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小婉(ID:yixiaowan1124)
莉莉安知道,她一直在等的那天终于来了。在去参加婚礼之前,莉莉安想象了很多种和他见面的场景,也许会同桌吃饭像普通朋友一样寒暄问候,也许会彼此之间道一声淡淡的“好久不见”,也许只是各自沉默地躲开。
可莉莉安怎么也料想不到,这难得一次的见面机会,老天竟然安排他们分别坐在两个包厢里。他们,连一次正面相逢的照面都不曾有。
她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走进去,看到满桌满桌的人,她无心跟昔日的同事寒暄,无暇恭喜新婚的新人,只是到处寻找周林的踪影。
从朋友口中得知,周林就在隔壁的包厢里。莉莉安知道,她只要随便找个借口,就能和他坐同一个包厢。但她什么也没有做。默不作声地吃菜喝酒,这酒菜,在今日无半点滋味。
婚礼结束,当莉莉安起身离开,却在走出酒店的那一刻,见到周林。猝不及防。
莉莉安想到周林此前所说,一见如故,再见陌路。心里百味杂陈,无法面对。只好抢着跟身边的朋友说话。但目光还是瞟向他。内心挣扎了一下,莉莉安终于还是走到他跟前,问:“你去哪里了?”
还记得那天在婚礼上遇见吗?你踟蹰了一下,似要确认,然后奔到跟前,第一句话,竟然问的是:“你去哪里了?”
我去哪里了?我哪里也没去,我只是沿着你眼里的悲伤,一直走,一直走。走到尽头,发现那里根本不是遗忘。
你又去哪里了呢?那声“再见”余音已散,但你却还徘徊在无人渡口,迟迟不肯登临那艘你早该登上的船。
你还在等什么?遗忘?下葬?还是放不下你沉重的不甘?
最近一直在听李志。
听李志和邵夷贝合唱的《路》,歌的最后他唱:是谁在天空,画出你的脸,时间像玻璃,刺痛我双眼。让我们继续,越来越遥远。用思念把回忆,推向黑暗。星星点亮了寂寞,我看着我自己,仿佛又看见你。
我看着我自己,仿佛,又看见你。
我想,这也该是一种寂寞吧?
在幽暗的夜里,看着自己,而你,像一支处处燃起的烛台,闪着蓝黄的光焰,在夜风里忽明忽暗。
仿佛看见我,和你,越来越孤单。
走散,便走散了吧。
没有这一遭的走散,又何来你与对的那个人遇见?
当你在人群中行走,总会有人来与你同行。
当你在枝叶间明丽,总会有风来将你轻嗅。
青春就这么华丽的几年,与其用来祭奠,倒不如用去开垦。你本非寻常好,雅人深致。放下不甘,向前走,你的逗留,会让我更觉罪孽深重。这,也不是你想看到的吧?
如果这里写的,都是惊扰,那么,以后便不写了吧。毕竟,养伤的意义本就在于不时常揭开伤疤看近况,一次看,一重伤。
搁笔。
那是周林写给莉莉安的最后一封信,从那之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整整三年,莉莉安爱上了走那条周林曾送她回家走过的龙腾路。她总是在龙腾路路口等很久很久,期待能够遇见他。她几乎被这思念绞碎了心,却依然沉浸在其中不可自拔。她以为她对他的思念,已经不可能再比此刻思念得更深更重了。
然而,思念入骨,最深最重的,不是思念,而是不敢思念。这种深入骨髓的疼痛,她再也不敢尝试了。她不敢去他们经常光顾的那家咖啡店,不敢走那条他们一起走过的路,不敢写一句关于他的文字,不敢去看锁在抽屉里的那摞厚厚的信,不敢听那首他们一起听过的歌。她甚至不敢听到他的名字。
曾经想要拼命留住的记忆,如今她恨不能把它从脑海中抽离。
可是啊,到这时候,想逃都逃脱不了了。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都能让她想起他。就像无孔不入的风,挤占了她全部的心绪。
最后,她终于肯认命。
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莉莉安已经不报有任何希望和幻想。当她走过这条路,她才恍悟,这并不是她想要的。
不是每个人都有幸,能在对的时候遇上对的人。莉莉安把她所有的勇气、热情、坚强、情感都透支了。她对我说,她很害怕。“害怕这种无能为力的遗憾,会不会在往后的生命里,时不时地在我无法预知的时候,突然回来,当我想起他的时候。”
我想,每一个错爱的人,都是从鬼门关里走了一遭,几多痛楚。有的人活下来了,清洁勇敢如新生,不忘却,不记起;有的人没活过去,只得再入轮回。
我忽然记起莉莉安来找我喝酒的那天晚上,她最后跟我说,我们都不再是从前的自己了。但我经常觉得又还是原来那个自己。我从始至终都不知道他是否爱我,但我爱他从来没有改变过。如果有来生,来世见吧。
或许那个时候,她就已经想好了要用这种方式离开。我不知道在那段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她做了这么决绝的一个决定。我只想知道,在过奈何桥的时候,莉莉安是否有喝过那碗孟婆汤,把此生纠葛、前尘皆忘。
全 文 完
前文:
小说 | 不会说话的爱情(一)
小说 | 不会说话的爱情(二)
小说 | 不会说话的爱情(三)
小说 | 不会说话的爱情(四)
小说 | 不会说话的爱情(五)
本文为“民谣与诗”读者原创投稿,作者:易小婉,赞赏全部归作者,点击“阅读原文”可脂原文页。
民 谣 与 诗
民 谣 是 唱 出 来 的 诗,诗 是 待 融 化 的 民 谣
长按二维码 即可关注
中国文艺媒体联盟 | 艺窝疯 | 核心成员
忠于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