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柳体

来源:连笔字网 2023-11-28 19:20:58 作者:连笔君

连笔字网今天精心准备的是《柳体》,下面是详解!

书法中楷书最难练的是柳体吗?柳体有什么特点?现...

柳体不是楷书中最难练习的;柳体的特点是刚劲有力,气势雄浑,结构严谨,笔笔精到,所以世人素有颜筋柳骨之说。楷书四大家中,赵孟頫的楷书不适合新手,所谓“赵书无真楷”啊!而颜体,欧体相对易入门,易出成绩。柳体真的罕见有修习者。

扩展资料:

柳公权的书法与颜真卿齐名,并称颜柳、柳体字的特点是棱角分明,骨力刚劲,具有疏朗开阔,清秀方整的风采;柳体书法的特点是:潇洒,清瘦,将部分笔画紧密穿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追赠太子太师。

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传世。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存其诗五首,《全唐诗外编》存诗一首。

柳公权是楷书书体的总结者和创新家,他在研究和继承钟繇、王羲之等人楷书风格的基础上,遍阅近代书法,学习颜真卿,溶汇自己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楷书 ,为后世百代楷模,成为“唐书尚法”的突出代表之一。

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自唐代元和年间以后,柳公权声誉日高。唐宣宗尤为珍爱柳公权的墨宝,曾召柳公权到殿前,由军容使西门季玄捧着砚台,枢密使崔巨源拿着笔,柳公权用真书在一张纸上写了“卫夫人传笔法于王右军”十字;用行书在一张纸上写了“永禅寺真草千字文得家法”十一字;用草书在一张纸上写了“谓语助者焉哉乎也”八字。宣宗赏给他锦彩及瓶盘等银器。又让他自写谢状,不拘真书、草书。当时公卿大臣家为先人立碑,如果得不到柳公权亲笔所书的碑文,人们会认为是不孝行为。而且柳公权声誉远播海外,外夷入贡时,都专门准备钱财来购买柳公权的书法。 唐文宗曾称赞其书法连钟繇、王羲之再生,也超不过。

今人学书入门,依然首选唐代颜、柳、欧、褚、虞等书法家,特别是柳公权所建立的一整套楷书的规范,今天仍然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柳公权在书法艺术的改革和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唐代书法发展进行总结,也为整个楷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柳体写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柳体写法如下图:

扩展资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楷体写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径: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

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全体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一方面,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

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打造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高职实训基地、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另一方面,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

确立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出台经济社会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做到讲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讲守法经营、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

法律法规是推广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保证。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各个方面,用法律的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柳体”是谁创立的?

“柳体”是谁创立的?...

“柳体”是谁创立的?

柳体是指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 778-865 )的书法作品字的总称。 柳体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时穆宗荒纵,为之改容,悟其笔谏也。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受重视,他官居侍书,长在朝中,仕途通达。

柳公权享年八十八岁,一共臣事九位皇帝(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历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最后以太子少师死于任上。

扩展资料

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传世。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存其诗五首,《全唐诗外编》存诗一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柳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柳公权

书法上,请问颜体和柳体的区别

1、颜体大开大和,丰满有力。柳体书写更近篆书。

2、柳体是柳公权的字体,颜体是颜真卿的字体,两种体是不同的两个人所书写的。

3、审美上说,柳体用笔在骨,颜体用笔在筋。

4、女孩子比较适合练柳体,比较秀美;颜体则比较大气,适合男孩子。

颜体

柳体

扩展资料:

颜体,柳体写中楷时可以不藏锋,点画也可以侧锋来写。颜体大字须逆入藏锋、中锋用笔。从结体看柳体更严谨,漂亮,十分讲究穿插,避让。那也是在颜体的基础上建立的,取欧字瘦硬,颜字宽博,现在学生写的颜柳字都是掺了斧凿后的书法效果。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它是用毛笔书写汉字并具有审美惯性的艺术形式。书法堪称中国的“第四宗教”,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仪式感和大众参与性,故有五千多年来,各时期代表人物灿若星河,最重要的人物有王羲之、颜真卿、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祝允明、王铎、毛泽东等。技法上讲究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墨法、章法等,与中国传统绘画、篆刻关系密切。

参考资料来源:央视网-第三届全球华人少年书法大会

柳体字的特点

柳体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柳体是指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 778-865 )的书法作品字的总称。

柳公权在研究和继承钟繇、王羲之等人楷书风格的基础上,遍阅近代书法,学习颜真卿,溶汇自己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楷书,为后世百代楷模,成为“唐书尚法”的突出代表之一。

扩展资料:

书法成就:

自唐代元和年间以后,柳公权声誉日高。唐宣宗尤为珍爱柳公权的墨宝,曾召柳公权到殿前,由军容使西门季玄捧着砚台,枢密使崔巨源拿着笔,柳公权用真书在一张纸上写了“卫夫人传笔法于王右军”十字。

用行书在一张纸上写了“永禅寺真草千字文得家法”十一字;用草书在一张纸上写了“谓语助者焉哉乎也”八字。宣宗赏给他锦彩及瓶盘等银器。又让他自写谢状,不拘真书、草书。

当时公卿大臣家为先人立碑,如果得不到柳公权亲笔所书的碑文,人们会认为是不孝行为。而且柳公权声誉远播海外,外夷入贡时,都专门准备钱财来购买柳公权的书法。唐文宗曾称赞其书法连钟繇、王羲之再生,也超不过。

今人学书入门,依然首选唐代颜、柳、欧、褚、虞等书法家,特别是柳公权所建立的一整套楷书的规范,今天仍然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柳公权在书法艺术的改革和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唐代书法发展进行总结,也为整个楷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柳公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柳体

初学毛笔书法,是练颜体还是柳体,抑或是赵体?

以前断断续续学过几个月,现在想认真学毛笔字了。本人男生,请问对于初学者,是学颜体、柳体、还是赵体?其实本人喜欢赵体>柳体>颜体。很多老师和过来人都推崇颜体,我觉得颜体肉太多...

以前断断续续学过几个月,现在想认真学毛笔字了。本人男生,请问对于初学者,是学颜体、柳体、还是赵体?
其实本人喜欢赵体>柳体>颜体。 很多老师和过来人都推崇颜体,我觉得颜体肉太多了,可能是我不太会欣赏的缘故吧,倒是很喜欢柳体的刚猛。一开始我是想学赵体的,尤其是小楷,看着都是种享受。但是老师给的意见是赵体难学,叫我先打好基本功,先学颜柳,再学赵。练习了段时间,感觉确实颜体上手相对容易些,但还是最喜欢赵体。
但是又听人说,学书法不能频繁换帖,哪位高人给点意见???感激不尽!!!
有人说,颜体的包容性强,柳体入帖容易出帖难,这句话怎么理解???展开

先学颜体,就是因为颜体变化多,你能把颜体练好了再入别的贴你会觉得很轻松。

初学者最好不要选赵体,因为赵体无“真楷”,也就是说赵体字不算真正的“楷书”,他的楷书都带有行书笔意,对学的人要求较高,不易初学。

如果真要学习书法,应该顺着书法的发展来学习,慢慢揣摩书法的艺术,体验发展的变化。书法是个慢功夫,不能急功近利,要达到炉火纯情的地步,得把心沉下去。也许你现在的书法有那么一点提高,只是表面现象。书法可以涵养气质的,用心专一时,你会感到人的精气神儿都上来了。

学习颜柳都可以,现今学习颜、欧体的人比较多,柳体较冷们一点,所谓出帖难,也就是说很难走自己的风格,这个倒不必担心,根据自己书风选择。颜筋柳骨,各有善长而已。

扩展资料:

毛笔字——是指按传统法度书写的毛笔字,而不是用毛笔随意写出的字。它是学习书法的第一阶段。怎样写好毛笔字,是一个很复杂、很具体的大问题,不是一篇千字文所能讲透彻的。

毛笔作为一种书写工具,其历史非常久远,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就留有毛笔描绘的痕迹。虽然西周以前迄今尚未见有毛笔的实物,但从史前的彩陶花纹、商代的甲骨文等上可觅到些许用笔的迹象。东周的竹木简、缣帛上已广泛使用毛笔来书写。

颜体

颜体是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的一种字体,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 ”的说法。“颜体”是针对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的,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

柳体

柳体是指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 778-865 )地书法作品字的总称。 柳体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赵体

赵体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赵孟頫书法作品字的总称。楷书用笔沉稳,章法分明,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其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平中寓险,点画之间呼应十分紧密。

赵体楷书既保留了唐楷的法度,又不拘泥于唐楷的一招一式,在楷书中经常有一些生动俊俏的行书笔法与结构,笔划形态生动自然,赵体楷书被誉之为活的楷书;

而赵体行书温润闲雅,轻盈流动;笔法精致秀美充满了书卷气与富贵气。其“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已成为千古名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毛笔字体

百度百科-颜体

百度百科-柳体

百度百科-赵体

书法高人请给我简单说以下颜体、欧体、柳体的各种...

谢谢啦~小弟要入门...

谢谢啦~小弟要入门

1、颜体的特点:楷法谨严,放而不流,拘而不拙,结字方圆,笔法肥劲。

颜字结体平整,正面视人,体型丰满犹如山东大汉危襟正坐,这是吸取了篆隶书正面结体的特点。笔画对称匀整,横轻竖重,方框的两竖笔写成圆弧形,犹如向外的两张弓。

笔法以圆笔为主,柔中带刚,所谓绵里裹铁。转折顿挫以圆笔不露头角为主,横画一般都逆入平出,到收笔停顿时也很少露圭角。形成一种雄强伟状、气势磅礴的风格。

2、欧体的特点:正书结字,易方为长,以就姿媚,四面停匀,八方平正,翰墨洒脱。

欧字结体以倚侧取势,即笔画安排右肩稍稍向上抬起,点划十分紧密、奇险。所谓奇险,即点划横竖斜正、长短粗细、虚实变化既巧妙又恰到好处,稍加变动就会破坏了它的完整性。笔法以方笔为主,转折顿挫,棱角鲜明,笔力劲挺。形成一种结体严密笔力森挺、高间肃穆的险劲风格。

3、柳体的特点:法出于颜,独创一格,笔意瘦挺,体势劲媚。

柳字骨力遒健,结构劲紧,兼颇欧之法而别开生面,自成一体。受颜字影响,但不如颜字厚重,比颜字刚劲挺拔给人以亲劲的美感,体现出所谓“柳骨”的精神,柳书下笔有力劲健,横、竖、钩、撇、捺,都有自己一套入笔、转笔和收笔的程式。

扩展资料:

欧、颜、柳体的结构:

颜体的横细竖粗非常明显,某些偏旁的特点也很分明。欧体的三点水排列,有点像是撇、短竖、提的写法;颜体就是点、点、提;柳体也是点、点、提,不过他的点是典型柳体的“梯形”点,而且提很有特点,下面有个大疙瘩。

再比如宝盖头。除了笔画上的不同,比如横钩的写法,欧体很平滑,颜柳有个大疙瘩,宝盖的结构上也有不同。

欧体和柳体中间的点,几乎是竖画的写法,就是个短竖,而颜体中间则是一个典型的颜体点;左侧点,欧体和柳体都更竖直,颜体更斜,欧、柳的区别在于,欧体露锋入笔,顶上是尖的,柳体更像个短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颜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柳体

为什么学柳体书法的人越来越少

学柳体的真的很少,因为的确很难入手、很难跳出,练到极致,只是写柳体书法,而很难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

学柳体的真的很少,因为的确很难入手、很难跳出,练到极致,只是写柳体书法,而很难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

的确,楷书四大家中,赵孟頫的楷书不适合新手,所谓“赵书无真楷”啊!而颜体,欧体相对易入门,易出成绩。柳体真的罕见有修习者。

颜体和柳体怎么区别?

世人早有颜柳不分家一说,刘体承袭了颜体,但是有很大不同
颜体厚实,有篆籀气,代表作品比如颜家庙碑,笔画多凝重厚实,有筋肉之力,刘体笔画多骨力
如果不能很好区别笔画力道,结构方面,颜体要外拓,简单说呢,比如“国”字,仔细观察,“口”的外围轮廓是向外扩张的,这个叫做外拓,颜体基本都是这个特点,横折竖一类的笔画,竖都是向外扩张的,给人以饱满的感觉
柳体正好相反,遇到同样情况,竖多往字内侧收,成为内厌,颜体,柳体就在结构上有明显区别

初学书法先练颜体还是柳体?

自己在家里练,最好说的具体一点。...

自己在家里练,最好说的具体一点。

无定论,拿出颜真卿的《多宝塔》、柳公权的《玄秘塔》读一下,喜欢哪种感觉,选择哪种体临摹。

初学书法,甚至是学习书法多年,也不主张同时临多种字体(我是这种观点),一门深入,持久坚持。别人告诉你学习哪种字体,你定会问个为什么,如果从书家本身来说,能够被世人推崇至今的颜体、柳体字必然不分高下,没法取舍,所以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选择,看着感觉和自己合拍,练习起来自然容易入贴。所以我个人认为,选择字体,是自己的事情,是自己的眼缘和感觉。
学习书法无非从两方面研习,一者为笔法,二者为结字。前者主要从学习的字帖中每一个笔画当中进行揣摩,横竖撇捺,起笔运笔收笔都要学到精髓。后者从字的结构来理解,多读帖,认真理解下笔位置,笔画之间互相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不管学习哪种字体,你会发现,字体只是一种载体,真正的精髓在于通过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将古人的用笔的深意转化为自身用笔的习惯和思维方式。
用我个人的经历为你讲解一下,9岁初学书法,老师的引导学习欧体,直到15岁通过练习欧体,努力学习笔法,后来写字的时候,脱离了字帖发现笔法可以保持,但是结字很难看,笔画拼凑出来的字很不好看,后来渐渐看的字帖多了,偶然见到了宋徽宗的字“瘦金体”写的夏日贴。一眼便有一种莫名的喜欢,从那时开始便只临宋徽宗的帖子。不论笔法还是结字都进步很快,我个人的感觉就是徽宗用笔行笔的方式我个人接收的比较快,喜欢那种铁划银钩的感觉,这个无疑和个人性格也有关系。
每个老师其实一定有一个他们一直在练的体,如果求人教字,他们只能告诉你学习的方法,如果你选择的字体和他练习的不一致,我认为他们能教会你的只能是如何临帖读贴的心得,实质性的练习还得自己好好练习,除非你选的体和他练得一样,那么贴中的具体临摹要点他能够传你,毕竟他专攻这个。
都是自己手敲得,希望能帮助到你,记得我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去装裱作品,遇到几个年岁较大的书家,他们看见我写的瘦金体,不禁皱眉道:“怎么练个这么偏门的字体,然后又说了宋徽宗治国无方,他的字如何不及其他书家的字等等之类的话”。这时候,年数最大的老人,我们曾有过一面之缘,对这些人说“我教了这么多年的字,学生遍布天下,从来没有在学生的面前肯定或者否定哪一个学生的字,因为我们练字贵在修心养性,作为艺术品,字能让人赏心悦目,每个人有自己审美的方式和追求美的权利,作为长辈不能左右他们,只能告诉他们方法,如何接近这种美,并受用终身”。我至今也很感恩这位老人,你如果把练字功利化,把他想的过于拘谨复杂,那么其实丧失了我们练字的初衷,书写的过程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一种与古人沟通,用笔墨纸砚去抒发自己心境的一种享受,希望你能够坚持下来,多看多学,在艺术的领域里没有绝对权威,我们可以求同存异,在规矩之中画出方圆,在规矩之外找到自己的天地~

柳体

柳体是指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 778-865 )的书法作品字的总称。 柳体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上一篇:僵尸类电影,关于丧尸类的电影,越多越好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