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会宁一线
一个山村教师的心路历程
开学第一天的凌晨,我失眠了…
我已经在会宁某乡村小学小学教了8年,那是一个多么偏僻的小村庄,一个跟着导航都会走丢的世外桃源。一个个偶然的瞬间提醒着我时间的流逝,比如在会宁的饭店碰见曾经教过的学生,原来他们已经毕业开始打工了,还那么小;比如猛然发现曾经大班很出色的学生竟然上五年级了;再比如经常一起吃饭的老教师已经好久不出现在学校了,是的退休了。这一件件的偶然让我感叹,不知不觉已经8年了。
还记得第一次去学校,真的是不知道路,只觉得上一个坡,接着下一个坡,然后又上坡下坡,急转弯,周围全是山,路非常烂,晕车的我吐了一路,最后出租车师傅不断打听问路才勉强到了学校。第一眼见到学校,和理想中的学校完全不一样。一扇破烂的大门歪歪斜斜的耷拉在地上,靠在那掉皮的墙上,仿佛一碰就会倒下。学校门口还是土路,过一辆车就扬起一阵灰尘。进入校园就能看到裂缝的墙,宿舍里完全不能住,墙下面刷的绿漆基本掉光,墙上的白灰也返潮起皮了。当时我就想放弃了…
我为什么称这里为世外桃源,因为它的交通非常不便利。我去学校要坐两个小时左右的路程,运气好的话碰见一辆小轿车一个小时左右就到达学校,运气不好的话坐车到乡镇上还要走40分钟的山路到学校。这条路我走了不下十次,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穿了一双高跟鞋,走到学校,脚已经磨得不成样子了。因为家远,再加上交通不方便,我就在学校安营扎寨了。一周回家一次,周日下午去学校,周五上完课回家。比较欣慰的是学校给我们两个远处的教师配备了燃气灶,让我们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就这样,从来没下过厨的大学毕业生也成了大厨,因为村里没有一家饭店。每个月最开心的就是帮村民体验田野生活,因为每到田地的日子,让我会忘记一切烦恼。回忆很多往事,但是对于我们来说,那也是奢望。吃的不好,住的更别提。每天早上起来脸上都有墙上掉下来的白灰,有时候睡着睡着会感觉吃到嘴里了。夏天,我们总是与虫子同床共枕。各种各样见过没见过的虫子都会爬上你的床。然后是蚊子,不管你弄什么样的蚊帐,都是白搭。都是平房,房顶已经晒透,电扇还是摆设,每天晚上热的睡不着,都会起来用冷水洗脸。凉快了睡,热醒了再洗。每天晚上都会折腾三四次。忘了说了,水是我们一桶一桶提的,到了这里我才发现我竟然可以同时提两桶水。我只想安安静静的做个小淑女,而不是女汉子。下雨天你觉得凉快,舒服,那就错了!我们最怕的就是夏天的雨,外面大下,屋里小下,跟个水帘洞似的,找不到一处可以避难的地方。有时候下的急,房顶的水又会漏到床上。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就是周末下大雨,到学校后发现办公室都淹了,被褥湿了,地上的教案湿了,学生的作业本也都看不清字了……
我们学校的厕所在操场上,在学校的大门外面,去厕所需要2分钟左右的路程,最可怕的就是半夜拉肚子,听着音乐从宿舍跑到厕所,脑子里还是不断浮现电影画面。刚去学校的时候只有我们四个每天24小时守着学校,附近的老师都回家了,我们已经把学校当作了自己的家。
后来,我们学校又陆陆续续来了五个新教师,队伍越来越大,干劲越来越足。吃住的不方便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其实,让我坚持这么多年的不是远大的理想,不是学校的同事,而是那一张张充满希望的脸。当我第一次见到这个学校的学生时,我震惊了,一个个脏兮兮的,对着我笑,看我好像看动物园的猴子一样。他们是那样高兴,有大胆的同学试着跟我说话。从他们的言语中我感受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也感受到他们的单纯。慢慢的接触多了,我越来越觉得这个学校需要我,这里的学生需要我。他们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他们最缺失的就是爱和关怀,而我能给的也仅此而已。
这五年来,我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适应这个学校,适应这一片土地,自我感觉,适应的很好。别人都说那么远,条件太艰苦了,我都只是笑笑,因为我知道,我获得的远比我付出的要多的多。
今年暑假,学校出现了一些动荡。有一个老教师选择了离开本单位,去了其他单位,还有两个比较能干的特岗也辞职了,给原本就缺教师的学校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校长给我打电话,说这学校怎么办?教师缺了这么多。我的心不能平静,我只能安慰,说我尽最大努力多干点。
上学见到我可爱的孩子们了,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老师面临什么样的压力,而我也不会让他们慌乱,我尽最大努力实现我的梦想:同一片蓝天,享同样的快乐!我要让他们和城市的孩子一样被爱,我要让他们一样学到知识,我要让他们快乐!
扎根农村并不是被逼的,而是我自愿的!我骄傲!就写到这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