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李叔同书法

来源:连笔字网 2023-11-28 01:51:42 作者:连笔君

连笔字网今天精心准备的是《李叔同书法》,下面是详解!

弘一法师书法

一、弘一大师的书法,文文雅雅、一派雍容,那样的内容(多是经文)就该配那样的字。那不是华贵的庙堂气,不是寒俭的山林气,不是锋芒毕露的才子气,更没有伦父愚氓的痞子气。他写字多是行楷书,不讲究大小参差、错落有致,也不讲究字与字之间的牵绕连带。字的大小基本一致,而且笔划的粗细变化亦不大。这样的写法易成“算子”。

二、弘一大师的书法欣赏:

扩展资料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叔同

李叔同书法真好吗

李叔同早年晚年书风大变,历来争议很大,国内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是好,理由是他出家后,大彻大悟,书法已至一个无为,不争的所谓新境界,不以世间美丑为目标,世人达不到他的境界就很难观其妙处。于是有些人就认为不对,既作书,又不以世间标准为标准,那么请问有几人看懂?附庸风雅的人为显示自已的品味而强说好,那么是那里好?又讲不出来。既是玄之又玄,即一切都是不可说?
我的看法是各占一半。弘一大师出家前,书风是严谨的,他的作品于出家初期还有法贴的味道,一个教授画、乐的老师,怎么会不知道美呢?后来,他出家后,否定了出家前的一切一切,包括很多书法的法则,其生命的最后阶段写出来的字像小孩,人说这是天真稚朴,真性情怀,是得书法之大乘。我觉得又不必褒之太过,中国数千年,书法大家有如大浪淘沙,多少高人穷一生之力去追求真美?这其中的大道高深至极,一生的时间是不够用的。弘一法师走到大半路,转向另一个方向去,否定其中的一切,可能是开创一路新风的先锋,但既已抛却世俗的审美标准,那么随其后者,则无法可依,极有可能是后无来者了。

求弘一法师(李叔同)书法里的“观”字,要求高质量...

非常感谢,希望是高质量的51894382Q...

非常感谢,希望是高质量的 51894382 Q

这几张你看看

怎样欣赏李叔同书法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圆寂于泉州。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他在音乐、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 1880年10月23日生于天津,1942年10月13日卒于福建省泉州市。原籍浙江平湖,从祖辈起移居天津。父李筱楼(字小楼),道光甲辰(1884)进士,官吏部尚书,曾经业盐商,后从事银行业。母亲姓王,为李筱楼侧室,能诗文。李叔同 5岁丧父,在母亲的扶养下成长。1901年入南洋公学,受业于蔡元培。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美术学校攻油画,同时学习音乐,并与留日的曾孝谷、欧阳予倩、谢杭白等创办《春柳剧社》,演出话剧《茶花女》、《墨奴吁天录》、《新蝶梦》等,是中国话剧运动创始人之一。 1910年李叔同回国,任天津北洋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图案科主任教员。翌年任上海城东女学音乐教员。1912年任《太平洋报》文艺编辑,兼管副刊及广告,并同柳亚子发起组织文美会,主编《文美杂志》。同年10月《太平洋报》停刊,应聘任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任南京高等师范美术主任教习。在教学中他提倡写生,开始使用人体模特,并在学生中组织洋画研究会、乐石社、宁社,倡导美育。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云游温州、新城贝山、普陀、厦门、泉州、漳州等地讲律,并从事佛学南山律的撰著。抗日战争爆发后,多次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口号,说“吾人所吃的是中华之粟,所饮的是温陵之水,身为佛子,于此之时不能共纾困难于万一”等语,表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李叔同多才多艺,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无所不能。绘画上擅长木炭素描、油画、水彩画、中国画、广告、木刻等。他是中国油画、广告画和木刻的先驱之一。他的绘画创作主要在出家以前;其后多作书法。由于战乱,作品大多散失。从留存的《自画像》、《素描头像》、《裸女》以及《水彩》、《佛画》等可窥见一斑。《自画像》估计是出国前所绘,画风细腻缜密,表情描写细致入微,类似清末融合中西的宫廷肖像画,有较高的写实能力。《素描头像》是木炭画,手法简练而泼辣。《裸女》受其师黑田清辉影响,造型准确,色彩鲜明丰富,有些接近于印象主义,近看似不经意,远看晶莹明澈。 书法是李叔同毕生的爱好,青年时致力于临碑。他的书法作品有《游艺》、《勇猛精进》等。出家前的书体秀丽、挺健而潇洒;出家后则渐变为超逸、淡冶,晚年之作,愈加谨严、明净、平易、安详。李叔同的篆刻艺术,上追秦汉,近学皖派、浙派、西泠八家和吴熙载等,气息古厚,冲淡质朴,自辟蹊径。有《李庐印谱》、《晚清空印聚》存世。 李叔同创作的《送别》也广为传唱。

有哪些大书家评价过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书法

极少见之,大都因修行比之不足而已,怎敢妄评真大师呢?
但非书法家者,测字感想另说之。。。

看不懂,弘一法师的书法究竟好在哪

真大师少见,也因为我们不是大师,所以读懂弘一法师书法较难。
所以好在哪,这里不敢妄自评价一二,但是可以透过弘一法师的书法看人生修行,与世无争,求和谐就可去掉一些烦恼,大师为啥书写的某些笔画勾都简略掉了?大概是悟得人生的真谛了。

弘一法师的书法属于什么体

据说弘一大师 早年在魏碑上下过大功夫,后来又临习“二爨碑” 。
尽管大师入佛门以后 书法风格突变,但直到晚年 ,他的书法始终保留着 魏碑、二爨的影子。

木雕弘一法师书法对联(佛住自大乘如其

木雕弘一法师书法对联一对 《佛住自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

李叔同书法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上一篇:短期交往看脸蛋,长期交往看脾气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