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加农炮和榴弹炮的区别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2-03 00:23:37 作者:连笔君

一:加农炮的身管(炮管)长,弹道低、平直,可以曲射,同时也有优良的直瞄射击性能。所以加农炮既可远程打击,也多用于反坦克、直接轰击地堡等直瞄战斗射击。

比如我军曾大量装备的85加农炮、130加农炮。

下图,我们的59式130加农炮示意图。

二:榴弹炮的身管相短,弹道高,主要用于曲射,用于对敌远程打击;虽然也有直瞄射击能力,但直射性能不及加农炮。

下图,边境反击战时我军的122榴弹炮阵地。从图中可见加农炮与榴弹炮在身管长度上的明显区别。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世界各国的炮兵装备编制把加农炮与榴弹炮分得很清楚。一般步兵师属炮兵团分别编有榴弹炮兵营与加农炮兵营。

比如我军在1985年合成化之前,普通步兵师属炮兵团的装备,有122口径榴弹炮营、130/107毫米火箭炮营,以及兼职承担反坦克任务的85加农炮连或营。

但随着火炮技术发展,现代军队的加农炮与榴弹炮已经在性能上合二为一。使得新型火炮拥有优良的曲射远程火力,又兼有出色的近距离直瞄射击性能,这就是加农榴弹炮,又称加榴炮。

下图,解放军的05式155自行加榴炮。

重点讲一讲加农炮的近距离射击能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那场边境反击战争,又称“两山轮战”,我军炮兵在战斗中把85加农炮打得如火纯青、出神入化。

打出了“大炮上刺刀”式的经典战斗,立下了赫赫战功。

1956年式85加农炮,这是引进苏联技术由中国独立制造的第一门中口径野战火炮,曾经大量装备全军。

该炮重量轻,全重为1.72吨。

射速快,每分钟可发射15-20发炮弹。

射程: 6.66公里

若采用全装药榴弹射程可达:15.65公里。

碎甲弹射程:7.6公里。

56式加农拥有出色的直瞄射击性能,各个弹种的直射距离分别为:

气缸尾翼破甲弹:945米。

曳光尖头穿甲弹:900米。

曳光高速穿甲弹:1200米。

高低射界:-7度-35度;方向射界:54度。

炮班人数为8人。

“大炮上刺刀”的仗怎么打?

这是80年代“两山轮战”期间一张很有名的战地摄影,图中的我军士兵们,正在用人力将一门85加农炮从山下搬运上山头。

我们可以数一下,有6名战士在下面奋力推着火炮,左上方山坡有8人在用绳子拉,还有两根绳子在不可见的右上方,估计也至少还有十余人在拉。由此可见,要把一门大炮拉上山头,那是一件很不容易、很艰难的事。

前沿阵地没有公路,就用人推、绳子拉的方式,通过乱石嶙峋的山坡,就这样硬生生地,从山下把大炮搬上了山头。

为何要把大炮拉到不通公路的山头上,这是要干什么呢?

就是要给大炮上刺刀,离敌人近一些,把大炮推到敌人鼻子底下去,然后顶着敌人的下巴开火,给敌人逐一“点名”。

大炮能这样用吗?

别人不能,但解放军能!

当年的边境作战,经常这样干这种把大炮搬上山头,抵近开火的事。

这是56式85加农炮。下面,看一下当年的几个真实战例。

14军的“大炮上刺刀”。

1984年4月28日。

老山进攻作战前,14军40师的炮兵们为了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利用夜暗的掩护,将“85加农炮”悄无声息地用人力推到了前沿。最近的炮位,距越军阵地仅400米,这是现代战争史上罕有的。

攻击发起后,“85加农炮”在近距离突然开火,用直瞄射击的方式将越军工事及火力点,一炮一个、逐一打掉了,犹如大炮上了刺刀。

这就叫战斗力,除了解放军,谁也打不出这样的仗。

1军的“老山第一炮”。

1军1师参加轮战上了老山后,当面敌军在大青山上隐蔽修筑了炮阵地,并部署了几门直瞄火炮。由于敌军炮阵地充分利用了山势,修得很巧妙,所以很难用远程炮火有效摧毁。

但是这些直瞄火炮已经严重威胁了我军,所以必须打掉它。那么,如何敲掉这些敌军火炮呢?

当然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经过仔细观察地形,1师工兵连在距敌约一千米处,662.6高地西侧的101号、103号阵地隐蔽修筑了两个“85加农炮”野战工事。

两军炮阵地相距一千米,这又是一次大炮上刺刀。

战斗打响,进入炮位的我军“85炮”突然开火,就像步枪打百米靶一样,炮响靶落,敌军在大青山上的直瞄火炮被一一摧毁。

这个炮阵地上的85加农炮因辉煌战绩,被战区称之为“老山第一炮”。

67军炮兵“用炮弹干掉了导弹”。

众所周知,当年的边境战争,敌军之所以胆敢来”以小搏大”,是因为得到了某超级大国支持,还得到了一些当时我军并未普遍装备的先进武器,便携式反坦克导弹,就是其中之一。

67军199师炮兵团的85加农炮1连,针对敌军几次用苏制“萨格尔”单兵反坦克导弹攻击我军防御工事,决定抵近部署火炮,先敌开火摧毁敌导弹。

于是,“大炮上刺刀”再次出击,利用85加农炮的急速射性能,连续击毁数个敌军导弹目标。

后来,敌军在战斗中再不敢拿这些东西出来炫耀了。这就是“炮弹干掉导弹”的传奇式战绩。

大炮上刺刀,并不仅仅只靠勇气就能成!还得有铁一样的纪律与扎扎实实的训练。在没有精确制导武器的时代,“敢于刺刀见红”的解放军就是这样在战场上将武器效能作了最大化的发挥。

(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自由软件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