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平常心是道,“平常心是道”,这句话怎么理解?

来源:连笔字网 2023-11-26 17:30:08 作者:连笔君

“平常心是道”,这句话怎么理解?

平常心源考
平常心最早是马祖道一提出来的。从南泉普愿传到赵州从谂手上,更是发扬光大,成为他独特的宗风。所以,学人向赵州从谂问道时,他常常就顺手从眼前的平常事物拈来回答,举几个著名的公案:
僧问:“学人迷昧,乞师指示。”赵州云:“吃粥也未?”僧云:“吃粥也”赵州云:“洗钵去!”其僧忽然有省悟。
僧问:“万法归一,一归何所?”赵州云:“老僧在青州,作的一领布衫重七斤。”
其他像吃茶去、大道通长安都是脍炙人口的禅语。
平常心,是指眼前之境就是真心的显现,当下就是真理,不需要到遥远的地方追寻。

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师云:“还可趣向否?”泉云:“拟向即乖。”师云:“不拟争知是道?”泉云:“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虚豁,岂可强是非也。”师于言下,顿悟玄旨,心如朗月。
“平常心是道。”什么是“平常心”?为什么道就是这个“平常心”?既然这个“平常心”等同于道,那就决非常人所津津乐道的那个平常心了。南泉和尚在这里所开示的“平常心”,既非凡,又非圣。非凡,即非众生们的烦恼心、机巧心;非圣,即非圣贤们的种种胜见、胜解。非凡不难接受,非圣则使人不知所以。其实,这个原则在大乘佛教的经典里早就广有言说,如《金刚经》云:“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基于此,才有“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这个“无所住心”,方为南泉和尚所指示的“平常心”。这是没有污染,没有附着的心的本然,也就是六祖大师所指示的“本来面目”。
---------------------------------------------------------------------
“平常心是道”的解释:
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普通人,看作是一个极其平常的人,不但从行为上与平常人保持一致,而且从心理上使自己渐渐归于普通。
放下傲慢与自负,把自己降到普通大众的层次。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普通大众的一员,都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
返归平凡,投身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的锁事,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处理好,就是最大的修炼。
其实,世上本无佛,认识你是个普通人后,你就走向了佛国的正途。
“佛法无边,大道无形。”我们每个人都是用自己的一生,来证明无限终极真理的存在,这个真理就是宇宙之本源。道家谓之为“道”,释家谓之为“佛”。
马祖云:“平常心是道”。就是告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修行是通向佛国的不二法门,舍此并无他途。

欢迎光临“平常心吧”
http://tieba.baidu.com/f?kw=%C6%BD%B3%A3%D0%C4

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 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只有保持好平常心,才是获得了真道。

“大道至简”是一个成语,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

“平常心是道”出自当代作者马文涛的《平常心就是道》一文,原文为:

是的,平常心是道,多平常不过的心态,可一直坚持、坚守和做好,是多么不平常的心啊!

没错,平常心是道,多简单不过的文字,可始终激励,向前和向上,是多么不简单的字啊!

确实,平常心是道,多容易不过的话语,可永远学会、懂得和调整,是多么不容易的话啊!

亲朋好友,当你面对功、名、利,尤其是一次次的功、名、利时,你依然平常心是道了吗?

兄弟姐妹,当你身临诱惑、成功、失败、挫折甚至耻辱时,你平常心是道依然了吗?

扩展资料:

反义词辨析

博大精深

【读音】bó dà jīng shēn

【释义】博:宽广。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多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

【例句】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

大道至简意味者“少而精”,博大精深意味着“多而广”,大道至简与博大精深是一对矛盾,是一体的两面。

大道至简与博大精深是可以转化的,大道至简往往要博采众长,与其他专业融会贯通。仅仅融会贯通又会造成新的“博大精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道至简

参考资料来源:隆回县人民政府—平常心就是道

谁知道如何理解“平常心是道”

作者:张桂生 如何来理解“平常心是道”?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平常”。平常的东西,平常的事情,平常的收获,凡是和平常相关的都是平平淡淡,不被人当回事的接触或感受,唯有与不平常的事情对比了,你就能明白什么是很“平常”的事情或经历。 在平常的后面加一个“心”,这颗心的前面加上平常,就是平常心。一颗平常心又是怎么样的心呢? 佛法言: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颗不可得的心,就是那颗真正的“平常心”。所谓的平常心,就是人人具有的,不可更变的存在。这里的平常,绝不是世俗里有了分别心下的不如人意之平常。 再者,面对平常,真的还有个不平常的东西存在着吗? 用慧能的话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果有个这样的不平常的事物存在,那么这个不平常的“菩提树”又该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呢?本来没有什么平常和不平常的东西,那里还有什么区别对待的看法呢!世俗人庸人自扰,把很多事情都区别来对待,于是,就很难再有一颗平常心,这边,就会经常地心事重重,常有生不如死的感觉。 为此,当一个人用平常心是道来阐述那个“道”,来说明人生的规律或人生究竟如何,这样说,无非要让自己保持一颗与世无争的心态,或者这样地去学会放下。而平常心是什么样的心态呢?要保持这样的心态容易吗?也就是说,那个平常心要告诉你的是,你不要有分别心,要平等地对待大千世界的花花草草以及众说纷纭的乱象,看透了,就能放下而不执着。 回过头来看,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理解平常心的意义。因为他们并没有怀揣一颗平常心,而是在一个位置上,说些表里不如一的话,也就是说漂亮话或风凉话。 怎么样来理解平常心呢?所谓平常,就是说你已经彻悟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心是乌贼眼是盗,我们的心思意念或者看到的很多东西都是一种假象,不要被这样的假象迷惑,你要用平常的心观这个大千世界,在无奇不有的世界中,看似稀奇的可能也是一般的,如果不能打消这样的分别心,就会在被滚滚红尘中迷失自己,就不能正确地觉知自己的行为究竟是怎么回事! 要客观地对待自己的所作所为,无论现在社会地位如何,经济状况如何,都能淡然面对。不好的努力朝好的一面发展,尽其所能就可以了,不要好高骛远。做出了特殊的成绩,建功立业了,也能谦卑低调对待自己所获得的荣誉及成果。 平常心是道,就是用平常心来为人处世,来行自己的人生路程,来看待眼前的大千世界,来觉悟人生及自然的发展规律。从道的所在说起,道的存在和运行,可以通过那颗平常心来觉知和感受,大道自然,平常心就是认识自然的觉醒及觉悟所在,当能时刻拥有一颗平常心态后,看世界,看人生的态度,都能自自然然加以对待。 自然了,就不会患得患失,就能随遇而安,在自然而然的发展中,量力而行,最终水到渠成,进而拥有一颗知足常乐的心,将平常心坚持到底。 面对矛盾的世界,你能用一颗平常心来观察世界,你就能发现,这个世界再平常不过了,也就能拥有天当房地当床的豪气和坦然,自然就能常怀无畏的心而步入无牵无挂的境遇,始终如一,犹如水,遇圆则圆,遇方则方,何处还分出个你和我呢!

平常心怎么理解?

平常心,意味着不骄不躁,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保持一颗平常心,意味着在现代紧 张生活的压力下,仍有心情去感受那份龙辱不惊。闲着庭前花开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的那份自在!

2.所谓平常心,不过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周围事情的一种心态。平常心应该是一种“常态”,是有一定修养后方可具有的,它属于一种维系终身的“处世哲学”。如孟子所说的:“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

说到底,平常心不过是“无为、无争、不贪、知足”等等观念的汇合而已。作为一种处世态度,亦可进一步解释为:淡薄之心、忍辱之心或仁爱之心……但是,“无为”并不等于提倡无所作为,“无争”并不等于不同恶势力抗争……至于有些人所奉行的醉生梦死,更不能算为一种人生境界,正如作者所评论的:“当他们到了纯粹只顾自己醉生梦死的境界时,道德的评价就苍白无力了。”把平常心庸俗化、世俗化、简单化,都是对平常心本意的曲解。
3.经典形容我们的心有如瀑流,念念相续,又如波涛汹涌,上下起伏,实在难以维持一颗平静、平常的心。什么是平常心?是一种心境,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环境的变化而喜忧;平常心,是一种境界,慧能大师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它超脱物外、超越自我。这里再谈四种平常心:

第一、为善不执是平常心:无论付出、行善,你有了执着,就会有所罣碍;有了执着,就会有所期待。当期待落空,不免失望,甚至反而恼怒不安,内心就无法平静了。

如果能够行善施恩于人,无求回馈,不执于心,体达「三轮体空」,无施者、受者以及无施物的清净平等心,就是平常心。

第二、老死不惧是平常心:生死轮回是宇宙运转的常道,人总难免生病,面临衰老,甚至死亡的来到,能够心无惧怕、意不颠倒、无所罣碍、安然自在,所谓:「死是生的开始,生是死的准备;生也未尝生,死也未尝死。」这就叫平常心。

第三、吃亏不计是平常心:有句话说:「学习吃亏能养德。」有时吃点亏,并不是坏事,你从吃亏中,可以累积人生的经验,从吃亏中,可以学会处世的退让。尤其人与人相处,难免有所不公与亏欠。能够在吃亏时不计较、不比较,这就是平常心。

第四、逆境不烦是平常心:所谓:「月无日日圆,人无日日顺。」当我们遇到忤逆的境界,要能看清忧虑,放下忧虑,不随烦恼起舞,泰然处之。好比竞赛的时候,总想战胜对手,其实要战胜对手,要先战胜自己,战胜自己就是不为环境所扰,不为杂念所困,不为顺逆所动,忘掉对手,忘掉胜负,以自然的心态对待,这便是平常心。

「人若无求,心自无事;心若无求,人自平安。」其实「平常心」,就是日常用事中无取、无舍、无骄、无求、无执着的心行。

所谓:「最平常事最神奇,种种玄奇不知,好笑纷纷求道者,意中疑是又疑非。」前偈无非揭示平常心即是道,道即在平常生活中。以上平常心,可为吾人生活的参考。

第一、为善不执是平常心,

第二、老死不惧是平常心,

第三、吃亏不计是平常心,

第四、逆境不烦是平常心。

谁愿意帮我解释一下这几句话的含义佛曰:平常心是道

所谓“平常心”,

不是我们俗语所说的“一般情况下的心情”“无事时的正常心态”。

平常心这个词,本来是佛教修行用语,被世俗化后,改变了词意,,同时障碍了后来学人,体悟原意。

如果想正确理解,就得将这三个字,分开替换解释

平常心===》》》

平直、常恒、清净心

平稳正直永恒不变的清净本质,就是修行所求的【道】

用几句《楞严经》的原文,来解释一下

————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这几句,表达的就是【平常心是道】

如果有兴趣契入实修

推荐阅读《大佛顶 如来密因 修证了义 诸菩萨万行 首楞严经》这是专门介绍大乘修行法门的佛经

推荐阅读《大般涅槃经》北凉译本40卷这是系统介绍佛法理论体系的经典,纠正了很多错误现象

有缘听闻《妙印法师:成佛之路》

心是一个轴,这句话怎么理解?

我理解是在荣誉面前要有一颗平常心一切从零开始,继续新长征捋起袖子加油干。在工作生活面前,要乐观向上,积极发挥正能量,坚决杜绝负能量表现出来的一切哪怕是点滴,思想决不能滑坡。

如何理解禅宗提出的"平常心是道"的本质内涵

可以这样理解一下:
平常心即无是非之心。(是非,对错,善恶,美丑)是相对之心,无不是没有,是一种超越,(高度的觉性)。不被相对的观念和事物所束缚。而又遵循因果。
要想达到这种不可言说的心境,需要通过方便的方法修习“戒定慧”。会有自己的体悟。

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 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只有保持好平常心,才是获得了真道。

“大道至简”是一个成语,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

“平常心是道”出自当代作者马文涛的《平常心就是道》一文,原文为:

是的,平常心是道,多平常不过的心态,可一直坚持、坚守和做好,是多么不平常的心啊!

没错,平常心是道,多简单不过的文字,可始终激励,向前和向上,是多么不简单的字啊!

确实,平常心是道,多容易不过的话语,可永远学会、懂得和调整,是多么不容易的话啊!

亲朋好友,当你面对功、名、利,尤其是一次次的功、名、利时,你依然平常心是道了吗?

兄弟姐妹,当你身临诱惑、成功、失败、挫折甚至耻辱时,你平常心是道依然了吗?

扩展资料:

反义词辨析

博大精深

【读音】bó dà jīng shēn

【释义】博:宽广。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多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

【例句】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

大道至简意味者“少而精”,博大精深意味着“多而广”,大道至简与博大精深是一对矛盾,是一体的两面。

大道至简与博大精深是可以转化的,大道至简往往要博采众长,与其他专业融会贯通。仅仅融会贯通又会造成新的“博大精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道至简

参考资料来源:隆回县人民政府—平常心就是道

平常心如何解释?

平常心,就是保持一种常态心理,平和淡定,顺其自然,不急躁,不浮夸,把要检查要考试的事情平常办,把平常的事情当要检查要考试对待。

上一篇:macropus,Macropus 是哪里的牌子官网谁知道,别告诉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