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雕刻是中国食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栩栩如生的雕刻作品享誉海内外。
“龙”,这个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流传于上古伏羲、女娲之间的故事,早在四五千年以前,龙已开始形成,并和中华民族同步发展,与中国的历史、思想、宗教、神话、文学艺术、民俗等融合在一起,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凝聚力,历来是炎黄子孙共同纪念的象征。中国是龙的故乡,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龙的雕刻相当广泛,有玉雕、石雕、木雕、金属雕、核雕、瓷雕、冰雕、黄油雕、食雕等。本文只讲食雕龙。食品雕刻无所不及,包括书法龙、画龙、舞龙、扎龙、舟龙、玉龙、石龙等全可用食物原料雕刻出来。
一、食雕龙的原料
俗有“土龙得利于人,青龙得利于水,金龙得利于天”之说。有金龙就少不了银龙,这说明龙有各种质色。所以可供雕刻龙的原料很多,萝卜类就有青萝卜、白萝卜、胡萝卜、心里美萝卜、水萝卜等;瓜类有方瓜、冬瓜、南瓜、茭瓜、哈蜜瓜、西瓜、黄瓜等,还有地瓜、土豆、山芋、尖长的红椒与青椒等。
二、食雕龙的方法
根据雕刻原料和作者的资历、阅历、爱好、风格、手法等,大料大用,小料妙用,机动灵活,“量体裁衣”或“量料裁衣”,可采用立体整雕、立体组装雕、镂空雕及浮雕等。一般原料为实体者进行立体整雕或组装雕;原料为带瓤或空心者,进行镂空雕或浮雕,如南瓜、冬瓜、西瓜等。
三、食雕龙的要领
雕龙,只要记住龙的特点,就抓住了要领。龙的特点有三挺、三不、三要和九似。“三挺”是:脖子挺、腰挺、尾挺。“三不”是:不低头、不闭嘴、不闭眼。“三要”是:要有粗细变化,要有转折,要衔接自如。“九似”是:头似牛、耳似象、嘴似驴、眼似虾、角似鹿、须似人、爪似凤、鳞似鱼、腹似蛇。这样,就可以由易到难,化难为易,由简到繁,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形象易记。
四、食雕龙的种类和造型
龙的种类繁多,如土龙、青龙、金龙[$aa%内容由*特色饮食网* - http://xn w2xs45ad2qlqa.cn 提供&a* http://特色饮食.cn ^a^]、银龙、玉龙、行龙、升龙、降龙、蟠龙、卧龙、巨龙、蛟龙、神龙等。据古书上说:蛇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再过五百年长角,长角的龙过一千年就长出了翅膀,成为神龙。这就是神龙的由来。
龙的姿态各异,能飞善泳,上天腾云驾雾,使日遮月蔽,下水则翻江倒海,参淹陵没谷,表现出一种雄浑磅礴的气势。它寓意江山社稷,象征富贵高尚,标志民间的吉祥喜庆。因此,食雕龙的造型是雕龙的关键。笔者教学龙系列时,为了使学员尽快学会和掌握雕龙的造型,采用了形象教学法,如行龙,根据三挺的特点,可简化为字母“W”造型,即两个W相加即成行龙身的造型。升龙或降龙用字母“S”造型。简单、快速、准确、易学易记易雕。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