厌学出现了,焦虑产生了。另外,不当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③。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抑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有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儿童在心理问题上造成更大伤害,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恶劣性。不和父母对中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还常常使得他们对学校作业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④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带来并制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因为家庭是不幸的一切所在。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因而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

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常见的心理健康评定量表有哪些

中国心理健康量表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
心理健康量表
心理健康自测量表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心理健康测试量表
心理健康自评量表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中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有哪些

班级心理素质,推荐你可多阅读些这方面的书,然后内在会自发许多活动方案灵感,推荐你一本很适合心理健康,心理美好品质,心理素质,心理强度提升(尤其身体与心理正处于发展期,脆弱期与敏感期,青春期的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素质,心理认识,心理强度提升,高强度烦恼观心理开阔的视野),心理自助调节心理自助认识心理自助学习心理自助成长书藉《走出焦虑风暴》(淘宝上就有),),这本书以当今21世纪大焦虑时代的人们,以每个人都最常见的焦虑情绪情感为切入口,全新地框视出整个人类精神心理疾病精神心理烦恼情绪烦忧的来龙去脉,尤其对正处于青春期,心理脆弱与敏感与心理健康心理成长的关键期,帮助及普及心理健康,心理自我认识受益很大,
这是我现在最好的一部枕边书,真诚推荐你和你们班你们学校的学生们都看看,会对你们现在未来人生成长帮助极大,受益良多。我大学时也是主导过心理健康,心理成长类的心理部主题班会及活动,所以知道这本书对老师及你们班及学生们心理素质,心理美好品质,心理成长的意义,影响及受益极大,真诚地推荐给你们

上一篇:度字笔顺,度,字,笔顺,文字知识语文基础知识部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