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式计算
化学计算(一):根据化学式计算
一、基础知识
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化学式(分子式)表示的含义:
(1)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2)表示构成一个分子的各种原子的原子个数.
(3)表示一种物质及组成该物质的各种元素.
3.常用的计算关系式(以化合物AmBn为例):
(1)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2)A的质量分数
(3)A、B元素的质量比
(4)A元素的质量=化合物质量×A的质量分数
(5)在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
(杂质不含该元素时)
4.两种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
5.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等于它们的质量比除以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初中化学式计算方法
化学式计算方法大全
掌握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方法是学习化学的基本能力,也是中考化学的重点知识之一,同学们在学习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下面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方法进行归纳,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一、方法归纳
现以化合物AxBy(A、B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a、b)为例,将有关化学式计算的常用关系式总结如下。
1. AxBy的相对分子质量=ax+by
2. A、B两元素的质量比
A元素的质量:B元素的质量=ax:by
3. A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4. A元素的质量=AxBy的质量×A元素的质量分数
5. AxBy的质量
6. 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
[或=(杂质中不含该元素)]
二、例题剖析
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晶体的形式存在。牛奶中含钙丰富又易被吸收,且牛奶中的钙和磷比例合适,是健骨的理想食品。下图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和部分说明。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羟基磷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羟基磷酸钙中钙、磷、氧、氢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
(3)羟基磷酸钙中钙、磷、氧、氢四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4)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到0.1%)
(5)251g羟基磷酸钙与 g碳酸钙(CaCO3)所含钙元素的质量相等。
(6)若成人每天至少需要0.6g的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每人每天要喝 盒这种牛奶。
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有关化学式的基础计算题,基本上涵盖了化学式的各方面计算,如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以及综合计算等。要解答这类题目必须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上述6个基本公式。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运用公式1可得:40×5+(31+16×4)×3+(16+1)×1=502。
(2)计算各原子的个数比时,可先求同种原子的总数,然后再计算各原子的个数比。如钙原子有5个、磷原子有3个、氧原子有4×3+1=13个、氢原子有1个,那么羟基磷酸钙中钙、磷、氧、氢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5:3:13:1。
(3)计算元素的质量比,运用公式2,可得钙、磷、氧、氢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0×5):(31×3):(16×13):(1×1)=200:93:208:1。
(4)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运用公式3,可得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9.8%。
(5)251g羟基磷酸钙中含钙元素的质量为,设与质量为x的碳酸钙所含钙元素的质量相等,则有×100%=100g,则x=250g。
(6)该小题较为综合,正确解答的前提是看懂包装标签上的部分说明,如每盒是250mL,而每100mL内含钙≥0.11g等重要信息,计算过程为盒。则每人每天要喝2盒这种牛奶。
在计算时,请注意以下两点:
1. 元素的质量比不等于元素的原子数目比。如上面例题中第(3)小题,钙、磷、氧、氢四种元素的质量比就不是5:3:13:1。
2. 在计算分子中原子总数目时,若元素符号右下角没有数字,一定要作为一个原子,因为元素符号本身就代表一个原子。同样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也要注意此类问题。如上面例题中第(1)小题,计算时就注意到这一点了。
跟踪训练:三聚氰胺(C3N6H6)是一种低毒性化工产品,婴幼儿大量摄入会引起泌尿系统疾患。市场上被不法分子用于添加到奶制品和饲料中的三聚氰胺被称为“蛋白精”。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三聚氰胺中碳、氮、氢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3)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126g三聚氰胺与 g碳酸氢铵(NH4HCO3)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参考答案:(1)126 (2)6:14:1 (3)66.7% (4)474
化学方程式与计算
设燃烧2千克的木炭,需要消耗X千克氧气;制取8克氧气需要分解Y克过氧化氢
C + O2=点燃=CO2
12kg 32kg
2kg Xkg
X=(2×32)÷12=6.33(kg)
2H2O2==2H2O+O2
68g 32g
Yg 8g
Y=(8×68)÷32=17(g)
答:燃烧2千克的木炭,需要消耗6.33千克氧气;制取8克氧气需要分解17克过氧化氢.
化学计算公式
常用计算公式:
(1)相对原子质量= 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 / 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
(2)设某化合物化学式为AmBn
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②A元素与B元素的质量比=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③A元素的质量分数ω=A的相对原子质量×m /AmBn的相对分子质量
(3)混合物中含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纯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 × 100%
(4)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g/L)=气体质量(g)/气体体积(L)
(5)纯度=纯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 × 100% =
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杂质的质量) × 100%=
1- 杂质的质量分数
(6)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 100%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 100%
(7)溶液的稀释与浓缩
M浓 × a%浓=M稀 × b%稀=(M浓+增加的溶剂质量) × b%稀
(8)相对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
M浓 × a%浓+M稀 × b%稀=(M浓+M稀) × c%
(9)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
化学方程式计算所用的方法
一. 差量法
差量法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变化,找出所谓的“理论差值”。这个差值可以是质量、气体物质的体积、压强、物质的量、反应过程中热量的变化等。该差值的大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差法量就是借助于这种比例关系,列出比例式,求出答案。常见的题型有以下两种:
1. 质量差量法
例1. 加热 的混合物至质量不再变化时,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51g,求原混合物中 的质量。
解析:设原混合物中 的质量为x。
(固体质量差)
2. 体积差量法
例2. 将充满45mL 和 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过一段时间后气体的体积为 ,求原混合气体中 的体积之比?
解析:设原混合物气体中 的体积为 。
解得
。
二. 守恒法
所谓守恒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进行解题的一种方法。运用守恒法解题既可提高解题速度,又能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例3. 将 的混合气体 通过稀 后,溶液质量增加 气体体积缩小为2.24L。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其中,木条不复燃。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气体体积都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解析:混合气体通过 时, 被吸收, 会和稀 中的水发生反应: ,这都会使溶液的质量增加。通过稀 后剩下的气体不是过量的 与水反应生成的NO,就是过量的 。抓住“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其中不复燃”可知剩下的2.24L气体应为NO。
根据质量守恒规律,原混合气体的总质量=溶液质量的增加量+生成的NO的质量
所以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0.625。
三. 关系式法
对于多个连续进行的反应,可根据中间产物的传递关系找出原料和最终产物的关系式,由关系式进行计算更加方便,并且可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例4. 某废水处理站,用甲醇( )处理含氨 的废水,反应如下:
在处理过程中, 转化为 的转化率可达到95%,而 转化为 可达86%。如果每天处理 废水,则每天需要的甲醇( )的质量是多少,将有多少摩尔 放出?
解析: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为:
关系式为:
四. 极值法
极值法是应用极限思维方式解决一些模糊问题的解题方法。它是将题设构造为问题的两个极端,然后依据有关化学知识确定所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值,进行判断分析求得结果。
例5. 在 的混合物中,滴加足量的盐酸,将生成的气体完全通入到 溶液中,待反应完全后将溶液减压、低温蒸干,得固体19.9g,求原混合物中 的质量。
解析:此题的解题关键是:先确定19.9g固体成分,因为 ; ,所以19.9g的固体成分有四种可能:
(1) 和 ;
(2) ;
(3) ;
(4) 。
用“极值法”确定 固体的成分。
若固体全是 ,则根据 守恒,其质量应为: ;
若固体全是 ,则根据 守恒,其质量应为: =
21.2g;
若固体全是 ,则根据 守恒,其质量应为: = 。
由于固体质量为 ( ),可推知固体应为 和 的混合物,设 的物质的量为x, 的物质的量为y。依题意有:
又根据C守恒,可知 ,进一步可推知:
+ 。
令 的质量为m,则 的质量为 ,则:
解得 。
五. 十字交叉法
对于两组分组混合知其平均值,求各组分物质的量之比的计算题型,都可以采用十字交叉法来计算。
例6. 在标准状况下,1体积 和多少体积 气体混合,才能得到密度为 的混合气体?
解析:标准状态下 的密度
CO的密度 。
混合气体平均密度为 ,可用十字交叉法求解。
由于密度单位为 ,故应用十字交叉法后,比值应为体积比。
所以1体积 与 体积CO混合,可得到密度为 的混合气体。
祝你考好哦
我找的头都大了,还要顾惜不能涉及高中知识
你不给我分你对不起我~-~
参考资料:http://www.vsedu.com/educa/unvisity/zxxzt/2006zt/g/xf/hx/68.htm
化学方程式计算
1.解:因为总质量为60g,而剩余的质量为40.8g,可知。逃逸的氧气=60g—40.8g=19.2g
2.解:设氯酸钾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O的相对质量为16所以6O=96 KClO3的相对质量为122.5 所以2KClO3=245 ∴245/96=X/19.2 整理得X=49g ∴ 氯酸钾质量为49g
3.解 : 根据上面的化学公式得出 设 KCl质量为y KCl的相对质量为74.5所以2KCl=149 ∴149/96=y/19.2 整理得y=29.8g ∴ 氯化钾质量为29.8g
附:二氧化锰属于催化剂,不会改变起化学性质和质量
扩展
呃,为什么要算六个氧的质量呢?那两个氯化钾的不算吗?..
补充
我算了啊,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就可以了,你慢慢思考一下。
扩展
我的意思是说,为什么要 2KClO3=2KCl+3O2 只在氧气下面算它的质量, 它说原混合物中有多少克氯酸钾?
245 96
x 19.2
补充
只要这个公式中知道一个物质的质量,就可以全部求出来了哇!它说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这样可以看出,KClO3完全被反应了
化学式技巧计算
Cu20可以看成是Cu0+Cu
假设CuO-O
80 16
14%
故可以看成CuO占14%*80/16=70%
剩余的30%为Cu占得比例
Cu-Cu2O
64 144
30%
故Cu2O的比例是30%*144/64=67.5%
如何学习化学式
一、概念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式子可以表示纯净物的组成,我们把这种式子叫做化学式。如H2O、CO2、O2等能分别表示水、二氧化碳、氧气的组成,它们都是化学式。
二、写法
化学式是通过实验测定物质的组成然后计算而得出的,混合物没有化学式,只有纯净物才有化学式,且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的化学式的写法:
(1)稀有气体和金属单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它们的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如氦气、氖气、氩气的化学式分别为He、Ne、Ar;铁、铜、汞的化学式分别为Fe、Cu、Hg.
(2)固态非金属单质的结构非常复杂,它们的化学式通常也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如碳、硫、磷的化学式分别为C、S、P.但碘单质是个例外,其化学式为I2.
(3)气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除外)多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化学式是在元素符号右下角标注小数字“2”,如氢气、氧气、氮气的化学式分别为H2、O2、N2.有一些特殊的物质,同学们要特别留意,如臭氧的化学式为O3.
2、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
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比较复杂,这里主要介绍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
根据元素的化合价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一般正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左边,负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右边,原子的数目(或原子个数的最简比)用阿拉伯数字写在元素符号右下角。
2)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三、读法
1、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从右到左读出元素名称,中间用“化”字连接。如NaCl读作氯化钠;MgO读作氧化镁。
2、有些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原子个数在元素名称之前读出,如P2O5读作五氧化二碳;Fe3O4读作四氧化三铁。
3、含原子团的化合物,从右到左读出原子团或元素的名称,或在原子团和元素名称之间用“化”字连接。如Na2CO3读作碳酸钠;Mg(OH)2读作氢氧化镁。
四、意义
宏观方面: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
微观方面:①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②表示构成该物质的分子组成。
例如:H2O具有以下意义:表示水这种物质;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表示一个水分子;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五、计算
1、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如:CO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2=44
2、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例如:CO2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2×1)∶(16×2)=3∶8
3、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如:C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式可以进行哪些相关计算
根据化学式的常用计算有: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式量)
2、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学式怎么计算 求学霸讲解
①单质化学式书写一般用元素符号表示,但像氢气、氧气、氮气、氯气等非金属单质是双原子分子,要在其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加2;
②化合物化学式书写时,正价元素写在左边,负价元素写在右边;正负价总数的代数和为0;
③含有原子团的物质,可将原子团看成是一个原子来书写化学式,如氢氧化镁Mg(OH)2.
1.写化学式的最简单方法是:
十字交叉法:正价左负价右,十字交叉约简定个数,写右下验对错.
2.例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 N2+2X = 2CO2+4H2O+3N2,生成的2个CO2分子、4个H2O分子和3个N2分子中共含有C、O、H、N四种原子的个数依次为2、8、8、6,而反应前1个C2H8 N2分子中所含有C、O、H、N四种原子的个数依次为2、0、8、2,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的原则,可判断2个X分子中共含有4个N原子和8个O原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