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亲王府,位于朝阳门内北小街福夹道1号烧酒胡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为康熙第五子恒亲王允祺的王府。嘉庆时,允祺后人爵位递降至镇国公,无权再住王府,改迁他处,恒亲王府则改为淳亲王府。
嘉庆皇帝将此府赐给第三子淳亲王绵恺。此府在乾隆以前为恒亲王府,嘉庆以后为惇亲王府,因道光第五子奕誴承袭惇王绵愷封号,是世袭递降亲王府。
因为绵恺无嗣,就以道光帝第五子爱新觉罗·奕誴为绵恺的嗣子,并于1846年承袭淳亲王爵位,因而人称“五爷府”。
光绪十五年(1889)奕誴卒,第十一子载濂袭贝勒,加郡王,光绪二十六年(1900)革爵。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奕誴第四子载瀛承袭。
后来淳亲王府家道败落,其子孙便将院落分割出售。民国时期,已无该王府记载。
据悉该王府只有两路,规模小很多,因为它不是铁帽子王府,前朝部分院落狭促,后寝部分用的是硬山顶,唯独西侧的花园一路很小巧别致,生活气息比较浓。
入口部分在新闻出版大厦的西侧,需要绕过大厦来到王府门前。府门是三开间启一式大门。两侧的开间为石墙。大门门簪4个,柱子梁枋之间有雀替,彩画华美。
其主要建筑有:面阔5间的正门,面阔7间的大殿、前出丹墀,面阔各7间的东西配楼,面阔5间的后殿,面阔7间的后寝(带面阔5间的抱厦),面阔7间的后罩正房。园中及园的南北有房屋 100多间。共有房屋 300余间。
院落景观整治良好,环境优美。由于周围的现代建筑高度很高,因此在王府院落里都可以看见,影响了景观质量。
院落绿化葱绿,园中还散落放置一些原来的门墩等石头构件,古意盎然。