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鼎足而立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2-07 02:04:35 作者:连笔君

鼎足而立

拼音】:dǐng zú ér lì

【释义】: 鼎,是古代的一种炊具,多用青铜铸成,一般为圆形,有三个脚。象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也用作“鼎足之势”。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蒯通传》:“方今为足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叁分天下,鼎足而立,其势莫敢先动。”

【成语典故】

汉王刘邦大将军韩信扫平整个齐地(今山东省),被封为齐王之后,整个形势对楚不利。于是楚霸王项羽暗下派人联络韩信,希望韩信倒向项羽,或者脱离刘邦保持中立。但韩信拒绝了项羽的要求。此后,齐地谋士蒯通认为当时统一天下,关键在韩信身上,想以奇策来打动韩信,以使他离开刘邦而独立,与项羽、刘邦形成三分天下局面。蒯通以给韩信相面为名,对韩信说道:“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韩信问他为会么这样讲,蒯通说:秦末天下大乱,群雄纷起,都是为了推翻秦王朝的统治。现在秦朝已亡,楚、汉分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父子暴骸于中野,不可胜数。

而今天,项羽和刘邦都已处在困难境地,两主之命皆悬于您韩信手中:“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俱存之,叁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秦,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乡(同向)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

蒯通虽再三劝韩信离汉,但韩信终因认为刘邦待他“甚厚”而不听。在此后的垓下决战,打败项羽之后,天下大势已定,刘邦袭夺韩信军,降齐王为淮阴侯。最后韩信被刘邦老婆吕后定计杀掉。

上一篇:廉亲王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