胙的古汉语含义
拼音:zuò
①<名>祭祀用的肉,祭后分送给参与祭祀的人。《后汉书•邓彪传》:“四时致宗庙之胙。”
②<动>赏赐。潘勖《册魏公九锡文》:“胙之以土。”
③<动>通“祚”,赐福。苏轼《孔北海赞序》:“天若胙汉,公使备,备诛操,无难也。”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胙
祭福肉也。福者,皇尸命工祝承致多福無疆于女孝孫是也。周禮。以脤膰之禮親兄弟之國。注曰。同福祿也。引伸之几福皆言胙。如左傳言天胙明德,無克胙國,國語胙以天下,胙四岳國是也。自後人肊造祚字以改經傳。由是胙祚錯出矣。从肉。乍聲。昨誤切。五部。
胙的篆体字怎么写书法欣赏(2种)
说文解字
杨沂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