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南京历史文化,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

来源:连笔字网 2023-11-28 02:23:22 作者:连笔君

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
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过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且在中原被异族所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通常汉民族都会选择南京休养生息,立志北伐,恢复华夏。大明、民国二次北伐成功;东晋、萧梁、刘宋三番北伐功败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以显匡复中原之图,惜宋高宗无意北伐而定行在于杭州,但迫于舆论仍定金陵为行都。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也以驱除异族统治为动员基础和合法性之一。所以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故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南京历史文化介绍

南京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近年来曾在南京东郊的汤山,发现古人类遗址和猿人头骨,表示南京早在数十万年前就是人类聚居之地。而根据史书记载,南京的建城始於春秋时代。而在二千多前的三国,孙权更是据此以建国立都,史称孙吴。自此之后,南京便成为中国历史史上举足轻重的都城,更是一座拥有珍贵历史文化的名城。

在孙吴之后,陆续有东晋、南朝(宋、齐、梁、陈)、隋、南唐、明朝前期在此建都,史称六朝,再加上后来的太平天国和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於是又有「十朝都会」之称。因此今日虽然南京不再是政治重镇,却仍处处可见那尚未消褪的六朝繁华及王者风范。历史岁月并不曾带给南京沧桑的色彩,反而四处可见昔日繁华的馀韵。

来到南京,感受明朝文人的悠闲气氛,想像当年秦淮河畔的旖旎风情,欣赏婉约可人的南京佳丽,相信你应该能彻底地明了「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南京的历史名称极多(依照时间顺序):

例如:金陵邑、建康、建业、江宁、集庆、上元、南京。 因为地理环境的伏势,历代南京皆为军事或商业重镇,甚至是为首都。所以宫殿遗址极多。

(1)冶城:吴王夫差所建。
(2)越城:越王勾践灭吴,建越城,算是最早的古城。
(3)金陵邑:楚灭越,建「金陵邑」。
(4)漍东吴建业城:就是前的「金陵邑」。
(5)东晋;南朝改名「建康」。
(6)隋代南唐又改「江宁城」。
(7)明代改名「南京」-相对於「北京」,朱元璋改建重修南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座设防城市。

黄帝 - 属江南。

唐虞夏商 - 属扬州。

周 - 为吴国,吴王夫差筑治城。

春秋战国 - 初为吴国,后为越所灭,范蠡筑城於长干(今名越城),楚灭越,置金陵邑,属江都郡。

秦 - 改为秣陵县,又置丹阳江乘二县,均属鄣郡。

西楚 - 项羽称霸,地属西楚。

西汉 - 先后属楚国、荆国、吴国,景帝时属江都。武帝元朔初析江都为丹阳、湖熟、秣陵三侯国。
元狩元年后属丹阳郡。为扬州刺史治理,隶县有秣陵、江乘、丹阳、湖熟。

东汉 - 因袭西汉,存湖熟侯国置丹阳,分扬州置吴郡,置建业。建安十六年,孙权徙治秣陵,翌年城石头,改为建业。二十六年徙丹阳郡,治建业。

三国吴 - 自武昌徙都建业,南京之建都自此始。
西晋 - 武帝太康元年平吴,封孙楷为丹阳侯,复改建业为秣陵县。

东晋 - 元帝渡江建都於此,改建业为建康,改丹阳太守为尹,以江宁为琅琊国,东平兰陵等郡,属南徐州。成帝时置淮南郡,属扬州。

南北朝 - 宋建都於此,建康、秣陵、丹阳、江宁、湖熟并隶丹阳尹。齐因宋旧。梁武帝於秣陵置同夏县,改南琅琊为琅琊郡,置丹阳尹及南丹阳郡。陈文帝天嘉五年,罢南丹阳郡。宣帝太建十年立建兴郡,属扬州。

隋 - 废丹阳郡,於石头置蒋州,依汉置太守。江宁县属蒋州。大业初改蒋州,后名丹阳郡。扬州初治蒋州,后以江都为扬州。

唐 - 高祖武德二年,置扬洲东南道行台尚书省,三年H江宁、搮水二县置扬州,析置丹阳、安业二县。更江宁曰归化。六年并安业入归化,又更归化曰金陵。七年平辅公佑,更名蒋州,置金陵县,废东南道行台为扬州大都督府。九年废都督,徙置江都,更金陵名曰名下,丹阳隶宣州。

五代 - 吴天佑十二年杨吴大城升州,建大都督府。武义二年改都督府为金陵府。太和五年杨溥建都於金陵。天祚元年以金陵为齐国,封李升为齐王,又二年禅位给升,都金陵者四年。南唐升元元年改金陵府为江宁府,遂以府治为宫,以城为都。

宋 - 宋太祖开宝八年平南唐,以江宁府为升州。真宗天禧二年以升州为江宁府。高宗建炎元年改江宁为帅府,三年复为建康府。高宗南渡改建康府。

景定建康志》:「楚威王时,以其地有王气,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又曰:地接金坛,其山产金,故名。於是因山立号,置金陵邑」
《宋地志》:「高宗建炎元年改江宁为帅府,三年复为,建康府。」
《景定建康志》:「高宗南渡,诏改建康府,绍兴七年驻跸,置留守。」

建康 - 是孙吴及东晋建都之处,龙蟠虎踞,北枕长江,东有钟山,南有秦淮,西有凤凰台,行势险要。建康是南宋重要的战略据点,又是南宋行都,管辖一路军民财刑赋重任大员都云集在此。宋代方志中可以看出南京具备了军事以及经济的角色,在地位的重要性上不言自表。

元 -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下江南及建康府治开省,大德元年,益都新军万户府自宁国移镇建康路。天历二年,改建康路为集庆路。

明 - 洪武元年建都南京,改集庆路为应天府,直隶中书省。永乐十九年迁都北京,金陵遂为留都。

清 - 顺治二年平江南,改南京为江南省,应天府为江宁府,设经略招抚内院大学士。四年改经略招抚为总督,辖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总督治所及江宁府治皆在此。十八年为左布政使,领安庆等府州,分置右布政使,驻苏州,领江宁等府州。康熙三年改总督,专辖江南省,六年定为江苏、安徽二布政使司。二十一年复改总督,辖江南、江西二省。乾隆二十五年,复设江苏布政使司於江宁府。

求一篇关于南京历史文化的文章,大概2000字左右,万分感谢啊~~~

南京历史文化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色:
1、历史文化悠久。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一脉相传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浓厚的文化底蕴。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命谋士范蠡在秦淮河畔的古长干里构筑越城,迄今已有2700多的建城史。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在清凉山筑金陵邑。此后,秦朝称之为秣陵,东吴称之为建业,东晋称之为建康,唐朝称之为白下、上元,元朝称之为集庆,明朝称之为南京,清朝称之为江宁府治,太平天国称之为天京,1927年设南京特别市,1930年改称南京市。期间,六朝时期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还有南唐、明初、清末的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先后定都南京,共有54位帝王、元首在位,建都历时447年。南京还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结,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更清晰地展现中国近代历史沧桑。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城”,南京文化光辉灿烂,从汤山古猿人类到六朝文化、明清文化、民国文化乃至当代文化,古都与文化的交融,彰显出南京文化的最大特色,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特色文化。1982年,南京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2、文化遗存丰富。南京共有市以上文保单位275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14处43个点,省级文保单位110处117个点,市级文保单位129处。2003年明孝陵“申遗”成功,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南京拥有70多座各级各类博物馆、档案馆、陈列馆和纪念馆,收藏着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史料标本。南京历史文化资源数量之多、门类之全、跨越时间之长及保护手段之有力,位居同类城市之前列。近年来,南京有几十项重大考古成果,其中三处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一处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提名荣誉奖。六朝文化、明文化、民国文化和近代革命文化等南京特色文化具有人无我有、异彩纷呈的鲜明个性,成为南京历史文化的品牌。
3、文化传统优良。南京经过数千年的风雨,通过各种文化的不断碰撞、融合,不仅留下了丰富的有形文化遗产,而且孕育了无形的独特的文化气质和优良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气质与传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养成了尊师重教的传统。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和十朝都会,在教育的设置和经费的投入上优于其他地方。因此,南京在历史上曾拥有中国曾经出现过的各类学校,上至太学、府学,下到县学、义学。晚清之后废科举而兴学堂,南京则涌现出各种现代的大学、专业学校和中小学堂。自从南京开办学府之后,尊师重教一直蔚然成风。二是造就了海纳百川的胸怀。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南京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文化交汇的地方。另外,由于战争、政治等因素造成的大规模的人口变动,不同地域文化的人口在南京混合,促成了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造就了南京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风度。三是形成了凝重而不古板的气质。南京历代王朝,由于政权频繁更迭,使得南京在文化上产生不了西安汉唐时期及北京明清时期所出现的盛世文化,但也正是这种偏安王朝的文化特色,形成了南京与其他古都的不同之处,宫廷文化和市井文化在这里相互补充,形成了凝重而又不古板的文化形态。
4、名人名作辈出。南京自六朝以来文化名人辈出,文化成果丰硕,文化中心地位延及至今,为世人公认。早在东晋时期,当时的建康就延续了被打破的西晋文明。建康的石刻艺术代表了中国石刻的最高水平。南朝的政治宽松、经济富裕和文化的活跃,使北朝的有识之士纷纷移居建康,南北两朝形形色色的文人才子,在建康施展才华,使文化精品迭出。唐宋和明清期间,先后称为金陵、升州、江宁的南京成为小说、戏剧、书画和诗词的创作热土。李白、刘禹锡、杜牧、韦庄等诗家名士留下了与金陵有关的许多不朽诗篇。结束帝制进入共和,南京积累了可观的民国文化,中山陵就是其建筑文化的杰作。在文化领域,有南朝古经史文学家、《文心雕龙》作者刘勰;有以南京为第二故乡的清代《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有总领文坛五十年的清代《随园诗话》作者袁枚;有《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有以南京作为战斗一生之起点的现代文豪鲁迅;还有言情小说家张恨水。在戏剧领域,有踏遍金陵为一剧的清初大剧作家《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有当过梅兰芳昆曲导师的近代词曲大师吴梅;还有国歌歌词作者、剧作家田汉。在书画领域,有著名的六朝画家顾恺之;有清代版画巨著《十竹斋书画谱》的作者胡正言;有“金陵八大家”之首的龚贤;有清代小说家兼园艺家李渔;有美术教育家徐悲鸿;有著名山水画家傅抱石;有诗词书法绘画皆精并以草圣闻名的著名书法家林散之;还有诗人书家并一身的著名学者高二适。在教育、科技、医药等各学科人才济济,贡献卓著。

历史文化名城之南京有哪些历史遗迹

有:南唐二陵 、明孝陵、六合文庙、夫子庙、鸡鸣寺等。

1、南唐二陵

南唐二陵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祖堂山南麓,包括李昪及其皇后的钦陵和李璟及其皇后钟氏的顺陵,是五代十国时期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于1950至1951年由南京博物院组织发掘,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唐二陵相距约100米,均依山为陵,冈阜环抱,形势甚佳。由南唐江文尉和韩熙载设计。东为钦陵,西为顺陵,二陵均为砖结构多室墓,早年多次遭到盗掘,但陵墓建筑完整。

前者刻字填金,标明了陵名及下葬年代,后者有数以百计的男女宫中侍从俑、舞俑以及各种动物俑,为南方唐宋墓中所罕见。

南唐二陵发掘有600多件文物出土,其中玉哀册、陶俑等尤为珍贵。玉哀册记录了封建帝后的祭文,也是判定墓主身份的主要依据。为研究五代十国时期的帝王丧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明孝陵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先后调用军工10万,历时达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将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优秀典范。

3、六合文庙

六合文庙位于南京市六合区,又名学宫,始建于唐咸通年间,规模居中国第五。文庙主体建筑为大成殿。

另外还有奎星亭、照壁、泮池、灵棂门、戟门、东西庑、崇圣堂、明伦堂等古建筑,总面积为8000平方米,是江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以文庙为首的万寿宫、清真寺等古建筑群,古韵深厚,是六合重要的文化积淀。

4、夫子庙

南京夫子庙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北岸贡院街、江南贡院以西,即南京孔庙、南京文庙、文宣王庙,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也是中国四大文庙。

为中国古代文化枢纽之地、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现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重要组成部分。

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占地极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阁、棂星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

夫子庙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与上海城隍庙、苏州玄妙观和北京天桥为中国四大闹市。

夫子庙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337年),宋景祐元年(1034年)改建为孔庙,在六朝至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多聚于附近。

故有“六朝金粉”之说。范蠡、周瑜、王导、谢安、李白、杜牧、吴敬梓等数百位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有这里创造了不朽的业绩,写下了千古传诵的篇章。

5、鸡鸣寺

鸡鸣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又称古鸡鸣寺,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誉,是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

鸡鸣寺历史可追溯至东吴的栖玄寺,寺址所在为三国时属吴国后苑之地,300年(西晋永康元年)在此倚山造室,始创道场。东晋以后,此处被辟为廷尉署,至527年(南朝梁普通八年)梁武帝在鸡鸣埭兴建同泰寺,使这里从此真正成为佛教胜地。

1387年(明朝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拆去旧屋,扩大规模,重建寺院。朱元璋题额为“鸡鸣寺”。后经明宣德、成化、弘治年间扩建,院落规模宏大,占地达百余亩。后来古寺毁于咸丰战火,虽同治年间重修,规模已大大缩小,但香火却一直旺盛不衰。

1958年改为尼众道场。1983年起,在原住持宗诚法师的带领下,依明清时规模形制,鸡鸣寺逐步恢复并对外开放,成为南京一重要寺院。1992年,《新白娘子传奇》剧组因当时西湖的雷峰塔已倒而新的尚未修建好,来到南京古鸡鸣寺借用药师佛塔来拍雷峰塔相关剧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唐二陵

南京在历史上经历了多少个朝代?

1、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拥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
2、南京:六朝古都(孙吴、东晋、刘宋、萧齐、萧梁、陈)
3、作为都城的是

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

共十朝

南京,历史人文化丰厚,人文气息浓厚,需要美而不失豪爽,儒雅而满腹风度。南京传统文化也是南京重要的组

明孝陵,坐落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1]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先后调用军工10万,历时达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将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优秀典范。
明孝陵作为中国明皇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明清两代五百余年20多座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皇家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

中国历史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城市有哪些

西安,黄河流域,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
洛阳,黄河流域,九朝古都,是华夏民族的精神故乡,是“最早的中国”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北京,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又由于成为新中国的首都,国家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有很大的偏重,国家在北京的文化保护力度上可以说是重中之重,这一切使北京像极了一个学问高深而又气度不凡的威仪长者。
开封,黄河流域,中华文明最重要发祥地之一。七朝都会、文化名城、大宋故都,尤其北宋时,当时称东京,是首个世界大都市,人口在当时已经达到150万,而同时期的欧洲最大城市伦敦才5万人,虽然宋朝在军事上老是失败,但是宋朝的经济发达水平是封建社会的最顶峰,也是众多学者的共识。
南京,长江流域,六朝金粉之地,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华夏文化,拥有令人侧目的厚重博雅的人文。
商丘,黄河流域,为华夏文明最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国的又一个六朝古都,历史悠久,有着4600余年的建城史,文化灿烂,人文荟萃,古迹众多,古代分别称亳、宋国、梁国、梁园、睢阳、宋城、宋州、应天府、南京、归德府等,内涵博大精深,是商文化,火文化,庄周文化,汉梁文化,木兰文化,葛天文化等文化的发源地,被誉为“三商之源,华商之都。”
杭州,著名古都,历史悠久,与南京一样,东南形胜。自古为江南地区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南京的历史背景

南京,简称宁,是江苏省会,地处中国东部地区,长江下游,濒江近海。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2013年建成区面积752.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18.78万,其中城镇人口659.1万人。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拥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 、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
南京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截至2013年,南京有高等院校75所,其中211高校8所,仅次于北京上海;国家重点实验室25所、国家重点学科169个、两院院士83人,均居中国第三。
2016年世界速度轮滑锦标赛将于2016年9月在“世界轮滑之都”——南京举行,由国际轮滑联合会创新的首届全项目世界轮滑锦标赛将于2017年9月上旬在南京举行。首座世界轮滑博物馆也将落户南京,地点确定在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内

南京有哪些城市文化元素

文化元素应该是融合在当地人生活当中的一些东西吧。
我感觉人们给予这种城市的标签应该也可以看做是文化元素。
南京而言,个人感觉有:
城市精神: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
法国梧桐(国民政府时期种的)
市树:雪松
市花:梅花,
城市象征:辟邪 (很多地方都有)
语言:南京官话,吴语
物产:雨花石,云锦,盐水鸭,鸭血粉丝汤。(广为人知的)
文化:白局,众多大学
建筑:阅江楼,玄武门,中华门,紫金大厦,南京长江大桥等
景点:玄武湖,中山陵,夫子庙,雨花台,阅江楼,燕子矶,总统府,石头城,鸡鸣寺,栖霞寺,明孝陵,音乐台,灵谷寺,宝船厂遗址,白马寺石刻,明故宫……
山:紫金山,栖霞山,牛首山,将军山。
如果使设计的话考虑辟邪,玄武门等古代的形象来代表南京应该会好一点,这里有好多内容要自己去了解南京的历史,抓住主要的,认同度高的。。。

上一篇:免费的文字识别,求一款好用的ocr文字识别软件,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