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微子震荡
中微子振荡是一个量子力学现象。理论物理学家布鲁诺·庞蒂科夫首先提出此猜想,他认为特定位的某一中微子可以转化为不同的味(flavor)。所探测到的中微子可能处于哪个味要由传播中不断改变的波形决定。中微子振荡意味着中微子具有质量,这与原始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不相吻合,对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而言都有一定的影响。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组织发言人宣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震荡几率。
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来自日本的 Takaaki Kajita 与加拿大的 Arthur B.Mcdonald,因为他们发现中微子振荡现象,该发现表明中微子拥有质量。
《什么是中微子震荡
中微子振荡是一个量子力学现象。理论物理学家布鲁诺·庞蒂科夫首先提出此猜想,他认为特定位的某一中微子可以转化为不同的味(flavor)。所探测到的中微子可能处于哪个味要由传播中不断改变的波形决定。中微子振荡意味着中微子具有质量,这与原始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不相吻合,对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而言都有一定的影响。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组织发言人宣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震荡几率。
2015年10月,来自日本的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 )与加拿大的阿瑟·麦克唐纳( Arthur B.Mcdonald )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发现中微子振荡现象,该发现表明中微子拥有质量。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微子震荡是一种很高深的理论,我们普通人是很能理解的。
什么是中微子震荡
中微子振荡是一个量子力学现象,即特定位的某一中微子可以转化为不同的状态,并意味着中微子具有质量,这和之前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不吻合,对理论物理产生了巨大冲击。
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新的中微子振荡现象,并测量到其震荡几率。而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Takaaki Kajita和Arthur B.Mcdonald,就是因为他们发现中微子振荡现象。
中微子振荡有什么用
准确说,这个不是一个用途,是中微子自身的一个特点。
中微子一共有三种,分别是电子中微子、τ子中微子和μ子中微子。中微子的振荡表现为,三种中微子在飞行中可以相互转化。
中微子振荡模型是在对太阳子中微子短缺问题中提出的一个模型。
已知中微子具有微小的质量,这意味着哪些可能的新物理
中微子即使有质量也是很小的,因为电子的最大能量与衰变时放出的总能量很接近,此时中微子带走的能量就是它的静止能量,只能是很小的。由此可推出:
按照中微子振荡的理论,中微子振荡的几率与其运动的距离有关。在一年的不同时间,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不同,中微子发生振荡的几率有差异。
由此预期,电子中微子通量应该随季节有轻微的变化。由于中微子在真空中传播时发生振荡,因而又称为真空振荡机制。
有关中微子振荡,人们曾经提出过另一种可能的机制。当中微子物质内部运动时,其振荡效应会由于相互作用而被放大。
中微子和量子纠缠比光速快是真的吗?
中微子的群速度肯定比光速慢(注意是群速度,相速度可以超光速的,但是不能传递信息),前几年意大利做的那个试验说中微子超光速实际上是他们又跟电缆松了导致的延迟。
中微子震荡实验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微子有质量,即速度小于光速,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量子纠缠导致的所谓量子超时空传态可以是超距作用,比如有个纠缠态是两个电子,他们自旋总角动量为0,但一个在中国一个在美国,中国的冲上美国的就冲下,反过来也一样。如果我测量了中国的,美国的电子的自旋角动量也就确定了,看起来不需要任何时间传递相互作用。但是这样做不能传递信息,想让美国知道中国的测量结果还要最快以光速传过去。
1998年哪个国家的科学家以确凿的证据发现了中微子振荡现象?
1998年,日本超神冈(Super-Kamiokande)实验以确凿的证据发现了中微子振荡现象,即一种中微子能够转换为另一种中微子。这间接证明了中微子具有微小的质量。此后,这一结果得到了许多实验的证实。
中微子和水中的什么原子核发生反应
“中微子不与任何东西发生反应”并不是这样,确切的说是只参与弱相互作用。
μ中微子可以和水中的中子反应产生μ子,以及μ中微子的电子散射,
当年的 Super Kamiokande 实验就是通过这一反应来测量大气中微子里μ中微子震荡的。
这个反应概率非常低。怎么对比才能知道它有多低呢?比如 Super Kamiokande,是一个超大的纯水探测器,50000吨纯水,11000+个光电倍增管,探测器33米深,直径33米高。跟一个教学楼差不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