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田大学图书馆的众多中文古籍都从何而来?
这个当年日本侵华的时候中国的那些好东西他们那里没有少搜刮,还有那些对中国文化爱好的收集的,中国因为经历了战争,和文革,很多书都零零落落的散播民间,几乎消失殆尽,以至于中国还要从外国去买那些书的数码版,国内很多图书馆都有,比如中国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一些底蕴深厚的都有,你喜欢古籍现在一可以去买不过比较贵,二可以弄数码版的,排版打出来,我已经做了很多本了,效果不错,还便宜,早稻田书价值还可以,而且是公开的,
大学图书馆会有古籍吗
有跟文物有关的专业,博物馆学和考古学,很少有哪个学校的此专业牵涉教文物修复,因为大学不具备实践条件。 你可以进大型的博物馆或者是图书馆工作,一定要是很大型的那种,里面会有古籍,你可能会有机会跟一些老师傅学到点。
图书馆的旧书都是哪里来的?
书一般都是买的吧,而且是大批量地买,至于旧书嘛,那就是以前留下的,至今还在被人借的。
PS:本人就是在图书馆的
清华大学和早稻田大学的交流
日本早稻田大学
一、 学校简介
早稻田大学硬件设施完善,以中央图书馆为核心,共拥有30座图书馆。早稻田大学和世界约260所著名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每年接收来自这些大学的150-200名交换留学生。
学校本部位于东京市中心西北部新宿附近的西早稻田校园,另外还有户山校园、大久保校园和30公里以外的所泽校园。各个校园风景秀丽、大楼林立、教学设备齐全,且体育活动设施完善。
二、 学科设置
该校设有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院。大学本科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学、第一文学(包括哲学、史学、文学等18个专业)、第二文学(包括社会学、外语、戏剧、艺术等8个专业)、教育、商学、理工、社会科学等8个学部。研究生院下辖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商学、理工学6个研究科。该校还设有戏剧博物馆、产业经营研究所。比较法学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大学史编撰所、环境保护研究中心、电子计算机研究室等附属机构。
三、 项目概况
09-10学年有三类项目面向本科交换生开放:
1. 本科课程(undergraduate studies program):共计12所本科学院提供该课程,全日文授课,申请者原则上需要通过日语1级。课程时间从09年9月开始至10年7月结束。
2. 专门日本语课程(Intensive Japanese language program):由该校日语中心授课,课程时间从09年9月至10年7月。
3. 通识教育课程(international liberal studies):由该校国际教育中心提供,重点介绍亚洲各国文化、历史、社会形态、政治、经济、人文特色、地理地貌等,同时穿插日本语课程,全英文授课。课程时间从09年9月开始至10年7月结束。
因项目申请环节复杂,需要材料因项目不同均不一样,且格式要求严格。请同学仔细阅读在线说明后按要求填写表格。细则请参看下页 “早稻田大学09年秋季学期交换申请指南”。
早稻田大学09年秋季学期项目申请指南
基本信息
院校名称 Waseda University
中文名称 早稻田大学
所在地区 日本,东京市
可接收人数 1人.1学期-学年
学期时间 2009年10月1日-2010年7月31日
申请截止时间 2009年3月15日
课程设置情况及语言要求
交流限制 3个项目对交换生开放,分别为:
1. 本科课程项目
2. 日语语言项目
3. 一年期通识课程项目
额外收费课程 无
备注 1. 本科生不能选择研究生课程。
2. 欲获取英语授课课程,请参见链接:http://www.waseda.jp/cie/select/step04/asia/china.html→找到Tsinghua University→点击三个项目首字母:U、I、S→进入介绍主页面→下载申请材料及相关说明
注意事项
1. 申请材料需统一寄送,切勿自行寄送。
2. 请获得推荐权的同学最迟于2009年3月15日将上述材料提交至古月堂西院106室。
参考资料:http://gjcbg.cic.tsinghua.edu.cn/gjcupload/uploadfile/6905/7/1235120818057/1235120887452.doc
早稻田大学的别科
所谓大学别科,其实就是我们中国国内大学里的人经常说到的类似于大学预科班的性质的教育预备产物。
在日本,这样的预科教育机构被称作"大学别科"。别科是隶属于某个大学而设立的。这些大学又基本上是私立大学。所以私立大学外国人留学生别科其实也就是别科的另外一种称呼而已,它们都是以日本国以外的不懂日语或半懂日语的外国留学生作为招募对象的日语言培训机构。
大学别科是私立大学下属的较多。国立大学也有类似别科的机构,也是只让外国人学日语的培训班似的中心或培训室。但是国立大学主要是针对国外关系大学公派学生的,因此,大学别科通常只代表私立大学下属的那些语言培训预科班。
日本大学别科优点
由于别科是隶属于某个大学的,因此别科的学生还享有所隶属大学里的一切优惠和待遇。包括大学内的一切设施与特殊权益等等。大学别科学制为1年,全日制授课。毕业后的学生如果希望进入所隶属的大学里读书,可以享受所隶属大学的分数照顾或免试直接入学的待遇。当然,别科毕业的学生也可以考其他的大学或大学院。
日本大学别科缺点
别科主要是培养希望今后直接进入所隶属大学里读书的学生为目标的。别科对希望考其他大学的那些学生们不会多做太多的择校信息和指导。
附(仅作参考):
早稻田大学
日语教育课程
招生简章
2014年9月入学
1、 学习时间
1年课程在学时间: 2014年9月21日—2015年9月20日
半年课程在学时间: 2014年9月21日—2015年3月31日
*期间寒暑假及短期假期根据校历安排为准
2、 早稻田学费(全部提交学校)
① 报考费用 25,000日元
② 入学金、注册费 50,000日元
③ 每学期学费 410,800日元
3、 入学手续
1) 自报名至顺利获得签证、宿舍申请等所有手续由我中心指导完成。
2) 入学后学生学籍属早稻田大学日本语教育研究中心,学生证办理、课程选择等由我中心指导完成。
留学生活相关
1、 宿舍
合格发表后,学校会将宿舍申请指南发送给合格者。原则上参加此项目的学生可入住宿舍,但由于宿舍房间数量有限,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入住。
*如未能申请到学校宿舍,则需学生自行解决住宿。
按照日本的惯例,签订租赁合同时需要3-4个月的房租作为礼金、押金,因此需准备5-6个月房租。另外,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保证人和其他经济担保。
2、 生活费用
除向大学缴纳的学杂费之外,在日本东京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费参考:
宿舍: 约650,000日元/年 (入住指定宿舍)
生活费: 约700,000日元/年
*生活费用也需列入留学资金计划
3、 学生待遇
1) 校园待遇
项目参加学生可使用包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校园网络、食堂以及其他相关教学设施。
2) 交通
项目参加学生可持早稻田大学学生证购买学生票。
3) 关于勤工俭学
项目参加学生持【留学】签证,各项手续完备,可申请【资格外活动许可】,进行不高于28小时/周的勤工俭学,获得合法收入。但勤工俭学只应作为社会实践和课堂学习的补充,所获收入不建议列入留学资金计划。
三、 课程内容与设置
1、 日语课程
1) 【日语基础课程】分为1-8级
1级为基础课程,对象为日语初学者
8级为高级课程,对象为日语能力考试N1级以上者
入学后根据摸底考试成绩分班授课
2) 【日语应用课程】
分为阅读、写作、口语、翻译等技能训练
2、 相关课程学习
除日语课程学习外,项目参加学生还需选择其他课程。早稻田大学所有基础教育课程超过1000种,皆向项目参加学生开放。
3、 课外活动
为了迎合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建议学生在寒暑假参加海外交流项目。可选择参加美国、欧洲、香港、新加坡等交流项目。
谁限制了一个学者使用善本的权利
2005年的文章,原文在这里
2005年3月9日,在学术批评网上出现了一篇题为《究竟是“图书馆”还是“藏书馆”?——发生在苏州图书馆古籍部的故事》的网文。这篇近万字的文章讲述了作者向苏州图书馆借阅一善本古籍遭遇的种种挫折,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漆永祥发出一连串强烈质疑:
“古籍与文物收藏单位常常设置种种障碍,使读者无法看到想看的东西,这样做合不合理?合不合法,是不是一种侵权行为?作为读者,我们到底有何权利?又如何维护我们的
网络广告服务专家 专家破解增高之迷!
肝病治疗重大突破 神奇的中医祛疤除痘
权利?到底如何做,才是对古籍真正的保护?
这篇网文马上被转贴到著名论坛“天涯社区”的“闲闲书话”上,数日功夫,关于此事的帖子就有几千的点击率、三四百个跟帖,大家对这件北大学者借阅古籍遭拒的“小事”表示出了莫大的关注。网友借着此事辩护的有之、质疑的有之、谩骂的有之、泼污水的有之,长久以来,大家对图书馆的一些不满和微妙态度,仿佛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发泄口。
谁是?谁非?记者通过对当事人苏州图书馆古籍部、北京大学中文系古籍研究所副教授漆永祥老师进行了采访,并寻找相关人士对此事进行解读。
事件的对与错并非关键,重要的是,在喧嚣和争辩过后,我们是否能从此事中得到启示,是否对图书馆这样的公共服务机构的制度完善,有所裨益?
漆永祥: “我针对的,是整个图书馆界存在的问题”
漆永祥对此事的说法,主要体现在他的这篇网文上。大意如下:
漆永祥从事清《汉学师承记校笺》课题的研究,已有八年,去年9月间,他了解到清广东新会人曾文玉纂有《国朝汉学师承续记》8卷《国朝经师经义续总目》1卷,全书4册,孤本完整地保存在苏州图书馆。在去苏图之前,漆永祥打了电话给苏图古籍部,简单说明他目前正在进行《汉学师承记》及其续纂诸书的研究,表示非常想复制或者抄录全书,并且拍摄几张书影。接电话的是善本部负责人孙中旺,他表示馆方对善本书尤其是像曾书这样的孤本,有严格的规定,就是不允许拍照、不允许复制、不允许抄录,要合作需要馆长批准。因馆长不在,漆永祥于是在国庆节后再打了一个电话。孙中旺表示馆长已经知道了,但仍是不许抄录全书。漆永祥挂了电话。
此后不久,漆永祥遇到南方某大学德高望重的一位老教授,老教授答应帮忙联系疏通此事;稍后,苏州某大学的一位校领导也主动说能帮上忙。大概过了个把月的时间,两边都传来消息说:书可以看,也可以拍一二张书影,但全部复制或者抄录,仍然坚决不允许。此事拖过了春节,漆永祥又写了一封信给苏州图书馆,表明自己确是深入研究这一课题的学者,希望得到该馆所藏曾文玉此书,最后表示愿意只部分复制,其余抄录或者全部抄录,并愿意按章付费。信中还说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大图书馆均曾答应让其抄录孤本。两周后他接到孙中旺回信,信中也很客气地表明:“本馆规定,全部复制或全抄《汉学师承续记》是不可能的,这一切都为更好保护善本书,非有任何经济目的。”
漆永祥觉得很受伤。于是,他写了长达万言的网文,质疑:“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苏图方面会如此傲慢又霸道地拒绝一位渴望从他们馆中抄录一部稿本以用来研究的学人?”他公布了自己的电子信箱,表示愿意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
通过电子邮件,记者联系上了漆永祥。漆永祥很忙,不过还是很快就回了信,他对网友们只注意分析他的文风,而不是讨论图书馆的制度问题表示很失望,因为他针对的,是整个图书馆界存在的问题。
可惜,在通过三四次邮件后,漆永祥仍执意不愿把电话告诉记者,不愿接受采访,记者同时通过其他途径曲折地找到漆老师的办公电话和家庭电话,但打了四天却始终未能打通。在记者的多次来信并附上采访提纲之后,漆永祥礼貌而客气地说自己目前在忙着书的出版,愿暂时退出事非,不作回应。
苏州图书馆负责人: “即使漆永祥明天就来苏图,我们仍然欢迎”
当事人之一的苏州图书馆孙中旺倒是很方便就联系上了。他告诉记者,目前尚没有人就此事找过他,漆永祥在发表这篇网文时也没有跟他打过招呼,他还是听朋友说起才知道的。“看到这篇网文,我觉得很委屈,我认为尊重是相互的。”对此事,苏图馆长邱冠华也表示古籍部有自己的规定,他信任并赞同专业人员的处理。
孙中旺认为,这个事件很简单,是漆永祥把事件复杂化了。问题的关键是,图书馆的制度不允许对孤本进行全部复制和抄录,而漆永祥要求为他破例,希望能全部复制。
孙中旺说了他对那篇网文的感觉:“漆老师在网上发表这篇长文很激愤,但目的不明确:如果他是认为我服务态度不好,那么,他应该找到我的上级部门对我投诉;如果他认为是图书馆的制度有问题,那么就应当向上级主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进行投诉。这才是一种理性的态度。但漆永祥把这件事情放大了。我认为学者也需要建立一种制度意识,即使不满,最好也要依合法渠道来投诉,不应强调我们应为他破例。”他特别指出,漆永祥因为自身学术研究的需要,希望苏州图书馆方面尽快把此书结项,这个要求也是不合理的。“因为我们有我们的工作计划,不可能因为某个读者的需要就去出版某书,打乱工作计划。”他这样说。
漆永祥在文中提到因为此事时说,苏图已对他高度警惕。但孙中旺矢口否认这种猜测:“我没有答应让他全抄孤本,这与他的态度没有任何关系,而是我们的制度。只要漆老师来苏图看书,我们照样欢迎,按章办事。”他表示,苏图每年读者有150万,每天都有4000多读者,态度千差万别,电话也很多,他们一般不会记得住一个读者的咨询电话,更不会因某个读者打过电话来就不让他看书。
孙中旺说,这半年,漆永祥只打过两次电话通过一封信。其实只要漆永祥亲自过来,就会看到,看善本书很方便,还可部分抄录。举个例子,有本《易筋经》,有个工人拿着读者卡,说正在研究,我们也照样给他看。只是,因为没有恒温和恒湿的物质条件,现在苏图对善本的保存条件很有限,所以只能限制复印。
“本馆规定所有善本书一律不许复制或全抄。”苏图的这条图书馆条例,是在国家的《图书馆工作条例》下,参照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制定的。《图书馆工作条例》中也说明各馆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全国各地都有图书管理办法,各图书馆对善本管理是通行的,对全抄和全录都有限定。馆长邱冠华认为,相比较而言,苏图应该算是图书馆里管理比较宽松的了。“我们规定,复制善本书不允许超过1/3,有的图书馆甚至规定复制不得超过5%、10%。”
而这种限制读者借书的制度是否合理?地方文献学硕士出身的孙中旺表示,孤本是文物,也是国有财产,借阅和全部复制孤本,涉及到所有权问题也牵涉到版权问题,需要有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所以,大家对孤本的开发和合作都非常慎重。对于善本书,我们可以部分抄录,但不允许全部复制,否则对善本的版权不能保护了。而馆长邱冠华也告诉记者,古籍的版权范围不仅是内容,还包括版本、包括校注。
公共图书馆也是公有财产,没有图书馆不欢迎读者。孙中旺认为,书籍的所有权归属国家,使用权属于图书馆。目前公用图书馆对善本书的保护和开发还有矛盾,开发应在保护的条件下进行。目前因恒温恒湿等物质条件还不具备,只好减少开发。孤本是文物,如果不好好保护,破坏了就没有了。邱冠华表示,不能说“国家的财产属于老百姓,我是老百姓,我就拥有这部书的版权。同样,不能因为图书馆是公共服务部门,就要无条件满足每一个人的要求。这与博物馆很相似。博物馆的文物不能摸,不可能因为你是纳税人就可以提要求,有时满足个人就可能破坏其他人的利益,服务机构只能满足大多数人。”
漆文中质疑为何苏图能“为《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存目丛书》等大型古籍整理工程提供了百余部底本”,而不对一个学者给予方便?对此,邱冠华解释说:“现在,中国文化部正在实施一项善本再造工程,我们也在配合。出版社来联系我们,必须要有文化部的正式公函,我们才能把书调出来。这是一项全国的文化工程,有一百多个图书馆都在配合,不单是我们。这些善本通过影印等方法再造后,原本就不再出库了。”
“可惜,现在新的法律法规还未出来,我们也希望能出版一部全国通用的《图书馆法》,那我们就有了直接的依据工作了。”孙中旺这样说。
在这次“苏图事件”的网络传播的过程中,苏图始终是缺席的。苏图方面表示:学术批评网没有经过核实就把文章给发表出来了,这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不反击,是因为自己没有做错,不需要澄清,更不需要对骂。
原文摘登
究竟是“图书馆”还是“藏书馆”?
——发生在苏州图书馆古籍部的故事
图书馆,按今人的解释,就是搜集、整理、收藏各种图书、期刊资料和音像制品,供读者阅览的机构。然而在我们国内的一些图书馆,却仍然未摆脱古代一些私家藏书楼的恶习,把馆藏品尤其是善本古籍当成一己之私物,严锁深藏,设置障碍,使读者难以得一阅,成为真正的“藏书馆”。笔者半年来在苏州图书馆古籍部的遭遇,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
苏州图书馆是国立的公共图书馆,他们没有任何权力拒绝我前往抄书。抄书是中国书籍传播史上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有许多经典都是通过传钞留下来的。在过去,书商手头有了好书,学者无力购置,但可以借观然后抄录,甚至在上面题跋。清修《四库全书》完成后,乾隆帝命钞成数份,分藏各地,尤其是照顾到南方江浙一带为文人汇集之地,特命分藏江南之书,寒畯士子们可以到馆中钞阅(因为那时没有复制技术)。这些古往今来的书林故事,孙中旺先生们并不是不知,但其做法竟不如古时一介书商。孙先生们自己可以“坐拥书城”而任情翻阅这些善本,却严拒读者复制与抄录,岂不怪哉!即便有所谓的“规定”,我们认为那只能是真正的“霸王条款”!
……
在美国的图书馆,中文古籍是可以随手在架上任读者抽阅的,如果他们馆中没有,馆方会花钱通过馆际互借的方式借到你想看的书,他们认为读者想看而本馆没有,这才是有失“本馆尊严”。我在日本的皇家图书馆宫内厅书陵部、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京都大学、韩国汉城学大学奎章阁、新加坡国立图书馆、宝岛台湾的中央图书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文哲所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等大馆中,也随手翻翻过,甚至在某些馆中复制或抄录过这些馆藏的善本古籍,其中不乏宋元珍籍,工作人员总是很快找到你想要的书,然后微笑着轻轻的离去,当你提出复制某一部分时,也总是很快地得到你想要的复制件,也不用付很高的复制费。在这些图书馆中,我的确感受到了我作为读者的尊严。
……
我想在国内,凡是与古籍收藏单位打过交道的人,都或多或少地遇到过像苏州图书馆古籍部这样的藏书单位。无论你是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还是稚气未脱的小青年,无论你是坐车、骑车还是走路,无论你是从万里、千里还是咫尺,无论你是亿万富翁还是身无分文,当我们身上带着一大摞像身份证、工作证、借书证、介绍信、项目合同书等一系列足以证明我们是学者而不是劫匪的东西,就差再带上户口本或者在脸上刻字,然后去到某些图书馆看书的时候,我们总是会一路嘀咕:我带的手续齐全吗?他们会让我看吗?我能看原书吗?我能看到多少?能让我复制吗?能让我抄录吗?会收我很高很高以至于天价的所谓“底本费”吗?我们总是心怀惴惴地前往,又常常两手空空地返回。
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放心地、无所顾虑地、不用轨弯转角地前往各地图书馆,查阅、复制与抄录所需要的古籍,获得我们应有的权利,受到应有的尊重,得到应得的尊严!
作者:漆永祥
编者注:原文长达近万字,本报从中节选作者陈述观点的部分内容。全文请参见“学术批评网”或“天涯论坛”(www.tianyaclub.com)之“闲闲书话”版。
业内人士: “如果能有人抄录整理出版,我们会很高兴的。”
广东中山图书馆 特藏部主任 林子雄
我们一直对古籍的保护比较严格,需要持单位介绍信、本人身份证才能借阅,如果是借善本,还需要有注明本人的研究方向的证明。
因为善本比较珍贵,一般是1795年以前的刻本、民国前的手抄本才是善本,我们认为这种规定对于保护这些善本文物是很有必要的。其实我们图书馆的管理比较宽松,常有一些大学生开个证明,就可以来我们这里借阅古籍来写论文了。
按全国统一规定,善本不能复印,因为善本怕受热,需要加以保护。但我们对于抄录没有规定。毕竟,偷偷地全抄的人是很少的,我们认为不必设防。我们馆藏的古籍有40万册,约有3万多种,但古籍的出版较冷门,真正能出版的并不是很多,比如,华南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有一位老师,他告诉我们想出版一本清康熙刻本钱以垲的善本《岭海见闻》,但因为不能复印,所以他每天就大老远地从学校来中山图书馆抄录,用复写纸一页一页地抄,回头还要一遍一遍地校对,这让我们挺感动的。在书的前言里,他注明此书在我馆收藏,并提到他抄录此书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出版的书不只一本,我们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我们对善本的保护还是比较注意的。中山图书馆里,善本书库是惟一有空调的书库,防火防盗,而且,其他书库的防火装置是水灭火,而善本书库的防火装置是气体灭火。南方的气候很潮湿,我们就用樟木柜来装善本,同时还放上防虫药。此外我们还有一些规定,比如阅读时只能用铅笔,不能用签字笔、圆珠笔和钢笔,以防把书点污。
现在,大量的古籍都已影印出版了,如果没有影印本的话,我们也很乐意为读者借出善本。而且,中山图书馆一直保持着看善本不收费的原则。
总的来说,藏书是为了用,藏而不用还不如不藏。我们很欢迎读者来我们这里看书。对于善本管理,我想,加快这些古籍的影印出版,对于保存善本,也是一种贡献。
专家解疑
骆伟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情报学系教授,著有《广东文献综述》,2002年被广东图书馆学会颁予“杰出贡献奖”,在图书情报上有突出建树。
问题一:什么是善本?
善本是指乾隆以前出的书。其中刻印精良、流传较少的书又是珍贵善本。其中,国内只剩一本的叫海内孤本,全球只有一本的叫(海内外)孤本。这些书一般都缩印拍照了。
善本书只有在省市级的图书馆,综合性大学或专门大学图书馆里才有。古书都是手工纸,酸碱度与现在的机器书不同,事实上,手工纸保存的时间比机器纸保存的时间更长:机器纸保存的时间不会超过一百年。但古代纸的保存也存在问题,南方的潮湿天气、北方的沙尘暴都会伤害书本身。据我所知,中山大学图书馆、中山图书馆就有50%的古籍版本都有虫蛀和霉烂现象。
问题二:关于善本的保存和借阅,国家有何规定?
善本总是处于保管和利用之间。古代重保管轻利用,以前的书都秘而不宣,著名的如宁波天一阁。这种制度一直影响到现代的图书馆。
现在国家规定,凡是善本书和革命文献,和一些解放前的旧报纸;国家都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全部拍照,一般不再给读者提供原件。去年,国家又提出善本再造工程(主要是针对宋元版的书),有了影印本以后,就不再使用原书了。
对于善本的借阅问题,各馆不一样,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大馆更严,规定读者只能用铅笔做记录,不允许用钢笔、圆珠笔,不能带水和饮料,不能吸烟,掀书页不能沾口水……在北京、上海等大图书馆里借阅善本是要收钱的,目前,中大图书馆和中山图书馆都不收钱。
问题三:善本是否允许复制或抄录?版权问题如何?
抄录一般要求不超过1/3,这是文化部的规定,目的是保护版权。同时,也不允许完整地复制善本,只能复制一定的比例。
一些古籍需要整理出版,有专门的古籍整理委员会,把这些都纳入国家的古籍整理规划中,而不是个人行为。图书馆的藏和用是有矛盾的。其实,藏书都是为了利用,图书馆的功能是为广大读者服务的。实际操作中,各馆制度不一样,有的重藏轻用,有的是重用轻藏。我认为,如果是一般的古籍而非孤本或等级较高的善本(善本也分等级)的话,就应允许专业学者对其进行整理;如果是孤本,则涉及到文物保护和版权问题,就应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准许才能进行开发和出版。
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
(文化部1982年12月1日)
附:相关条例
第六条 省馆收藏的书刊资料是国家财产,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侵占,其它单位不得任意调出。
第七条 省馆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书刊资料的合理需要。要加强读者服务工作,要文明礼貌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八条 省馆应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确定图书的借阅范围。除根据中央和国家出版主管部门规定对某些书刊停止公开借阅外,不得另立标准,任意封存书刊。
善本、孤本以及不宜外借的书刊资料,只限馆内阅览,必要时,经批准可向国内读者提供复制件。
第二十九条 各省馆应根据本条例的精神,制定本馆各项工作的规章制度。
第三十条 本条例原则上也适用于拥有百万册以上藏书的其它大型公共图书馆。
收藏于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南宋蜀本《南华真经》(上图)及宁宗内府雕刊的残本《文苑英华》(下图),属海内外孤本,特别受到学者的器重。为使这批珍贵古籍得以妥善保存,该馆采用光盘来储存善本书籍的内容,一则可以减少书籍因翻阅而损毁,进而延长其寿命,二则可提供读者更方便、更迅速的检索与使用。该馆希望将来能通过网络让资料得到更广泛的流通。
记者手记
让善本真正得到善用
宁波天一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范钦为了保护藏书而订立了严格的族规,规定“代不分书,书不出库”。然而,这个规矩终于还是因为黄宗羲破了,这位清乾隆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不仅阅读了天一阁的全部藏书,还为天一阁藏书整理编目作出了贡献。此后,徐健庵、万季野、冯南耕、陈广陵、全祖望等著名学者和藏书家便接踵而至,争相抄读,天一阁终于名颂一时,为它后来补充藏书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看来,即使是定规,也非铁板一块。
天一阁本是私人藏书,他爱借不借,都是私事,别人管不着;而图书馆,则是国家公共服务机构,藏书的目的就是为广大读者服务,借与不借,读者们就有权利要求一个说法了。
事关古籍文物,确有一个保护以及开发的矛盾。对于善本古籍,国家和各个图书馆都制定了相关条款进行保护,很多都是有必要的,比如“湿度大时善本不出库”、“翻阅古籍不得用钢笔,要戴上附送的白手套”……但是,善本借出就要收取三五十元,善本复印要收取底本费、复印费另算,而且各馆各行其是,不见得有利于善本的保护。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是否允许“全部抄录、复制”各馆的执行都不一致,即使这是一个制度,但是这个规定是否完善是否合理,则是可商榷的,甚至应该有相关的听证会,让更多读者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且,像有些图书馆那样,欢迎个别有学术能力和出版能力的专业学者整理出版善本,这种对暂时没有精力和资金照顾到所有善本开发的图书馆和国家来说,本身就功德无量。
矛盾并非不可调和。我们要求的,并非图书馆对某个学者破例,破坏制度,而是,应该制定出更合理、更完整的制度。如今,连天一阁私人藏书楼都正在建成一个小型的图书馆,面对读者和游客开放了。也许,某些学者的建议比较合理:一般的古籍,应允许专业学者进行整理;珍贵善本,应在经过上报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后允许学者进行整理。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述巴尼拔图书馆里,国王巴尼拔说过一句名言,“读书不但可以扩充知识和技艺,而且还可养成一种高贵的气度。”我们也期待,可以像宠大固埃那样,在图书馆里,“畅饮知识吧!”侯虹斌
图书馆属于什么性质的单位?是财政拨款单位吗?
你说的图书馆是省、市、县级的吗?如果是,他们一般是有财政拨款的,属于事业单位。但员工有不同类别的,事业编制的、有合同编制的、也有外派的等。后两种属于编制外的。
在早稻田大学 就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早稻田大学(Waseda University),简称早大,是一所位于日本东京都新宿区的世界著名研究型综合大学[1] 。1882年,伴随着“学问要独立”的宣言声,日本前首相大隈重信创立了早稻田大学。[2]
早稻田大学作为日本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Top Global University Project)面向世界TOP100的A类顶尖校,[3] 日本RU11学术研究恳谈会核心成员,亚太国际教育协会(APAIE)发起成员和顶级研究型大学组织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五所日本成员校之一,东京六大学棒球联盟成员之一。其毕业生人才辈出,世界影响力极为广泛。[4] 历届日本首相中有七位是早稻田大学毕业生,国会议员近三分之一出身于早稻田大学。索尼、卡西欧、三星、东芝、乐天、任天堂、松下、三洋等众多著名公司的创始人及社长皆出身于早稻田大学。至今为止,已有30位校友获得日本文学最高奖之芥川奖,居日本之首。
在2016年CWUR世界大学排名中,早稻田大学位居全球第38位
设有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院。大学本科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学、商学、
早稻田大学坪内博士纪念 演剧博物馆
社会科学、教育学、文学,文化构想学,基干理工、创造理工、先进理工、人类科学、运动科学、国际教养等13个学部。研究生院有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商学、社会科学、理工学、教育学等20个研究科。附设图书馆、戏剧博物馆、产业经营研究所、比较法学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铸物研究所、大学史编纂所、环境保护研究中心、电子计算机研究室等机构。另有高等学院、专门学校、实业学校、高中和初中等附属学校。
早稻田大学作为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Top Global University Project)A类顶尖校,RU11学术研究恳谈会核心成员,亦是顶级研究型大学组织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五所日本成员校之一。历届日本首相中就有七位是早稻田大学毕业生,国会议员近三分之一出身于早稻田大学。索尼、卡西欧、三星、东芝、乐天、任天堂、优衣库等众多著名公司的创始人及社长皆出身于早稻田大学。至今为止,已有30位校友成为日本文学最高奖之芥川奖得主,居日本之首[6] 。
世界第一台双足步行机器人便是由早稻田大学于1969年首先研制成功,行走最接近人类的双足机器人,仍是由早稻田大学高西淳夫研究室研制的WABIAN系列机器人。
早稻田大学共有5处校区。由地处东京市中心西北部新宿
早稻田大学中央图书馆
附近的早稻田校区(本部)、户山校区、北九州校区、西早稻田(理工校区)、尖端生命医科学中心以及所泽校区构成[15] 。各个校区不仅风景秀丽,大楼林立,而且教学设备齐全,体育活动设施完善。
早稻田校区(Waseda Campus)
西早稻田校区(Nishiwaseda Campus)
北九州校区(Kitakyushu Campus)
本庄校区(Honjo Campus)
所泽校区(Tokorozawa Campus)
户山校区(Toyama Campus)
尖端生命医科学中心(TW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